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斃了!臺灣超5成蝨目魚被凍死 香港1萬多條石斑魚集體死亡

2021-02-19 水產門戶網

此次寒潮天氣讓臺灣大部地區下起了雪,而特區香港,雖說沒有飄來雪花,但是部分高地普遍達到了零度以下,出現了罕見的凍雨和結冰現象,部分地區還有雨夾雜小冰粒的現象。這兩個地區的水產養殖也遭遇了巨大的損失。

臺灣方面,水產養殖主要集中在臺南,安南區、七股區、北門區及學甲區最為集中,以蝨目魚、羅非魚、石斑魚及文蛤養殖為主。養殖面積15000公頃,多屬淺棚蝨目魚和文蛤混養池,死亡的多數是養殖2、3年的蝨目魚,因魚齡較高、抵抗力比較差,死亡數量非常多,且仍在增加中。不僅蝨目魚恐全軍覆沒,連羅非魚、石班魚也岌岌可危,漁民總損失上億元。



蝨目魚被凍死 養殖心血恐全掛

臺相關部門稱,今天起各縣市將陸續回報漁民損失情形,確認災損達20%以上就會啟動現金救助。

香港方面,罕見寒流除了令蔬菜失收,石斑、龍躉等「怕凍」魚類也是危危乎。擁有大埔三門仔多個魚排的吳天勝指,近日嚴寒令1萬多條石斑集體死亡,損失約130萬元為歷年災情最慘重的一次。又指今天有陽光令水的表面變暖,較冷的水下沉,反而加速了水底的魚類死亡。石斑平日可售每斤70幾元,但因現時需要促銷,每斤要減至20幾元出售,損失慘重。

楊氏水產公司執行董事楊瑞良就表示,自己經歷過2008年天氣太凍導致大量魚類死亡的災難,此後汲取教訓,包括在魚排裝設2米高的風檔,又以10萬元加裝可向漁排底,保持水溫在攝氏20度左右。在今次寒潮襲港期間,其3萬多條石斑均得以保存,「唔使損失百幾萬」。


圖為吳天勝在出售凍魚的石斑魚

綜合整理編輯:中國水產門戶網


相關焦點

  • 臺灣蝨目魚的「池魚之殃」 蔡當局從中作梗島內「漁」不聊生
    為幫助臺灣漁業發展,促進兩岸經濟交流,早在2011年,大陸方面與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籤訂契作合約,除第一年300萬臺斤(1臺斤=600克)外,其餘每年臺灣向大陸輸出約360萬臺斤蝨目魚。而隨著臺灣政黨輪替,兩岸關係逐漸轉冷,臺南蝨目魚與大陸契作已於去年喊停。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日前,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理事長王文宗公開表示,在蔡英文執政的一年半中,約有1億多元(新臺幣,下同)的蝨目魚銷售額憑空蒸發,漁民們欲哭無淚。那麼問題來了:那個選舉之前喊著「綠色執政,質量保證」的蔡英文難道又要「神隱」?
  • 中國臺灣現17歲曾祖父級石斑魚 體重超300斤
    中國臺灣現17歲曾祖父級石斑魚 體重超300斤2014-03-24 09:5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新聞網        瀏覽量: 1947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3月24日電&nbsp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大洋池裡,有
  • 在臺灣的美食料理中「蝨目魚」與「烏魚子」是不可缺少菜品.
    烏魚學名「鯔魚」,就是我們常吃的「烏頭」。在香港吃到的烏頭大部分是淡水魚塘內飼養,少部分是從海中捕獲的野生,但臺灣的烏魚則多是從海中捕獲。蝨目魚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食用魚種之一,素有「臺灣家魚」,「臺灣第一魚」之稱,已有300多年的養殖歷史,在臺灣南部,是很多漁民多年來的主要生計來源之一。
  • 臺南蝨目魚豐產後的「悲歌」
    對於臺灣漁民來說,氣候穩定帶來的豐產並非福音,也可能造成價格崩盤,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無奈的情況?據臺灣媒體消息,今年氣候穩定,臺灣中南地區蝨目魚飼養狀況不錯,卻因疫情影響,外銷卡關,內需市場也減少,漁民擔心價格崩盤,無奈譜寫了一曲豐產後的「悲歌」。
  • 大批魚翻肚 臺灣養殖業嘆:這個年難過了
    據臺灣媒體報導,低溫重創養殖業,嘉義、雲林、臺南沿海蝨目魚、鱸魚、臺灣鯛大量凍死凍傷,粗估損失數億元(新臺幣,下同),養殖業哀嘆去年賺的全賠光,
  • 這36種石斑魚,能認識一半算我輸
    文章轉載自:紅廚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好文共分享)我們先來看幾條關於南海石斑魚的新聞:2011年5月1日,北海漁民在北部灣海域作業時,捕到一條230公斤的大石斑魚,一家海鮮餐館以5萬元收購了這條石斑;
  • 群英薈萃—(蝨目魚、黃金鰺)
    生   活   習   性1、為暖水性結群魚類,不耐寒,適宜水溫26℃左右,低於14℃停止攝食和活動,10℃以下開始死亡;適鹽範圍廣,能生活於淡水中;2、植食性,仔魚主食硅藻,成魚長至3.5cm後攝食綠藻、水生植物和有機屑,飼料等;鹽度30‰以上時受精繁殖,蝨目魚懷卵量大,一般可達80~100萬粒。
  • 石斑魚種類很多,教你如何辨別石斑魚種類!
    市場上常見的石斑魚有以下品種:1.珍珠龍膽(虎龍斑)珍珠龍膽又稱龍虎斑或珍珠斑,為肉食性魚類。其肉質細嫩厚實,富有彈性,無肌間刺,味道鮮美,口感比起老虎斑和龍躉更好吃。兩者區別之處是前者斑點為紅色,後者斑點為黑色,在臺灣養殖界斜帶石斑稱為紅點青斑,馬拉巴石斑稱為黑點青斑。只要水溫等生態條件適宜,斜帶石斑一年四季均能產卵,而馬拉巴石斑產卵期較短,因此近年斜帶石斑已取代馬拉巴石斑成為福建和臺灣最主要養殖品種。
  • 蝨目魚與太陽花:「太陽花運動」一周年反思
    面對長達24天的「佔領立法院」,再戲劇性十足,我們恐怕也不能如《環球時報》社論那麼自得:「不妨圍觀。」「佔領」中的某一天,同事和我聊到一個大陸採購臺南蝨目魚的案例:這個項目運作了幾年,引進到福建、上海等地的蝨目魚及其加工品,因飲食習慣差異,始終打不開銷路;但作為「向臺灣基層人民釋放的善意」,又得撐著,成了企業的政治包袱。
  • 古代窮人在寒冬被凍死,為何他們不挖個地窖禦寒?學者:沒有機會
    根據數據統計,在西漢到南北朝共計785年當中,一共發生大型旱災179次,平均每4.8年一次,大型水災162次,平均每4.2年一次,此外還有霜災24次,雪災15次,再加上戰亂的影響,3600萬人口到西晉時期已經銳減到1600萬。
  • 億光電子與臺大團隊研發出石斑魚專用LED燈具
    億光電子與臺大團隊研發出石斑魚專用LED燈具 摘要億光與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王永松教授團隊合作,成功開發出一款石斑魚專用的LED燈具 全球LED光電產業的龍頭製造廠,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TSE:2393】億光與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王永松教授團隊合作,成功開發出一款石斑魚專用的
  • 當前石斑魚市場消費與流通狀況
    在經濟利益的拉動下,石斑魚養殖業迅猛發展,目前已實現人工養殖的石斑魚有十幾種,主要有赤點石斑魚、褐點石斑魚、鞍帶石斑魚、點帶石斑魚、斜帶石斑魚、青石斑魚、鮭點石斑魚、網紋石斑魚等,其中以點帶石斑魚、斜帶石斑魚、赤點石斑魚、青石斑魚的養殖規模最大,近年來更是湧現了一些品質出眾的雜交品種,如珍珠龍膽、青龍斑、杉虎斑等。
  • 白種元狂嗑無刺蝨目魚蓋飯在三重
    手工蛋餅、滷肉飯、刈包還是蝨目魚蓋飯,這天特別起了個大早到三重吃「臺南林無刺蝨目魚」,這全都是因為看到韓綜《街頭美食鬥士》中白種元老師推薦魚蓋飯,才讓PEKO有早起的動力;話說這幾天追隨白老師的腳步吃了好多家隱藏版美食,真的是才吃完這家就開始期待下一家,都不知道全部追完後,接下來該吃什麼了。(圖/翻攝自tvN)蝨目魚是臺灣特產,其中又屬臺南的蝨目魚料理最為人津津樂道。
  • 從家庭主婦到聯合國,蝨目魚主題館,成就了一個傳統產業!
    從魚頭到魚尾,這個主題館開發出60多種產品,為了訴說一段動人故事,可以從400年前挖掘歷史,真可謂是把蝨目魚上上下下給「榨個精幹」。 今天,我們跟隨土豆哥和源味網第十期臺灣高級考察團,一起去看看一條魚究竟能玩出怎樣的花樣?!
  • 【明微電子·市場】億光電子與臺大團隊研發出石斑魚專用LED燈具
    全球LED光電產業的龍頭製造廠億光電子與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王永松教授團隊合作,成功開發出一款石斑魚專用的LED燈具,並提供養殖業者進行試驗,在專用燈具照射下,大幅降低石斑魚苗殘食的狀況,使魚苗損失降低四成以上,成功使養殖魚苗存活率翻倍。
  • 2019臺灣創藝生活節10月31日開幕 來東海城市廣場開啟「臺灣之旅」!
    以海洋都市為名的高雄市主打最新鮮的漁產,好吃營養的龍膽石斑是永安區漁會的招牌特產,除了急速冷凍鮮魚之外,更輔導創新開發了一系列令人回味無窮的休閒食品,其中龍膽金沙魚之脆,就是龍膽石斑魚加上鹹蛋黃烘烤而成,酥脆中帶有鹹蛋黃的香氣,是美食網紅極力推薦的囤貨款。
  • 野生資源枯竭北方養殖困難,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的發展和困境!
    相比於大黃魚等其他魚類,石斑魚面臨的捕撈壓力雖然要小得多,但海水變暖、水質汙染、海洋工程建設等造成的棲息地破壞,導致野生石斑魚依然面臨來自多方面的生存威脅[1]。早期石斑魚養殖的苗種來源除了釣捕自然海區幼體石斑魚以外,主要依靠中國臺灣地區繁殖的人工苗種。為了擺脫對進口和捕撈天然苗種依賴的被動局面,我國各南方沿海地區於九十年代初紛紛開展石斑魚類人工繁育苗種的生產性實驗,實現了苗種的規模化生產,推動產業化發展。至2018年,我國海水養殖石斑魚產量已達15.96萬噸,海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區是我國大陸石斑魚養殖主產區。
  • 港媒:大陸與臺南蝨目魚契作暫停 與政治何關?
    大陸與臺南學甲的蝨目魚五年契作承諾期屆滿後,今年不再續約契作,在臺灣引起一些討論。  我們認為,大陸與臺南學甲蝨目魚契作暫停,可能有多個方面的原因,包括:五年契作期滿,是否續約,需雙方都有意願;這幾年蝨目魚在大陸銷售不佳,市場因素自然會影響業者的續約意願。  但此時此刻停止契作,也難免會有一些政治聯想。
  • 8 道料理,解析石斑魚的烹法與搭配技巧
    種種優點,讓石斑魚自然而然被列入高檔宴席的上等食用魚之選,尤其是在港澳地區,更是贏得「中國四大名魚」的美譽。5 種常見石斑魚烹法世界上的石斑魚類廣泛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在我國的東海、臺灣海峽和南海海域,則擁有多達 65 種石斑魚。以下這 5 種,是市面上較為常見的可入菜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