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知著!公募一季度持倉情況透露了什麼?

2020-12-24 中信建投證券

近期,公募基金一季度持倉情況陸續披露。公募基金是市場資金中不可忽視的一股重要力量。研究公募基金的動向對於我們把握市場脈搏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將為大家解讀公募基金一季度動向,深層次剖析背後原因,並對二季度的動向作一簡單預判。

一、基金總倉位變化情況

首先,我們來觀察一下一季度公募基金總倉位情況。通過下圖我們可以發現以下兩個特徵:第一,無論是股票型基金的倉位(灰色實線)還是混合型基金的倉位(藍色實線),都出現了拐頭向下。這說明,基金的持倉總倉位較此前幾個季度有所回落;第二,上面提到的兩條實線都在向兩條虛線(其中,綠色虛線為股票型基金持倉中位數,藍色虛線為混合型基金持倉中位數)靠攏。這說明,過去幾個季度,基金的倉位超過了歷史上的中值水平,總體處於超配狀態,而這種狀態在一季度得到了部分緩解,逐漸向均值靠攏。

關於一季度基金倉位的回落,筆者認為或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歐美股市的快速下挫都有著一定的關係。主動管理型的基金在春節過後為了規避可能的投資風險,做了倉位調整,部分基金降低了倉位。

二、行業持倉變動情況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行業持倉變動情況。哪些大類行業得到了資金的寵幸,而哪些又遭到了資金的拋售呢?

下圖將所有個股大致劃分為周期、金融、成長、必選消費、可選消費和其他六大類。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必選消費和成長增倉明顯,而可選消費和金融則出現了明顯的持倉回落。下面我們來逐一解讀。

必選消費持倉增加:必選消費往往都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物品(比如柴米油鹽醬醋茶,又比如衛生紙等)。疫情期間大家減少了出門頻次,每次出門都會採購許多物品,對於一些必需品甚至會適當囤貨。這樣間接地造成了相關行業的「去庫存」,產品銷量提升,業績改善。

成長持倉增加:成長類型我們大致可以理解為科技股。疫情期間,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模式大行其道,而大數據、雲計算等基礎技術則迎來了蓬勃發展。某種意義上說,疫情反倒讓一些科技類企業更快地走進了我們的生產、生活,因而成長股從中受益頗多。

可選消費持倉減少:可選消費,比如旅遊、餐飲、電影等等,這些行業的共同特徵是人流密集型的、在密閉空間的、容易交叉傳染的。所以可選消費受到疫情影響較大,企業業績受影響,也遭到了資金減倉。

金融持倉減少:金融回落的原因,筆者認為是金融企業(特別是銀行)盈利能力下降。高層反覆強調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放貸力度,在這種背景下,市場對於銀行壞帳率增加的擔憂在加劇。因此,金融板塊也遭到了資金減倉。

三、重倉股的估值情況

第三部分我們來看一下重倉股的估值情況。下圖反應的是2008-2020年基金重倉股的估值分布情況。

我們將重倉股的市盈率分為0-30倍、30-50倍和50倍以上三檔。可以發現,最近三個季度重倉股估值分布情況相對穩定。其中,0-30倍的低估值個股佔據了半壁江山,50倍以上個股僅佔20%左右。

筆者認為,在行情低迷的時候,資金傾向於選擇高分紅、低估值的個股。這也反映出在不確定性增大的背景下,資金傾向於在確定性較強的白馬藍籌股中報團取暖。(關於當下為何「高分紅、低估值」策略有效,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閱讀4月15日我的觀點《速看!震蕩市下這一策略您值得了解》)。

而當市場最為活躍的時候,比如14-15年牛市的時候,資金傾向於選擇想像空間更大、股性更活躍的高市盈率個股,當時重倉股中高估值個股一度超過70%。

我們從這一側面也可以看出,當前市場仍然偏弱,資金做多意願並不強烈。

四、關於二季度的幾點猜測

基於上述的剖析,我們來提出關於二季度持倉動向和風格切換的幾點猜測。

首先,關於基金持倉比例,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得到有效控制、歐美股市進入到超跌反彈周期當中,二季度風險事件或將逐漸平息,市場風險偏好或將得到提升,那麼二季度基金持倉比例有望穩中回升。

其次,關於行業持倉,目前各地復產復工節奏加快,以筆者在北京的觀察來看,餐飲業近期已經得到了迅速恢復。前述的以餐飲、旅遊、電影為代表的可選消費板塊或將迎來復甦,可選消費的持倉有望增加。而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資金或將流出醫藥板塊。

第三,關於重倉股估值分布,筆者認為,隨著二季度風險偏好提升,公募基金對於中高市盈率個股的配置比例或將有所增加,也許我們將在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看到更多科技股的身影。

參考資料:新時代證券、國元證券、民生證券、wind資訊。重要提示:本文內容僅為投資顧問個人觀點,不代表公司立場,僅供參考。文中個股均基於公開資料梳理,不作為推薦,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股票歷史走勢也不能代表未來趨勢。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鄧新宇

S1440618090008

相關焦點

  • 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排行榜出爐!
    來源:東方財富網01、公募基金(非貨幣)規模大幅增長截止2020年4月22日發稿,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數據出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全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達144家,管理基金總數6380隻,管理規模超16萬億。
  • 公募最新調倉路線圖曝光,疫情影響基金操盤手法
    百年一遇的疫情,造就了一次特殊的公募基金一季報。4月23日,公募基金一季報全部披露完畢。統計顯示在一季度,公募基金基本依循疫情的影響程度對行業進行了調倉,醫藥超越食品飲料成公募第一重倉行業,而持股集中度則進一步下行。
  • 建材行業2020年三季報及持倉綜述:淨利潤恢復正增長 公募加倉C端...
    原標題:建材行業2020年三季報及持倉綜述:淨利潤恢復正增長,公募加倉C端標的,維持「強於大市」評級   機構:
  • 利空突襲 多隻重倉紫金礦業公募基金淨值受損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劉宇陽)近日,紫金礦業的一則關於海外合資金礦項目採礦權證延期遭否的公告令其A股股價當日跌幅達到9%以上,受此影響,4月27日,多隻持倉該個股的基金淨值出現較大波動,部分行業主題指數基金更下跌超5%。
  • 三季度買什麼?傅鵬博、謝治宇、馮明遠等明星基金經理的最新持倉...
    摘要 【三季度買什麼?傅鵬博、謝治宇、馮明遠等明星基金經理的最新持倉曝光!】雖然公募基金3季報還未完全披露,但是記者從上市公司率先披露的3季報中注意到,已有多隻明星基金經理掌舵的基金現身其中。
  • 首批2019年公募基金年報出爐!「爆款」興全合宜持倉全曝光!
    摘要 【首批2019年公募基金年報出爐!「爆款」興全合宜持倉全曝光!】今日(3月24日),首批公募基金2019年年報在一眾延遲披露公告中「艱難」亮相。截至發稿,興全、萬家兩家基金公司旗下多隻基金產品率先披露數據。
  • 偏股型基金持倉止跌回升,小幅加倉基礎化工、紡織服裝和建材
    此外,上述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年末的臨近,基金會在鎖定盈利的基礎上,小幅對來年的持倉進行布局,因此可以加大對其調倉換股的關注。好買基金表示,整體來看,公募偏股型基金上周小幅加倉,名義調倉與主動調倉方向一致,且主動調倉幅度大於名義調倉。目前,公募偏股基金倉位總體處於歷史高位水平。
  • 尋找下一個劉格菘 2020年公募江湖誰會一飛沖天
    同時,根據基金一季報,劉格菘名下管理的基金已經接近700億大關,創下內地公募一項新的紀錄。 種種跡象顯示,劉格菘有望接棒王亞偉、任澤松而成為新一代公募一哥。與王亞偉依靠定增起家不同,劉格菘則一直致力於在電子、計算機、通信與醫藥生物製藥等高成長的領域選股。
  • 一文了解什麼是基金的超配和低配(附重倉股)
    01今年又是一個公募基金大年!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今年新發基金的規模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88萬億元。這是個什麼概念?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非常有必要加強對公募基金的研究,加強對它們的持倉動向和偏好的追蹤。這裡面,公募基金每個季度「超配和低配」情況就是個比較好的指標,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
  • 基金早班車:今日18隻基金新發 公募、社保一季度投資路線圖揭曉...
    摘要 【基金早班車:今日18隻基金新發 公募、社保一季度投資路線圖揭曉 同步押寶這些個股】4月13日共有30隻基金分紅,18隻基金新發;作為投資「風向標」,社保基金
  • 國際大行再度公開「表白」 外資一季度新進226股!央行也在...
    央行也在放大招】數據顯示,截止目前QFII重倉的A股股票大約400家,雖然QFII在一季度期間也減持了86隻股票的持倉,但相比QFII新增買進的重倉股,仍是小巫見大巫。數據顯示,有226家A股公司成為QFII一季度的新寵,顯示出疫情雖然對上市公司的業績整體造成一定的影響,但由於中國在疫情期間採取的成功措施,反令中國資產更受外資的青睞,也因此讓QFII資金在A股的投資變得更為活躍。
  • 權益投資「王者歸來」 公募話語權提升
    與2019年ETF大躍進不同,2020年公募基金主動權益規模劇增。截至2020年三季末,主動股混基金規模合計約3.79萬億元,相較上一季度末大幅增長約9406.05億元,更是刷新了歷史紀錄。佔A股流通市值回升公募基金曾在2007年達到一個巔峰。
  • 機構調倉路線曝光,瘋狂加倉銀行股,什麼信號?
    而且,部分銀行股股價也創下歷史新高,銀行在第二季度期間備受基金嫌棄,數據顯示,全部公募基金和主動型基金重倉持股中,銀行股佔比分別為4.1%、2.3%,較2020年一季度繼續下降。基金經理的上述操作,似乎成為險資等機構的反向指標。
  • 可轉債炒家逼走公募 新玩法還是老套路
    當然,已有不少市場資金已經敏銳嗅到可轉債炒作神話中透露的危機。  危險來臨  這幾天,很多人因為美股熔斷而睡不著覺,但楚量(化名)的興趣卻完全不在於此。對他來講,大盤的漲漲跌跌,甚至個股的起起落落,都與他隔著一段距離。他玩的投資品種特色鮮明:股債雙性,不設漲跌幅限制,T+0交易。不錯,楚量是一位可轉債的投資者。
  • 國際大行再度公開「表白」,外資一季度新進226股!央行也在...
    上述巨頭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雖然有國際貿易緊張、疫情等風險,但也不足以動搖對中國股票的超配評級,因中國線上經濟佔比較高,在保持社交距離的狀態下也更有韌性,A股股票變得更有吸引力,即便全球情況變得更糟,A股面臨的贖迴風險也非常低。
  • 首批五隻公募MOM來了,這類「拼配混搭」款資產配置工具有什麼優勢?
    12月31日,鵬華、華夏、招商、創金合信、建信等五家公募表示,旗下MOM公募產品獲得證監會審批。 這意味著,繼FOF後,我國公募再迎新的資產配置工具。 創金合信基金資產配置部副總監尹海影表示,MOM產品建立在資產配置基礎之上,資產配置的核心目標是在風險一定的情況下提升收益率,或者在收益率一定的情況下降低風險。 資料顯示,封閉期內創金合信群力投資於股票的比例為基金資產的60%-100%,開放期內,投資於股票的比例為基金資產的60%-95%。
  • 布局跨年行情 公募基金瞄準「開門紅」
    摘要 【布局跨年行情 公募基金瞄準「開門紅」】近日,「賀歲基」「新年第一基」等字眼在多家基金公司的宣傳中頻現。不少2021年元旦後發售的新產品開始預熱,甚至有頭部公募已醞釀2021年的「百億爆款」基金,「開門紅」逐漸成為公募基金的年末重頭戲。
  • 公募MOM產品「呼之欲出」 多家基金公司摩拳擦掌
    從行業了解到,目前公募MOM正呼之欲出,各家公司都在積極等待批文。還有一位基金公司產品人士表示,公募MOM為行業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此類產品未來有較大發展潛力,目前行業內也不少其他基金公司對此有興趣。MOM正呼之欲出,不少基金公司也在積極跟渠道溝通,做好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