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線下增長500%,「喜劇+」串起文化消費的無限可能

2020-12-24 騰訊網

不同於往年脫口秀線下演出隨著相關綜藝節目的收官進入「淡季」,今年的線下脫口秀始終維持著一票難求的熱度。隨著三場笑果脫口秀演出本月相繼走進兩千座的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脫口秀劇場空間越來越大,喜劇在不同空間展現的豐富可能,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周日的最後一些快樂,是笑果工廠給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落幕後,脫口秀演出沒有淡出人們視野,反而越來越成為年輕人新潮的生活方式。2019年,笑果線下演出的觀眾人數達到23.7萬,比2017年增長近500%。而今年,平均每場規模在一二百人的周中秀、周末秀等常規演出已經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脫口秀走進了更多藝術場館和生活場景,「喜劇+」的產業前景潛力引人矚目。

秒空並非「飢餓營銷」,走進大劇場還需「工廠」繼續打磨

「兩年前大家都還不了解的演出形式,進入了文化廣場這樣的殿堂級演出場地、獲得較好的反響,堅定了我們未來兩年開拓巡演市場和大劇場演出的信心。」笑果文化副總裁劉麗娟如是說。20日晚周奇墨最新個人專場《不理解萬歲》上演,之前脫口秀演員龐博、呼蘭、Rock及李誕也在這裡聯袂登臺,幾乎每場演出開票都是秒殺售罄。

「脫口秀不僅提供笑料,更提供和年輕人的溝通方式,用幽默消解生活中的痛苦。」劉麗娟如此理解疫情後脫口秀產業的「重啟」。在困窘面前,它重新建立了人們與生活的連接。疫情初期,脫口秀原先線下安排的演出大受影響,二三十場巡演陷入前途未卜。但在「爆紅出圈」的綜藝節目中,楊笠、王勉、李雪琴等明星選手用幽默犀利的「爆梗」和視角獨特的生活觀察,給予觀眾溫暖的陪伴感,大大激發了文化消費意願。

劇場中,不少觀眾感受到了脫口秀線上和線下演出的差別,線下沉浸式的氛圍更能完整呈現喜劇的魅力,增加更多獨特的互動環節,也提供更多交流的樂趣。走進更多劇場、增加巡演場次,成為行業共識和觀眾日益高漲的呼聲。

小劇場每次開票的「秒空」固然會讓觀眾抱怨,但對於進入大劇場,劉麗娟仍表示國外職業演員全年巡演的模式,未必能完全適用於中國脫口秀行業目前的發展狀況。「作為專業運營方考慮,不是所有喜劇產品的內容深度和演員的把控能力,都適合走進大劇場。」大劇場對演員溝通能力、內容深度的滲透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觀眾逐漸建立認知,放下「正襟危坐」的緊張感,以更輕鬆的心態看待走進大劇場的脫口秀。「畢竟,脫口秀演出酣暢淋漓的感受是跟觀眾密不可分的。」

笑果文化聯合創始人兼CEO賀曉曦在微博轉發中將脫口秀走進文化廣場,視為「行業的榮光」。笑果的演藝空間以「工廠」而不是「劇場」命名,正是因為「工廠是喜劇演員打磨藝能的地方」。作為以內容驅動為核心的年輕態喜劇產業公司,走進更廣闊的藝術殿堂,是對未來鋪開巡演、擴大產業規模的嘗試,亦考驗其持續打造高水平獨特喜劇內容的能力。「譬如,一家公司造鞋,所有的人都會對鞋子沒有興趣,他們認為金錢是真實的。其實,鞋子才是真實的,利潤只是結果。」

脫口秀的附加值和連接感,讓沒有演出的「閒時」也精彩

「我們在構思喜劇空間的形態,演藝空間越來越大,如何讓白天沒有演出的閒時利用起來?」劉麗娟說,除了對內容的挖掘和深度呈現,行業飛速發展,也打開了更多的需求市場。在上海先後開業的三家笑果演藝空間逐一擴大,喜劇的「外延」也在不斷拓展,脫口秀產業有望成為聯動更多品牌、公司和社群的跨界平臺,為都市文化消費體驗提供新的可能。

去年,徐家匯的笑果工廠開啟「喜劇周末」,售出約三千張演出票,卻迎來了六千人次的光顧,很多觀眾沒有買到票,卻也在脫口秀周邊的市集中流連忘返。「喜劇的價值不會局限在節目層面,而是能接入更多場景……無論是通過觀看線上的長視頻、短視頻,還是去到線下的各種消費場景,人們都得到開心的體驗。」賀曉曦曾在一場行業峰會上表示,脫口秀的附加值和連接感,使其能夠進入各個產業的場景。

「接下來的目標可能是笑果街區,為觀眾開發他們喜愛的周邊、市集,聚合餐飲等生活場景,讓觀眾逗留的時間更長,在喜劇的溝通氛圍中收穫更多。」劉麗娟說,不少企業也邀請笑果走進辦公樓的格子間、淘寶的直播間。跨界溝通也為脫口秀演員帶來更寬廣的視野,為其持續的表達、高密度的內容輸出提供支撐。「脫口秀藝術來自生活素材和演員的所見所得,要在臺上表達自己看世界的觀點和方法,更多日常經歷和體驗反而比在家裡憋靈感更能加速他的產出。」劉麗娟說。

上海當代藝術館、阿那亞的海邊藝術社區、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徐家匯、新天地的「笑果工廠」和襄陽北路的「山羊goat」之外,脫口秀走進越來越多文化場景,以脫口秀、即興互動秀開放的交流氛圍刷新著人們的體驗。喜劇和多元主體的交互參與,帶來了邊界的消融、創新與變革,為都市的文化消費生活不斷注入活力。

作者:吳鈺

圖片來源:上汽·上海文化廣場

編輯:姜方

責任編輯:王雪瑛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兩年線下增長500%,「喜劇+」串起文化消費無限可能
    原標題:笑果演出走進大劇場之後,脫口秀還能做什麼兩年線下增長500%,「喜劇+」串起文化消費無限可能不同於往年脫口秀線下演出隨著相關綜藝節目的收官進入「淡季」,今年的線下脫口秀始終維持著一票難求的熱度。
  • 線上線下協同 新型消費活力十足
    原標題:線上線下協同 新型消費活力十足   今年以來,商貿服務領域線上線下加速融合,新型消費快速發展,對滿足居民生活需要、釋放國內消費潛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 笑果推出上海城市喜劇新地標,全新升級線下空間產品
    在這裡,笑果將對脫口秀劇場進行全面升級,突破小劇場的概念,同時通過和上海新天地 Social House 以及好處的聯合運營,聯動線上線下社群,開發豐富的聯名及跨界產品組合,進一步激活行業和市場,探索空間使用場景的無限可能,拓展年輕態喜劇產業的邊界。
  • 消費熱潮持續攀升,線上線下同嗨:京東618線下門店成交額同比增長215%
    消費熱潮持續攀升,線上線下同嗨:京東618線下門店成交額同比增長215% 隨著 6 月 1 日零時鐘聲的敲響,京東 618 全球年中購物節也被國民抑制半年之久的購物熱情瞬間點燃
  • 從JK制服到洛麗塔,泛二次元文化線下零售館「十二光年」獲500萬元...
    記者 | 周芳穎編輯 | 周卓然1據36氪消息,泛二次元少女生活方式線下集合店「十二光年」 於近日完成5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蜂巧資本。「十二光年」品牌成立於2020年1月,是一個泛二次元文化衍生品新零售平臺,面向泛二次元少女生活方式的線下集合店。產品元素覆蓋漢服漢元素、JK制服、Lolita、IP衍生等,合作的泛二次元頭部品牌包括織羽集、天使之淚、中牌制服館等。十二光年的發展目標是成為以社群運營為核心,以玩具、服飾為主要產品類型的泛二次元文化衍生品新零售平臺。
  • 線上「年貨節」紛紛開啟,90後成為年貨消費增長主力軍
    籌辦年貨成為許多家庭近期的一項「大事」,線上平臺紛紛開啟「年貨節」。數據顯示,90後已成為年貨消費增長的主力軍,促使這兩年年貨商品發生變化。在上海,「小家庭年夜飯」「硬菜」半成品等年貨十分走俏。年輕人對國產年貨比較有信心春節檔向來是傳統電商巨頭重視的大促之一,各大平臺紛紛投入巨量資源,在春節賽道全力拼搏。就連以內容取勝的抖音,也選擇新年伊始以年貨入局電商江湖。
  • 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消費方式經歷新變革
    西安網訊:隨著西安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消費總體規模和發展檔次得到極大提升,消費市場結構和商業空間布局日趨優化,與此同時,不斷加快推進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去年以來,我市線上線下融合不斷加快,消費方式正經歷著新變革,經濟運行效率得到不斷提升,經濟潛力正在逐步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 後疫情時代,新消費品牌如何進行線上線下營銷?
    於小菓在公域上做了很多品牌聯合,在創立之初強調文化類的內容,這些內容與公司宣導的內容之間有很強的契合點。「與這種本身有很強大流量的品牌或者IP方合作之後,會更加深我們原有的粉絲,或者會吸引來新的人群的關注。」 新消費的線下與線下新打法 提到線上線下運營方式的考量,幾位大咖分享了自己的見解。
  • 線上線下協力推出消費大餐
    線上線下結合促消費連日來,為進一步拉動消費回補,助力市場回暖,無論是綜合型商場、社區商業中心,還是線上購物平臺,各地依託節日效應相繼推出了自己的促銷方案,加上各地大力發放消費券、消費補貼等一系列利好舉措的刺激,不僅線上消費依然保持火熱,全國零售、餐飲、商超等線下實體商家的客流也在持續回升,居民的消費熱情不斷升溫。
  • 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4iNLOOK要打造新消費品牌的鐵三角閉環
    值得一提的是,4iNLOOK創始人陳裕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道,此次「雙11」線下該品牌的增長較線上其實更加明顯,而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嘗試線上線下聯動。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美瞳市場都是美、日、韓等海外品牌的天下。不過近年來隨著國產品牌的崛起,4iNLOOK等新玩家也開始佔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 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 4iNLOOK要打造新消費品牌鐵三角閉環
    4iNLOOK創始人陳裕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道,此次「雙11」線下該品牌的增長較線上其實更加明顯,而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嘗試線上線下聯動。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美瞳市場都是美、日、韓等海外品牌的天下。不過近年來隨著國產品牌的崛起,4iNLOOK等新玩家也開始佔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 如何復刻下個10億品牌?新消費品牌增長的五步模型
    新消費品牌為什麼可以在短短的半年、一年、兩年內就迅速崛起,並且達到非常大的體量? 這些新消費品牌的增速如此快的時候,我就開始做了一個思考,是什麼驅動了這波新消費品牌快速崛起的加速度?如果能找到這個加速度背後的元素,也許在我們做增長和營銷的時候,就能找到背後的最大槓桿。如果能找到最大的槓桿,也能獲得同樣的加速度。
  • 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記者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在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效、加快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同時,積極優化市場供給,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拓展消費空間,有力促進了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 實例解析 | 新消費的下一輪增長——客戶新趨勢及業態新趨勢
    他們買東西有什麼樣的消費偏好?這就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隨著這個問題再往下繼續深入,就會發現原來這4.4億人大多是小鎮上的人,可能是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年齡還偏大一些。那麼,他們在微信裡有沒有錢?因為微信支付通過紅包來進行推廣,很多人逢年過節在微信裡搶紅包,有很多微信零錢,200元、100元、50元都有,但是他們沒有綁定自己的卡,也沒有辦法在網上消費,都裝在微信錢包裡。於是形成這麼一個狀態:微信出現了一個紅利,給4.4億人普及了移動網際網路,把線下的人拉到線上來。這些人沒有網上消費的習慣,也擔心綁定銀行卡的風險。
  • 新型消費怎麼搞?國務院:促進旅遊等線上線下融合,推動5G網絡優先...
    基於網絡數位技術的新業態新模式,支撐了新型消費逆勢快速發展,且潛力巨大。要打通制約經濟增長的消費堵點,鼓勵市場主體加快創新,更大釋放內需,增強經濟恢復性增長動力。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中國的消費模式,創造了新的消費亮點。
  • 2019服裝消費價格持續增長 三線及以下城市網購人群快速增長
    一、 服裝消費價格漲幅持續提升   儘管限上單位服裝消費增速出現放緩,但整個服裝市場的消費品質在不斷升級,服裝消費價格持續溫和上漲,且漲幅連續兩年小幅提升。2019年服裝消費價格累計上漲1.8%,漲幅較2018年提高0.4個百分點,較2017年提高0.5個百分點。
  • 「一支筆」繪出無限可能
    原先八成產品出口的制筆業巨頭寧波貝發集團,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外需不振的倒逼下,抱團中小企業,打通創新鏈,發力供給側改革,激發內需市場,於變局中勇開新局。今年前8個月,貝發集團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8%,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頂風破浪,逆勢翻盤。
  • 從線下到線上,Soya Garden佔據品牌營銷制高點,深耕年輕化消費市場
    近年來,隨著消費人群年輕化及消費場景多元化的改變,各大護膚品牌開始積極布局線上渠道。今年,因為疫情影響了整體增長,大家通過多種渠道,刺激年輕用戶群體的消費需求進一步提升,為了儘可能導入線上流量,並獲得年輕消費人群的青睞,眾多品牌紛紛提升線上產品和服務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更將線上作為新品首發陣地,力圖在電商之戰中脫穎而出。
  • 線上線下消費升溫 文旅活動邁上「雲端」——端午假期透視我國經濟...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題:線上線下消費升溫 文旅活動邁上「雲端」——端午假期透視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新華社記者吃粽子、掛香囊、賽龍舟,這是端午節的文化傳承。與此同時,時令商品消費強勁、民俗節慶活動邁上「雲端」,傳統節日展現出時代的新特點。
  • 線上消費替代線下 年輕人究竟在買什麼?
    而80後90後作為新生代人群,其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與傳統的60後70後差異明顯,從大數據歸納出的年輕一代的費特性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喜好。年輕一代線上消費替代線下消費目前80後是線上商品銷售和服務的主要購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