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樂隊

2021-02-08 師子堂畫鋪
京劇樂隊介紹--文武場

寒江孤雁1987

發布時間:19-05-0107:46

板鼓:又叫單皮鼓。鼓師左手持板,右手持鼓鍵子擊鼓。鼓師在京劇樂隊中是指揮的地位,統籌整個樂隊,配合舞臺上演員的表演。

板鼓

板鼓比較小隻蒙一麵皮。鼓身用5塊較厚的硬木製作,中間振動發音的鼓面僅有5~10釐米,鼓膛呈八字形,鼓皮用牛皮。板鼓放置於木架的繩上,懸空狀。

鼓師用的板,由三塊木板製成,稱為前扇、中扇、後扇。前後兩扇厚約半公分,中扇厚約一公分。前扇與中扇綁成一塊,靠後扇擊打中扇發音。板的木料以紫檀為最好,老紅木、黃楊木亦可。

歷代京劇名家都有自己的鼓師,像譚鑫培的鼓師李五、餘叔巖的鼓師杭子和(餘去世後被楊寶森邀去)、馬連良的鼓師喬玉泉、程硯秋的鼓師白登雲等。這些鼓師與演員的合作默契,在流派的創新劇目上也傾注了自己的心血,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

白登雲先生

南堂鼓:又叫花盆鼓、大堂鼓,兩面蒙以牛皮,狀似花盆。也是由鼓師來演奏,將鼓置於木架上,以兩根鼓棒敲擊。有的戲如《擊鼓罵曹》等,由臺上的演員來擊打南堂鼓;曲藝,如京韻大鼓《擊鼓罵曹》,也用南堂鼓,前輩有單鍵擊鼓,後來駱玉笙首創雙鍵擊鼓。

南堂鼓

京劇《擊鼓罵曹》劇照

駱玉笙《擊鼓罵曹》

大鑼:銅製,分大片(低音)、虎音、仿蘇(中音)、武音(高音)。重兩斤左右,鑼邊上還設制了兩個洞眼,拴提繩,演奏者左手提大鑼,右手持落槌敲擊演奏,鑼槌頭兒是用布纏成的。

大鑼

小鑼:銅製,也叫手鑼。重一斤左右。小鑼無提繩,演奏者用左手食指挑著,右手持木板(最好是棗木)敲擊演奏。

小鑼

鈸:銅製,分鐃鈸、鼎鈸、齊鈸、小鈸四種,兩扇為一副。鈸的構造分為鈸頂、頂眼和鈸邊三部分,鈸中間的凸肚叫鈸頂或鈸碗,鈸頂中心有洞,叫頂眼或扣眼,是拴鈸扣用的。鈸頂外圍的平面叫鈸邊。鈸每扇重約一斤。用皮條穿過鈸的扣眼,把方布的一角系好,演奏者雙手各持一隻,靠兩扇對擊發聲來演奏。

鼎鈸,又叫大鈸,是武將「起霸」時用的。

齊鈸,又叫啞鈸,是演奏曲牌時打節奏的。

小鈸;又叫鑔鍋,是「走邊」或夜行時用的。

鐃鈸

撞鈴:銅製,在樂曲中打擊節奏。

撞鈴

京胡:胡琴的一種。胡琴,又稱鄉胡、稽(同奚)琴,叫胡琴,就是少數民族的樂器。京胡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由擔子、琴軸、筒子、千斤、琴碼,琴弦、琴弓組成,筒子上蒙蛇皮。擔子、筒子為竹製。舊時用絲線,現代戲時沈玉才先生改為鋼弦。現在也出現了仿生皮代替蛇皮。京劇根據調門,有西皮、二黃、反二黃等不同的琴,擔子越短,筒子越細,音就越高。

京劇名伶也都有自己的琴師,如梅蘭芳的琴師徐蘭沅、程硯秋的琴師周長華、餘叔巖的琴師李佩卿等。

京胡

京二胡:又叫甕子,是1923年梅蘭芳排演《西施》時,王少卿先生設計的,一直用到今天。京二胡比民樂二胡小,也是木製,筒子六角形,去掉了民樂二胡筒子上的木格。

京二胡

月琴:彈撥樂,由阮演變而來。木製,有品,左手指按弦,右手用彈片撥弦演奏。據說最早也是四根弦演奏,後來梅雨田先生說:「用那麼多弦幹嘛」,京劇月琴遂改為用一根弦演奏。

月琴

三弦:又叫弦子,彈撥樂。早在公元前214年,北方各民族人民,曾把一種有柄的小搖鼓加以改造,在上面栓了絲弦,製成了圓形、皮面、長柄、可以彈撥的樂器,叫"弦鞀"(鞀讀逃),這就是三弦的祖先。

三弦木製,無品,左手指按弦,右手用彈片或套上骨質的假指撥弦演奏。分為琴頭、琴杆和琴鼓三部分,部件有琴軸、山口、琴杆、鼓框、皮膜、琴碼和琴弦等。琴柄很長,下面的共鳴箱方形無角,兩面蒙蟒皮,弦三根。

三弦分大三弦和小三弦。大三弦又叫樂三弦,用於民樂合奏、獨奏;

小三弦又叫曲三弦,大鼓、評彈等曲藝用曲三弦來伴奏,後來京劇也用它來伴奏,因為它流行於南方,所以又叫南弦。

大三弦

阮:傳統的彈撥樂器,阮鹹的簡稱。相傳西晉阮鹹善彈此樂器,因而得名。阮由琴頭、琴頸、琴箱、琴弦、山口、琴品、琴碼、縛弦和琴弦等部分組成。解放後發展為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等。1976年,唐再炘先生豐富了京劇樂隊,加入大阮、中阮、琵琶、中胡、笙等民樂。現在的京劇程派樂隊中,大多延用這種風格。中阮為中音樂器,大阮比中阮低五度,是次中音樂器,阮可以演奏和聲,這就大大豐富了京劇樂隊,豐滿了音色。有好多曲藝形式,如京韻大鼓等,樂隊裡也加了阮。

中胡:中胡是在二胡基礎上改制的一種樂器,是中音二胡的簡稱。這種樂器的加入,也是豐富了京劇樂隊的中、低音區。

中胡

笙:簧管樂器,一般用十三、十七、十九根長短不同的竹管制成,現在發展到最多四十二根。笙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詩經》中 《小雅.鹿鳴》就有:「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的記載。我們熟知的成語「濫竽充數」中的竽,是和笙相近的一種樂器。竽與笙的區別是:笙體小、簧少;竽體大、簧多。二者早期都是用嵌簧的編管插入葫蘆內,並以葫蘆作為共鳴體。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竽為36簧。早期的笙既沒有簧片,也沒有笙鬥,是用繩子或木框把一些發音不同的竹管編排在一起的樂器,後來才逐漸增加了竹質簧片和匏質(葫蘆)笙鬥,後來逐漸銅簧片取代了竹簧片,銅、木笙鬥取代了葫蘆笙鬥。

1931年程硯秋排演《春閨夢》時,就嘗試性地加入了笙;1976年唐在炘先生完善了這一嘗試,使笙成為程派樂隊中很有代表性的樂器。

笛子:崑曲伴奏樂器。笛子的歷史很悠久,秘魯印加文物中發現過笛子;我國應該是漢朝時張騫通西域後,從新疆、中亞細亞等地帶回來的。

笛子

嗩吶:由波斯傳入,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成圓椎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製的喇叭口(稱作碗),所以俗稱喇叭。京劇中有嗩吶二黃,用嗩吶伴奏,演員唱二黃,好演員的嗓音須蓋過嗩吶。嗩吶也演奏一些曲牌。

嗩吶


相關焦點

  • 詳細介紹京劇樂隊裡的各種樂器
    「操琴」必須熟悉京劇的各個行當、各個流派的唱腔特點,曲譜應爛熟於心,指法須極為老到。「司鼓」必須鍵(鼓錘子)無虛發,掌控節奏,渲染氣氛。    京劇的樂隊又稱場面,分為文場、武場,文場是京劇伴奏的管弦樂隊,琴師正是文場的「主腦」;武場是京劇伴奏中的打擊樂隊,鼓師也正是武場的「靈魂」。
  • 這支流行樂隊,一開口竟是京劇,燃爆全場
    ▲點擊收看跨界音樂人的故事戲班和樂隊,乍一看似乎就是這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詞,很難有人想到兩者之間還能掛上鉤。但是現在卻有一支樂隊突破了這看似涇渭分明的壁壘,這個樂隊就叫「戲班」。竹馬本名張篤,生長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定居上海。
  • 月琴與京劇唱腔音樂
    揭示京劇樂隊的「雙軌並行制」這一客觀運動規律,把月琴的主導地位提升到應有的理論高度加以認識,是在用歷史的眼光全面考察京劇樂隊文場主要樂器的性能和實際作用後得出的必然結果。 京劇的文場主要樂器依次為:京胡、月琴、京二胡和弦子。
  • 京劇《宋家姐妹》修改25稿後再登臺 開創性加入樂隊演奏世界名曲
    6月26日至28日,作為北京市文化局選定的優秀舞臺作品,北京京劇院新編現代京劇《宋家姐妹》將作為「2018年京津冀精品劇目展演」劇目在長安大戲院上演。扮演宋慶齡的遲小秋(中)在排練中。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宋家姐妹》由著名京劇作曲家朱紹玉擔任作曲、唱腔設計,開創性地在京劇中加入樂隊演奏世界名曲,如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國》、柴可夫斯基的《第一交響曲》等,可以說是對京劇「中西結合」藝術美學的有益探索。該劇首演於2011年,至今已上演45場、修改25稿。
  • 民族彈撥樂在京劇音樂伴奏中的演奏特點與規律
    京劇已逐漸形成了較完整的, 具有鮮明性格特點的唱腔音樂,也逐漸形成了京劇音樂伴奏的基本樂隊配置與演奏特點。 在傳統京劇的樂隊配置上, 除了打擊樂的配置以外,它的文樂是以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和阮為樂隊的基本配置。
  • 京劇三弦演奏的定音和把位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點擊連結(《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簡介),關注《早安京劇》其他公眾號
  • 長官京劇社
    長官京劇社源於1970年的長官公社「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由原所屬各村、社、生產隊文藝特長及愛好者組成。公社黨委聘請德州京劇團專業老師傳授現代京劇樣板戲,對演員和樂隊「文武場」手把手輔導培訓。經老師兩個多月指導,他們已能夠排演《紅燈記》《沙家浜》等曲目。這些愛好者成立了農民劇團,走村入社為群眾免費送去一場場精彩的演出,讓村裡的老百姓飽食一頓頓「精神大餐」。
  • 京劇行話集錦
    演出時,演員認為同場演員或樂隊有所失誤,引起不滿, 當場給對方予斥責, 使演出中斷。[把場]行話。演員演某一劇目因經驗不足等原因,由師長在側幕照應把關,以穩情緒。有時演出特註明由某某名人「把場」,既抬高演戲演員的身價,又藉此招徠觀眾。[飲場]行話。京劇戲班的舊俗。舊時京劇演員在臺上演出中間,常由檢場人員上臺遞送茶水, 讓演員當場飲用潤喉。
  • 【戲·知】京劇文場中的「三大件」之一:月琴
    ,京劇月琴重視右手力度和攝和點的運用, 重視與京劇演員、京劇樂隊的整體配合, 民樂月琴則重視各種演奏技巧的運用,包括吟弦、推拉弦、打音、帶音、泛音等左手演奏技巧和掃、拂、雙彈等右手演奏技巧。 ,整個樂隊都是為演員表演服務的。
  • 京劇花樣美男之——錦馬超
    提到京劇武生,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一個字「帥」!馬超在《三國演義》裡被稱為「錦馬超」,則更是出類拔萃的帥。張門四代京劇人,其中兩代是武生,張世麟、張幼麟父子兩代英豪。而馬超戲正是張氏武生的拿手好戲,張幼麟先生為了演馬超戲付出過很重的代價.
  • 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演
    這段名為「一船春風載二黃」的音樂來自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和3日,《京城大運河》即將在國家大劇院首演。據翁思再介紹,郭守敬興修京城水系、曹雪芹於運河南北穿梭終成《紅樓夢》、徽班沿運河進京誕育國粹京劇等歷史大事件,都將在《京城大運河》中娓娓道來。&nbsp&nbsp&nbsp&nbsp京劇與交響樂融合非易事&nbsp&nbsp&nbsp&nbsp但京劇與交響樂的結合併非易事。
  • 【京劇人物】杜月笙與姚玉蘭、孟小冬的京劇情緣
    姚玉蘭與孟小冬(後中)、杜美如、杜維善杜月笙與姚玉蘭、孟小冬的京劇情緣 幾年前在津謝世的孫老乙先生,少年時候在天津中南國劇社等票房學演京劇,20 世紀30 年代在上海拜苗勝春為師,繼續深造,很快成為當地票界的名人。1947年上海組織京劇界工會,他被公推為會長。
  • 王佩瑜人藝登臺講京劇 《瑜樂京劇課》一人hold住全場
    2018年5月8日訊,這些年,王珮瑜除了京劇演出,一直致力於京劇藝術的普及與傳播,她不僅藉助自己「跨界」的身份,通過《朗讀者》、《跨界歌王》等各種綜藝節目的影響力,推進京劇在大眾中的認知度;而且還帶著自己開創的《瑜樂京劇課》奔赴全國各個城市,走進各個高校,成為很多觀眾尤其是年輕人在京劇這條道路上的領路人
  • 京劇板鼓的演奏方法及職能作用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
  • 戲班樂隊與音樂電影《斬·斷》
    今晚21:30,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聽音樂》邀請到戲班樂隊的靈魂、音樂製作人竹馬和紐西蘭導演大衛·哈裡斯,解讀這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大衛在進行拍攝影片由戲班樂隊的竹馬和紐西蘭導演大衛·哈裡斯(David Harris)合作完成。麒派京劇老生演員魯肅在其中飾演關公,傳統的京劇表演藝術橫穿古今,為整個故事增添濃墨重彩的新趣味。
  • 中華劇院奉獻「慶七一」紅色經典現代京劇演唱會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7周年之際,天津市青年京劇團於昨晚在中華劇院奉獻「慶七一」紅色經典現代京劇演唱會。整臺演出名家薈萃,節目形式豐富多彩,耳熟能詳的紅色經典旋律慷慨激昂、催人奮進。此次演唱會青年京劇團精心編排,令人眼前一亮。名家新秀聯袂獻藝,唱段豐富形式多樣,也充分體現了該團強大藝術實力以及青年人才的日臻進步。
  • 作為一名京劇琴師好糾結啊
    京劇藝術在進入了20世紀中期以後,藝術家們創作了眾多現代題材的新劇目,這為京劇音樂的創作也提出了新的課題。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京劇「樣板戲」的創作以及西洋管弦樂隊的加入,使京劇音樂具有了與傳統截然不同的風貌。我們這裡姑且不論它的成敗得失,僅就其樂隊的編制、音樂的結構與表現、演奏的技術技巧來說就與傳統有著極大的差異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謝潤昌 陳保羅:海內外京劇票友聯誼演唱會在上海唱響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點擊連結(《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簡介),關注《早安京劇》其他公眾號
  • 京劇吊嗓子
    同樣的唱腔,在具體每個人演唱時,在具備同樣的藝術感染力同時,也體現出京劇藝術家個人不一樣的體會。京劇流派唱腔的魅力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京劇流派唱腔的規範性與個人風格多樣性的完美統一結合。 京劇唱腔不同於流行歌曲:過眼雲煙、過期作廢。同樣的玉堂春蘇三起解流水:梅之大氣、張之高亢、程之委婉,歷久彌新、各盡芬芳。
  • 【國樂空間】西皮二黃藝術路|京劇
    其方法是用同一宮調音的調式變換,把男腔向上五度自由移位而形成女腔。這樣既產生了宮、徵兩種調式色彩的對比,既解決了女角唱男腔的不適應,而且有助於人物形象的塑造。京劇發展史曾湧現出許多具有相當藝術造詣的著名演員,這也是京劇得以高度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鹹豐同治年間的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為代表形成三種流派,他們對近代京劇的發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