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段話:「女孩子長大後是沒有家的,在娘家你是客人,在婆家你是外人。」
不知道為什麼難過和憂鬱突然來襲,儘管還處在二十打頭的年紀,但還是讓人心裡有些無措,卻又覺得很有道理,有點難接受,可又理解這樣的現實。
別人說,長大後你才會明白,你的避風港再也不是家,再也不是父母,而是一個人習慣了孤獨治癒,原來女孩子長大了是沒有家的。
可是我還沒有真正長大,就先體會到了那種越長大越沒有歸屬感,好像誰都不能去依靠的感覺。
前天,我去了高中就讀的小城,和很久沒有見面的朋友赴了一場還會再見的約定。
時間真是個讓人猝不及防的東西,我們認識四年之久了,彼此陪伴一起走過了很多個快樂的日子。
我看著她穿上婚紗,有了孩子,她看著我高中畢業,踏入大學。
四年前,我們都還是學生,我剛初中畢業,她正面臨著最後一個假期,接著參加各種培訓,考試,面試,最後成為了一名幼師。
我們一起看過月亮,數過星星,踏過馬路,講過小秘密,也熬過凌晨的深夜。
我們一起逛街,一起吃飯,一起吐槽人生,也曾一起暢想過多年後我們各自不同的模樣。
殊不知,不用等到多年後,我們就已經在暢想的美好裡跌了跟頭,被生活潑了冷水後,我們承認,對日子的奔頭和希望都被大打折扣。
我和她的故事,就不寫在這裡了,畢竟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那些記憶裡的往事就不拿出來了,我不去丟,時間它也帶不走。
如果好奇,那就去連載的小說裡看吧,她是我故事的開頭。
2019年2月19日,從民政局出來後,她給我發了條消息:一張結婚證的圖和很開心的表情。
是的,她結婚了,19年12月12日,母子平安,足夠支撐她一生的小寶貝出生了,是個小男孩。
她抱著孩子的時候,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泛濫的全是母愛,儘管從產房出來,都看不見丈夫的影子,但她知道,此後的日子,會有懷中的天使去陪伴。
結婚沒多久,他便一個人遊在外面,從不著家,沒有理由的和她吵架,也總不說原因的晃蕩在外。
從他的身上看不到一點擔當和負責任,卻從每一件事上都體現著他的幼稚和逃避責任。
還記得去年冬天,我陪著她去醫院做檢查,在往返各個樓層的過程裡,看著她毛手毛腳手足無措。
突然覺得好心酸,人生這條路上,真害怕在哪一步裡做錯了決定,讓前半生的錯誤選擇,在後半生裡成為遺憾,成為心底的傷痛。
那天,等她下班後,天兒快要黑了,我在路燈下拿著給她和她的小寶貝準備的禮物等著她,雪中的小城讓很多回憶順勢爬上了我的心間。
她瘦了很多,擁抱的時候感覺輕飄飄的。
路上的行人匆匆忙忙,我挽著她的胳膊穿梭在其中,雪花就那樣肆意的落在我們的頭髮,肩膀,還有衣服上,像李白的那句:「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沒有騎士保護的公主必須自己長大。
我們聊著各自最近的日常,這一年裡我們好像都奔忙在自己的生活裡,斷了聯繫。可即使這樣,當再一次重逢時,依舊如往日那般熱絡,她懂我的小心思,我知道她的笑點在哪裡,也知道如何去逗她開心。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忘了去看風景,聊的全是許久未說的話語,好像要在那一晚把這一年的話都要說盡。
她坐在我的對面,我們吃著熱氣騰騰的火鍋,我欣喜的聽著她講給我,有關她和小寶貝的事情,這是一個母親對自己孩子最大的寵幸啊,話語裡流露的全是最純真而又偉大的母愛。
我實在不敢去問,這一年裡,他有沒有再次出現,以爸爸和丈夫的身份擔其責謀其事。
吃完飯,走出餐廳的門,外面的雪依舊不停,霓虹燈照耀下的雪景是那麼好看,我們漫步在街道上,一路往電影院的方向走,她說,今晚我們去看場電影吧。我說,嗯,好呀。
誰都不知道,她手裡攥著的那張會員卡還是去年辦理的,但卻從沒有用過。
記得她結婚後不久,說要去辦張卡,可以沒事了經常一起去看,可是後來的日子,剝奪了她的心情,沒有給她機會。
也許內心帶著某種複雜的情緒,看完「如果聲音不記得」沒有多大的反應或是感受,也沒有去談論這部電影的劇情。
走出電影院,雪已經停了,路面上落滿一層薄薄的雪,在街燈映射下泛著白光。
街上冷清了許多,看不到幾個行人,廣場附近的奶茶店還亮著燈,拎著溫熱半糖的黑糖珍珠奶茶,這樣的場景熟悉的不像是四年前發生的。
沒有搭車,也沒有快速找酒店入住,我們走在街上聊著天,好像一起走到天亮也餘有熱情。
走過大半個小城,她說,等辦完手續後,就準備買房了,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家,最近就準備去看房。
我心疼她的故作堅強,也支持她這樣的想法。在聊天的過程裡,我發現從她最初對這段婚姻的看法,到如今她終於學會了接受然後去做改變。
相信很快我們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用自己的方式,過我們想要的日子。
誰說女孩子長大後是沒有家的?我們自己也可以給自己一個家。
我時常會幻想自己以後的生活會是怎樣的一番場景,每次都在極度富有畫面感的幻想裡嘴角上揚。
無論生活有多苦澀,我們都要試著去加點糖,學會未雨綢繆,哪怕做一隻笨鳥。
希望每一個平常的日子和不斷努力的自己,都不被生活辜負。
圖:攝影師@一卷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