請點擊上面 免費關注...
新加葛根湯:鼻部諸病陽明尋,新加葛根兩解法
【組成】葛根15g,黃芩9g,黃連6g,藿香1Og,桔梗1Og,白芷1Og,蒼耳子5g,辛夷1Og。
【方解】古人治療鼻炎之方皆有黃芩、生石膏,此法是根據經典「膽熱移於腦」之理而成。餘師其意,取經方葛根湯。此方既能解表又能清裡熱,其中葛根作為鼻腔引經藥,黃芩、黃連可以清邪熱,直中病機。
另外,《三因方》之蒼耳子散中的蒼耳子、薄荷、白芷、辛夷四味治療鼻炎、鼻竇炎效佳;中成藥藿膽丸以藿香和豬膽汁治療鼻竇炎,因豬膽汁用之不便,故將其去掉,以藿香配桔梗、白芷,芳香化溼,託毒排膿,餘臨床治鼻竇炎以此效方百發百中。
【臨證心悟】
餘在臨床中總結出新加葛根湯治療鼻竇炎有特效。一般認為,鼻竇炎的發生大多由鼻炎或急性鼻炎治療不徹底而致。它不同於過敏性鼻炎,其病理機制常因鼻竇化膿,以鼻塞流濁涕、腥臭異常為主要表現,伴有前額疼痛,鼻塞不通等。中醫又稱「鼻淵」。《素問·氣厥論》曰:「膽熱移於腦,則辛頦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醫宗金鑑》謂:「鼻淵內因膽經之熱,移於腦髓,外因風寒,凝鬱火邪而成。」
治療此病,歷代醫家基本皆以蒼耳子散,或單純清熱法治療,療效不佳。鼻竇部位從經絡來看,屬於肺、胃經,故餘從陽明經入手,以葛根湯、蒼耳子散、藿膽丸三方加味組成效方加味葛根湯,一以外散風邪,一以清透鬱熱。
加減法:
1.伴口乾口渴者,加銀花1Og、連翹1Og、生石膏30g。
2.伴膿鼻涕多者,加大桔梗用量,一般可用10-30g,桔梗量大容易引起噁心,亦可加竹茹。
3.鼻竇炎轉成慢性者,加黃芪30g、皂刺1Og。
4.鼻竇炎,炎症時間長者,往往伴有血瘀,加川芎1Og、赤芍1Og。
【驗案集粹】
王某,男,34歲。2016年3月12日初診。
現病史:頭痛伴膿鼻涕2年餘,在人民醫院行CT檢查,診斷「左側上頜竇及左側篩竇炎」。刻下前額痛伴咽喉疼痛,鼻塞,黃膿鼻涕,口不幹,舌質紅苔白,脈右寸弱。
辨證:太陽陽明少陰合病。
方藥: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新加葛根湯。
麻黃3g,附子5g,細辛5g,黃芩9g,桔梗1Og,甘草6g,半夏12g,茯苓1Og,葛根15g,白芷1Og,金銀花1Og,藿香1Og,白蒺藜1Og,辛夷1Og,姜棗適量。7劑。
二診:藥後頭痛消失,仍有少量膿鼻涕,繼用上方鞏固治療。
(本文選自《徐書屢用屢效方》中國中醫藥2019版p10-12)
推薦閱讀
1.這是一個名老中醫的保密偏方
2.61年前,一張奇方橫空出世,高血壓從此獲救!偏偏患者不知道(附方子)
3.一位老人傳給我的藥方
4.清代民間的公開「神方」
5、民間散佚中醫名方
6、神奇的外用特效方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
點個在看,一起為中醫智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