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收復新疆,抬棺出徵的左宗棠,到底做出了多少努力?

2020-12-20 夢圓的金窩

清同治三年(1864),清軍歷經多年準備終於攻入南京,幾乎撲滅了太平天國運動,但整個大清朝仍然內憂外患不斷。平滅太平天國運動的勝利,卻無法讓大清朝的諸多軍事大佬們放心地馬放南山。

直到1865年,橫行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多年的捻軍,終於被清朝動用多地兵力,集結湘軍和淮軍精銳,通過穩定戰線紮實推進等手段,將其主力部隊分割包圍。西邊的捻軍為左宗棠所平定,東邊的捻軍被李鴻章所滅。大清國內,內憂問題解決了大半,是時候解決當前所面對的外患。

由於清朝末期政局動亂,清朝對於邊疆的控制力越來越弱。在新疆因為複雜的矛盾終於造成了內亂,而國外的軍閥阿古柏在沙俄的暗中默許和支持下,於1865年提兵入境侵入新疆。在最嚴重的時候,新疆的不少地區都被侵略者佔領,並實施宗教化管理。此時的形勢已經異常危急,大清內部的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問題的根源所在。

作為湘軍集團內的大佬,左宗棠自然明白沙俄在新疆搗鬼,並非他們所說的「並無久佔之意」,而是所圖甚大。但左宗棠也明白,想要出兵收復新疆,可不是嘴上說說就可以的。 不管是朝堂之上的政敵,還是進軍新疆沿途惡劣的自然環境,甚至是軍隊內部都亂七八糟。一切都沒有那麼簡單!

左宗棠想要收復新疆被侵略者佔領的領土,必須要做點什麼!必須要想辦法!也必須早早地做好諸般準備!

朝堂上和李鴻章的爭議

早年左宗棠和李鴻章一起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一個領導楚軍在江浙地區對抗太平軍,一個率領淮軍在上海區域扭轉局勢。兩個人在那時是親密的戰友和可以依賴的夥伴。但是他們兩人在面對大清內憂外患,朝廷應該將兵力和資源應對在哪一個方向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李鴻章認為當前大清國力不濟,同時在新疆和沿海地區兩線作戰,很不現實。大清目前最大的敵人是日本,應當增加資金購買軍艦,以對抗日本在沿海地區對大清權益的侵害。而如果大清用兵新疆,不僅消耗巨大,而且也很難保證戰局勝利。在人力、資源和氣候環境三個方面大清均不佔優勢。如果實在不行,放棄新疆也無不可。

從理論上來說,李鴻章講的都有道理。收復新疆難度很大,大清什麼都缺,左宗棠要收復新疆,難度極大。而且就算千辛萬苦把軍隊帶到新疆,也不一定能夠打勝仗,後勤補給也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左宗棠為此在朝堂上與李鴻章徹底翻臉,直到最後老死不相往來。他通過向清朝最高當權者反覆陳述利弊,擺事實講依據。並通過那句「祖宗基業不可丟於我輩之手,」最終說服了清朝的統治者,於1875年授權他全權負責收復新疆的事宜。到了這個時候,左宗棠終於可以想辦法一步步收復新疆。

剿滅寧夏地區的叛亂

當時從沿海地區前往新疆根本沒有捷徑,只能通過陸路一步步向西走去。李鴻章在反對收復新疆的言論當中就有提出,目前大清並沒有修過前往新疆的鐵路,以這種交通狀況前往新疆進行軍事行動,是無法保證後勤安全的。而更嚴重的是當時在寧夏陝西,從1862年就發生了規模很大的叛亂。

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寧夏地區的叛亂問題,收復新疆實在是無從談起。而且位於陝甘邊境鎮壓捻軍的清軍部隊,也會被拖在這個區域無法動彈。面對這些可以通過軍事行動可以解決的問題,左宗棠大興刀兵,以嚴酷的手段鎮壓叛亂,終於在1873年將這場叛亂鎮壓下來,解決了率兵進入新疆的後顧之憂。

籌措出兵的資金和糧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任何軍事行動都需要提前布置和準備軍需糧草。左宗棠自然考慮到了這一點,面對前往新疆這一超長行程的軍事行動,需要準備的糧草和資源就需要更多。李鴻章也直言沒有火車運輸,進軍新疆後勤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事實確實如此,如果依靠民夫,將糧食運往前線,僅在半路上的消耗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更何況大清朝廷根本就沒錢支持這一場戰爭,左大人必須化身資本家,自己去弄錢,支持這一場戰爭繼續下去。

於是左宗棠向洋商借款300萬輛,並接到清廷命令戶部給予的100萬兩餉銀。後期又接到了朝廷的200萬兩撥款,各省又籌措了300萬兩,朝廷又給了左宗棠借用洋商500萬兩的權限。這樣才基本解決了前期的開支問題。

這點錢當然是不夠左宗棠修鐵路到新疆的,但他就弄了大量的駱駝來運輸軍糧。硬生生的將大軍開撥去新疆的軍糧運輸到位,為了這次大規模作戰,這批沙漠之舟同樣居功甚偉!於是讓李鴻章李大人非常頭疼的後勤運輸問題,就這樣被左宗棠用土辦法解決。

徹底整頓軍隊,以精兵悍將出徵新疆

此次進軍新疆,不同於以往,在江浙地區作戰,兵力宜精不宜多。不僅因為軍糧運輸不易,而且因為新疆當地氣候環境問題,以及軍餉來之不易,必須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結束這場戰爭。

於是左宗棠通過彈劾,解決了幾個在新疆、甘肅地區尸位素餐的指揮官。通過採購和自行製造大量的精良槍枝,提升部隊戰鬥力,間接減少因為武器裝備造成的部隊減員。並對部隊成員進行嚴格的篩選,部隊編制進行了大量的縮編。身體強壯者才有資格進入此次西徵作戰部隊,而身體羸弱者,在後方地區進行屯田,以另一種方式支援部隊作戰。

結語:

抬棺出徵只為保住新疆那大美河山,左宗棠這一舉動純屬激勵士氣之舉,卻又透露著難以言喻的無奈被悲壯。自從1867年新疆被外來侵略者侵佔,大清卻忙於處理內憂外患,直到1876年,才被60多歲的左宗棠解決各種麻煩,借錢正式出兵新疆、收復那一片大好河山。

左公真乃當時人傑也!

相關焦點

  • 左宗棠:63歲抬棺出徵,收復166萬平方公裡國土,等於8個湖南
    但是,他卻憑著一股子倔勁兒,為清朝收復了166萬平方公裡的國土,才有了我們現在中國的版圖。這166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就是新疆。就憑著這一份功勞,左宗棠絕對值得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重重的濃墨。左宗棠知道朝廷拿不出多少銀子來,於是就做了詳細的測算,每個士兵每天要消耗多少糧食,一匹戰馬需要多少糧草,後勤補給運輸需要多少路費,甚至是用毛驢運還是用駱駝運更省錢,左宗棠都考慮到了。經過測算,左宗棠預估需要800萬兩銀子,為了防止意外超支,他向朝廷要了1000萬兩。
  • 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戰土耳其竟變相起了很大作用,具體什麼作用呢?
    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戰,既是1876年4月至1878年1月消滅侵佔新疆的阿古柏勢力,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戰爭。晚清是一個風雨飄搖、局勢動蕩的時代,歐洲列強到處搶奪自己的勢力範圍。左宗棠從步入仕途那一刻起,一生南徵北戰,先後參與了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平定陝甘同治回亂,率領湘軍收復新疆。
  • 他是左宗棠背後的男人,助其收復新疆立下大功,30年努力富可敵國
    好在我們有左宗棠這樣的英雄,不顧年邁之軀,親率楚軍,抬棺千裡,遠徵匪寇,終於收復了新疆這片中國目前最大的省份。假如當年沒有左宗棠,假如當年清朝聽取李鴻章的建議,那麼美麗富饒的新疆今天很有可能已經不會是我們的故土了。而這其中,我們還要記住一位人,他的名字叫做胡雪巖,正是在他的幫助下,左宗棠才最終得以收復新疆。
  • 高情商,辦大事,左宗棠橫刀立馬收復新疆--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當中國新疆眼看有脫離中國版圖的危險時,晚清名臣左宗棠挺身而出,奉命出師收復了新疆。在這過程中,有個小插曲,舉人出身的左宗棠被同僚嘲笑「舉人」將軍,連個進士資格都夠不上,還帶什麼軍,打什麼戰?左宗棠就寫了封信給太后,說自己要先到北京參加科舉考試,考進士,收復新疆的事等考試以後再說。但此時慈禧和她的文臣們倒是高情商,知道左宗棠是在討要名分,不是真要參加科舉考試。
  • 近代史軍事上的最輝煌成就——左宗棠收復新疆
    就在清軍平定太平軍的同期,另一股勢力從中亞滲透進來,竊據了新疆地區。 新疆在漢朝時稱西域都護府,唐朝時又叫安西都護府。1759年,乾隆平定西北叛亂後,以「新附舊疆」之意,將這塊160多萬平方公裡的地區命名為新疆。
  • 晚清第一硬漢左宗棠之死
    但我認為左宗棠的一生的巔峰是收復新疆,如果沒有左宗棠,就不會有960萬平方公裡的遼闊,更不會有現在56個民族的齊聚一堂。當時的新疆像是一塊被餓狼覬覦已久的肥肉,被英俄等國虎視眈眈。當時李鴻章主張將重點放在海防,認為海防和西徵難以兩方兼顧;而左宗棠認為一塊國土都不可以少,主張西徵收復新疆。
  • 同是平定邊疆的清朝名將,年羹堯和左宗棠誰更厲害?
    左宗棠一生最大的戰績,是率領湘軍收復了新疆百萬平方公裡疆土。 1876年4月,左宗棠在肅州祭旗,正式出兵,打響了西徵之役。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戰,左宗棠率部收復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境,為中國圈回了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創造了近代中國領土失而復得的奇蹟。
  • 為中國收復了『百萬領土』,把臺灣變為中國一個省,是他提出來的
    關於左宗棠的事跡,誰都不會陌生。我們在中學教科書上學過。他是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一。左宗棠一生最大的功績是收復新疆。目前新疆領土約160萬平方公裡。如果左宗棠當年沒有收復這片土地,中國的領土就要減掉一塊。朱五宗黨收復新疆的過程並不順利。
  • 李鴻章身上最大汙點,反對左宗棠收復新疆,結果遭到左公強烈反擊
    筆者要反問持這種觀點的人,如果左宗棠不收復新疆,北洋水師能受得住東部沿海地區?李鴻章強調,「籌辦海防,欲與洋人爭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須時加戒備。方今強鄰環逼,合反傾危,豈可稍存僥倖無事之心。頓忘厝火積薪之誡。」 可甲午戰爭的結果早已說明一切。1867年,中亞浩罕汗國的軍閥阿古柏在沙俄和英國的慫恿下,入侵新疆。
  • 收復新疆的左宗棠,1971年被炸開墳墓,多年後盜賊自斷手指謝罪
    左宗棠1878年收復新疆,是我國近代史上的一起重大事件。成功收復新疆,也成就了左宗棠的人生功業。左宗棠墓地兩側,分別立有華表柱,上書:秦川隴道塞柳長青,漢業唐規西陲永固。這幅聯語的內容,很有重點地講出了左宗棠的豐功偉績。
  • 左宗棠到底是怎麼死的?
    四 新疆告急!乾隆時代,清軍平定西域大小和卓叛亂,收復全部土地,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把西域命名為新疆。新疆其實一點兒都不新,這是一片自漢代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同治六年(1867年),匪首阿古柏在新疆自封為王,自立國號為哲德沙爾汗國,宣布脫離清廷。俄國乘機佔據了伊犁,英國也虎視眈眈,意圖瓜分西北。
  • 「跳馬泣,左公眠」—揭秘左宗棠葬入跳馬之謎!
    3月進入春雨時節,蒙蒙的細雨,滴落在跳馬這塊歷史悠久的土地上,靜靜聽拓爺為大家講講跳馬與左宗棠的故事...  上期,拓爺為大家講了跳馬與關公的故事,這期為大家講訴跳馬與左宗棠的淵源!關於左宗棠選墓地,也有另一種版本的說法:左宗棠作為經世之學的集大成者,對於鬼神、風水之類,似無深信,也不斥為無稽之談。他的態度是:若信,則要按照規矩辦;不信,則可自行其便。
  • 從抵制《花木蘭》到吃左宗棠雞:意識形態的夢囈
    不過也就在這一瞬間,我腦中閃過一個想法:你說……美國人知不知道左宗棠是幹嘛的?左宗棠在中美都算有名,我甚至懷疑在美國更有名一點,畢竟General Tso和Chairman Mao差不多家喻戶曉。但是美國的名氣源於雞肉,中國人提到左公的第一反應無疑是「收復新疆」。
  •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左宗棠落榜之後這樣自勉!
    在此,我們預祝1071萬考生們,努力加油!希望面對每一份考驗,我們都能交出滿意的答卷!高考是莘莘學子們最重要的一次大考,但它對於考生命運的影響其實不如古人的科舉考試那麼大。我們知道,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考試,曾經是文人士子生命中的頭等大事。
  • 左宗棠:一代名臣 耕讀傳家
    湖南日報左宗棠(1812-1885年),湖南湘陰人,字季高,號湘上農人。晚清軍事家、政治家,洋務運動代表人物。官曆浙江巡撫、閩浙總督、陝甘總督、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管理兵部事務兼總理衙門行走、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逝世後追贈太傅,諡號文襄。
  • 「悅」讀新疆|努爾加大峽谷隨想
    我們在一處平坦開闊的地方停了下來,我抬眼望向近旁的山坡才發現有淡淡的草綠色,低頭看時,果真有些長得乾枯且稀疏的小草,幾乎就湮沒在灰黃的土塊中,真所謂「草色遙看近卻無」。後來幾次去努爾加大峽谷走了不同的路徑。最為驚嘆的一次是乘坐當地朋友的越野車,沿著高低起伏的山脊翻山越嶺。上坡時感覺整個人身體後仰,車子好像要倒栽下來,大家都不禁驚呼起來。
  • 晚清第一硬漢左宗棠輝煌的的一生
    乾隆時代,清軍平定西域大小和卓叛亂,收復全部土地,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把西域命名為新疆。新疆其實一點兒都不新,這是一片自漢代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同治六年(1867年),匪首阿古柏在新疆自封為王,自立國號為哲德沙爾汗國,宣布脫離清廷。俄國乘機佔據了伊犁,英國也虎視眈眈,意圖瓜分西北。160萬平方公裡的新疆,從大清的實際版圖上消失了。
  • 左宗棠彈劾清官的一封奏摺,維護了大清的版圖,卻因此得罪曾國荃
    左宗棠是晚清極具傳奇色彩的封疆大吏,他對於晚清的疆域完整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當年左公以必死的決心收復伊犁,其「抬棺西徵」的壯舉至今令無數男兒自愧不如。 但左宗棠對於大清版圖的貢獻遠不止新疆一處,在收復伊犁之前他還平定了捻軍起義,為維護西北地區的穩定費盡了心血。
  • 「黑人抬棺」到底是什麼?
    這幾天你很可能已經看到很多類似的畫面了,如果沒有,不妨看看下面這個「標準展開」的視頻:這段抬著棺材跳舞的視頻來自BBC的一段報導,介紹的是加納共和國當地的一種抬棺舞,人們會僱傭專業的抬棺隊用這種歡快的形式送別親人。視頻在網際網路上開始傳播後,讓不少人感到驚訝——抬著棺材跳舞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第一次見,場面本身就很有衝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