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拍黃瓜"--談正手高遠球握拍擊球

2021-02-27 每日羽球

本文由【影子】授權提供 

假期放虎,本想外出,看路上擁堵,想著都痛苦!景點那麼貴,錢包都心碎,男廁還排隊,不如在家睡。一覺醒來,影子下廚做兩道菜-煎魚和涼拌拍黃瓜!吃完去打球!煎魚時拿「不粘鍋」的手勢,就是俗稱的蒼蠅拍握法!它是人的本能,會驅使你像招財貓一樣的發力軌跡以保證正拍面擊球!很多人都是這樣握拍擊球,長此以往對肩膀和肘關節傷害很大,本來羽球是鍛鍊身體的,結果變成了傷害身體的活動!快樂並痛苦著..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是這種本能握拍錯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人類千百萬年來的進化論告誡我們人的本能是不能用錯與對來妄斷的!這既片面又不客觀!怎麼握拍擊打才能既打的開心,提高技術,符合人體工程學又不傷害身體呢? 下面我就用另外一道菜"涼拌拍黃瓜「來簡談一下正手高遠球握拍擊球!或許更直接的說法是讓你再多學1種打羽毛球的握拍擊球本能!如同漢語是我們的母語,但如今再學多1門外語英語

這另1種要學的本能正手握拍擊球法,就是「用切黃瓜片的手勢來拍黃瓜,而不是拿不粘鍋的手勢來拍黃瓜」!換句話說是「用切黃瓜片的手勢逆時針轉正拍面擊球,而不是拿不粘鍋的手勢直接正面擊球」,(歡迎您馬上入廚房試1下)

下面我解釋一下做法,握刀如同和人握手一樣,面對牆壁把黃瓜放在你右肩膀正上方,然後用切黃片的握刀手勢----揮刀---逆時針轉正90度----拍扁黃瓜。恭喜你!!!「涼拌拍黃瓜」的主體做成了!同時你也學會了這另外1種正手握拍擊球法!

馬上換回羽毛球拍來試驗,正手握拍就是你握刀,和人握手姿勢,把黃瓜換成羽毛球,然後揮拍---轉正---擊球!是完全一樣的動作。


在此影子就不詳述每根手指應如何握?架拍是45度靚還是90度更美觀?以及左腳內拐--蹬地--轉髖--送腰--內旋--轉腕--拳握--鞭打--手背衝面等專業羽球術語!只簡述整個過程中最為關鍵的「1個中心,2個基本點」,但卻能夠讓您以此為參考,能快速,簡單,無師自通掌握符合羽球人體工程學的正手握拍擊球法!「1個中心」是像握手握刀一樣的放鬆心情,放鬆握拍,「2個基本點」一是架拍時拍子底蓋垂直地面,二是拍子底蓋在身背後和胸前各1次垂直天。

1.架拍---就是「投降」那個動作,形成1個「山」字!

2.握拍---和握手一樣放鬆拿拍,無論是90度還是45度,關鍵點只有1個拍子的底蓋一定要接近垂直地面!

3.倒拍---此時拍子在你身背後,關鍵點是拍子的底蓋一定要垂直於天!

4.揮拍擊球後----此時拍子在你身胸前,關鍵點是拍子的底蓋一定要垂直天!

下面以潮田玲子的正手握拍擊高遠球來示範,希望影子的這兩道簡單易記菜,能夠畫龍點睛幫到還在迷惘中的你領悟到正手高遠球的握拍發力吧!明白關鍵點和原理後,剩下就是各自多練習並形成肌肉記憶!

 

 

當你全明白後,你會發現圖中的暴發力階段,至於如何增加爆發力?怎麼鍛鍊?下回分解。

【每日羽球】公眾號提供羽毛球的知識、以及球友的心得和故事。與球友一起享受羽毛球,一起在羽球裡共同成長!

微信ID:meiri_yq


長按二維碼關注每日羽球

相關焦點

  • 羽毛球,扣殺或高遠球的握拍方法
    羽毛球扣殺高遠球的握拍方式有正手握拍、正手鉗式握拍和反手握拍。 第一:正手握拍分為正手基礎性握拍和正手力量型握拍。
  • 你只知道打羽毛球握拍要放鬆,握拍這些小竅門知道嗎
    3、女式蒼蠅拍式握法這種握法是在蒼蠅拍的基礎上變種的一種握法,食指展開貼在拍炳寬面上,常見於新手女生,可能是女生們怕拍子不穩,要用食指貼著發力。說完錯誤的握拍方法,接著來說說標準的握拍方法,「虎口對十一點位置稜,掌心要空……」如此的握拍要點想必有過一定球齡的球友都已銘記於心了。
  • 羽毛球常用擊球技巧一二,不會打羽毛球的初學者,建議觀看和收藏
    擊高球是後場擊球技術之一:高球為分為高遠球和平高球,擊高遠球就是把球打的又高又遠,球飛至對方底線是從高球發展而來,它飛行的速度比高遠球快,弧線比高遠球低,是後場進攻的有效技術之一,擊高球可分為正手、頭頂、反手擊直線和對角線高球。
  • 網球的握拍方式探析
    由於在打正手和反手球時不需要調整握拍法,因此大陸式握拍法是打網前截擊球的最佳選擇,因為採用這種握拍法可以使攻防轉換十分迅速。同時,它還適合於在防守時擊打已到達身體側面、擊球點較晚的球。劣勢:用大陸式握拍法很難打出帶上旋的擊球或削球。這就意味著自己的擊球點必須要比球網高,由於球在這個點停留的時間非常短暫,所以給自己留下的擊球時間也很短。
  • 羽毛球擊球精髓在於閃腕,沒有閃腕,力量再大也白搭,還容易受傷
    三個月前,由於一個頭頂殺球動作幅度太大,整個身體力量都壓到了左腳之上,左腳支撐不住,導致我左腳腳踝崴傷,瞬間腫得跟饅頭一樣大,為了安全起見,我休息了兩個多月時間,再次回到球場之後,我發現我擊球沒有力量了,要知道我曾經殺球是非常犀利的,而現在殺球軟綿綿的,球友們笑稱:你這殺球還沒平抽速度快!
  • 第一期:網球的七種基本握拍方式
    同時,它還適合於在防守時擊打已到達身體側面、擊球點較晚的球。☻劣勢:用大陸式握拍法很難打出帶上旋的平擊球或削球。這就意味著你的擊球點必須要比球網高,由於球在這一點停留的時間非常短暫,所以給你留下的擊球時間就很短。另外,這種握拍不容易處理高速的落地球。
  • 打了這麼久的網球,四種握拍方式優缺點你真懂了?
    不同的握拍會導致擊球拍面、揮拍動作框架等不同,因此會產生不同的擊球效果。今天分享4種握拍間的區別以及優缺點,讓你學會結合自身打法、學習階段、網球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握拍。你可能不知道,在傳統網球時代,大陸式握拍是典型的正手握拍。食指根部關節對準拍柄2號面。
  • 網壇球星圖解教你正確的握拍方式!
    使用的球星:費德勒,桑普拉斯握拍訣竅:以大陸式握拍法持拍,然後逆時針方向旋轉球拍,直到食指的根部壓到下一個接觸的斜面為止,也就是大陸式握拍逆時針旋轉一個30的角度出來。優點:一般東方式握拍學習正手很快,這種握拍方式很靈活,能夠輕鬆的擊出上旋球,平擊球或者穿越球,能夠快速地切換到其他握拍方式,是大多數上網型選手的選擇。
  • 羽毛球握拍的15個細節
    天下羽球為球友提供及時、實用的信息服務,致力於成為羽毛球文化的傳播者,歡迎關注、留言或投稿(來源:網絡)對於打羽毛球來說握拍是最基本的
  • 羽毛球握拍的終極秘密
    記得剛開始看羽毛球技術的書籍時,關於握拍的描述印象最深的是「小魚肌」,「中空」,像「握著一個雞蛋,太用力會捏破」、「打蒼蠅式握拍」「東西方握拍」「搓球、勾球握拍 」等。 十年多的打球經歷,到現在,終於對握拍算是多少積累起一些感受,拿出來同大家分享分享。
  • 羽毛球握拍的常見錯誤--90%的新手會有的毛病!都看看如何改正吧!
    ,握拍手掌心與拍柄之間沒有留有適當的空隙,當球拍與球接觸前已緊握球拍的現象。(2)讓握拍手自由轉動拍柄後,按照正確的動作要領,反覆練習。3.「蒼蠅握拍法」虎口對準拍面的『蒼蠅握拍法.,這種握法導致屈腕發生困難,妨礙對拍面角度的靈活控制。糾正方法:(1)按照正確的動作要領,練習前臂旋外的發力動作。(2)練習正手、反手握拍的轉換,在自己面前橫劃『8』。4.反手擊球時,沒有轉換成反手握拍法。
  • 學會殺球技術或許是很多球友夢寐以求的!
    1、原地側身殺球(最易學的)殺球動作和高遠球很相似,是建立在熟練掌握高遠球技術的基礎上,同時也是下壓動作的加強版。高遠球的動作+下壓的手法組成了原地側身殺球技術。架拍隨著轉體右腳蹬地,重心由右腳過渡到左腳上擊球後,動作自然放鬆,球拍揮向身體左下方,並迅速回動,準備擊下一拍球
  • 羽毛球肖傑教授,圖解雙打技術,發球站位、握拍、接發站位等要領
    羽毛球肖傑教授,圖解雙打技術,發球站位、握拍、接發站位等要領1.發球站位重心不穩:雙打反手發球準備姿勢,以左腳在前(圖8A),右腳在後站位。或是正手發球準備姿勢以右腳在前,左腳在後站位發球,動作缺乏協調性,影響發球的質量。
  • 新手如何正確掌握羽毛球握拍和發球姿勢,還有建議哈!
    打羽毛球時應如何握拍呢?一起來看看新手如何正確掌握羽毛球握拍及發球姿勢圖解吧。1正手握拍法虎口對著拍窄面的小稜邊,拇指和食指貼在拍柄的兩個寬面上,食指和中指稍分開,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握住拍柄,掌心不要緊貼,拍柄端與近腕部的小魚際肌平,拍面基本與地面垂直。正手發球、右場區各種擊球及左場區頭頂擊球等,一般都採用這種握法。
  • 羽毛球握拍姿勢以及手指手腕的運用
    (常見的三種錯誤握拍方式)握拍方式的正確與否,對於擊球有著巨大的影響,拍面的朝向控制、屈指發力的效果、身體與拍子的銜接程度等都由握拍決定,所以掌握正確的握拍非常關鍵。握拍主要靠的是拇指與食指,其他三指輔助。把拇指和食指的位置擺放正確了,其他三指順勢握住就是正確的握拍。
  • 羽毛球技術教學:反手擊球總是使不上勁?
    很多愛好者誤認為用球拍的中心擊球最好,它面積大,能不漏球。其實不是這樣,球拍中心弦軟,反彈回去的球力量小,擊起球來非常吃力,不易扣死對方。 正確的擊球點應該在球拍中心偏上3—4釐米的地方,整個上端擊球面積佔球拍的2/5左右,這個位置的弦硬,擊球點正確與否,可通過聽聲音判斷出來。
  • 菜鳥必看:手把手教你羽毛球正確的握拍方法
    1.正手持拍狀態的握拍,這個時候比較放鬆,食指拇指都自然向下,拇指側面靠在拍柄上,而不要用力貼著,或者捏著拍柄。
  • 高遠球、殺球無力?90%的球友因為沒有做好這一步
    很多羽毛球球友常常會問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我把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了,高遠球還是只到中場?用盡全力殺球,出球還是軟綿綿的?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擊球前不側身關於擊球側身的話題,我們從剛開始學球就開始說,在打球的過程中,無論是教練還是球友也都在反覆強調。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