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線周報,為你挑選過去一周(1.4-1.10)最值得關注的「醫線」新聞。
整理 | 鍾小玉
Part.1
一周投融資
本周全球醫療健康領域融資事件共計 29 起,其中國內 8 起,國外 21 起。在全球已披露融資額的項目中,過億元融資項目 18 起。
國內融資情況如下:
智雲健康,致力於為糖尿病患者及相關人群提供一站式慢病服務與健康管理,近日先後宣布獲得C+輪、D輪融資,累計10億人民幣。其中D輪由招銀國際領投,老股東SIG、東英金融、天士力、博將資本、LB Investment等跟投,C+輪由SIG領投,中電數據、三星電子、東英金融等跟投。據悉,此為慢病管理領域全球最大的一筆融資。
創勝集團是一家具備藥物發現、工藝開發、臨床開發和生產全流程整合能力的生物製藥公司,近日宣布完成1億美元的B+輪融資,由華潤正大生命科學基金和達晨財智聯合領投,益普資本、招商局資本國調招商併購基金和信中利作為新投資者參與跟投,現有投資者中禮來亞洲基金、淡馬錫、高瓴資本、騰躍基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及ARCH Venture Partners繼續參投。
國外融資情況如下:
數據來源:創業邦創投庫&IT桔子,創業邦製圖
Part.2
一周政策動向
關鍵詞:醫療器械、養老服務、縣域醫共體
【全國首個醫療器械全鏈條專業服務平臺在北京落地】近日,中關村發展集團投資打造的全國首個醫療器械全鏈條專業服務平臺已在京落地,助力醫療器械研發企業加快推進臨床、上市進程,解決創新醫療器械產業化、商業化「最後一公裡」的難題。據悉,平臺以市場空白的醫療器械工程化改造為核心,提供醫療器械功能性、可靠性、合規性、易用性、批量性工程化服務,構建全鏈條醫療器械產業服務體,並通過建立一站式綜合服務,解決行業痛點,提升國產醫療器械的競爭力。(北京日報)
【全國衛生健康工作會議要求:探索建立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近日,2020年全國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要紮實做好「一老一小」照護服務和婦幼保健工作。構建支持家庭生育的制度體系和社會環境,發展多種形式的託育服務。持續鞏固母嬰安全五項制度。強化老齡辦綜合協調職能,探索建立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早期、系統、專業、連續的康復醫療服務。(阿沐養老)
【浙江實現縣域醫共體全覆蓋,目標2020年基層首診率超65%】從2020年浙江全省衛生健康工作會議獲悉,2019年浙江已實現縣域醫共體建設全覆蓋,該省70個縣(市、區)已將208家縣級醫院和1063家鄉鎮衛生院建成161家醫共體,成為國內兩個全省域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省份之一,11個區市均納入國家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報告中提出,2020年縣域就診率達到90%左右,基層首診率達到65%以上。(中國新聞網)
【農工黨廣東省委會:建議將成熟防癌體檢納入醫保】近日,農工黨廣東省委會召開2020提案情況通報會,介紹省政協大會提案,醫療服務與保障等成為焦點,有提案建議將防癌體檢納入門診醫保,引入第三方機構參與醫保基金監管等。(澎湃新聞)
Part.3
大公司&大事件
【丁香園「丁香媽媽大學」正式發布,布局家庭健康場景】近日,母嬰知識服務品牌丁香媽媽旗下新品「丁香媽媽大學」正式發布。丁香園副總裁、丁香醫生&丁香媽媽品牌創始人初洋表示,丁香媽媽大學首次體系化地整合了母嬰領域的碎片知識和課程,助力解決新手媽媽孕育1000天的各種問題,讓中國媽媽育兒更輕鬆,成為理想中的MBA——MotherBeyond Awesome。初洋透露,內測期已有超3萬名用戶加入丁香媽媽大學。(創業邦)
【愛爾眼科擬18.7億元收購30家醫院】近日,愛爾眼科發布公告稱,計劃以18.7億元收購30家眼科醫院,其中發行股份交易對價為16.53億元,現金支付對價為2.17億元。同時,愛爾眼科擬向不超過5名特定投資者以發行股份方式募集配套資金總額預計不超過7.1億元(包含現金支付的對價2.17億元)。(經濟觀察網)
【好大夫在線公布團隊診療1年成績單:接診患者數增加8倍,達69萬】網際網路醫療頭部公司好大夫在線CEO王航,於近日公布了團隊診療1年成績單:在過去的一年,好大夫在線平臺上合格運行的團隊3903個,團隊成員13608名,團隊接診患者數從2018年88190人上漲至2019年693668人,接診數增加近8倍,團隊收益從2018年3989933元上漲到2019年25239463元,其收益增加超6倍。(億歐)
【水滴保險商城2019年保費突破60億元,同比增長近600%】近日,網際網路健康險優選平臺水滴保險商城發布2019年度「成績單」,數據顯示,2019年水滴保險商城新單年化保費突破60億元,同比增長幅度接近600%;累計保障用戶數超4000萬,較2019年初增長超3倍。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表示,2020年水滴保險商城將攜手合作夥伴,繼續拓展國內健康險增量市場,圍繞目標用戶打造更具競爭力的保險產品。(動脈網)
Part.4
新產品&新技術
【中國首例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完成】從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獲悉,中國首例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TKA)手術近日在北京完成。此次使用的HURWA關節手術機器人是中國自行研發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現代尖端科技醫用設備。據介紹,該手術由北京協和醫院關節外科林進、王煒團隊實施。(中國新聞網)
【國內首個食管癌臨床性篩查精準風險預測模型建立】近日,《胃腸內鏡學》在線發表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教授柯楊團隊研究報告,基於多中心真實世界研究設計,在北方高發區和南方非高發區1萬餘例臨床內鏡門診就診者中,構建並驗證了首個適用於我國「食管癌臨床機會性篩查」的精準風險預測模型。經統計評估,在北方高發人群數據集中,該模型預測準確率達87.1%。在深圳分中心所收集的異質性很強的混居人群樣本中(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模型預測準確率仍高達84.3%,提示該模型具有非常理想的人群適應性及可推廣潛力。(中國科學報)
【AI腦瘤術中成像技術150秒識別病理診斷】近日,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一項研究中,一款在大腦手術中診斷常見腦腫瘤的人工智慧系統,通過機器學習檢查了腦腫瘤圖像分類的診斷準確性,並與病理學家解釋傳統組織學圖像的準確性進行了比較。兩種方法的結果均具有可比性:基於AI的診斷準確率為94.6%,而基於病理學家的解釋為93.9%。診斷能力與病理醫生相當。(健康界)
【全球首個血友病基因療法,3年後給藥患者年出血率減少96%】全球性的生物技術公司BioMarin,近日宣布其評估基因療法valoctocogene roxaparvovec(valrox,BMN270)治療重度A型血友病療效和安全性的I/II期研究的三年數據已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結果顯示,三年後患者的平均ABR降低了96%,目標關節出血100%消除。(生物谷)
Part.5
言論&數據
【華蓋資本許小林:科技與醫療,將成中國未來投資最重要的兩個方向】近日,華蓋資本創始合伙人、董事長許小林在深響年度機遇峰會上談到對未來投資的看法:一、中國VC/PE行業追趕美國的節奏與國家同頻;二、中國VC/PE行業「正」經歷大浪淘沙,只有不到5%的機構真正能活下來;三、未來投資機構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產業深度上;四、中國未來投資最重要的兩個方向:科技與醫療,股權投資將成為重要推手。(創業邦)
【鼎暉投資柳丹:中國本土大藥企投資併購步伐加快是趨勢】近日,鼎暉創新成長投資執行董事柳丹在接受創業邦採訪時表示,在中國的醫藥市場會有兩個大的特點:中國本土的大藥企,在投資併購上的步伐會加快;但同時未來一定也是大的製藥Pharma企業和小的生物Biotech公司共存的狀態,形成相輔相成的生態環境。
【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規模將突破4萬億元】近日,從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大會上了解,近年來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據統計測算,2019年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規模近3.2萬億元,近3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8%,預計到2020年產業規模將突破4萬億元。(養老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