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有多項世界之最,其中一個就與酒文化有關,「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酒麴實物」在石家莊市藁城區臺西f14商代遺址被發掘出來,有完整釀酒作坊出土的8.5 公斤酵母殘骸,經鑑定為目前世界上保存年代最久(3400多年)的酒麴實物。這已經不僅僅是全國之最了,而是全球之最~雖然,目前石家莊沒有享譽全國的酒類品牌,但是地方名酒還是有不少的,藁城宮酒、子龍醉、棗木槓、味道府,都深受本地鄉親歡迎。今天,選其中4個一一道來。
藁城宮酒
藁城(古稱廉州)的宮酒是有著悠久歷史的。相傳漢光武帝劉秀徵討王莽路過藁城,納郭莊村郭昌之女郭聖通為妃,郭家獻上兩壇藁城所產"濃香醴",劉秀喝後讚賞不已。劉秀稱帝後下聖旨,藁城"濃香醴"為皇宮專用,禁止出售,廉州宮酒從此名聲在外。在民國年間由於戰禍連連,釀酒業蕭條,藁城宮酒工藝一度散落民間。1945藁城縣建酒廠,開始研究挖掘整理"宮酒"工藝,釀出了新一代宮酒。藁城宮酒採用的是傳統固態發酵工藝,酒香濃鬱,入口綿甜。酒廠的鎮廠之寶是盛滿美酒原漿的大木海,這些木海已經很少見了,是1945年建廠時的用具,其中兩個木海中盛放的原漿就是1945年時的產品。
子龍醉
從宋代王氏大曲燒坊到正定國營製酒廠,在延綿長久的歷史演變中,子龍醉遵循著古法釀造,始終如一的古訓。自朝廷貢品銀光酒到1983年生產的銀光酒,以及如今的銀光系列白酒,均為傳統工藝,古法釀造,為地道的五糧燒酒。子龍醉酒業在繼承宋代真定府煮酒老店「王氏大曲燒坊」的傳統工藝基礎上,結合現代化的設備儀器,大膽創新不斷提高子龍醉酒的質量。
行唐「棗木槓」
行唐棗酒俗稱「棗木槓」,以「烈性」著名,俗語「喝了棗木槓,再吹大酒量」、「棗木槓子頂死人」。行唐種植棗樹的歷史已有三千餘年,棗酒的釀造隨同著棗樹的種植而來,清初時達到鼎盛,棗鄉釀酒作坊比比皆是,棗木槓酒曾經成為行唐的代名詞,「棗木槓酒」釀造技藝被列入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欒城「味道府」
欒城自古為燕趙古郡,釀酒歷史源遠流長,是「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的先祖蘇味道故裡。蘇味道(648—705)初唐政治家、文學家、釀酒名家。傳說,神龍元年元宵之夜,蘇味道用自家釀製的酒款待天下名士,眾名士一飲驚嘆不已,方知此酒為蘇味道用私藏的古酒秘方研釀而成。當夜,名士酒興大發,飲酒賦詩,通宵達旦,蘇味道也因此留下千古名篇《正月十五夜》。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獨特視角看社會!歡迎關注 峰輕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