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就是在今日頭條看到一篇推介網劇《隱秘的角落》的,趕緊去愛奇藝翻找,說實話,海報做的不錯,有《請回答1988》的風格。再就是演員看起來不錯,秦昊,他的《無證之罪》表現的實在精彩,所以他演的劇應該錯不了。王景春,就更不用說了,老演員了。
一共12集。看了3、4集吧,唯一覺得精彩的就只有演員的演技了,大小演員都是。論情節,總覺得怪怪的,所以就奇怪這豆瓣高分怎麼來的?全憑演技嗎?
於是找來紫金陳的《壞小孩》來看。頓時恍然大悟。
其實,小說裡寫的才是真實的世界。網劇也許是為了正常上映吧,改動相當大,有些離譜了,有些支離破碎。硬硬的把內心確實邪惡的孩童給扭成了只是內心愧疚,但始終善良的模樣,編劇真是辛苦了。
為什麼叫《壞小孩》?我這是今天算是看完了小說才來說的。我們這些七零八零後,真是無法理解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稍有不滿意,可以毆打同學;成群糾結在一起欺負弱勢群體;甚至可以對父親、母親痛下殺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變成了如此暴戾?天真、爛漫,還能跟孩子聯繫在一起嗎?
小說裡的三個小孩確實是要勒索張東升為自己將來的生活買個保障,劇裡卻編出一個生白血病的弟弟,讓跟兇手要錢變得合情合理了,呵呵;朱朝陽怒急之下把朱晶晶推下樓去,是非常自然的反應,但凡是個正常人,在遭受到對方不斷的辱罵後,都容易血衝上腦,實現激情殺人;這一點網劇編的有點生硬了,先派普普去跟朱晶晶理論,跟一個在家裡刁蠻慣了的女孩子理論有用嗎?朱晶晶想走,走不掉,於是就爬窗?難道她會飛?然後就掉下去了,死掉了;王瑤的弟弟這個角色在小說裡是沒有的,因為根本不需要,網劇裡安排這個人物出場,就是來搞朱朝陽的?太突兀了吧;看小說看到後半部分,你會發現內心最邪惡的其實就是朱朝陽。當然,他這種惡並不是天生的,王瑤對他的步步緊逼,引發了他的「突變」。士可殺不和如,光天化日之下往人家孩子身上潑糞,這得給孩子造成多大的陰影?再加上自己的親生父親對此並不覺得有多過分,甚至包庇王瑤,更加激發了朱朝陽惡的轉變。弒父情節應運而生。非常合乎邏輯。而網劇呢,顯然是想要維持一種相親相愛的場面,不能都是壞人,於是讓這個父親因為女兒的死,悔恨沒有好好對待兒子。ε=(´ο`*)))唉……
這個世界,不是說把負面都遮蓋起來,只呈現美好,就真的美好的。反而應該讓更多人知道問題所在,面對問題,想辦法去解決才是正選啊。
劇裡面設計壞人張東升必死無疑,三個孩子都有了好收場;我還願意相信小說裡寫的,丁浩跟普普都死了,朱朝陽這個內心最惡的孩子把所有的責任全部推倒兩個小孩身上,依舊保持自己優秀學生的面目。朱朝陽抓住的就是法律裡規定的14周歲以下的人不會被刑事處罰,其實就是在抨擊現在一些孩子仗著自己未成年,作惡多端!
好的小說沒有必要非得改編成劇,改得不倫不類的,還不如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