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飛越瘋人院》:個人與自己的對抗

2021-02-15 中國新聞周刊

現在,這部名作有了中國的話劇版本

《飛越瘋人院》劇照。攝影/ 郝晨光

中國版《飛越瘋人院》

個人與自己的對抗

本刊記者/毛翊君

發於2019.6.17總第903期《中國新聞周刊》

精神病人比利在舞臺上跳了樓,「死」在觀眾面前。精神病院的秩序崩塌,故事抵達高潮。這是中國版話劇《飛越瘋人院》第二輪演出時的一幕,死亡被直接地呈現。

其實,中國觀眾對於《飛越瘋人院》並不陌生,更多的人已通過電影知道了這個故事:麥克墨菲為了逃避監獄裡的強制勞動,裝作精神異常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他的到來,給死氣沉沉的精神病院帶來了劇烈的衝擊。他挑戰嚴格的管理制度,開始計劃著帶領一眾病人逃離瘋人院。最終,這個帶領大家奔赴自由的人卻被切除了大腦額葉,最終被戲劇性地殺死。

1975年,米洛斯·福爾曼導演的電影《飛越瘋人院》拿下了5項奧斯卡金像獎。它的原作則是作家肯·克西於1962年創作的長篇小說《飛越布穀鳥巢》。1963年,小說被搬上了百老匯的舞臺,此後連演千場。2018年,80後話劇導演佟欣雨第一次把它帶到中國的劇場裡。如今,它又一次和觀眾見面。

「酋長」視角


2015年,佟欣雨翻譯製作了澳大利亞戲劇《燃燒的瘋人院》之後,獲得當年小劇場票房冠軍,製作人洛奇豆子建議他,可以把精神疾病題材做成一個系列。他們很自然地想到了電影《飛越瘋人院》,中國還沒有人把它做成過話劇。

在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社會動蕩混亂,年輕人迷茫、反叛,毒品和搖滾樂成為了他們的精神出口,嬉皮士運動為那個時代做了最重要的註腳。原著長篇小說《飛越布穀鳥巢》就基於那個時代,被視為嬉皮時代反文化運動的經典,故事來自於作者自己在醫院參與藥品試驗項目的經歷。

1963年,音樂劇《我,堂·吉訶德》的詞作者Dale Wasserman把小說改編成話劇。那一年,它在百老匯的演出紀錄是82場。到了1971年,它開始百老匯之外的巡演,三年半內演了1025場。2001年,再次回到百老匯復排,獲得託尼獎最佳復排話劇獎。

2017年,佟欣雨找到Dale Wasserman的版權代理團隊,想購買版權,對方團隊提出需要先看佟欣雨翻譯的劇本。佟欣雨的改編基本遵照原著進行,把製作的劇本交給對方之後,對方找人再次翻譯成英文來看,最終得到認可。

佟欣雨喜歡這個戲的原因在於,作品讓人看到跟自己對抗的勇氣。如今,中國人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裡遭遇迷茫,某種程度上,中國觀眾可以從這個故事中感受到某些特殊的感受。

對於中國觀眾而言,他們更熟悉的是電影版的《飛越瘋人院》。電影中,精神病人「酋長」成為一個讓麥克墨菲走向死亡,而又通過麥克墨菲的死亡重新意識到和獲得自由的襯託者。佟欣雨還原小說的呈現方式,酋長是主要的視角,以他的獨白串聯整場故事。

舞臺上,精神病院是簡單的北歐風格布景,區別於電影中破敗的教堂改造而來的病院場景。白天黑夜在舞臺上通過燈光營造和轉換,一切都被壓縮在一個空間裡。

31歲沒有性經驗的口吃病人比利的死亡,是這次這個新版本著重加強的改編點。這個活在母親強大控制欲之下的男子,被生活窒息而無力反抗。麥克墨菲給他找來姑娘,讓他約會。但當護士知道後,威脅比利要告訴他的媽媽,導致他最終選擇了自盡。

相比於去年的首演,比利的死亡方式被更加直接地呈現。這個轉折之後,全劇走向尾聲。麥克墨菲被強制做了手術之後,躺在病床上,失去了所有反抗能力。高大的「酋長」不能接受這個事實,用被子捂死了麥克墨菲,而後用魁梧的身軀撞開了精神病院的「屋頂」,掙脫有形的束縛和無形的權威。

普世版本


去年的首輪演出之後,觀眾的反饋是,話劇神還原了電影,但是問題在於中國演員卻操著一口翻譯腔。這是佟欣雨故意為之,他並不想把這個故事變成一個中國故事,他想做的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版本,能夠被各種文化背景下的觀眾所接受。

在翻譯的過程中,佟欣雨覺得語言是最大的難點。作品寫於60年代的美國,其中很多臺詞中混雜著美國南部的俚語。而這些遣詞上的雙關使用,是文本最大的特色,保留到中國舞臺上非常考驗技術。

佟欣雨並非科班出身,他2012年畢業於浙大竺可楨學院統計學專業,話劇算是愛好,而後通過自學成為從業者。這讓他在導演作品時,有更加切近真實生活的本能。在物色演員時,佟欣雨除了對形象氣質有要求之外,還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寫角色小傳分析。電影版本中的酋長扮演者威爾·山姆普遜,本是電影拍攝地附近的一名公園護林員,身高和形象驚人地符合酋長的角色。而佟欣雨在首輪挑中的「酋長」演員特尼格日是蒙古人,一米九的大個兒,玩兒搖滾,留著長頭髮,也是完美地契合了角色。

主角麥克墨菲的扮演者馬仁傑是出生於1992年的演員。來面試的時候剃了光頭,蓄著鬍子,但生活中並不狂野,佟欣雨知道他喜歡打拳和玩摩託,覺得他內心的某些狀態是符合角色需求的。馬仁傑和佟欣雨在分析角色時達成共識,麥克墨菲是美國垮掉一代的典型,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從小就混跡在各大酒吧,但又絕不是一個壞人,也不是一個勇敢的人,但必須把自己包裝成那種形象,才能在魚龍混雜的社會生存下來。

去年首演之後,他們對於這個主角的展現不太滿意,覺得有點將他塑造成了英雄,而這顯然是不準確的,今年的復排中,他們做出了更細緻的改變。

其他角色也都如此,並不是非黑即白,並不是絕對的正義與邪惡的對照,而是某種更深層的、更複雜的原因讓一個個角色成為了他們最後的樣子,這一切都在新版本中被謹慎地矯正。

在佟欣雨看來,「瘋子」是少數融入不進大集體而被壓制的異類的隱喻。他對於這樣的主題著迷。對於《飛越瘋人院》而言,佟欣雨最終選擇的落點還是在於每個人物對自我的一種認知,「討論的並不是某個政體下的壓迫,我們討論的是個人問題,個人對自己的對抗,能不能戰勝自己。

值班編輯:羅曉蘭

▼ 

推薦閱讀


金正恩妹妹金與正高調「復出」,終結「遭軟禁」傳聞

知名「網紅」林徽因:幾度神話,幾度「綠茶」,幾度八卦

相關焦點

  • 話劇《飛越瘋人院》即將登陸上海:衝破牢籠,活出自己
    7月18日-21日,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即將登陸上海人民大舞臺。不久前,該劇結束了北京場的演出,吸引了眾多觀眾走進劇場,感受這部經典作品中對自由的詮釋和嚮往。所以如果說契機的話,應該就是製作人的一句話,讓我想要試圖把這樣一個經典作品來搬上中國的舞臺。」這次執導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佟欣雨提出了一個問題——人到底怎樣才能完全不在乎別人的期待和看法,活成真實的自己?劇中麥克墨菲的扮演者馬仁傑表示:「麥克墨菲是一個有些正義、有些痞勁兒的人,好賭成性,滿腦子小聰明。
  • 《飛越瘋人院》:一場硬搖滾的浪漫反抗
    50多年裡,《飛越瘋人院》不斷被閱讀、討論,常演不衰。1963年,Dale Wasserman將《飛越瘋人院》搬上百老匯舞臺,3年半演出1025場。△百老匯話劇版《飛越瘋人院》劇照1975年,由米洛斯·福爾曼導演的《飛越瘋人院》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更榮獲當年奧斯卡5項重量級大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女主,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是迄今為止奧斯卡歷史上僅有的三部獲得「大滿貫」的電影之一。
  • 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上海首演:看過電影版,話劇版有哪些不同?
    圖說:《飛越瘋人院》劇照 官方圖《飛越瘋人院》講述了囚犯麥克墨菲為了逃避監獄的強制勞動裝瘋進入精神病院,鼓動病友們反抗院內刻板的規章制度。但在護士長拉齊德的統治下,他最終被施行了前額葉切除手術,病友「酋長」在捂死了他之後逃出病院。
  • 飛越瘋人院,飛越命運的掌控
    最近很榮幸的收到了《飛躍瘋人院》的最新樣刊。也讓我第一次有機會拜讀這一人類歷史上的思想著作。作為「電影文學館叢書」中的一冊,我希望自己能讀到更多的著名影片的原著小說。任何一部偉大的作品都有它根植的獨特的時代背景,《飛躍瘋人院》也不例外。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精神病學的聲名在美國人的想像力裡達到了巔峰[1]。
  • 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2020年巡演正式啟動
    7月21日,在嚴格完成自行隔離十四天後,光緯戲劇出品話劇《飛越瘋人院》將在各地防疫規定的指導下,以浙江杭州餘杭大劇院為起點,正式開啟為期三個月的2020年全國30城巡演計劃。  在當前,全國演出市場深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此次《飛越瘋人院》全國巡演的開啟,對於出品方光緯戲劇來說,無疑是一次勇敢的挑戰。
  • 《朝我心臟開槍》時隔40年的「飛越瘋人院」
    一開始完全是衝著陽光年上攻x靦腆年下受去的 海報上滿滿的基情啊 後來看完了 韓國版飛越瘋人院即視感啊《飛越》裡的一對基友——男主和酋長 即《朝》裡的基友——聖民和李秀明 一個代表叛逆 一個代表溫順 而統治他們的就是冰冷的瘋人院 《飛越》裡的護士長 《朝》裡的一幹工作人員 方形的圍牆柵欄禁錮著他們 瘋人院裡毫無自由可言 後來自由之神派來的承敏和麥克墨菲打破了瘋人院原本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規章秩序
  • 《楚門的世界》《飛越瘋人院》好萊塢的「社會良心電影」政治片
    以下以《楚門的世界》、《迷牆》、《天生殺人狂》、《飛越瘋人院》四部電影為例論述社會政治片中的一些共同特徵。《飛越瘋人院》裡,設定了一個瘋人院的場景,實際上是對現實生活的影射,瘋人院裡的制度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制度,護士長拉契特作為制度的維護者和執行者,剝奪了病人的娛樂的權利和其他許多正當的權利,是對人正常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的壓抑和剝奪。第二,體制是迷惑大多數的,唯利是圖的。《飛越瘋人院》中,麥克默菲很久之後才得知所有病人都是自願進入瘋人院的,病人們是自願屈從於體制的。
  • 《飛越瘋人院》45年後,「瘋人院」依然無處不在
    今天(11月19日)是《飛越瘋人院》上映45周年,或許無需贅述它的成功,IMDb Top 18,5座奧斯卡獎盃,著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也說:「幾乎每個人最愛的電影清單上都會有《飛越瘋人院》」。一如片名所寫,《飛越瘋人院》的故事和內核都非常簡單直接,麥克·墨菲(傑克·尼科爾森 飾)試圖領導全院精神病人反抗,飛越瘋人院的高牆。
  • 電影| 飛越瘋人院
    ·弗萊徹    第48屆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   Lawrence Hauben、博·古德曼    第48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      米洛斯·福爾曼        第33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傑克·尼科爾森   第33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路易絲·弗萊徹    第33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    《飛越瘋人院
  • 中國版飛越瘋人院:密謀十七年的逃亡
    劇照 | 《飛越瘋人院》他漸漸被巨大的謎團所圍困,即便在「有沒有病」這件事上,他都不是百分百確定。有時候他會說自己沒有病,有時候又會問這到底是不是因為他有病。經徐為觀察,十個人裡面九個人的家屬是不會給予幫助的——家屬就是想把人關在醫院裡,他們不會管人會不會在醫院裡被打。不能靠自己又不能靠家人,這醫院裡的人向外求助基本也是不可能的。曾有一位病友投訴護士們自己看報紙,不給病友看。第二天,那幾個被投訴的護士對他呼來喝去了一天,病頭也一整天在他周圍晃悠。徐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投訴這件事還是不要想了,如果讓他們知道你投訴可就慘了。
  • 影片·飛越瘋人院
    秩序良好」的病院裡,生機勃勃、躍躍欲試的麥克打破了死水之潭…麥克墨菲推薦理由&觀後感想1 討論精彩:|真實的善惡難分|身臨其境|   《飛越瘋人院   《飛越瘋人院》使人身臨其境,讓我們走進精神病患者的身體裡,端詳麥克在最前方揮舞衝鋒鎗的英勇模樣,揣摩對面的醫護群體是善是惡,思考保全自身的辦法,猶豫要揚起還是掐斷心中光亮或奄奄一息的火苗。
  • 百老匯&奧斯卡經典劇目《飛越瘋人院》即將開演~
    就在2019年8月30日、31日晚7:30百老匯&奧斯卡經典中的經典小劇場票房黑馬《燃燒的瘋人院》姊妹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即將上映就問你來不來!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5項獎項至今仍在各種電影排行榜上高居前列究竟話劇版的《飛越瘋人院》會帶給我們怎麼樣的驚喜呢?
  • 光緯戲劇出品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2020年巡演正式啟動
    7月21日,在嚴格完成自行隔離十四天後,光緯戲劇出品話劇《飛越瘋人院》將在各地防疫規定的指導下,以浙江杭州餘杭大劇院為起點,正式開啟為期三個月的2020年全國30城巡演計劃。  在當前,全國演出市場深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此次《飛越瘋人院》全國巡演的開啟,對於出品方光緯戲劇來說,無疑是一次勇敢的挑戰。  海報(點擊查看圖片)  突破·勇氣   《飛越瘋人院》中文版講述了為逃避農場勞改的麥克墨菲自作聰明來到瘋人院消災,不想其實走進了看似舒適的人間煉獄。
  • 觀點▕ 為什麼《飛越瘋人院》能成為「奧斯卡中的奧斯卡」
    小說反映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青年反戰的情緒和當時社會流行的類似「無政府主義」的思潮。 我的反問是何為社會因素和藝術因素的關係。誠然,本片的視聽語言中規中矩,整部影片沒有什麼特別精彩的視聽段落,但是《飛越瘋人院》的整體構思和完美的劇作法卻值得古往今來的電影製作者們有效參考。 《飛越》在一定程度上,被認作一部具有批判性的政治影片。
  • 《飛越瘋人院》「鄭」式回歸,逃離束縛,自由與你共享
    成年人的世界裡,總有些話說不出口,藏在心裡,那句我喜歡你,就像是被按了暫停鍵,永遠聽不到完成版。《飛越瘋人院》,來鄭州啦!全城各大公交車站牌、商場戶外大屏都已經安排上了。想必你一定聽說過電影版的《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 「飛越瘋人院」卻難以飛越出命運的掌控
    最近看了一部由米洛斯·福爾曼在1973年執導,美國影壇上最富有個性男演員傑克·尼科爾森,以及女演員路易斯·弗萊徹主演的經典電影《飛越瘋人院》,此片囊括1975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演員及最佳女演員五項最大的獎項,風靡全球,直至目前各大媒體平臺對此片的影評打分還是很高。電影沒有走傳統精神病題材路線,而是賦予了男主假精神病人的身份。
  • 十個:《飛越瘋人院》要飛越的其實是我們的心
    另一部想看的冒險題材《絕命海拔》,評分略高,但拍片少的可憐,所以今晚還是推薦一部經典老片《飛越瘋人院》。院方為了懲處麥克膽大妄為、屢犯院規,決定將他永遠留在瘋人院。生性自由的麥克再也無法忍受瘋人院的生活,他聯合病友,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長」,開始自己的計劃:飛越瘋人院。   本片獲1975年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五項大獎。主人公「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在當今社會仍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 推薦電影《飛越瘋人院》
    《飛越瘋人院》是其中之一。該片於1975年11月19在美國上映。1976年該片在第48屆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5項獎項。按慣例,觀影前對內容未作任何了解,完全是「素看」。
  • 奧斯卡&百老匯經典作品《飛越瘋人院》中文版 2020巡演正式啟動
    在當前,全國演出市場深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此次《飛越瘋人院》全國巡演的開啟,對於出品方光緯戲劇來說,無疑是一次勇敢的挑戰。》2019年二輪演出劇照 拍攝:郝晨光《飛越瘋人院》中文版講述了為逃避農場勞改的麥克墨菲自作聰明來到瘋人院消災,不想其實走進了看似舒適的人間煉獄。
  • 《飛越瘋人院》導演去世,他的電影值得用一生去看.
    即使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看過或知道他的《飛越瘋人院》、《莫扎特傳》、《月亮上的男人》。他是那種典型的作品比人出名。麥可·道格拉斯看過《逃家》與《消防員舞會》之後,認定這就是他要找的能完美駕馭幽默與悲傷的導演,他決定讓米洛斯·福爾曼改編父親柯克·道格拉斯主演過的舞臺劇:《飛越瘋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