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漢陽區「00後」志願者張玉欣—— 為居民買藥送藥爭分奪秒...

2020-12-23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阿姨,您的處方單是以前的,藥店說需要新的處方單才能開藥,請您讓主治醫師再開一張發過來吧」「叔叔,您要的藥沒有了,看看這種行不行」……在武漢市漢陽區晴川街的一家藥店,19歲的張玉欣(見圖。資料照片)一邊跟店主報需求,一邊聯繫居民詢問購藥的細節,忙得不可開交。

張玉欣是武漢本地的「00後」大學生,疫情發生後,她主動到社區報名,成為一名志願者,主要負責給居民買藥送藥。「之前有過志願服務經驗,現在我們的城市遇到困難了,我想繼續為家鄉人民出一份力。」張玉欣說。

張玉欣工作的漢陽晴川街龍燈社區龍燈裡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居民大多是老年人。為了滿足居民多樣化的用藥需求,張玉欣和同事們經常從早跑到晚,遇到一些難買到的藥,還得一家家藥店去詢問,經常飯都來不及吃。

「雖然只是跑腿的工作,但有些藥對居民來說是『救命藥』,我們必須爭分奪秒去買。」張玉欣說,小區居民買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藥物比較多,有的隔幾天就需要再買一次。最多的時候,她一天要買五六十種藥品,光排隊就要好幾個小時。

讓張玉欣印象最深的是,一天下午,她接到居民求助:一名70多歲的危重症患者急需球蛋白。她和同事立即開車外出找藥,一家家藥店去詢問,從漢陽一路搜尋到漢口,輾轉10多家藥店,終於在快要天黑時,在一家即將打烊的藥店買到了藥。當他們把藥送到求助居民手中時,對方感動得熱淚盈眶。

志願者的辛苦付出,居民都看在眼裡。「開始時一些居民不放心,但看到那些買藥的居民不僅拿到了急需的藥,零錢也一分不少,現在他們都提前寫下醫保卡密碼,放心地交給我們購藥。」張玉欣欣慰地說。

相關焦點

  • 為居民買藥送藥爭分奪秒(一線抗疫群英譜·青春力量)
    為居民買藥送藥爭分奪秒(一線抗疫群英譜·青春力量)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範昊天  2020-03-21 張玉欣是武漢本地的「00後」
  • 武漢漢陽區10餘個抗疫先進個人和集體分享抗疫故事
    圖為漢陽區芳草社區書記杜雲分享抗疫故事。新華網 陳劍 攝  新華網武漢9月30日電(陳劍、劉晶晶、黃璜)29日,武漢市漢陽區舉辦「生命至上·漢陽力量——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接力者漢陽行」宣講活動。活動現場,受到全國表彰的漢陽區芳草社區書記杜雲、「中國網事·感動2020」二季度感動人物「00」後志願者張玉欣等10餘個抗疫先進個人和集體,分享了他們的感人故事和難忘經歷。
  • 武漢好人圈志願服務隊為「福心蘭姐」志願者送醫贈藥獻愛心
    12月22日,冬至剛過,武漢好人圈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們,本著小愛聚溪成河,守好為民服務的初心,志願者們將一箱箱醫藥用品送到武漢福心公司修理廠一線工人們手中,給他們帶去了溫暖送去了健康。本次參加送醫活動人員有侯立新、丁君麗、劉芳、侯杏林、諶經建等。送醫現場,武漢好人圈志願服務協會會長侯立新,帶領志願者和武漢眼視光醫院醫生,為修理廠的工友和環衛工們進行了中醫問診、中醫針灸、艾灸理療、視力檢查等,多項健康義診,並贈送了一些物資和護目蒸汽熱敷眼罩。武漢好人圈志願服務協會為福心公司工友們義診、送醫、送藥、送健康活動,武漢好人圈贈送物達3萬餘元。
  • 武漢千名醫生為防汛安置點居民送醫送藥
    武漢戰汛 【武漢千名醫生為防汛安置點居民送醫送藥】汛期來臨,武漢市衛健委在各區組建了防汛衛生應急工作隊,武漢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李佐民成了武昌片區的醫療組長,每天都會前往武昌、洪山、江夏、東湖高新區等區的三四個防汛安置點,為那裡的居民送醫送藥,講解衛生保健和防疫消殺等知識。
  • 跟武漢人看病買藥有關
    同時,我市門診重症慢病用藥保障將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這些醫療機構將和原有的10家門診重症慢病定點零售藥店一起,方便門診重症慢病患者就近購藥和保證用藥安全。武漢疫情防控期間,下沉黨員與社區群幹為居民買藥。
  • 服務居民任勞任怨,社區輾轉打聽找到「無名志願者」
    楚天都市報3月23日訊(通訊員馮文勵 記者劉利鵬)在武漢市礄口區礄北社區,有這樣一位志願者,服務居民任勞任怨,居民詢問時不願透露姓名。「這樣默默服務居民的志願者,我們既感謝又欽佩!」昨日,礄北社區相關負責人說。
  • 各地基層「八仙過海」保障居民生活
    2月19日,自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聯合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開通「對口馳援 抗擊疫情——武漢及16市網友建言徵集平臺」以來,湖北多地網友留言,表示家裡還有老人、孩子、病人等特殊人群需要照料,買藥、買奶粉等特殊需求也亟需解決。
  • 義務送藥志願者:給戰友發槍,那不是天經地義?
    吳悠,26歲的中學物理教師,一個熱愛說唱的「90後」。武漢封城後,他奔走在大街小巷,為求助者義務送藥。截至目前,他和朋友已為武漢600多位病患送去藥品、口罩、酒精等防護物資。 義務送藥一個月後,有人舉報吳悠非法售藥「賺差價」。經調查,警察證明了吳悠的清白。
  • 守護居民平安家園 黨員幹部帶頭築牢社區疫情防線
    在漢陽區永豐街仙山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一名黨員就是一面衝鋒的旗幟,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個堅強的戰鬥堡壘。據了解,仙山社區以網格為單元,發動 112名黨員骨幹、志願者、樓棟長組建群防群控志願者隊伍,與下沉社區的22名市、區機關企事業幹部以及 82名網格員、物業人員、警務人員組成3個網格工作隊,定格定責,「綁定」開展疫情排查和小區封控工作。
  • 識大體、顧大局,你是這樣的武漢人!
    「居民宅在家中不出門,識大體、顧大局,我因為工作原因可以出門,就要多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也為封控作出貢獻。」王逸偉和妻子都是醫生,居住在江漢區北湖街德望社區。疫情期間,眼看社區不少患有重慢病的居民購藥困難,王逸偉夫婦從2月21日開始,在工作之餘幫接管了社區的購藥工作。
  • 武漢蔡甸90後餐廳老闆為援漢醫療隊、居民送特色美食
    「感謝你們送來新鮮荸薺,我們一定會儘快發放到居民手中,讓他們感受到你們的愛心!」3月15日中午,在武漢市蔡甸區蔡甸街知音社區門前,社區書記對前來捐贈荸薺的蔡甸90後網紅餐廳老闆朱星說。「當前正是荸薺豐收季,因為疫情封控,村裡的荸薺即將爛在地裡,而社區居民急需新鮮蔬菜,所以我自購這些荸薺送給居民們嘗嘗!」3月14日,朱星發動蔡甸街華林村村民到田裡挖荸薺1080斤,然後主動聯繫蔡甸街知音社區,無償捐贈給社區居民。朱星是蔡甸「明星餐廳」——嘎星牛骨頭店老闆,是名90後。
  • 武漢漢陽區公司搬家注意事項
    武漢漢陽區公司搬家注意事項,漢陽區自古以來就是武漢經濟相當發達的區域之一,公司企業一直都不少,特別是近年來開公司的門檻降低以後,各種各樣的公司企業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這些新興企業開公司有一套,但是面對公司搬家就有些尷尬了,因為隔行如隔山,不熟悉武漢公司搬家的行情,就會很容易被坑。
  • 顧全大局頑強不屈 平凡武漢人點亮戰勝疫情希望之光
    「居民宅在家中不出門,識大體、顧大局,我因為工作原因可以出門,就要多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也為封控作出貢獻。」  王逸偉和妻子都是醫生,居住在江漢區北湖街德望社區。疫情期間,眼看社區不少患有重慢病的居民購藥困難,王逸偉夫婦從2月21日開始,在工作之餘幫接管了社區的購藥工作。
  • 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志願者
    「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調轉運病人、排查社區情況、為居民買藥送菜,24小時手機開機接聽求助電話。」武漢疫情防控工作剛開始,90後「選調生」馬競爽便請求「下沉」到社區,做一名志願者。為方便及時報送發熱病人情況並聯絡、轉運病人,社區負責人、街道防控指揮部組成了「武漢加油」微信群,馬競爽時刻緊盯著群裡消息:1月27日9:33,群裡發布運送病人到醫院打針的求助信息,馬競爽馬上回復「打我電話」;1月28日凌晨3:42,有人反映入院居民病情嚴重,請求安排車輛送家屬到醫院,凌晨4:00看到消息的馬競爽將對接聯繫人電話直接發到了群裡。
  • 80後志願者持續服務91天後第一次休息,五一假期帶家人到黃鶴樓拍了...
    深夜下班後,我們收集、整理、制表,我含著眼淚爭分奪秒的敲打鍵盤,錄入病患信息整理表單,敲的每一個字感覺都會把我的心敲碎。我知道,每一條求助信息的背後都是一個病患正在忍受折磨,一個家庭在經歷苦痛。可當時,武漢收容能力有限,只能先按照是否家庭感染、病情問題(四類人員收治隔離/其他)、病狀描述、危重加急程度等來進行簡單分類。
  • 他們是武漢最美的人!名單公示啦
    為彰顯價值導向、樹立先進典型,激發全社會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正能量,武漢市文明辦聯合有關部門開展了」最美志願者、最佳志願服務項目、最佳志願服務組織、最美志願服務社區」和「疫情防控最美志願者」推選活動。
  • 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轉運病人、排查社區情況、為居民買藥送菜,全天24小時手機開機接聽求助電話。」武漢疫情防控工作剛開始,90後「選調生」馬競爽便主動請求「下沉」到基層社區,做一名抗疫志願者。為了方便及時報送發熱病人情況並及時聯絡、轉運病人,社區負責人、街道防控指揮部組成了「武漢加油」微信群,馬競爽時刻都緊盯著群裡消息:1月27日9:33,群裡發布運送病人到醫院打針的求助信息,馬競爽馬上回復「打我電話」;1月28日凌晨3:42,有人反映入院居民病情嚴重,請求安排車輛送家屬到醫院,凌晨4:00看到消息的馬競爽將對接聯繫人電話發到了群裡。
  • 他們24小時開機全天候守護,下沉志願者真情點亮社區燈火
    武漢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黨員幹部加強了社區嚴控管理,為居民買藥、送菜、就醫提供幫助,一幕幕暖心故事感動著社區居民。24小時開機 就怕街坊有困難找不到人2月初,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公路處木蘭治超監測站黨支部書記周棟梁帶領站內工作人員,下沉到西北湖人德裡小區開展防控工作。
  • 「貨郎電工」為村民義務送藥
    【武漢戰「疫」·凡人善舉】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季春紅 蔡琳  「咚咚咚」,2月19日,湖北宜都紅花套鎮大溪村3組村民向士兵聽見一陣敲門聲。  登門者是臺區電工李均。門一打開,李均將一個塑膠袋交到向士兵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