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於近日完結,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脫口秀整個節目所呈現的女性力量也有了較大的提升,所宣揚的價值觀也在不斷迭代。
例如,第一季楊笠藉助獨立女性人設不厭其煩的吐槽婚姻、兩性話題,再到第三季楊笠吐槽直男等言論。這些風格各異的女性以自己獨立的視角抨擊刻板印象,宣傳自己的態度,這折射出了社會思潮的轉變。
從百度指數也能驗證這一觀點,我們發現近年來女權、女權主義相關詞語的熱度在顯著攀升。
但即便是在「敢說、思想前衛」的《脫口秀大會》,我們依舊能夠感知到社會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例如,飯圈女孩、年齡梗等。
此外,今年《乘風破浪的姐姐》和《三十而已》等女性題材的內容火了起來,但《乘風破浪的姐姐》依舊被觀眾吐槽披著女權外衣,實際依舊迎合男性的成人版女團選秀;《三十而已》的劇情被吐槽仿佛優質女性都要經歷老公出軌、手撕小三。
窺一斑而知全豹,透過今年大火的熱劇及綜藝,我們能剖析出暗湧洶動的兩性對立與融合的情緒,這背後折射出了社會上細分圈層的不斷裂變、碰撞及觀點越發鮮明的特質。
長此以往,不同圈層的人群便處在封閉的信息孤島,這或許導致了當今社會上直男癌、女拳癌被人們所抨擊,偏激思想盛行的現象。不得不承認,崇尚平權的女權主義在崛起,但依舊被「主流」思想裹挾其中,被社會各方思潮的夾擊。
那麼,在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品牌如何更好的營銷?科特勒曾說,營銷4.0時代是價值觀營銷的時代,此外,中國年度消費數據也曾顯示超七成的中國家庭總消費由女性決策,且「她經濟」相關的新增消費預期將會由2017年的人民幣3.3萬億元上升至2022年的人民幣8.6萬億元(約1.2萬億美元)很。
顯然,越來越多的品牌在有意迎合女性消費群,只有讓女性消費者從心底對品牌所宣揚的價值觀產生認同、產生好感,才有機會推動其完成消費行為。但在各圈層如此複雜的情況下,品牌利用女性話題營銷如何避免踩雷?
TOP君搜集了一些案例,這些案例有些精彩出圈贏得消費者認可,也有些過於偏激被吐槽,這給品牌營銷提供了哪些借鑑價值?
即便社會上各圈層個性鮮明,品牌主也不要一味為了迎合某些人群,推出帶有偏激觀點的廣告,就算精準定向技術加持,品牌主的某些觀點也是廣而告之,稍有不慎便會被群起而攻之。
1、《奧迪二手車廣告之整容篇》
2017年奧迪上線的新廣告裡,一名婆婆衝向舉行婚禮的夫婦,動作粗魯的檢查兒媳婦鼻子、耳朵、牙口,最後滿意的比了一個OK的姿勢,隨後畫面一轉出現奧迪二手車介紹頁面,配音「官方認證才放心」。
這則廣告有把女性比做二手車的嫌疑,被質疑嚴重物化女性;因此推出後被網友集體炮轟,更是有損品牌形象。
https://v.qq.com/x/page/a0526mtjsrm.html
2、微博借錢「女拳」廣告
微博借錢曾發布一則「女拳」廣告——給女朋友清空購物車才算是最佳男友,該廣告鼓吹消費主義被男性吐槽兩性關係扭曲,TOP君也覺得既然號召男女平權就沒必要用錢財來捆綁男性尊嚴。
男網友對該廣告的評價:
即便時下消費群體喜歡標新立體,個性鮮明,品牌也嗅到了這個苗頭,因此在營銷時喜歡宣傳某種特質以迎合人群,但擅作主張為消費群體貼標籤的行為,還是謹慎較好,以免稍有不慎貼上不合時宜的標籤,讓營銷效果適得其反。
1、香奈兒「不會用香水的女人沒有未來」
3月8號,香奈兒在微博上發起了活動,用以推廣新系列香水。而明星代言人辛芷蕾在參與話題的時候配上了這樣一句文案,「不會用香水的女人沒有未來」。該廣告語同樣被網友炮轟。
2、清風紙巾勸退職場女性
清風紙巾在微博上發布了系列平面廣告,其中一張針對職場女超人的海報上寫著「抹掉職場 C 位擔當,活出好媽媽的本色」。這句文案,清風紙巾被質疑是在「勸退」職場女性,加深女性的刻板印象。
隨著營銷方式的多元化,消費者對品牌營銷越發挑剔,而涉及到敏感的女性話題時,消費者則更為苛刻。
因此,TOP君認為,品牌在利用女性話題營銷時,切記不要喊空口號,這樣有一味迎合大眾卻無誠意的嫌疑,而是要通過有力又積極的案例,來說服消費者,以下兩個出色的營銷活動都是用數據和事實說話,具備較高的信服力,又強有力的宣傳了自己的觀點,讓品牌形象更加豐滿多元。
1、阿里巴巴數字經濟時代下的她力量
阿里巴巴發布人物海報中,集結了淘寶第一主播薇婭、初代網紅張大奕、瑪麗黛佳創始人崔曉紅和二次元店主華山、60後主播白露丹豐、非遺傳人藍淋等有著卓越成就的女性創業者。這些在商業世界大放異彩的女性,憑藉在事業上的執著和成就,打破了「女子不如男」的固有認知,讓人看到女性的韌性和聰明的一面。
海報中更是引用了這些女性精英的現實成就,挖掘了這些知名女性的背後故事來烘託廣告大片的主題,有力度又讓人動容。
2、騰訊地圖諷刺社會對「女司機」的誤解
騰訊地圖推出的廣告大片指出,雖然很多交通事故的肇事者為「男」司機,但社會總是放大女司機的過錯,事實上女司機事故率不足男司機的一半。騰訊地圖的宣傳大片傳達出「安全駕駛與性別無關」的觀點,希望消除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和偏見,呼籲大眾正視女司機。
https://v.qq.com/x/page/a08632bzr5b.html
營銷是一把雙刃劍,恰到好處的內容可以觸及消費者的情感HIGH點,實現品牌增益;而不合時宜的營銷只會降低品牌的聲譽。營銷人不應該迷失在「女主婦」或「女拳主義者」這樣的標籤裡,更不應該用個人視角下定義,而是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輸出有厚度的內容,引導社會情緒積極向上,被大眾接納。品牌對消費者洞察及誠意,才是最終決定營銷活動效果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