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明明:一名不斷學習的旗袍業傳承者

2021-02-17 大國人才

河北省霸州市勝芳鎮,是一座民俗民風傳承得非常好的古鎮,在當地人的婚禮上,旗袍不僅是新娘的新婚禮服,而且還是新娘和新郎雙方女性親眷,參加婚禮的不二選擇。在一場婚禮上,你會看到或是貼身裁剪的海派旗袍,或是顯得高貴大氣的京派旗袍,不間斷的在你的眼前閃過,簡直就是一場旗袍秀,讓人目不暇接。正因為勝芳古鎮有此習俗,所以旗袍需求量很大,湧現出很多優秀的旗袍製作者,其中勝芳鎮大明旗袍店的王明明可謂她們當中的優秀代表。

學習,讓她從旗袍愛好者,成為旗袍的優秀設計師

王明明,1981年出生在勝芳鎮一個旗袍製作世家中。從小的耳濡目染,使得王明明很小就喜歡服裝設計,顯露出對服裝設計的天賦。她的母親決心將自己的一身本事傳給她,開始教授她旗袍設計和刺繡,她的母親對王明明要求非常嚴格,甚至比其他徒弟要求嚴格的多,不滿意的地方就得重來,直至王明明把這一知識點掌握了。王明明的天賦,再加上她非常認真地學習,得到了母親旗袍製作技藝的真傳。15歲的她就接手了自家大明旗袍店的設計工作,17歲自己就獨立經營大明旗袍店,幾年的時間,她的大明旗袍店就成為了當地眾多旗袍店中的佼佼者,可是她不滿足於自己眼前獲得的一些小成績,她每年至少要拿出一個月的時間來,去上海和蘇州兩地考察,拜訪當地的旗袍製作大家和刺繡名家。眼界的打開,讓她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為了彌足自己服裝設計理論方面的不足,王明明先後在天津的服裝學校學習,隨後又在北京服裝學院參加了一個多月的服裝培訓,2020年面對疫情仍然不鬆懈,自己報名參加了高校非遺理論的視頻培訓。不斷地學習,打開了她的視野,並且有了較為深厚的服裝設計理論,使得她對於旗袍有了新的認識。


學習,讓她成為了當地旗袍的領軍人物

王明明在外出考察,和進入專業的服裝學校學習過程中,她認識了一大群同行,例如上海的旗袍製作大家,蘇繡的地道繡娘,藏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服裝的製作者。王明明發現他們對於自己的傳統手藝非常的堅守,對於自己民族的傳統服裝也非常的推崇。在與他們的交流中,王明明懂得了,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未來民族服裝一定會大行其道,重成時尚界的寵兒,中國傳統服飾之美一定會展現在世界面前。她由衷地感謝母親幾十年來對於旗袍製作的堅守,也正是因為這份堅守,才讓她有了生活的目標。民族的就是時尚的,這讓她對於旗袍的未來有個更美好的藍圖規劃。於是,她去上海和蘇州兩地加強自己對旗袍製作的學習,而且有時間就去少數民族地區考察,會從那些地道的民俗服飾汲取到養分,豐富自己的旗袍素材,從一塊幾百年的少數民族繡品中獲得靈感。另外,她還多次參觀到服裝博物館中參觀,向古人學習中國傳統服飾的製作,從古人那裡得到旗袍設計的靈感。

在服裝學校的學習中,老師告訴她,服裝是一門時尚的技藝,而且服裝是最具時代感的象徵物,一定要有時尚的敏感性。王明明深知,旗袍,本身就是是在中國傳統袍服的基礎上,結合了西方裁剪理念,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期最先在上海的女學生中出現的,而且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從款式到布料、刺繡一直都在變化。與時俱進,是作為一名服裝設計師來說,必須要有的基本理念。通過不斷的學習,敏銳的把握住時代的脈搏,她設計和製作的旗袍不僅傳統,而且非常有時尚感,布料的選擇以蘇杭兩地的絲綢為主,刺繡的圖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款式的設計將西方立體裁剪大膽的運用到自己的旗袍設計中。她的旗袍更加體現出東方女性的婉約之美,摸清楚顧客穿旗袍出席的場合,或者根據顧客的體型特點,為顧客真正地量體裁衣。每一位顧客也都是微笑著拿著自己非常滿意的旗袍走出大明旗袍店。


學如弓弩,才如箭簇

通過以王明明為代表的旗袍人積極的走出去,使得勝芳旗袍享譽京津冀三地,現在不僅僅穿旗袍成為勝芳女性的標誌之一,而且逐漸影響到了周邊各地,經常有來自北京、天津和廊坊等地的顧客親自驅車趕到王明明的店裡,做一件旗袍。而且,近年來王明明和她的勝芳旗袍受邀參加了各種非遺展會,如2018年的在廊坊舉辦的京津冀非遺聯展、2019年4月份在中國文化對貿易基地舉辦的非遺展、2020年世界非遺日期間在廊坊市舉辦的非遺展;2020年端午節期間,受邀參加了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央視端午直播節目、以及非遺日的百度直播等,將「勝芳旗袍」帶向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不斷的學習,使得王明明收穫了巨大的市場,而且還得到社會上的高度認可,「大明旗袍」被列入到了霸州市市級非遺保護名錄,她本人先後榮獲了霸州市政府頒發的「霸州鄉土人才」、河北省文聯頒發的「巧女星」等獎勵。她和她設計製作的旗袍登上了央視舞臺,受到了多家報紙刊物的報導,還在廊坊市和當地連續舉辦了幾次旗袍秀。

面對這些榮譽,王明明很清醒,她知道自己離那些服裝設計大師高度,還有很遠的距離要追趕,還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王明明正處在事業的進步期,她經常對自己說,「一刻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唯有如此,才能永立服裝界的潮頭,將旗袍帶出國門,走向世界」。王明明深知唯有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藝水平,才能讓自己離大師近一點,學習是自己努力出發的平臺,「學如弓弩,才如箭簇」不斷在實踐中學,才能將才能發揮到極致,才能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

相關焦點

  • 勝芳的王明明誰認識?她又出名了.......
    母親做衣服剩下的邊角料,王明明都會拿過來搗鼓,做成「旗袍」。比例不對稱,針腳不整齊……那些問題多多的作品,是王明明夢想的開始。現在母親依然是王明明的好參謀16歲,王明明到天津一家服裝學院系統學習旗袍製作技藝,學成回來後,在家人的資助下在古鎮創立了「大明旗袍店」。最初需要媽媽的指點和幫助,但兩三年以後,王明明開始獨當一面。
  • G奶王明明是誰個人資料簡介 胸膜王明明福利高清寫真照片
    對於G奶胸膜王明明,相信網上有很多的網友都是認識她的,而且還一名大陸內地的女演員,同時還是一名平面、
  • 王明明:躬耕大匠之門
    王明明,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東蓬萊縣人。自幼酷愛繪畫,兒童時代的作品曾到三十多個國家展出,曾獲世界兒童畫比賽特等獎、一等獎。王明明長期刻苦學習和創作,先後求教於吳作人、李苦禪、蔣兆和、劉凌滄、盧沉、周思聰、姚有多等諸名家,打下堅實的繪畫基礎。一九七八年考取中央工藝美院未入學,同年調入北京畫院從事專業創作。
  • 周末人物|陳燕琴:針針計較「傳」旗袍
    2020-09-18來源:大眾日報 10版在中國旗袍界,有位聲名顯赫的人物,她的一幅服裝設計手稿曾經拍賣了108萬元,成為業界傳奇;她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做中華旗袍文化講座上百場;她也曾受邀沿著「一帶一路」出訪交流20多個國家。她就是旗袍世家第三代傳承人煙臺旗源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燕琴。
  • 胸模大賽冠軍王明明,G奶傲人身材太性感!
    王明明,平面模特,淘寶模特, 第二屆安徽國際胸模大賽總冠軍,安徽電視臺家家購物模特,2013年作為主推showgirl參加CJ,成為了星跳躍總冠軍。    近日王明明還COS了號稱手機爐石的手遊《聖火英雄傳》的美杜莎。魅惑的眼神,性感的身段,白皙的肌膚,櫻桃般鮮嫩的嘴唇,迷人的雙眼、完美的人間胸器,美貌和實力兼備。
  • 從《傳承者》到《傳承者之中國意象》 北京衛視極致打造文化高峰
    ,用大眾文化表達傳播傳統文化的氣度和決心,堅守並不斷強化。還記得在《傳承者》第一季結束時,北京電視臺副總編輯徐滔曾經說過:「我們既不想重複別人,也不想重複自己。只有做一條反向遊泳的魚,你才能看到新的海洋。」正是在這樣不斷創新、突破、攀登、跨界的理念下,北京衛視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人們對電視節目的既定思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奠定了一級又一級的電視新高度。
  • 當好「紅船精神」的守護者傳承者踐行者
    當好「紅船精神」的守護者傳承者踐行者 2017年12月05日 16:34:38來源:浙江在線浙江在線記者 王國鋒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傳達學習弘揚「紅船精神」座談會精神
  • 東方美學傳承者馮小龍:獲香港國際青年電影節設計師大獎
    本屆香港國際青年電影節由香港國際青年電影節協會主辦,舉辦電影節旨在通過電影展映、電影專業論壇、頒獎禮等形式推介和挖掘全球範圍內優秀青年電影人才,為青年電影人提供國際交流、學習、合作與展示的國際平臺。與此同時,創新影視資源配置新模式,引入AI算法技術戰略合作夥伴推動影視產業工業化。
  • 中阮的前世今生——青年演奏家王明明的講解音樂分享會
    從東漢到今朝從漢樂——阮到現代鋼琴中西合璧中阮的講解音樂分享會主講、中阮獨奏:王明明主持人、伴奏:宋立晨時間:2019年11月16日下午15點主辦單位:黑龍江省演藝聯盟    演出單位:龍宮室內樂團協辦單位:哈爾濱巴赫世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地點:哈爾濱市南崗區林興街
  • 中國旗袍的發展演變之中西合璧、花樣不斷翻新的現代旗袍
    現代旗袍是由清代滿族婦女穿的直身長袍式的旗袍演變而來的,產生於1914年,1915年間,先流行於上海,後影響全國,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旗袍吸收西方服裝的特點,花樣不斷翻新,成為普通市民和女學生的主流服裝,高檔旗袍則是上層社會婦女的晚禮服。
  • 《高朋滿座》陳曉曉:甬派手作旗袍非遺保護人
    如今把自己逼成了老闆,也只是因為自己純粹的喜歡旗袍。 年幼的時候,陳曉曉在家中見到媽媽穿旗袍幹活、賣菜,第一眼開始,媽媽驚豔的畫面就已經深刻在她的腦海中…… 2007年,陳曉曉有了人生中第一件旗袍。那時她還在工地上跑業務,一千多塊的工資也阻止不了她對旗袍的喜愛。
  • 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旗袍人物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柯藍的長相在一眾女明星中不算最出色的,但是她有種旗袍女人天生自帶的端莊優雅的氣質,她的美是由內而外的美。劇中穿著這襲棕色小碎花旗袍的她氣質清麗秀雅,裙身上繡有白色和粉色的小雛菊,她就像這菊花一樣,低調隱忍,但是散發著屬於自己的特殊的香氣。
  • 做正統三國文化傳承者:《三國志·戰略版》獲央視首肯
    做正統三國文化傳承者:《三國志·戰略版》獲央視首肯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12-24 分享到: 12月22日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欄目對2020年遊戲產業年會進行了報導,《三國志·戰略版》作為正統三國文化的傳承者獲得了央視的認可,成為傳統文化與遊戲結合的代表案例。
  • 燦爛時刻 金色年華閃耀亞洲美業藝術家時尚盛典
    ,演藝界,模特界,時尚界以及藝術領域的諸多人士,共同見證第二屆亞洲美業藝術家時尚盛典的盛況,由美動亞洲新勢力組委會,亞洲美業藝術家時尚盛典組委會聯合世界藝術協會,世界時尚協會,港澳衛視以及《美麗加油站》,《美人星計》欄目共同主辦。
  • 中國中老年時裝周丨哈市74歲最美銀髮「旗袍奶奶」優雅出位,獲...
    冬日光多年致力於模特表演,在中老年模特界被譽為最美銀髮「旗袍奶奶」。出發前,整體造型、服裝,由專業的化妝師進行培訓,冬日光很快就掌握了適合旗袍造型的京劇基本化妝方法,被專業化妝師讚嘆。 作為74歲的參賽選手,冬日光與此次參賽的大多數50歲左右選手相比,年齡和體力上均不佔優勢。但在預熱和預賽中,經過連續夜戰,冬日光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態和體態,為兩種不同風格服飾的場上發揮運用積極做準備。
  • "百年旗袍 中華風韻"旗袍歷史故事會揭開神秘面紗
    讀書會承接了上海市婦聯創變客'上海文化 魅力女性'項目,在上海市婦聯的指導和監督下,不斷創新活動形式,挖掘旗袍文化底蘊和內涵,旗袍歷史故事會應運而生。」促進會會長沈慧琴在講話中對旗袍歷史故事會將閱讀、寫作、朗誦、表演融為一體的新穎旗袍文化傳承方式給予了肯定,希望大家多讀書,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傳播海派旗袍文化的精髓。
  • 【旗袍文化】從老電影裡憶香港百年旗袍時尚
    「長衫」是老香港對「旗袍」最為地道的叫法,通指男女裝長衫。在過去一百多年裡,女裝長衫在香港經歷了萌芽、過渡、高峰、低潮、回歸等多個時期,兼容並蓄而歷久常新。上世紀20年代開始,長衫出現在大眾的生活中。在隨後的幾十年裡,香港長衫業的發展從萌芽進階至黃金時代。大量影視作品在反映百姓生活的同時,也記錄下那段曼妙的美好時光。
  • 《傳承者》:傳承的是傳統,更是文化自信
    昨天,北京衛視首播的國內首檔傳統文化展示真人秀《傳承者》,正是這樣一檔展示傳統文化項目、傳遞文化精神內涵的節目。從首期節目的品相質量和網臺數據來看,這檔節目除了將我國傳統之精髓、文化之厚重發揚光大之外,更多承載了媒體本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 傳承者 破碎,是一種美麗的重逢
    微信號:C5_JRZ《傳承者》欄目:《傳承者》是鳳凰家居與青年力量聯合推出的以匠人故事、手藝與作品為主題的欄目,公眾號「匠人志」為主要內容合作方。匠人,是手作工藝的傳承者,他們給予這個冰冷工業製品時代一絲溫暖。匠人,是一種專注與沉澱的生活方式,我們需要存一顆匠心去做事,去生活。《傳承者》,分享匠人的故事、手藝與作品,安撫這個世界的喧囂與浮躁。
  • 盤點動漫中穿旗袍的六個人物,是萌妹和御姐的身材秀
    旗袍是中國的特有服裝,在中國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受到了大眾的喜愛。現在旗袍作為一種流行元素,在動漫人物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了這種元素,今天我們就盤點一下穿著旗袍的動漫女性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