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有情傳千古,後主一曲最傳神。愛情是永恆的主題。李煜在前期的創作中更少不了男歡女愛的纏綿。
今天我們說的《菩薩蠻·銅簧韻脆鏘寒竹》就是描寫的男女眉目傳情表達愛意的情景,大膽而直白,形象又生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雨雲深繡戶,來便諧衷素。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這首詞當屬前期,李煜與一個歌女之間的愛情插曲。宴會上,管簧樂器吹奏出清脆響亮的樂曲,樂聲綿綿不斷,演奏了很長時間,夜晚變得寒冷。她纖細如玉的手指來回撥弄著琴弘,絲竹演奏著新制的樂曲。她嫵媚的身段,含情的雙眸,顧盼間攝人心魄,俘獲了我的心。
在那幽深精美的居室裡我們周公一夢,巫山雲雨間感覺兩人的情感如魚水諧和一致,世間一切因我們而存在。歡宴結束了,剛才的那種柔情蜜意忽又感覺空虛,魂思已經如痴如醉,就如沉迷在春夢中,不知何時才能再次相逢,還是這就是永恆…
這首詞是李煜前期的作品,應該是對宮中生活一個片段的實錄,也可以說是李煜在宴席上對一位奏樂女子的鐘情和迷戀。
隨著優美的樂聲悅耳,婉轉動聽,視角慢慢落在了奏樂的人身上。那纖纖玉手一定是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樂美人更美,他已經心神搖蕩。
在這裡,我們以為李煜向來「性驕侈,好聲色」,「慢奏移纖玉」者應是一個貌美而又通曉音樂的宮女。而那「眼色」,寫的是奏樂女子對作者的色誘神情,語言直白,表現大膽,是一個浪漫開朗活力四射激情洋溢的女子。
下片寫到了繡戶之中歡會,他們已經由宴會演奏轉移到了繡戶之中,盡興歡會,真是金甌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然而接下來忽又轉眼「成空」,那是由於相見恨晚、春光苦短的依戀心境,兩人不忍分離,不知而何時再相逢的失落與惆悵,歡會後的內心空虛之感。
所以在無限追想中,美人才能再入春夢。女子的形象描繪和兩人情絲的交流讓我們看到了李煜作為一代詞帝的功力,題材雖大眾化,卻別有洞天,有動人意境,有人說他有傳神之筆,一點也不為過。
走進李煜的世界,感受他的百味人生
也許正是李煜那淡淡的哀愁,感染了我,所以想翻開這本《李煜詞傳》,想要了解一下真實的李煜,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詞傳中大概收錄了李煜三十多首的佳作,流傳甚廣,從詞傳中可以看到李煜這一生的悲歡離合,用這樣的散文體小說對他一一記錄。文筆舒暢,不帶有一絲的誇張,讓人回味無窮。
書中將李煜的一生,從萬人之上的皇帝到一個階下囚,他對人生的各種愁緒,以詩詞的形式娓娓道來,看過此書後,讓人體驗到李煜這一生的悲傷。
這套詩詞除了《李煜詞傳》外,還有《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詞》等。
這六位詩人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六本書,六個人,不同的人生,學習到不同的感悟,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