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多年來,我愛日劇更勝韓劇

2021-02-11 賣橘子的柴犬金剛

從高中時代起,電視劇不只出現在電視裡,還存在電腦裡。相較於那時鋪天蓋地的韓劇,我卻第一眼愛上了日劇。

看的第一部日劇是從教室的電腦裡拷貝下來的,那時臨近高考,為了更方便講題,教室特地裝了臺電腦。除了各種題庫,裡面當然物盡其用地裝了各種不應該出現的東西。利用課餘時間,男生就一窩蜂地圍在電腦邊,導致裡面的病毒多得殺也殺不光。

而高中的女生可想而知,青春的荷爾蒙激發著各種瑪麗蘇幻想。於是,在班上一位女生強行安利下,我被灌下了一種名叫「山下智久」的迷藥,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信奉了各種日本男神。


至今那部叫《求婚大作戰》的日劇仍深深印在腦海裡。剛混出點名堂的Johnnys事務所當紅小生山P憑藉唇紅齒白的青澀模樣成功捕獲了班上過半女生的心。儘管那時的他演技爛得要命,但就是每次拼盡全力奔跑去追逐幸福的模樣不費吹灰之力地就打動了少女心。

靈動的劉海伴著流淌下來的汗水恰到好處地貼在額頭上,還有因為累到脫線仍拼命跑著而扭到一起還帥到要命的五官。

「這世上怎麼有跑得這麼好看的男人!」伴著一張張花痴臉,我們畢業了。


而日劇留下的餘溫仍在繼續。因為迷山P,看了《龍櫻》、《詐欺獵人》、《cold blue》等等。後來歷經多次男神的輪換,接觸的劇也越來越多,慢慢看懂了日劇,並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了獨特魅力。

日劇基本分為三種:瑪麗蘇劇、寫實生活劇、偵探燒腦劇

日劇基本四大要素:奔跑、壁咚、美食、說教


第一種:瑪麗蘇劇

這個劇種是唯一能跟韓劇一決高下的吸粉利器。日本的瑪麗蘇文化比韓國更勝,有不少韓劇都曾翻拍過日本的少女漫畫,如《花樣男子》、《寵物情人》、《致美麗的你》等。

去年山P與石原裡美演的《朝五晚九》酥倒了一大片,今年的《請與廢柴的我談戀愛》又引來了一大片大齡女青年的歡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日劇的瑪麗蘇會很單純地訴說一個愛情故事,這裡面摻雜著的愛情阻力從來不會是勾心鬥角的女二橫刀奪愛,也不會是一場疾病突如其來的聲嘶力竭。反而阻力的來源都帶著社會性。

《朝五晚九》中當寺廟住持的奶奶堅決不同意未來繼承人的妻子是個崇洋媚外的英語老師,阻力的來源是兩輩人思想觀念與不同社會身份的衝突。而劇中表現最多的是女主面臨夢想與愛情的抉擇以及那些純粹的撩妹金句。


此外,該片的拍攝十分精美,雨中撐傘的角度,翠綠背景下沉思的和尚,很多畫面都充滿了禁慾感,像一幅幅明信片一般精美。



《請與廢柴的我談戀愛》就更加赤裸裸拋出了大齡女青年的社會問題。渴望得到愛的女主一開始不惜用自己微薄的工資維繫著還在上大學的小男友,即使口袋只剩15塊,只要見到小男友的笑容就能拋開現實煩惱。女主很單純,很善良,面對眼前窘迫的生活,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只是一味地迷茫與自責。

拼命想抓住愛,卻又如此無能為力,這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相較韓劇人物的單薄,這樣的人物設定,更讓人引起共鳴。


除了以上兩部熱播瑪麗蘇劇,另外推薦大家小慄旬與石原裡美主演的《富貴男貧窮女》和玉木宏與綾瀨遙主演的《今天不上班》。這兩部劇也充滿了各種壁咚與霸道主攻哦~

《富貴男貧窮女》劇照


《今天不上班》劇照

第二種:寫實生活劇

此類把社會問題呼之欲出的日劇基本不受國人待見,除了《晝言》、《半澤直樹》,其他日劇基本在中國算是石塵大海。

但不得不說日劇對社會的剖析多少有點消極。除開故事層面上的創新和不斷進化之外,在核心戲劇主題上,日劇不再對傳統的「大團圓」、「堅韌不拔得勝利」這一類主題感興趣,更多的主題定位在個人的獨立,人的異化,欲望、家庭解構、公平正義……等等一類上,簡而言之,就是不再和普通生活休戚相關了。通常主題中帶著深層的黑暗,充滿了反思與頹廢,討論人性中善惡的對立面。小從學校教育制度的缺陷去呼籲平等教育,大到從國家的經濟衰退揭露底層生活的步履維艱。同時還反思更多愛情與家庭,工作與人生追求等多維度的生存與道德原則。


而且這類劇的表達手法通常平和清淡,就算劇中人物經歷大起大落,也能用內心獨白與景與物隱忍住劇情,所以日劇更能讓人靜下心來去體會導演每一幀的用意,不知不覺就能從開始看到結束,也讓人摒棄了追劇的浮躁。

除了《半澤直樹》,長澤雅美與錦戶亮主演的《Last Friends》、三浦春馬主演的《我存在的時間》都值得一看!


《Last Friends》劇照


《我存在的時間》劇照

第三種:偵探燒腦劇

在日劇和日本電影的發展長河中,名偵探系列推理劇一直是日劇的重要派別。不僅如此,近年來更是湧現了高智商偵探、品學兼優偵探、精神分裂偵探、面癱開腦洞偵探、破案之中必搞笑偵探等種種類型。

當然,這其中絕對少不了日本偵探漫畫家們與小說家們的功勞。金成陽三郎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東野圭吾的《白夜行》都被翻拍成日劇。《白夜行》與《嫌疑人X的獻身》也被拍成韓劇。


毫無疑問,偵探燒腦劇日本仍然走在前列。除了從人性角度的刻寫,偵探燒腦日劇也越來越追求案件的多層伏筆與背後的價值觀傳達。不過韓劇在在方面趕超日劇,像最近包攬百想藝術大賞三大獎項的《Signal》,就是部非常優秀的偵探懸疑劇。

推薦木村拓哉的《Mr.Brain》與日本老牌藝人水谷豐主演的《相棒》。


《Mr.Brain》劇照


《相棒》劇照

以上僅是本人從影視的角度帶來的個人觀點。

本人絕對愛國!!!

影視作品僅作為娛樂媒介,望大家不要敏感~

.


熬夜寫的文章,卻趕不上當天晚上的發稿!要哭了~

早熟宮川,9月上市哦~ 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劇在國內的熱度比不上韓劇?
    日劇就看過《我是大哥大》,沙雕日劇,瘋狂安利。除了這個日劇別的看的就少了,但日漫看的就多了,小時候看的日本動漫和特攝劇很多。韓劇的火熱似乎起始於《大長今》,這部電視劇火熱程度和後來的《甄嬛傳》差不多。很多電視臺轉播 ,打開電視就是它,也讓大家意識到,韓劇也這麼。後來韓國很多電視劇在國內上映,《閣樓男女》等甚至直接上了央視。韓國明星也開始來中國圈錢。
  • 日劇和韓劇,究竟有什麼區別?看完我竟無言以對...
    在電視劇圈裡,一般有這麼一條鄙視鏈。那就是看美劇的瞧不起看日劇,看日劇的瞧不起看韓劇的,看韓劇的瞧不起看港劇的,看港劇的瞧不起看大陸劇的,看延禧攻略的誰都瞧不起……區別 一如果說要分出韓劇和日劇的戀愛模式的話,那麼韓劇就是「你在所有人眼中都閃閃發亮唯獨看中了我」 。
  • 日劇、韓劇、美劇、陸劇、臺劇的區別
    | 作者:愛講故事的小孩 | 來源:天涯社區 |日劇:醫生多 韓劇:病人多 美劇:警察多 每次看日劇的時候,總是在主人公努力微笑著說加油的時候卻哭了每次看韓劇的時候,總是在主人公哭得一塌糊塗的時候跟著一起哭每次看美劇的時候,總是在主人公笑的時候哭了,在主人公哭的時候笑了。每次看陸劇的時候,主任公笑的時候我不想笑,主人公哭的時候我也不想哭。
  • 為什麼日劇這次一口氣翻拍三部韓劇?
    左:韓劇《死因》(2011)右:日劇《法醫學者柚木貴志的案件》(2019)左:韓劇《Voice》(2017)右:日劇《VOICE 110緊急指令室》(2019)左:韓劇《兩周》(2013)右:日劇《兩周》(2019)在同一季的日劇當中,居然有三部是翻拍自韓劇,這在日劇的播出歷史上也是少有的情況。
  • 日劇,美劇,韓劇,國產劇的區別,為何日劇卻在中國火不起來?
    日劇的格調偏唯美,積極勵志,看到小人物那麼努力用心的過好小生活,不自覺得就被激勵了。此外11集的長度,短小精悍,不拖沓冗長,其拍攝手法在世界電視界也首屈一指。日劇的配樂真的要讚一個,很多電視劇的配樂都會被不自覺的哼唱出來。日劇莫名拍什麼都很燃,少年漫律政劇成為海賊王什麼的就算了。幹一行愛一行,連做雞做鴨也這麼匠人精神。《女帝》做有情懷小姐,想成為雞中的帝王。
  • 淺談一下為什麼日劇在國內的熱度不如韓劇
    大家好,1981年第一部日劇《姿三四郎》流入中國,拉開了日劇在我國播放的序幕,1993年第一部韓劇《嫉妒》流入中國,拉開了韓劇在我國播放的序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韓劇後來居上,逐漸被廣大中國觀眾所接受,日劇現在基本已經淡出了我們的視野,只剩下了動漫。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韓劇和日劇有何不同,你更喜歡哪一個?
    韓劇和日劇有何不同,你更喜歡哪一個?在小編看來,韓劇像是一個看來一個漂亮的小哥哥擁有極其理想化目標,並朝著這個方向進發,而日劇就像小哥哥長大了,變得滄桑了,在理想中撞花了頭,準備安安靜靜的過一生。韓劇和日劇有何不同呢?小編就說說自己的觀點。
  • 為什麼國內只有韓劇沒有日劇?原因你想像不到!
    近幾年韓劇,泰劇在中國都很火,但是為什麼日劇卻在中國火不起來呢?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日劇並不是沒有火過,它曾經在國內火過大江南北,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看,至於說沒有以前火,或者是沒有韓劇
  • 韓劇收視:《Remember》連勝《客主》
    《蔣英實》  12月最後一周,韓劇整體收視依然並無太大變化。已被譽為國民劇的《我的女兒琴四月》收視高漲戰勝《拜託了,媽媽》重奪收視冠軍。該劇自九月初播出後收視就一路飆高,其中更因劉在石的數次客串引發話題,出演本劇的幾位年輕主演白珍熙、尹賢敏、都想友、樸世榮等也因該劇人氣大增,給更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另一部周末劇《拜託了,媽媽》自12月以來平均收視就已經達到了30%,與《琴四月》的收視拉鋸戰幾乎都維持在1%之間。
  • 為什麼韓劇、泰劇在中國都很火,而日劇在中國卻火不起來呢?
    近幾年韓劇,泰劇在中國都很火,但是為什麼日劇卻在中國火不起來呢? 首先,日劇並不是沒有火過,它曾經在國內火過大江南北,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看,至於說沒有以前火,或者是沒有韓劇,泰劇極受歡迎,那是因為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
  • 四點分析為什麼在很多觀眾心中,日劇的受歡迎程度不及韓劇?
    所以,對於解釋「日劇為何不及韓劇受歡迎」這個問題,我基本上還是比較客觀的,並不會有明顯的偏向性。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在大部分國人的心中,日劇不及韓劇受歡迎呢?在我看來,不外乎以下幾點。而喜歡日劇的朋友,大部分都是男性朋友,少了女性收視群體,日劇明顯處在吃虧的位置上。再加上日劇中的男性大都是很生活化的,不像韓劇中的男性打扮得那麼精緻,如果我是女生,肯定也會選擇一個帥氣男性做對象吧?
  • 《寵物情人》日劇如果真心想撩,就沒韓劇什麼事兒了
    小時候可喜歡看過劇後寫觀後感了,準備了很多漂亮的本子,一本兒一本兒的寫, 那時候看的劇沒有這麼多資源,遇到好的劇,反覆的看,情節臺詞都能背下來,觀後感除了花痴男主,就是重複劇情😓, 後來有很多資源,也看了很多劇,卻沒有時間,也懶得寫了😪 在豆瓣上,一直都看大家寫的劇評,有的寫的真棒,看了也學不會,今天看完《寵物》,突然興起,想寫兩筆了
  • 最近看的日劇和韓劇的不同
    最近看了日劇《凪的新生活》《東京大飯店》《買房子的女人》《東京男子圖鑑》,看了韓劇《請吃飯的漂亮姐姐》《愛的迫降》。男演員更喜歡韓國的,日本也有很多很帥的男演員,像木村拓哉依然很帥,但是現在紅的年輕演員真是不夠帥啊,韓劇男演員不管長相如何,一定是有男友感的。丁海寅、樸寶劍,玄彬,能列出一大堆。
  • 夏季檔日劇來了,《我可能不會愛你》又被翻拍
    昨天韓劇,今天輪到日劇,也是好久沒給大家播報日劇情報了,最近日劇裡又出了一部爆款,等煲仔補完周末來給大家推薦。
  • 韓劇Vs日劇:現實與理想的競爭
    Vs日劇:現實與理想的競爭2001年08月07日11:27:19 千龍網    打開近期的電視,你會明顯地感覺到,韓劇多了起來。而在美亞租片連鎖店裡,租借韓劇的人與日劇的人數量已經不相上下,且因韓劇的VCD品種沒有日劇多,更出現幾個人搶一部片子的情況。    日劇的風行雖早於韓劇,但隨著《星夢奇緣》、《醫家兄弟》、《模特》等在國內的熱播,韓劇大有後來者居上的味道。    兩相比較,日劇無論劇本、拍攝、節奏、演員、配樂、剪接各方面都非常成熟,韓劇脫胎於日劇,所以模仿的痕跡非常明顯。
  • 「日劇跑」為什麼能帶來全場高能?
    日劇有三寶,壁咚、煙花、日劇跑。就像韓劇離不開車禍、失憶等橋段,日劇也一定少不了跑步的鏡頭。私以為,日劇臺詞和日劇跑的結合近乎完美,可以讓觀眾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仿佛身臨其境的釋放了前面積攢的情緒,奔跑開始,仿佛與劇中人物一起,完成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 翻拍了這麼多經典日劇,為什麼難再現當年的輝煌?
    而《一起來看流星雨》的主演更不必多說,張翰、鄭爽的恩怨情史陪伴90後走過半個青春,到今天二位同學也依舊當紅。同為翻拍,國產日劇遭到國產韓劇的強勢鎮壓,被打得抬不起頭。然而,這真的是勵志的一群人。他們並沒有就此終止前進的步伐。近些年,伴隨網絡平臺的發展,《Legal High》、《晝顏》、《朝5晚9~帥氣和尚愛上我》、《我的危險妻子》這些陸續成了網紅劇,成了視頻網站的熱銷產品。
  • 《東京塔》日劇和韓劇的區別
    日劇:醫生多 韓劇:病人多     日劇:bt多 韓劇:自戀多     日劇:懸念多 韓劇:眼淚多     日劇:王子多 韓劇:灰姑娘多     日劇男:修眉多 韓劇男:眼袋多     日劇女:氣質多(90%是自然美女)   韓劇女:發嗲多(90%是整形美女)     日劇: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多(未婚媽媽
  • 為何「日劇跑」這麼有名?打車價錢貴到離譜,難怪日劇主角總跑步
    不得不承認,每個國家拍出來的電視劇都會有一種獨特的風格,雖然這幾年來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有很多習慣仍舊是保留了下來,比方說我們所津津樂道的韓劇哭和日劇跑。韓劇的情節總是少不了出車禍、失憶等一系列狗血情節,主角往往把眼睛當噴泉使,總是哭得稀裡譁啦的,但很多女孩子就喜歡看這種電視劇。為何「日劇跑」這麼有名?
  • 日劇和韓劇有什麼差別?韓劇真的是專為女性準備的精神鴉片嗎?
    如果說每天的第一件事是睜開眼睛,那麼第二件事就是拿起手機……不管你是查看是否有未讀消息,想及時回復,還是看看天氣,準備迎接高溫或者大雨(更高溫)。每天接觸手機和電腦,除了工作需求和與人聯繫外,我們另外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從網際網路上獲取各種信息——這個繽紛多彩的世界上發生的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