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在親人去世後,不傷心呢?專家:符合常理

2020-12-20 小咪侃娛樂

導語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一旦上了歲數,就可能會面臨著死亡,就像是我們身邊的老人,隨著年齡變得越來越大,身體健康也一日不如一日,終有一天,他們會離開這個人世間,看到身邊的人離開我們,心裡會覺得萬分的難過,這樣的生離死別更能感受到生命是多麼的可貴,才知道好好珍惜身邊的人是多麼的重要。

老人去世後舉辦哭喪嗎?

你會看到周圍的鄰居或者是自家的老人去世之後,為給他舉辦一場隆重的葬禮,家裡面所有的兒女子孫,還有親戚們都會穿著白色的衣服一起給老人送行,這個時候他們會表現的極其悲傷,還會嚎啕大哭,很多人對這種行為是比較好奇的,尤其是年輕人,沒有經歷過這種場面。其實這種場面也是為了能夠給老人置辦一個莊重的葬禮,讓老人走得更加的安心。

為什麼有的老人去世之後親人不哭也不悲傷

也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當老人去世之後,親人們會表現得極其的淡定,會安安靜靜的給老人送行,在這個過程中會表現的非常的平穩,情緒上也沒有太大的波動和起伏,這在外人眼裡看上去也是很奇怪的。通常這種不哭的表現會被認定為是冷漠,對老人沒有留戀之情,也是沒有孝心的表現,難道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冷血嗎?

其實根據專家研究表示,這種說法都是極其錯誤的,還會把這種說法稱之為是心理情感隔離,通常也是在遇到非常悲傷的事情之後,讓身體出現空白階段,這個時候人們就會把自己的情緒給隱藏起來,不會輕易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幾天所發生的事情會在心裏面慢慢的沉澱和消化,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行為和意識。

通常這種人是不願意面對親人離去的現實的,就會把自己關在自己的世界裡面,不讓任何人去打擾自己的生活,就像是套中人一般,一般這種人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如果說身邊有這樣的家人或者是朋友的話,一定要好好的愛護他們,不要讓他們在心理上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對他們來說可能會造成特別大的打擊。

身邊有人去世後,身體會有的5種反應

否認

當第一時間得知有親人去世的時候,大多數人不願意把這個消息當成是真的,會在第一時間否認這個消息,覺得一定是自己聽錯了,或者是別人亂傳消息,在心裏面是否定的,會有一種自欺欺人的表現。

憤怒

尤其是家人生病之後,在醫院裡面經過很多天的治療,沒有結果,這個時候通常人們會覺得憤怒,因為經過了這麼多天,還是導致這個結果,他們是不能夠接受的,在情緒上面也會有所波動,嚴重的還會出現狂吼、暴躁的場面,這都是人之常情,是能夠理解,但是還是建議不要在醫院裡面進行這種喧鬧,畢竟還是有其他病人的。

爭取

很多人這個時候還會覺得還是有一絲希望的,能夠爭取盡最大的可能挽救家人的生命,也希望家人能夠得到及時的救助和幫助,爭取重新挽回一條生命,相信這是所有人最希望看到的事情。這都是人之常情,不管怎麼說,都希望身邊的人能夠好好珍惜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他們能夠陪伴著你,就是最寶貴的事情,千萬不要等到失去之後才會覺得後悔。

悲傷

當得知親人去世已經成為事實的時候,這個事實已經無法改變或者是扭轉現狀,情緒就開始逐漸的走向悲傷的狀態,開始出現流淚、難過、抽泣等正常的生理反應,這個時候人們的情緒需要得到更好的發洩,否則憋在身體裡面是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如果說大家想哭的話,一定要大聲的哭出來,才會把悲傷的這種情緒給宣洩出來。

接納

最終事情已經成為定局,沒有辦法進行扭轉,也開始接納這個事實,這也說明在心理上已經是被認可了。雖然說這個時候情緒還是特別的低落,但是這個階段已經不會再去做特別衝動的事情了,但是這個低落的心情一般會持續好幾天才能夠緩過神來,也希望身邊的加人或者是朋友,不要對他有太多的打擾,讓他自己慢慢的療傷,終究會在陰影裡面走出來,開始正常的工作和和生活,畢竟自己還有工作和家庭需要去照顧,還是要樂觀一點的。

每個人面對生離死別反應是不同的

嚎啕大哭

通常這種人是比較感性的人,不管是在遇到什麼問題的時候,情緒會第一時間受到波動,開始出現不同的變化,而且這種人通常都是比較真性情的人,也是值得交往的一個人,他在面對生離死別的時候,會覺得痛心和難過,只有哭出來才會讓自己身體變得舒服一點。

不悲不喜

通常這種人是比較理性的人,不管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比較的淡定,而且這種人是很難表達自己的情緒的,他會把自己的情緒給隱藏起來,不管是快樂還是難過,在表情上是看不出任何的變化的,這種人通常也是很沒有安全感的,因為他害怕身邊的人失去和離開,所以說會儘量克制自己的情緒,不去亂發脾氣,更不會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對身邊的人離開表示理解

有的人在去世之前,是經歷著病痛的折磨,尤其是患有癌症的人,有些癌症是不能夠進行治療的,只能是通過藥物來維持身體的疼痛,這就使得身體會承受著成千上萬倍的折磨,在所有人眼裡都會覺得心疼,而如果說這種人去世之後,會表示理解,因為他擺脫了這種病痛上的折磨,或者已經遵循生老病死、世間輪迴的這種自然規律,一切都是正常的,所以說他心裏面會表示理解。

結語

每個人在親人去世之後心裏面都是難過的,但是宣洩的方式不同,我們所看到的也就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不要去貿然的判斷這個人心態是如何的,也不要沉浸在悲傷裡面太久,畢竟我們還是需要生活的,往前看,你會發現世間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些人親人去世就是哭不出來?是真不傷心嗎?可算是知道了
    導語:為什麼有些人親人去世就是哭不出來?是真不傷心嗎?可算是知道了有生命的降臨,大家都是高興且興奮的,因為生命是非常可貴的,也能一起經歷陪伴;但是有生命的消失,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去世,死亡,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是很悲傷的,有的人甚至哭的能暈過去。
  • 農村辦理喪事為什麼要請歌舞表演的,親人去世他們不傷心嗎?
    前幾年因為有事去北方某省出差,正好居住在一個村裡面,恰巧那個村子有辦喪事的,我因為喜歡熱鬧,所以就想看看和我們菏澤喪事習俗禮節之處有什麼不同,開始還想著應該大同小異吧,可是看了不大一會,我就感覺非常震驚,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這樣的喪事辦法,真的是第一次遇見。
  • 為什麼有些人在親人去世後,不哭也不悲?心理專家說這是正常心理
    每天更新優質心理學科普 相信在每個人的人生當中,都會經歷身邊親密關係之人的離世,我們生而為人,都不是孑然一身。相信經歷這種事情時,每個人都會感到傷心欲絕,痛苦不已。
  • 為何有些人在親人去世後,不哭也不悲?無外乎這三種原因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實中有這麼一類人,就是當他們在面對親人的逝去時,表現得異常冷淡,不哭也不悲,讓人絲毫察覺不到他們的感情波動,這又是為什麼呢?可能很多朋友都會覺得這類人十分無情,十分冷漠,對他們也難免會產生憎厭的態度,可事實真如眾人所想的那般嗎?其實不然。
  • 親人去世後不難過的人,心裡是怎麼想的?
    親人去世後不難過的人,心裡是怎麼想的?其實,親人去世後面無表情,不悲不哭的人並不代表不傷心,而是過於悲慟刻意去掩飾自己,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所以那些不悲不哭的人不一定都是鐵石心腸,也有可能就是那些懂得克制的人,這樣的人人品不會差。
  • 為什麼老人在去世前,嘴裡會碎碎念個不停?專家研究後作出了回應
    為什麼老人在去世前,嘴裡會碎碎念個不停?專家研究後作出了回應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這句話說起來輕鬆,但是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痛苦,誰能真正地感同身受呢?雖然科技的發展如此迅速,但是卻依舊改變不了人會老、會死的事實。有的人生命是短暫的,有的人卻可以長壽,至於原因還真的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我們每個人都逃不過生老病死這一事實,皮膚可以通過各種辦法延緩衰老,唯獨人的生命不可以。
  • 為啥有人在親人去世後不哭不悲,這是什麼心理?心理學家這樣解釋
    為啥有人在親人去世後不哭不悲,這是什麼心理?心理學家這樣解釋每個人都會經歷生死離別,這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在親人去世後,很多人都會前來弔唁,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在他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難以相信。
  • 親人去世為什麼三年內不能結婚
    其中,就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就是親人在去世三年內是不能夠結婚的,那麼,這種說法真的是正確的嗎?又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說法呢?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忌諱呢?大家不要心急,且聽,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人,易學、民俗、風水文化研究堪輿,八字預測,起名改名,手相面相、擇日擇吉名家少林寺釋元靜大師,拂去千年歷史的迷霧,揭開易經神秘的面紗,風聲水起與您滿滿到來!
  • 親人去世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心理學家來告訴你答案!
    然而也有一些人,他們完全相反,表現的不哭不悲。這些人又是什麼心理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後來庫伯勒-羅斯發現人們在失去親人後似乎也經歷了類似的心理過程。這就是心理學中極為著名的「悲傷階段」理論。比方說,家裡的老人突然去世,我們可能攻擊那個沒有照顧好她的親人。比如說,自己親人因為出了車禍離世,我們就會對那個撞人的司機,心懷憤怒。
  • 朋友親人去世怎麼安慰 安慰失去親人的句子
    如果我們的好朋友家裡有親人去世,我們就需要好好陪伴朋友,開解一番。只有我們陪在身邊安慰,朋友才能更快走出悲傷。那麼朋友親人去世怎麼安慰呢?
  • 為什麼親人逝去的時候很多人不悲不哭,這是什麼心理
    高興時會微笑,傷心時會落淚,痛苦時會揪心,憂傷時會沉默。各樣的情緒與心理變化,會有不同的外在表現!當面臨親人離世的時候,很多人會以悲愴之泣淚表達自己對至親者遠離的不舍與痛心。也有人會表現出與常人不同的淡定與冷靜,不悲不泣。令人心生疑竇,難不成其與死者不夠親近,或是其本就是「無情」之人?這些面對親人離世都「無動於衷」的人,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 心理學:親人離世後,家人不哭也不悲是正常現象,原因很簡單
    因此,不僅是父母養育我們,我們所有的親人組成一張龐大的關係網,都會給我們提供幫助。所以說,親人是我們最依賴的人,當親人去世後,人們會感到悲痛,既是因情而悲,亦是因理而悲。
  • 夢到去世的親人,有何預兆呢?這2種原因,你要知道
    佛教有句話講:「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夢,本來是一種虛幻的現象,可是也有真的,有的是鬼神來啟示你的夢。但是醒來後,想看也看不見,抓也抓抓不著,拿不來也送不走。真要明白了,覺悟了,所有的都是假的,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空的。
  • 有些人會夢到去世的親人,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科學家給出答案
    有些人會夢到去世的親人,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科學家給出答案睡覺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人生中會有1/3的時間會在睡夢中度過,而在睡覺的時候做夢是不可避免的,而在做夢時,夢到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但為何有人會夢到去世的親人,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科學家給出答案。
  • 農村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把生前的衣物都燒掉?有什麼講究嗎?
    在農村有這樣一種說法,就是在人去世了以後,需要把逝者生前穿過的衣物全部都燒掉,哪怕是之前花了好幾千塊錢買的,也最好都燒掉,這麼做到底是為什麼呢?其次,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經常會認為將逝者的衣服放在家裡看到會很傷心,所謂睹物思人,所以才去燒掉。記得我媽媽去世多年以後,偶然的一次收拾柜子,看到了我媽穿過的一件毛衣,那還是我在濟南的時候給她織的。我捧著毛衣看了好久,竟然發現在衣服上還留有媽媽的髮絲。當時心裡的難過,立時漫過了整個的心,淚水大滴大滴的落在衣服上。
  • 為什麼有時睡覺會夢見去世的親人,有什麼預兆?今天長見識了
    為什麼有時睡覺會夢見去世的親人,有什麼預兆?今天長見識了在很多時候,我們都做過各種各樣夢,有些夢境是虛幻縹緲的,和我們的現實生活沒有任何的關係,但是有些夢境卻和我們身邊的人有著很大的關係。而且有些時候我們在睡覺的時候會夢見去世的親人,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什麼預兆呢,讓我們一探究竟。其實很多夢境的產生和我們心中所想的事情有著很大的聯繫,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也不是全無關係。我們在某些時候夢見自己去世的親人,那很有可能就是我們在白天的時候想到了自己的親人,所以晚上才會做相關的夢。
  • 為何親人去世後要披麻戴孝?這一習俗是怎麼產生的呢?
    比如在我們國家的傳統禮節中,有些人過世後,親人都要披麻戴孝進行哀悼,還有就是關係越親近的,所穿的孝服就越厚。披麻戴孝源於傳統習俗中的喪服制度。早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就對這種五服制度的基本框架作了相對明確的規定。五服制就是根據血緣的親疏關係而規定的不同喪服,一共分為五種。包括齊衰、斬衰、小功、大功和緦麻。其服喪時間的長短,和喪服的紋理粗細等,也包括其製作,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 經常夢到去世的親人,有什麼預兆呢?
    生活中的夢境解析就是要我們能夠清楚的認識這個世界,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維度,夢境中形成的可以回到現實中知道自己的問題,夢境解析,看看老是夢見親人去世怎麼回事?夢見親人去世,保持記錄的狀態很重要,這兩天隨時都會有靈感在生活細節中出現,把它記錄下來,是很寶貴的創意財富呢。創造力和想像力強的工作或學業最適合你,主動去爭取這樣的崗位吧。
  • 國足名單引起外界爭論,為何總是不符合常理,按實力來就那麼難嗎
    然而這份名單也引起了外界質疑,為什麼選人總是那麼的不科學,按球員實力來篩選就那麼困難嗎?相信很多的球迷都知道,現在國足已經有好幾名歸化球員了,但是這期新名單中還是有些歸化球員沒有徵召。據相關媒體報導,是因為相關部門方面認為每期的國足名單中,3-4名的歸化球員會比較合適。
  • 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
    雖然平時聽搖滾不多,但我還是很喜歡這種以情懷為賣點的燃燃的勵志片的:畢竟音樂很好聽,大鵬很努力,喬杉很逗,小嶽嶽很醜,最主要的是,娜扎很美。 我跟我們家左一在深圳來福士廣場的電影院看完後,我倆走在南海大道回家的路上,交流觀後感。我跟左一說,看完真的很感動,但是也覺得自己有些悲哀。她問為什麼。我說電影裡有句話,也是一個插曲,我印象特別深刻:「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