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檳榔】湖南檳榔的起源

2021-02-13 快樂伍子醉

點擊上方圖標收聽 《湖南檳榔的起源》

戴上耳機收聽,效果更佳!

 「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小妹妹提籃抬望眼,低頭又想,他又壯,他又美,誰人比他強?趕快叫一聲我的郎!」大家都知道湖南不能種植檳榔,那為什麼《採檳榔》這首著名的民歌出自湖南人之口呢?這恐怕與湖南人喜吃檳榔的悠久歷史不無關係吧。  

檳榔作為一種食品,其實已經在湘潭生根發展達三百餘年的歷史了,據《湘潭市志》介紹: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湘潭大疫,湘潭城內居民患臌脹病,縣令白景將藥用檳榔分患者嚼之,臌脹病消失,爾後原患者常嚼之,以致使未患者也隨嚼之,久而成習。由此,湘潭檳榔逐漸發展起來。

湖南有很多關於檳榔的俗語,比如:「檳榔越嚼越有勁,這口出來那口進, 「飽吃檳榔餓吃煙」、「檳榔加煙法力無邊」。可見,檳榔在湖南人心目中自古就與香菸、名茶齊名。


其實檳榔與湘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檳榔曾經是藥品、食品,蜷縮於街頭巷尾,是小商販們維持生計的行當,現在卻成為了湘潭乃至湖南食品的支柱產業之一;湘潭對於檳榔,是市場、是商機,更是一塊可以展示檳榔風採魅力的大舞臺。

湘潭檳榔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現在已遍布蓮城的每一個角落,從尋常百姓家進入王謝堂前,登上了大雅之堂,對湘潭的風俗民情及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檳榔,從傳統意義上的藥品完成向食品的華麗轉身,經歷了起步、發展、騰飛的三個階段。

改革開放前,檳榔都屬於小作坊生產、小門店出售,沿襲著傳統的製作方法,全市製作經營的不上百戶。

改革開放後十五年間,湘潭檳榔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如雨後春筍迅速崛起,湘潭檳榔作為一種生產力,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取得了突破性的大發展,全市檳榔加工、經營者迅猛壯大。

從1993年至今,是湘潭檳榔的騰飛時期。以伍子醉、胖哥、小龍王、賓之郎、十八子、口口香、大哥大、牛哥、弟弟、長壽等一批新型的檳榔業主拔地而起。這個時期,湘潭檳榔無論是質量、品種、包裝、銷售、市場等方面,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我們公司也是在這時崛起的,賓海龍董事長看準時機,於2007年註冊成立了湖南伍子醉食品有限公司。2013年 1月 28日,董事長首次提出「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十年大不一樣」的發展目標,同年 10月 16日,產品「富貴坊」震撼上市。12月27日,重磅產品「湘潭鋪子」隆重上市,並迅速風靡大江南北。

2016年1月19日,董事長首次提出了「三化四升」戰略,並將其作為2016年度及今後一段時間內的重點工作,進而打造一個堅不可摧的伍子醉檳榔王國。

作為湘潭乃至湖南的新型支柱產業之一,要把檳榔做成全國最大的休閒食品,伍子醉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有責任把檳榔這種湖南特色產品推向全國。

相關焦點

  • 湖南的抗戰 海南的檳榔
    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抗戰時期,為民族浴血奮戰的湖湘子弟和成千上萬湖南百姓口中咀嚼的檳榔,相當一部分產自海南,而且被公認為品質最好的檳榔,最受湖南人歡迎。劇中把檳榔作為湘軍三寶之一,充分說明了檳榔之於湖南人,是怎樣的一種習慣和愛好。而在那個戰火硝煙的年代,或將更是一種精神寄託。  檳榔,對於許多人特別是湖湘子弟來說,不只是「零食」,更是一種源自內心的別樣情結。從長篇歷史宏劇到精緻電影,從運動會到娛樂節目,檳榔元素無不在其中。不少人更是坦言,小小檳榔果實質上代表了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特質。
  • 湖南人為什麼最愛嚼檳榔
    但在湖南人面前,他們通通相形見絀——據統計,臺灣約 10%的人口有嚼檳榔習慣,而湖南人嚼檳榔的比例達到 38.42%,其中 30 至 40 歲人群更高達 50.36%。海南檳榔產量雖佔中國大陸總產量的 95%,但本省鮮果消費不足 1%,餘下絕大多數都被製成乾果運往湖南。湖南人對檳榔的熱愛,讓當地政府官員頭疼不已——歷次申辦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長沙都把亂吐檳榔渣作為打擊重點。而在全湖南最愛吃檳榔的湘潭,甚至出現市長發現有人亂扔檳榔渣後,調動交警、城管 48 小時全城搜尋當事人的奇聞。
  • 湖南人為什麼最愛嚼檳榔?
    但在湖南人面前,他們通通相形見絀——據統計,臺灣約 10%的人口有嚼檳榔習慣,而湖南人嚼檳榔的比例達到 38.42%,其中 30 至 40 歲人群更高達 50.36%。海南檳榔產量雖佔中國大陸總產量的 95%,但本省鮮果消費不足 1%,餘下絕大多數都被製成乾果運往湖南。湖南人對檳榔的熱愛,讓當地政府官員頭疼不已——歷次申辦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長沙都把亂吐檳榔渣作為打擊重點。而在全湖南最愛吃檳榔的湘潭,甚至出現市長發現有人亂扔檳榔渣後,調動交警、城管 48 小時全城搜尋當事人的奇聞。
  • 檳榔文化可統一臺灣?宋楚瑜說湖南人、臺灣人都愛吃檳榔
    在現場,由湖南省檢察院特約檢察員、《湖南對外經濟文化》總編石書紅先生,湘潭市文化產業促進會第一任會長、湘潭市委原副秘書長張緒軍先生,香港《收藏天地》執行主編鄧劍昆,著名自由書法家天師,洪山寺住持、長沙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增慧法師,湘陰縣原文化館館長、省文化廳《藝術中國》副主編田夫先生等人潑墨創作清代臺灣檳榔詩詞作品,書寫兩岸檳榔情緣,祈願大陸早日統一臺灣。
  • 從臺灣檳榔產業興衰,預估湖南檳榔產業值將超300億元
    >湖南檳榔產業年產值將超過300億元甚至在湖南新化,有4歲的孩子邊抽菸邊嚼檳榔。一邊嚼檳榔,一邊聊天,中間再抽幾口煙,「檳榔加煙,法力無邊。」湖南人這樣說。檳榔文化節、鋪天蓋地的宣傳湖南人對檳榔的癮越來越大檳榔甚至已經開始在中小學流行心大的湖南人依然認為檳榔致癌是小概率的事:抽菸容易得肺癌還不是有人抽!
  • 湖南檳榔協會已要求所有檳榔生產企業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
    作為湖南人身邊肯定不少人吃檳榔但你對檳榔又了解多少?檳榔,這種隨處可見的小果子,能讓無數人飄飄欲仙,獲得前所未有的快感。但也正是這個黑色小果子,讓人在爽爽爽中,一步步走向痛苦的深淵。其實,嚼檳榔是會上癮的。
  • 湖南人吃檳榔:注入「湘魂」,玩出「名堂」
    湖南,可謂是一座火辣的城市,不論人文民俗,還是美景美食,無一不透露著大氣豁達、熱辣奔放之感。初入湖南,或許會一時跟不上這座新興娛樂之城的強勁節拍,但是湖南的檳榔卻能瞬間讓你品嘗到最地道的湖南滋味。 早在300年前,「好」吃的湖南人得到來自海南的檳榔原果後,為了讓海南檳榔保存在湖南本地,好長期品嘗這一美味,便用湖南人常用的食物加工法,像醃魚肉一樣,用飴糖對其進行了醃製,並按照各自喜好加入香料。這種加入了「湘味」的檳榔,不僅除去海南檳榔原過的生澀味,還能在嚼食時,讓口腔裡留下經久不散的醇香。
  • 有人因檳榔致癌,有人因檳榔致富!白手起家的「檳榔大王」如今產業千億!
    儘管湖南人喜食檳榔,但市場競爭激烈,加之郭志光的檳榔並無特色,失敗並不意外。經過調研,郭志光決定在檳榔口味上做文章,隨後推出一種咖啡香型檳榔,並抓住檳榔消費從黑果向青果發展的檔口,才打開了嶽陽市場。據瀟湘晨報報導,2002年到2003年,郭志光的口味王拿下嶽陽95%的市場份額。當時口味王在嶽陽到底火到什麼程度?
  • 【水檳榔的那些事兒】檳榔王國中的「割臉人」,健康消費檳榔成為迫切需求.
    這些「割臉人」來自湖南,那裡也是「檳榔之鄉」。在民俗歷史上,在社交禮節中,在休閒娛樂時,檳榔的身影無處不在。瘋狂的商業運作之下,「全民嚼檳榔」的熱潮正愈演愈烈。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檳榔列為一級致癌物,雖然醫生已證實他們的口腔疾病與檳榔有關,但在熱潮之下,「割臉人」發出的警示聲,卻是那般微弱無力。咀嚼他們的故事,有一種令人壓抑的恐怖。
  • 檳榔和香菸
    文:劉文斌 / 圖:網絡「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隨著鄧麗君的一首《採檳榔》紅遍大江南北,我才知道海南島除了有椰子外,還盛產一種叫檳榔,可以食用的小果子。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檳榔的認知也僅僅停留在鄧麗君的歌聲裡。牆內開花牆外香,此話應在檳榔身上再恰當不過。檳榔在我國的原產地海南一直不溫不火,在鄰近的廣東也無人問津,不知何時起卻被霸蠻的湖南人帶到湖南,成了氣候。2001年時,我在長沙跑業務,此時此地嚼檳榔已漸成風氣。長株潭一帶,地上隨處可見吐棄的檳榔渣,空氣中都似乎瀰漫著一股檳榔的味道。
  • 檳榔的危害,必看~~~
    檳榔屬於一級致癌物,湖南70%的口腔癌患者都喜歡吃檳榔!央視和湖南衛視都已經報導了!關愛健康,拒絕檳榔檳榔的來歷:為棕桐科植物擯榔的種子,海南省是我國檳榔的主要產區,發現檳榔之初,並非嚼食而是藥用,有祛痰止咳、消食醒酒、寬胸止吐、驅蟲等作用,以後才漸漸發現可以嚼食,有《採檳榔》一歌:「高高的樹上結檳榔
  • 戒檳榔※楊彭鼎
    第二次戒檳榔,是因為備孕。我深知檳榔的危害,檳榔不僅僅只會對人的口腔、咽喉造成傷害,對人體的肝臟、血管等傷害也不淺,為了改善自己的身體機能,保障未出世寶寶的健康,在和老婆的備孕期間(大約是半年)我戒掉了檳榔。可是當老婆成功懷孕後,我又打回原形,繼續嚼起檳榔來,有時老婆也會責備起來,我總以累了吃個檳榔提神、嚼檳榔緩解壓力等種種藉口來應付.
  • 如何正確地「恰」檳榔
    雖不種植檳榔,但湖南卻是一個檳榔加工和消費大省,在湖南很多城市的街頭、商超和小賣部,檳榔貨架必不可少。而就在這兩年,檳榔品牌們還在綜藝舞臺上出足了風頭。湖南檳榔品牌「口味王」連續兩屆冠名湖南衛視小年夜春節聯歡晚會、湖南衛視元宵喜樂會;2018年,「口味王」和「和成天下」還冠名了芒果TV的綜藝節目《野生廚房》,節目中李誕的兩句「吃完了還得吃點和成天下(檳榔)消消食」「吃檳榔就是涵哥教會我的」,也為這個湖南檳榔品牌打了一撥硬廣。湖南衛視的當家主持人們也不止一次為本土檳榔品牌們進行大力度的推廣。
  • 夜宵攤上的好檳榔
    大家可能會好奇,究竟是怎麼樣的魔力讓大家這麼喜歡檳榔呢!特別是在檳榔十分流行的湖南地區,到了吃夜宵的時節,不管是在高檔的餐廳裡還是在普通的夜宵攤上,只要你走近看,餐桌上都永遠少不了檳榔的身影。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對於湖南人來說,檳榔就是一種美味的零嘴,並且在吃完夜宵以後,嚼上一顆清爽的檳榔,不僅可以化解剛剛吃完東西的油膩,又可以促進消化,方便回家後就能休息,這樣既能過嘴癮又可以幫到自己的小零嘴,又如何能讓人不喜歡。
  • 檳榔,一級致癌物細數檳榔的4大危害,一個比一個嚴重
    說起檳榔,八成大家第一反應都會是——湖南。確實如此,湖南人太喜歡吃檳榔了,就好像口香糖一般,能夠在嘴裡一直嚼、不停地嚼。曾聽一位湖南朋友說,他家鄉的人酷愛吃檳榔,以至於很多人的牙齒都不好,甚至有的人牙已經掉光了。檳榔這麼硬,為什麼還會有人喜歡嚼?能提神?變清醒?消疲勞?
  • 檳榔是個什麼「東西」?
    還有,你這不是吃檳榔,是「嚼」。咱們平時「嚼」的檳榔和入藥的檳榔雖說名字相同,但是是有區別的。A:有啥子區別?我:容我細細道來:石灰膏內可添加甜味劑和香精、香料等,也有將鮮檳榔剪開洗淨,再在檳榔片塗石灰膏,將蔞花(香料)剪小片,取小片沾在檳榔片石灰膏上即可食用。石灰膏根據其添加佐料不同,分為白灰和紅灰兩種。  第二種食法:檳榔核食法。此食法主要流行於印度等南亞國家。
  • 中國檳榔文化史自序
    檳榔一物,食之能令人醉,通神明,步雲入仙,身若蝴蝶翩翩舞焉,宣利臟腑,下胸中一切不平之氣,煩惱除而疾病祛,脫塵俗之累,登逍遙之境,故士大夫爭相食之,美之曰「檳榔扶留,可以忘憂」,亦稱之雲「檳榔一口,人人皆曰神仙好」,「吃得檳榔草,心不老,沒煩惱」。
  • 檳榔步入百元時代,高端檳榔和成天下新品發布引關注
    中國消費者報長沙訊(記者孫蔚)10月19日,「高端檳榔新時代」——和成天下100元新品上市發布會在湖南長沙舉行。海南省萬寧市副市長敖林水,原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著名財經評論家馬紅漫受邀出席此次發布會,與湖南口味王集團董事長郭志光、總裁郭晉安等集團領導以及全國上百家媒體共同見證和成天下100元新品上市。
  • 瘋狂的檳榔,終於被國家點名了
    臺灣、海南、廣西等檳榔原產地都有嚼檳榔的習俗,其中臺灣更發展出聞名世界的「檳榔西施」文化。但在湖南人面前,他們通通相形見絀——據統計,臺灣約 10%的人口有嚼檳榔習慣,而湖南人嚼檳榔的比例達到 38.42%,其中 30 至 40 歲人群更高達 50.36%。
  • 是誰先愛上吃檳榔的?
    畢竟不種檳榔的湖南省,目前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檳榔加工和消費地,檳榔企業是地方稅收的重要來源,湖南人吃檳榔就像吃零食一樣,怎麼一時間就嚴重到了這個地步? ▲在湖南,檳榔往往被放在商超顯眼的位置。圖/網絡湖南檳榔真的就和零食一樣。有經典味的、咖啡味的、話梅味的,裡頭的夾心有枸杞、藍莓或葡萄乾,厲害的還夾著桂圓爆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