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淺入深,智雲健康駛入 5 億慢病患者的海洋

2021-01-10 極客公園

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一項重要問題愈發突出。據統計,我國慢性疾病發病人數已超三億,心腦血管疾病、代謝及呼吸系統慢性病的發病率及患病率不斷上升,骨質疏鬆、肌少症也逐漸成為老年慢性病。

2016 年 8 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總書記對「健康中國」建設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同年 10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

2017 年 1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 年)。規劃指出,到 2025 年,慢性病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壽命,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負擔。

在國家高度重視的背景下,人民健康管理已上升為重要的國家戰略。作為不僅關乎人民生命長度,也關乎生命質量的重要問題,近五年來,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在醫療系統內正有序展開。

智雲健康成立於 2014 年 12 月,是中國領先的一站式慢病管理和智慧醫療平臺。應國家關於慢病防治相關工作的指導方針,智雲健康從醫院、患者、藥店、保險等多個層面打造多款不同的慢病防治智能化產品,形成了「醫、患、藥、保」一體化聯動的業務體系。

智雲健康旗下擁有多款產品,如醫院 SaaS 系統(智雲醫匯)、藥店 SaaS 系統(智雲問診)以及網際網路醫院平臺(智雲醫生、智雲健康)等。目前智雲健康已服務全國近 2000 家醫院,近 10 萬家藥房,輻射全國 5 億慢病患者。

從糖尿病管理起步

對於身患慢性疾病的人群來說,買藥、問診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糖尿病為例,患者需要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體重等指標,需要按時注射胰島素,嚴格的飲食及合理運動。

2015 年,一款名為掌上糖醫的 App 問世。那一年,糖尿病管理是熱門賽道,「百糖大戰」正在上演。患者們可以在手機裡找到數百款糖尿病管理 App,掌上糖醫就是其中一個。

掌上糖醫的定位是基於糖尿病數據的健康服務管理平臺。用戶可在掌上糖醫上記錄自身健康數據、獲取健康指導。醫生可以通過掌上糖醫掌握患者病情,為患者提供更高效、精準的指導和治療方案。

像掌上糖醫這類 App,解決了糖尿病患者與醫生之間需要頻繁溝通、隨時溝通的問題,用線上的方式克服頻繁跑醫院帶來的時間和金錢的消耗。

2017 年,經過三年的角逐,糖尿病管理這一賽道只剩下幾家頭部公司,這一領域正式從「百糖大戰」進入「戰國時代」。掌上糖醫就是僅剩的幾家頭部平臺之一。

向慢病管理拓展

在掌上糖醫正式擴張業務版圖的這一年,慢病管理是業內公認的新藍海。2017 年 11 月,在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掌上糖醫創始人兼 CEO 匡明正式宣布,掌上糖醫升級為智雲健康集團,並整合旗下業務,正式進軍整個慢病領域。

決心進入整個慢病領域,是因為團隊在掌上糖醫的運營過程中察覺到的問題。在解決了患者與醫生的溝通問題後,團隊發現,醫院對於糖尿病患者的診療和管理同樣存在痛點。

2016 年的醫院辦公系統不夠完善,醫生、護士、患者之間的溝通方式還較為原始,常用紙筆記錄,不易檢索且容易造成數據流失,無法沉澱數據價值。因此,團隊為醫院端提供信息化 SaaS 平臺「智雲醫匯」,實現全程數據化診療,並在家庭端連結醫院數據,完成後續跟蹤。

「智雲醫匯」是智雲集團邁向慢病管理的第一步。為了滿足不同醫療機構的不同需求,「智雲醫匯」採用模塊化可定製結構。醫院的 IT 人員可根據各醫院工作流程自定義權限模塊、安裝定製化功能。這給予「智雲醫匯」這一 SaaS 平臺復用到其他慢病領域的可能性。

匡明解釋進軍慢病的原因:「發展到現在,我們糖尿病這塊的業務已經做得比較成熟了,根基也很紮實,所以是時候走向更大的慢病藍海了。而且我們在糖尿病領域所做的數據收集方式和管理方式,能夠幫助我們很快地切入到整個慢病領域。」

「醫、患、藥、保」

數據打通是智雲健康智慧醫療之路的核心。品牌升級三年後,智雲健康已成功打造四款核心產品,場景覆蓋醫院、患者、藥房、保險多個維度。

以前文提到的智雲醫匯為例,在醫院端可進行智能化血糖管理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配備護士移動終端(一體機)、工作站(PC 主機)和醫生移動終端(PAD)對接醫院 HIS 系統,通過收集住院患者的全病程數據,為患者建立個人檔案。並且,系統可以將醫囑解析成任務推送給護士、對患者血糖數據進行多維分析、進行血糖預警等。

除智雲醫匯外,智雲健康集團還搭建了一個名為「智雲網際網路醫院」的院外慢病管理服務平臺,平臺包括智雲健康 App 和智雲醫生 App 兩部分。前者幫助患者與醫生在線聯絡,實現便捷的遠程複診和拿藥,並打通零售配送送藥上門。後者匯聚業內專家團隊合作問診,幫助醫生管理患者病情,優化診療方案,提升學術研究效率。

智雲網際網路醫院打造的慢病管理方案也被證明了效果。據官方數據,嚴格依照醫生指導使用智雲健康的糖尿病患者,其自我管理能力與對照組提升 15% 以上,糖化血紅蛋白下降 1.53,因心血管類併發症死亡風險降低 19%。

智雲問診是智雲健康集團慢病診療版圖中負責連接患者與藥店的部分。醫生可以在線幫患者開處方藥,並由藥店送貨上門。不僅方便患者,還能激活線下藥店的潛在利潤。此外,智雲健康集團還擁有全國性保險經紀牌照,聯合自身的醫藥服務網絡,實現整個患者診療周期的全閉環。

在慢病診療領域,智雲集團已經取得了顯著的資源優勢和先發壁壘。其核心競爭力在於「醫、患、藥、保」的組織覆蓋、數據覆蓋和用戶覆蓋,推動了國家慢病診療事業的前進。在極客公園今年的 InnoAwards「中國創新產品評選」中,智雲健康集團入選社會效率推動力榜單。

極客公園每年都會發起一次 InnoAwards「中國創新產品評選」,為了給信仰創新精神的產品人和創業者一些鼓勵,為他們搭建一個交流的舞臺,授予好產品以榮耀。這一評選已經延續超過十年,很多如今耳熟能詳的科技巨頭或垂直領域的獨角獸,都曾在誕生之初被 InnoAwards「中國創新產品評選」點亮。

責任編輯:於本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文由極客公園 GeekPark 原創發布,轉載請添加極客君微信 geekparker。

相關焦點

  • 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湖北電視臺報導智雲健康慢病管理新模式
    在博覽會企業展區,智雲健康全面展示了數字健康賦能慢病管理的特色優勢,成為會場一道亮麗的風景。湖北電視臺教育頻道於千餘家參展企業當中,報導了智雲健康這一「國內領先的一站式慢病管理與智慧醫療平臺」。據報導,智雲健康成立於2014年12月,囊括智雲醫匯、智雲問診、智雲網際網路醫院、智雲保險四大板塊,旨在打造「醫、患、藥、保」一體化慢病管理與服務平臺。
  •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智雲健康慢病管理新模式受關注
    本次報導還展示了一站式慢病管理與智慧醫療平臺智雲健康的創新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應用電子病歷等智能化手段,對住院患者血糖全程跟蹤管理,並將數據在多科共享,在提高醫生診療效率的同時加強了慢病管理的可控性,該系統得到了北大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等醫生的肯定。
  • 智雲健康入選36Kr「最具影響力」和「最具競爭力」企業榜單
    作為國內知名的一站式慢病管理和智慧醫療平臺,智雲健康憑藉其在「醫療大健康」領域的發展規模和市場影響力雙雙入選。據悉,「最具影響力企業榜單」要求參評公司在發展過程中至少有過一次融資記錄,參與公開人氣票選環節以驗證其市場影響力,該環節佔最終評選結果的20%。另外80%企業成績則由企業自身的成長潛力、資本價值力、研發與創新力三個維度組成。
  • 科銳LIVE丨對話智雲健康:創新型公司人才建設的0到1(上)
    胡悅女士於2018年出任智雲健康CHO,全面引領集團整體人力資源工作,帶領公司人才和組織能力等方面達到新水平,包括:打造智雲強有力的企業文化及價值觀體系;建立行業領先的整體薪酬及福利體系,通過期權激勵引才;建立行業領先的組織能力,支持網際網路醫療創新業務發展,領導公司領導團隊整體升級。
  • 武漢重症慢病患者可以不跑大醫院了
    記者1月13日從武漢市醫療保障局獲悉,為支持我市基層醫療機構發展、推進分級診療,同時進一步方便我市醫保門診重症慢病患者就近複診購藥,經自主申報、各區審核受理、專家現場勘驗等環節,我市確定首批28家基層醫療機構作為試點,承擔醫保門診重症(慢病)複診服務。
  • 慢病防治,共同守護心臟健康
    慢性腎臟病具有患病率高、危害巨大、醫療費用昂貴等特點,已經成為重要的全球公共健康衛生問題,且慢性腎臟病常常與心血管疾病相伴相隨。 此外,作為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高血壓在我國的發病率居高不下,目前我國成人高血壓患者數目約為2.6億,每5個人可能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其中高達60%的高血壓患者未接受有效治療,研究發現,心腦血管病死亡事件一半以上與高血壓有關。
  • 京東大藥房慢病續方、在線審方、送藥上門 一站式服務讓慢病用藥不...
    4億。響應國家衛健委的號召,京東健康旗下的京東大藥房在全力保障藥品供應的同時,聯合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和《健康時報》共同發起「抗擊疫情·慢病關愛與用藥福利計劃」(簡稱「慢病關愛計劃」),讓疫情期間大量有購藥需求的患者有了全面的保障。通過「慢病關愛計劃」,能更好地解決疫情期間患者的看病用藥需求,幫助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患者,實現線上複診續方、送藥上門等服務。
  • 創新醫改|長沙縣:慢病管理健康生態背後的「醫防密碼」
    紅網時刻記者 劉丹 長沙報導長期以來,高血壓等慢病的臨床治療與患者健康管理是分離的兩條線。然而,這種分離並不利於慢病防治。作為湖南省基層高血壓醫防融合項目工作試點縣,近年來,長沙市長沙縣以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為抓手,開啟高血壓等慢病管理新模式,讓醫療滲透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進一步築牢慢病防治公衛防線。健康生態的背後,是長沙縣獨特的「醫防密碼」。
  • 記者探訪定點藥店 重症慢病患者購藥不再難
    門診重症慢病參保患者購藥是否方便了呢?記者今天進行了實地探訪。上午9點半,記者來到國大藥店連鎖有限公司石牌嶺店,該店共有三層,規模較大,工作人員為每位進店的顧客測量體溫後,根據重症醫保和普通自費購藥等不同人群進行分流。記者來到設在三樓的重病醫保專區,進門時藥店負責人正在接聽社區工作人員打來的代購電話。
  • 75%老年人患慢病 國家衛生健康委採取新措施 事關每個人
    會上,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提到了兩組數據:一是超過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約4000萬;二是我國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是77歲,但是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
  • 處方藥去年在中國賣了114億 發明阿司匹林的拜耳醫藥最愛治「慢病」
    14日下午,拜耳醫藥在華發布2015財年中國業績,其處方藥業務2015年在華銷售額達16億歐元(約114億人民幣),較上年增長約7%。「諸如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領域的持續投入,以及新藥上市共同推高了處方藥的業績。」拜耳處方藥事業部中國及亞太區執行副總裁江維向記者表示。
  • 複診續方、送藥上門 京東大藥房攜手藥企全力保障疫情期間慢病患者...
    響應國家衛健委的號召,京東健康旗下的京東大藥房在全力保障藥品供應的同時,聯合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和《健康時報》共同發起「抗擊疫情·慢病關愛與用藥福利計劃」(簡稱「慢病關愛計劃」),讓疫情期間大量有購藥需求的患者有了全面的保障。通過「慢病關愛計劃」,能更好地解決疫情期間患者的看病用藥需求,幫助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患者,實現線上複診續方、送藥上門等服務。
  • 國內外慢病管理現狀及MTM模式探索
    近年來,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慢病)的爆發式增長,導致管理和治療患有多種慢病的患者面臨挑戰。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本文通過了解中美慢性疾病的現狀與管理方式,探討MTM服務在國內應用的可行性。2.慢病管理方式美國採用MTM管理模式,藥劑師在藥物治療審閱期間會回顧患者所有的用藥記錄,包括處方藥,非處方藥,保健品和營養劑。藥劑師通過了解個人用藥記錄來判斷患者是否有吃重複,過量或相剋藥物。從而保證用藥依從性。這項服務對年邁老人,患有多種慢性疾病人群,以及吃多種藥物的患者尤為重要。
  • 解慢病患者燃眉之急 醫聯推出「慢病雲診室」 公益義診
    為此,中國領先的慢病管理平臺醫聯推出大型慢病公益義診活動—「慢病雲診室」,召集包括糖尿病、心血管、慢性腎病、呼吸哮喘等在內的9大慢性病科室的數百位專家開展線上問診,續方開藥,藥品配送到家等服務,解決慢病患者們的就醫斷藥難題。
  • 加快心衰進入門診慢病管理,緩解患者長期用藥負擔
    心衰是「心血管中的癌症」四川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陶劍虹教授介紹:心衰是心血管疾病中一個很常見的病,心衰的患者在中國約超過一千萬,是非常龐大的一個人群。患者不僅飽受疾病的困擾,還時刻面臨死亡的威脅,約有50%心衰患者在診斷5年後死亡 ,生存率低於多種癌症。因此,心衰又稱之為「心血管中的癌症」。
  • 科學網—中國醫療改革須關注慢病共病群體
    中國醫療改革須關注慢病共病群體慢病共病提高了對衛生服務的利用,但同時也增加了患者和家庭的經濟負擔。相關論文近期發表於《柳葉刀—全球健康》。 本研究共納入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中2011年、2013年和2015年的三輪數據,共計11817位受訪者。首次應用全國代表性調查數據和面板分析,探究中國慢病共病負擔、共病對衛生服務利用和災難性支出的影響,及其在不同社會經濟水平人群間的差異。
  • 中醫治慢病,真優勢還是假概念?
    2019年我國慢性病患病率已達23%,慢性病患者已超過3億人。面對艱巨的慢病防治任務,政府高度重視發展中醫藥,堅持「中西醫並重」,將中醫藥納入「大健康」戰略之中,使其成為慢病時代的「中國方案」。近年來,中醫治慢病備受關注,但也頗受爭議,口碑兩極分化嚴重,支持者往往以身說法、推崇備至,反對者則認為中醫沒有標準化,但凡西醫治不了的,人們才會病急亂投醫,求諸中醫進行治療。
  • 慢病管理領域全球最大筆融資出爐;愛爾眼科擬18.7億元收購30家醫院...
    智雲健康,致力於為糖尿病患者及相關人群提供一站式慢病服務與健康管理,近日先後宣布獲得C+輪、D輪融資,累計10億人民幣。據悉,此為慢病管理領域全球最大的一筆融資。同時,愛爾眼科擬向不超過5名特定投資者以發行股份方式募集配套資金總額預計不超過7.1億元(包含現金支付的對價2.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