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整理本文的原因請看第一篇《港股投資20講》系列之一,一文看懂港股百年變遷
學習一個領域不能只限於表面,很多人可能投資股市很多年了,但並沒有真正深入去學習過一些基本常識。下面繼續來了解配售、供股有何異同?股息、ADR又是什麼意思?
關於港股配股
今年6月份,港股再融資引起市場關注,行業層面看,歷史上傳統的可選消費、金融、房地產、工業等對「資本需求」較高行業的再融資次數也較多。本次地產和物業的上市公司配售最為集中。
中信證券也做了一份統計,截至6月19日,已有163家港股公司共發起181次再融資,25家市值超過100億港元的上市公司在進行再融資中,超過80%的龍頭公司選擇通過配售的方式進行再融資,而且一般都是公開配售。
那什麼是配股呢?港股市場的「配股」其實大致類似於A股的「定向增發」,也就是發新股給特定的投資者。
與A股定增時繁複的審批流程不同,港股的配股流程較為靈活,因此也較為普遍。
港股市場上的配股,分為配舊和配新兩種,也可混合使用。配舊其實就是大股東定向減持,並不增加公司股份數目。配新是由公司發行新股,股份數目出現增加,配股後會出現攤薄效應。更常用的是組合拳——先舊後新的配股方式。
佳兆業美好最近的配股就是以先舊後新的模式發行:大股東先賣出股票,然後公司再向大股東發行新股票。
這樣的好處在於:通過先舊後新的發行模式,使得承配人獲得股份當日即可上市交易,實際上沒有鎖定期。
同樣,配股有在股價高位配股與低位配股之分,高位配股往往容易引起股價大跌。今年年初香港電視、網龍皆通過先舊後新折價配售股份籌資,都引來了股價的大跌。
港股供股風雲
「供股」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集資方式之一,其籌集資金的對象是面向所有股東。供股是根據股權持倉的數量按照供股價格購買對應數量的正股。
以最近宣布供股的國泰航空為例,根據公司公告,按於供股記錄日期每持有11股現有股份獲發7股供股股份的基準,按供股認購價4.68港元進行供股2,503,355,631股供股股份,集資總金額為約117億港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通常上市公司會折價供股,然後股價必然會向下調整。
假設上市公司當前的已發行股數1億股,現股價(除權日前收盤價)每股1港元。公司宣布了1供10的方案,「供股價」只有0.1港元,即新股折價90%來集資,集資目標是1億港元。
假設所有股東參與了供股,那麼在除權日後,公司的股份會從1億股變成11億股(1億舊股+10億新供的股份)。理論上,除權後股價應該會變成0.182港元,比除權前的1港元暴跌82%。
當然,最怕的是股東什麼操作都不做,那麼手上的股票會馬上貶值。現有股東不願意參與「供股」,最好趕緊賣掉股份,或是賣掉「供股權」,否則一旦過了除權日,就得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股票每股價格從1港元變成0.182港元。
另外說到供股,自然容易聯想到合股,曾經不乏公司通過不斷的合股再「供股」的方式,來迷惑小股民,大家需要多多警惕。
股息知多少
今年4月1日,滙豐控股意外公告,應英國監管當局要求,宣布將取消2019年四季度和2020年前三季度的派息,同時承諾今年將不進行任何的股票回購。
考慮到公司在08年「金融海嘯」期間都未取消派息,滙豐控股此舉一度使得市場悲觀情緒蔓延,尤其對部分「以股養老」的香港本地投資者心理衝擊巨大,長久以來「買股收息」的信仰出現崩塌。
那麼股息是什麼?股息定義就是股票的利息,是指上市公司稅後利潤中按照股息率派發給股東的收益。2019年新鴻基地產年度累計分紅高達143.4億港元,成為當年港股分紅王。
股票投資的收益其實主要有兩種:賺取股息和資本利得。資本利得就是靠賣價與買價的收入差賺取收益,而賺取股息的方式就是長期持有,坐等公司分紅。
快速帶您了解各種DR
DR(存託憑證)指在一國證券市場上發行和流通的代表境外公司(存託憑證發行人)有價證券的可轉讓憑證,每份存託憑證代表一定數量的境外公司發行的基礎證券。根據發行或交易地點不同,存託憑證有不同的名稱,包括有ADR(美國存託憑證)、EDR(歐洲存託憑證)、SDR(新加坡存託憑證)、GDR(全球存託憑證)等,在中國大陸市場發行的存託憑證就簡稱為CDR。
ADR是海外公司面向美國投資者發行並在美國證券市場交易的存託憑證。
比較知名的ADR如騰訊控股。有了騰訊控股ADR,即使沒有港股帳戶,投資者也可以在美股市場投資騰訊。
不過騰訊ADR價格與港股價格並不完全一樣,這主要由於流動性、匯率波動等因素。
除此之外,騰訊ADR在有些時候其實更具「指導意義」。通常騰訊的財報是在港股收市後公布。而晚間美股騰訊ADR的股價表現基本上能夠反映出資本市場對財報的看法。
例如騰訊今年Q1財報出爐時,營收、利潤超市場預期。當晚騰訊ADR開盤大漲5.6%,顯示出市場對財報的樂觀情緒。
中國存託憑證CDR近幾年被炒得火熱,經過400多天的漫長等待,科創板首單CDR終於就要來啦!
今年6月12日,小米生態鏈企業九號機器人順利通過科創板上市審議,拿到進入註冊程序的「入場券」。如果之後註冊成功,將成為科創板首單CDR,也是A股有史以來第一家發行CDR的公司,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具有標杆意義。
其實港股也有自己的HDR,其中不乏Intel、微軟、思科、應用材料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可以實現在港股購買美股,但需要警惕的是其成交量非常少,活躍度與美股正股相差甚遠。
你學會了嗎?如果本文對你收穫,歡迎關注轉發。本文只是記錄我的學習歷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