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我們都是權力誘餌下的囚徒!這部今年奧斯卡最佳中的禁片太誘人

2020-10-20 這胖子愛看電影

2015年,憑藉講述美國次貸危機的影片《大空頭》技驚四座的亞當·麥凱,今年又選取了一個極有爭議性的人物帶觀眾一窺911事件前後的風雲變幻,《副總統》由此成為了今年奧斯卡提名影片中政治意味最濃的的影片。

相比奪冠呼聲最高的《綠皮書》,胖哥更喜歡《黑色黨徒》,以及這部《副總統》,因為他們都有觀照現實的企圖,在他們面前《綠皮書》只是為現實打上柔光的「濾鏡」,想當然的「麻醉劑」。《副總統》卻回憶了過去,梳理了當時,連接了現在和未來。即使影片中的觀點有些「一家之言」的意味,但它至少做出了結構和分析的姿態,沒有選擇性逃避和視而不見。亞當·邁凱說:「我一直覺得切尼是個有意思的人物,很想搞清楚究竟是什麼在驅動他、他到底信仰什麼。所以我們就做了深挖調查,結果令人震驚。」

雖然只位居「副總統」職位,但切尼堪稱是美國現代史上最有權力的政治人物,他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美國現在的國際地位、政治架構以及社會經濟狀況,而他為了攫取權力所採取的方式也令人瞠目結舌,挑戰了美國的司法公正和國際法的底線。可以說,切尼為了達成自己的權力欲望和政治目的,發動了戰爭,收颳了民脂,甚至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副總統》就講述了切尼從青年到老年,登上權力巔峰的心理變化和高超手段,還有那些微妙時刻對於切尼人生意想不到的改變。

要在兩個小時內講述切尼幾十年走入權力之門的動蕩經歷,故事主線需要輸出巨大的信息量,且同時要保證觀賞性,亞當·邁凱「駕輕就熟」的使用了類似《大空頭》裡的快速剪輯,第三人稱旁白,保證理清脈絡,同時給予關鍵信息點解釋的時間。《副總統》的劇本結構在一眾提名影片中絕對算是非常複雜的一部,非線性敘事,倒敘插敘,甚至故意打斷和留白,讓觀眾一直保持著高度注意力,看得實在過癮,捨不得錯過一幀畫面。

開片就將權力巔峰的切尼「全盤託出」,在那個混亂的時刻,只有他看到機會,保持冷靜,運籌帷幄,把所有人當成棋子或大魚,他是操控者,執漁杆的人。他下一秒的決定,直接改變了911的進程,對發動舉世震驚的伊拉克戰爭吹響了號角,極大的影響了美國政治結構的未來走勢。

可下一秒,敘事猛的剪輯到了切尼最落魄的時刻,酗酒被耶魯大學開除,被迫到家鄉拉電線桿,打零工。兩件事情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讓他對權力有了欲望。一個拉電線的受傷工人被毫不留情的趕走,讓他明白了無權力者的悲哀和落魄,他不願成為可以被隨時替代和趕走的「螺絲釘」。二是愛人妻子、未來夫人的痛斥和威脅,讓忠誠於婚姻和愛情的他必須絕地一搏,完成人生的觸底反彈。力透紙背的簡單兩幕,是社會和家庭最終把他引到了權力的窄門,裡面漆黑一片,藏著鮮花和荊棘,他甘之如飴。影片在第一幕就完成了它的敘事風格,將劇情張力拉伸到了高點,這為後面「跑火車」般的敘事節奏提供了適應時間。隨後,我們看到了切尼「臥薪嘗膽」,一步步獲取權力的非凡經歷。

在敘事結構上,切尼登峰之路的主線之外,始終有一條幽靈般的支線,一個身份模糊的二級人物,以第一人稱解讀切尼的內心狀態和局勢動態。這位角色以各種身份不斷出現在各個歷史階段,直到片尾,主題閉合之時,觀眾才恍然大悟,這條暗線是全片最為震撼的結構設計,戲劇性十足,充滿了諷刺,極力挖苦了切尼的偽善。

類似寓言性質的敘事手法在剪輯上更為明顯,全片多次出現「釣魚」的場景,片尾不斷出現的魚鉤亦說明了影片的主題。特別是在切尼和小布希,為了新一輪總統選舉談話時,魚鉤一次次的浮在水面,等待魚貪心的咬上去,成為別人的盤中餐。

有時候,這種權力關係表現的更為直接,在運籌帷幄,談判間隙快速剪輯入猛獸捕獲獵物的畫面,更是象徵了切尼的老謀深算,計謀得逞。

影片中,小布希幾乎完全淪為切尼的牽線木偶,切尼在第一次和他談論總統事宜時就發現了小布希的兩個特點:

弒父情節,希望超越自己的父親老布希的成就;但實力平平,完全就是菜鳥中的菜鳥,能力無法匹配野心,讓切尼看到了他登上權力巔峰的可能性。他一次次的甩出權力的魚餌,讓一眾貪婪者,成為他的牽線木偶,他的獵物,他的盤中餐。

在成長道路上,他充分的理解了政治的目的始終為了自己,不是「為了什麼」;只有他能決定誰去替代誰,而沒有人可以替代他。終於,整個小布希的權力運轉機構都被他所控制,到處安插著他的親信,表面上小布希能夠決定一切,但最後發號施令的人其實是切尼,而小布希做的只是通過他的嘴說出切尼的心願而已。影片結尾看得人膽戰心驚。那個不斷揭露切尼的幽靈原來是每一個美國大眾的代表,切尼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居然做出了「殺人越貨」的事情。

為了延續切尼家族的政治實力,他終於出賣了自己的小女兒,放棄了維護她「同性戀」身份的認同,支持大女兒不承認支持同性戀。影片在此將將切尼「換心」手術的過程摻雜其中,切尼終於為了權力犧牲了一切,他不但出賣了朋友,家人,還出賣了自己的心。片尾,切尼以打破第面牆的方式宣稱自己的無辜,他不承認陰謀,他為自己成為美國公僕而驕傲。

而他繞過司法,以副總統控制一切的方式方法被完全記錄在案,下一個權力控,任何一位副總統都可以藉此成為下一個政治強人,第二個「切尼」。《副總統》和當年的奧利佛·斯通的《刺殺JFK》有異曲同工之妙,依靠剪輯和巨大的信息量製造「雄辯」似的壓迫,讓觀眾就範於導演的主觀性論斷之下,心甘情願的接受兩個多小時的意識形態灌輸,敘事性洗腦。

片尾,導演亞當·麥凱還不忘調侃自己,讓那個影響局勢的「焦點控制小組」,美國的智囊團評價這部影片,最後他終於安耐不住喊出了內心話:「Why just showing fact will be consider liberal」。

是啊,即使所謂的自由也逃不開操控,也是被引導的一種結果,依然是被利用後的謊言,一種完成權力施行的藉口。中年人們為了意識形態和口號而大動幹戈,一旁的年輕人正在討論,快點去看最新的娛樂大片「速度與激情」,「聽說那還很不錯呢」!

相關焦點

  • 《副總統》貝爾禿頭又增肥36斤,今年能得影帝嗎?
    今年他在自己最新的電影《副總統》裡又為了角色一口氣增重36斤,還要挑戰禿頭,這麼賣力演出使得這部電影入圍了奧斯卡的6項大獎,其中就包括最佳男主角。,怪不得豆瓣網友都要心疼他:求求奧斯卡給貝爾一個最佳男主角吧,他就不用再折騰自己的身體了。
  • 今年的奧斯卡太失望!《黑豹》竟替超級英雄登上奧斯卡最佳影片名單
    2019年萬眾矚目的奧斯卡提名名單終於出爐了~《羅馬》和《寵兒》喜獲十項提名,一路領跑。雖然塵埃還未落定,不知花落誰家,但能獲得提名,便已是一種極大的認可。今年分外吸引我眼球的,是歌手出身的Lady Gaga。從早些年以誇張的造型進入人們的視野,到現在成為奧斯卡提名的演員,Lady Gaga受到過不少的質疑。
  • 91屆奧斯卡最佳化妝獎三強爭霸,《副總統》脫穎而出
    91屆奧斯卡落下帷幕一年一度的世界電影盛事圓滿結束對於特效化妝師們來說,奧斯卡中最關心的莫過於最佳化妝和髮型設計獎的歸屬
  • 電影《副總統》:「為副」不仁
    如《紐約時報》所說,切尼一直都遵守他的承諾,然而他的妻子琳妮和他自己都是極度渴望權力和控制欲的人,所有其他人「包括他們的同性戀女兒Mary,成百上千的美國大兵,無以計數的伊拉克平民,以及那些相信美國司法、民主和人權的人」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副總統》在隨後的劇情中把切尼塑造成一個從眾議院小小實習生做起,到白宮幕僚長的飛躍,最終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副總統,可能沒有「之一」。
  • 《副總統》副總統:無力的控訴
    柏林電影節剛剛過去,奧斯卡馬上又要到來了。雖然今年奧斯卡提名影片的水準普遍差強人意,只有極個別贏得普遍好評的作品,但矬子裡拔將軍也是要拔一下的。《副總統》大概就可以算是這樣一個「將軍」,影片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八項提名,從數量上看僅次於《羅馬》和《寵兒》。
  • 艾美完美謝幕 《權力的遊戲》《副總統》成贏家
    在《神煩警探》的主演安迪•薩姆伯格的主持下,頒獎典禮歡樂開場。本屆艾美獎《權力的遊戲》奪得劇情類最佳劇集、導演和編劇三大獎項,而《廣告狂人》男主喬恩·哈姆終於結束七年陪跑,榮膺視帝。維奧拉·戴維斯則憑藉《逍遙法外》獲得劇情類最佳女主。在喜劇方面,《副總統》打破了《摩登家庭》連莊神話,獲得最佳劇集,同時還囊括了最佳女主、最佳男配和最佳編劇共四個重要獎項。
  • 侃電影|從「大空頭」到「副總統」,今年奧斯卡最具爭議性的作品拍出了權力的誘惑...
    相比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胖哥更喜歡《黑色黨徒》,以及這部《副總統》。因為他們都有觀照現實的企圖。在他們面前《綠皮書》只是為現實打上柔光的「濾鏡」,想當然的「麻醉劑」。《副總統》卻回憶了過去,梳理了當時,連接了現在和未來。即使影片中的觀點有些「一家之言」的意味,但它至少做出了結構和分析的姿態,沒有選擇性逃避和視而不見。
  • 睡不著|電影《副總統》:「為副」不仁
    電影《副總統》(Vice)和《一個明星的誕生》一樣得到8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然而最終只捧回了一座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獎,錯失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男女配角等重要獎項。但克裡斯蒂安·貝爾和其他幾位主演在《副總統》中的表演堪稱精彩、老辣,可以說是2018年好萊塢老戲骨們的巔峰之作,又一次集體在大銀幕上狠狠地耍了美國政治一把,為富不仁,「為副」也不仁。
  • 《權力的遊戲》成為今年艾美最大贏家
    《權力的遊戲》小惡魔獲得男配,《女子監獄》瘋眼獲得女配喜劇劇集方面:喜劇給了《副總統》《摩登家庭》多年連莊被掀翻。《透明家庭》Jeffrey Tambor拿到最佳喜劇男主,七次提名艾美首次獲獎。而喜劇女主仍由《副總統》茱莉亞·路易斯-德瑞弗斯獲得,四連莊了。而男配、編劇同樣由《副總統》獲得。
  • 《副總統》逼近「真實」的切尼
    在2017的電影《大空頭》大獲成功以後,編劇兼導演亞當·麥凱再接再厲,全身心投入了關於迪克·切尼(最有權力的副總統之一)的電影項目中,《副總統》。他沒有想過要把本片打造成一部完全刻板地符合事實的影片,甚至完全符合事實從理論上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導演翻遍了他在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關於切尼的書籍,也找到一些記者拿到些並非記錄在案的資料。導演用他獨到的方式詮釋切尼,只為了能更加逼近事實的真相。
  • 四味毒叔奧斯卡快評:最佳影片影帝影后算實至名歸嗎?
    和去年相比,提名最佳影片的這8部電影,除了電影質量下降之外,關注度也不如往年。而且中國觀眾對本屆被提名最佳影片的8部電影熟悉度就更低了。去年提名的9部電影中,《至暗時刻》《敦刻爾克》《三塊廣告牌》都在頒獎前已經在國內上映。但今年的提名影片中,目前只有《黑豹》在國內已經上映,另外《綠皮書》定檔在3月1日。
  • 《副總統》從一名電線工到副總統,他娶了個好老婆
    、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山姆·洛克威爾,飾演了小布希總統迪克·切尼是美國政壇上很有趣的一個角色,專家稱他是伊拉克戰爭真正的發起人;媒體報導他因私仇在打獵中打死一位律師;美國媒體稱他為總統的「黑武士」——《星球大戰》中的大反派。
  • 《副總統》:精緻的敘事
    奧斯卡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得主《副總統》這個片子,對得起這個獎,沒得到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也十分公平。該劇本敘事手法看起來很高明,實際上卻十分簡單。所有的倒敘、插敘的作用都是一個,說明切尼和共和黨非常操蛋,美國權力機關高尚的外表下是邪惡。並沒有很驚豔的感覺。故事也不算很有意思,只是工整地描述了切尼的生涯,勝在其生動性與現實感。人物塑造有點功力。
  • 《副總統》為副不仁-荒誕的權力魅力
    這周要寫的主題是——《副總統vice》。主要講的是,美國影響力最大的副總統之一——迪克切尼。所以這部片也算是偽紀錄片。雖然它在本質上還是屬於「爽片」,是那種能夠滿足觀眾窺私慾的電影,將政治黑料一起打包放送給觀眾,從而使得觀眾獲得一種暢快感。但是再很大程度上,導演亞當麥凱還是賦予了他一個以某種藝術角度上看得感覺。
  • 《副總統》:貝爾的完美表演應該拿個小金人
    同樣《副總統》這部電影也是提名為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但是據我所知,可能是評分最低的一部了(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我覺得克裡斯蒂安·貝爾可以競爭一下最佳男主角,但是最佳影片就不太可能了。《副總統》以詼諧和不敬的方式接近美國歷史的黑暗時期 - 以及一個政治黑馬的傳奇故事。
  • 《綠皮書》獲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今年的奧斯卡有點黑!
    奧斯卡獎項是電影屆絕對的標杆,無數的演員和導演也把這個獎項看成終極目標,近幾年奧斯卡風波不斷,從「全白」名單,到頒獎禮的烏龍、今年的奧斯卡連主持人都沒有了,而這一次超級英雄電影《黑豹》一舉獲得多個獎項以及《黑色黨徒》、馬赫沙拉·阿里、雷吉娜·金等等獎項的頒布都不僅僅是政治正確的問題了,他們用實力,證明這一次黑的漂亮!
  • 《黑豹》衝擊奧斯卡最佳,但頂多打醬油,這3部才是焦點!
    作為一部不出色的漫威電影提名奧斯卡,不少人都表示質疑,好萊塢編劇布萊特·伊斯頓·埃利斯就曾公開表示:《黑豹》根本不配提名奧斯卡。演技爆表的拉米·馬雷克最有可能奪下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大獎。不過,他也遇到了兩個強悍的對手,出演《副總統》的克裡斯蒂安·貝爾,還有出演《綠皮書》的維果·莫特森。《綠皮書》也是一部口碑極佳的電影,個人認為,它奪下最佳的可能性最大。
  • 《權力的遊戲》再獲最佳劇集,創美國電視劇史新紀錄 艾美獎今日揭曉
    艾美獎(Emmy Awards)是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項,由美國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ATAS)頒發,其地位如同奧斯卡獎之於電影界、葛萊美獎之於音樂界。而隨著美劇在中國的普及,中國觀眾對艾美獎的參與熱情也與日俱增。
  • 《副總統》我們玩兒不明白政治
    最初沉迷酒精的頹廢青年和最終手握無上權力的副總統對接在一起,讓人意識到「獲取權力」在某種程度上說大概是一種天賦。中年切尼在葬禮結束時,警告涉嫌殺害了妻子的嶽父從此遠離他的妻子和孩子;對接的是一邊吃著烤麵包一邊風淡雲輕地下達逮捕名單的切尼——政治沒有是非、生死,那是作為一個男人一個丈夫和一個父親才會考慮的事情。
  •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都在這裡了!
    (和我猜的一樣,不知你們猜對幾項)今年的奧斯卡可以用一句話形容: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能拿獎,全靠同行襯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綠皮書》2004年,卡隆接拍了華納兄弟公司的《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影片為他創下了職業生涯中最高的票房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