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豪放派經典之作

2021-01-12 騰訊網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詞。全詞「狂」態畢露,慷慨激憤,氣象恢弘,充滿陽剛之美。表達了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首詞寫於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的冬天。通過「密州出獵」的場面描寫,表現了作者從軍報國的壯志和抗擊敵人的決心。

上片寫出獵的場面。「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我這老頭姑且象年輕人一樣發出狂態,左手牽著黃色的獵狗,右臂擎著追捕鳥獸的蒼鷹,頭戴錦蒙帽,身穿貂皮戰袍,眾多的隨從馬隊布滿了密州郊外的上岡。

「老夫」一詞,雖屬當時年近四十的作者的自稱,含有故意賣老之意,但能「聊發少年狂」,寫來神氣活現,饒有風趣。「左牽黃,右擎蒼」,點明出獵時隨身所帶的動物。「錦帽貂裘」,寫明衣著,暗示時已嚴冬,正是打獵的季節。「千騎卷平岡」,極言隨從馬隊之多,突出聲勢之浩大。一個「卷」字,很有斤量,生動地描繪出「千騎」風馳電掣的行動和叱吒風雲的威力,有力地渲染出狩獵時的緊張戰鬥氣氛。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為了酬答全城的跟隨太守打獵的盛意,我要象三國時孫權一樣,親自乘馬射虎,讓人們看看我的膽量和箭法。

從這三句詞裡,一方面可以看出詩人精神煥發的風採和積極用世的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詩人和密州人民親密無間的關係。

下片主要抒發從軍報國的懷抱。「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酒喝得很暢快,胸懷還開闊,膽氣仍張揚,鬢髮開始斑白了,又有什麼妨礙呢?

這三句表現了詩人「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的激越心情。從這裡,使我們可以看到作者豪曠的胸襟,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什麼時候,皇上能夠派遣我象漢代的馮唐一樣,拿著使者的符節到雲中郡去恢復魏尚的原職呢!

在這裡,作者以年歲很高的馮唐自比,表示了希望出守邊疆。詩人這種老而不懈的戰鬥精神和以身許國的豪邁氣概非常感人。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我將要手挽雕弓,把弦儘量拉開如圓月的形狀,朝著祖國的西北邊疆,射死前來侵犯我國邊境的兇惡敵人。

在當時常遭西夏和遼國侵擾的北宋王朝,詩人這種堅決抵抗外族侵略,保衛國家和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像茫茫黑夜的火炬,照耀著廣大愛國志士奮起抗敵的心靈,具有難以估量的精神力量。

全詞筆力雄健,文採飛揚,氣氛熱烈,情緒高昂,戰鬥的豪情和豪邁的風格譜成一曲壯麗的愛國樂章。

相關焦點

  •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江城子·密州出獵作者:蘇軾朗誦:方明 鮑國安 妍婷姝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今天咱們一起來分享蘇軾一首非常著名的詞作——《江城子·密州出獵》。
  • 【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在祈完雨之後,他和他的同僚們在回來的路上,在鐵溝這個地方打獵,於是就寫下了這首非常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密州出獵」是詞的題目。密州在什麼地方呢?密州就是在現在山東的諸城市。據說現在那個地方還有一些蘇軾活動的遺蹟。
  •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首詞作於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這是宋人較早抒發愛國情懷的一首豪放詞,在題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開拓意義。
  • 蘇東坡《江城子·密州出獵》的情感密碼
    四川眉山三蘇祠內蘇東坡像蘇東坡《江城子·密州出獵》
  • 宋詞三百首|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 蘇軾被貶密州,出城打獵時,寫下這首詞,開創了豪放派的先河
    原本被人生道理一路上風調雨順的蘇軾,也開始了自己人生中的種種不幸。蘇軾二十多歲便憑藉著自己的才華,成為了當時文壇與政壇的一顆新星。被貶至密州的蘇軾這個時候也不到三十歲,因為年輕,所以對於這種被貶以及仕途上所遭受但的這些災難也完全不當一回事。
  • 李罡《國風·2020》開篇之作《老夫聊發少年狂》霸氣開嗓,重溫少年夢
    所以有甘羅12歲拜上卿,那就有黃忠、姜子牙這種年邁大器晚成之人,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上演著「老驥伏櫪,志在千裡」、「老夫聊發少年狂」的佳話。 說到「老夫聊發少年狂」,不禁讓人想到了北宋文學家蘇軾的那首《江城子·密州出獵》。
  • 酈音15:蘇軾的兩首《江城子》
    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
  • 蘇軾最狂傲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
    蘇軾,號東坡居士,人稱蘇東坡,他的才華可以與李太白相提並論,兩人性格也非常相似,瀟灑、樂觀和放蕩不羈。李白的狂,在很多作品裡都有體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如此。「十步一殺人,千裡不留行」,也能看出李白到底有多狂,畢竟他有這個資本,不用刻意低調,否則就配不上謫仙人之稱號了。
  • 蘇軾在《江城子》的自嘲讓人心疼 想不到「老夫」有這些含義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此詞氣概豪邁且暢快淋漓,整首詩縱情放筆的直抒胸臆頗受東坡的得意,也非常符合東坡的豪邁風格。
  • 蘇軾很豪放的一首詞,只是開篇7個字,便令人血脈僨張!
    而說到蘇軾的豪放詞,就不得不提他在密州知州任上創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獵》。那麼蘇軾的這首詞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雖然說蘇軾在密州的兩年裡,共寫了19首詞,且其中有14首是豪放詞。但是《江城子·密州出獵》卻是蘇軾的第一首豪放詞,在我國古代詩歌史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 豪放派:宋代「重金屬搖滾樂隊」,看看它如何「C位」出道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像這樣霸氣側漏的詞,看了真是內心激動不已。生活中,總會遇到不好的事情。當鬱鬱寡歡,無法撫平內心的愁緒時,無法像蘇軾這樣,如此豪放霸氣,作出千古流傳的詞。(來源:網絡搜索)為什麼會說到蘇軾的這一句詩呢?因為喜歡,很喜歡那個「狂」字,張揚著自己的個性,彰顯著自己畢生所追求的理想。01.豪放之前是婉約豪放派以前,是婉約派的天下。
  •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12課《漁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獵》《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滿江紅(小住京華)》講解
    (3)《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用孫權射虎的典故抒寫自己出獵時的豪情壯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表達作者雖年事已高,但壯志不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蘇軾很狂的一首詞,每讀一遍都讓人熱血沸騰,王立群對其高度評價
    蘇軾的三分狂氣,用兩分衝淡了人生的五味雜陳,還有一分落進了他的筆墨,字裡行間藏不住他的狂傲,這份狂隨著時光長河奔騰千年,在詩詞的國度撒野,那是「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也是「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 自古文人多傲骨,蘇軾也曾寫下一首狂傲的詩,開篇大氣磅礴
    文學史中的蘇軾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它標誌著一種開放的態度,一種開闊的胸懷,文人一向都有傲骨,尤其是才華橫溢的文人,蘇軾也不例外,蘇軾也曾寫下一首最狂傲的詞,開篇只用七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話英雄霸氣。這首詞就是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 江城子,豪情盡處是柔情
    ▐《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宋代】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 蘇軾38歲就自稱老夫,劉備哭了,韓愈道出真相
    而蘇軾就更過分了,他出生於1037年1月8日,病逝於1101年8月24日,享年64歲,卻在僅僅38歲時,就自稱老夫,語出《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蘇軾流傳最廣的十首詩詞,充滿煙火氣的豁達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東坡的豪放並不是與生俱來,是歷經波折後的自我紓解,因此,他的詩詞讀來要更接地氣一些。
  • 蘇軾流芳千古的詩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 蘇軾一生中的經典之作,每一首都是千古絕唱,值得你收藏!
    《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首詞是蘇軾於密州知州任上所作。詞中寫出獵之行,表達了堅決抗敵的主張,果斷了渴望報答朝廷的壯志豪情。全首詞豪爽大氣,讀來讓人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