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鷹王殷天正,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裡的人物,在明教四大法王「紫白金青」中排行第二。是金庸武俠中寥寥無幾的幾位老者之一,是明教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老成持重,豪氣千雲。他武功雖不如張三丰之深不可測,但憑其武功才能卓越,正氣浩然,絲毫也不乏為一代宗師。
教主陽頂天死後,明教四分五裂,殷天正自創天鷹教偏居一方。雖是江湖人眼中的歪魔邪道,也曾一度為了屠龍刀利慾薰心,但卻是一位真正的大仁大義之士。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明教覆滅之際,殷天正率領天鷹教誓與明教共存亡,戰至最後一刻,可謂仁也。金毛獅王謝遜被困少林,殷天正隨張無忌等人前去搭救,並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可謂義也。「仁義」二字被殷天正揮灑的淋漓盡致。
白眉鷹王武功之高雖不如張三丰之深不可測,自創鷹爪功絕學也臻至絕頂之境。張無忌曾評價謝遜:「昔年金毛獅王威震天下,果然名不虛傳。我義父武功在青翼蝠王之上,足可與我外公並駕齊驅」。屠獅大會上張無忌知外公武功深湛,不在楊逍、範遙之下。
光明頂上,殷天正也體現了智慧一面,言語相激逼著六大派一對一單挑。先憑藉硬實力連敗華山、少林三名高手,之後拼內力勝過武當張松溪,對戰莫聲谷放水輸了半招,在體力內力大有損耗且肩頭負傷拼招式又打平了宋遠橋。鷹王戰績如此輝煌,實不在楊逍、範遙之下。
原著多處細節暗示鷹王實力不弱於左右使,隱隱更勝於左右使。前期原著旁白:「白眉鷹王武功至深,迄今為止,武林中跟他動過手的,還沒一個能擋得住他十招以上。」又提到:「殷天正實是武林中一位不世出的奇人,年紀雖大,精力絲毫不遜於少年,內力如潮,猶如一浪接一浪般連綿不絕。」這段描寫類似於歐陽鋒、楊過的描述,都是內力強又後勁足的表現。
創伏魔陣時,張無忌帶著楊逍、殷天正破陣。楊逍招式千變萬化讓一旁的範瑤嘆服,作用反而不及鷹王,鷹王一個人承受了渡難絕大部分內勁。楊逍範瑤的武功有點博而不精,雜而不純,鷹王內外兼修,以真實實力鷹王或許在楊逍範瑤之上。
先前光明頂大戰殷天正真元大損,又經創過伏魔陣之後殷天正油盡燈枯。正當張無忌對破金剛伏魔陣束手無策時,彭瑩玉提議讓張三丰出手幫忙,突然之間,殷天正站起身來,哈哈笑道:「張真人若肯下山相助,定然馬到成功,妙極,妙極!」乾笑幾聲,張大了口,聲音忽然啞了。眾人再問,不答。張無忌吃了一驚把了一脈,竟已氣絕身亡。明教上下無不愴然,哭聲震動山谷。
一代宗師白眉鷹王生得其時,死得其所。倪匡評價白眉鷹王殷天正是上上人物,老當益壯,光明磊落,來去自如。力抗六派,對戰莫聲谷留了一手未下殺招,這是何等氣概。四大法王論氣概之豪,舍白眉鷹王之外,不作第二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