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合作社成為脫貧「新引擎」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在新疆喀什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為帶動新疆農民脫貧致富的穩定渠道。圖為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綠色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內,負責人依比拉依木·阿布拉與員工查看肉雞生長情況。 周旋 攝

中新網新疆喀什11月23日電 (李建東 木尼熱·阿布來提)一條引水管直通食槽,工作人員駕駛餵飼車按時投食……在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克孜勒博依鎮託萬阿日克什拉克村,一個專業養雞場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新渠道。

23日一早,養殖戶依比拉依木·阿布拉和員工們來到養雞場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以前很多村民家裡養雞,但不成規模,雞的銷售價格低,帶來的收入不穩定。」依比拉依木·阿布拉告訴記者,2018年底,在政府幫助下,村裡修建了養雞場,為村民帶來了脫貧契機。

「我和6個合伙人承包了養雞場,並成立了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有畜牧局技術人員定期來給雞打疫苗,並提供技術指導,養雞場逐漸步入正軌。」依比拉依木·阿布拉說,養雞場就業人員都是本村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飼料營養搭配、飲水時間控制、雞舍溫度和光照……如今,依比拉依木·阿布拉每天都要和同事對雞舍進行標準化管理。村民吾吉麥麥提·艾孜孜說:「我在這裡就業每個月可以掙到2000元,而且年底還可以分紅,這樣算下來的話,一年可以掙到5萬元。」

在新疆喀什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為帶動新疆農民脫貧致富的穩定渠道。數據顯示,2019年,新疆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平均可分配盈餘1168元,普遍比生產同類產品的農戶增收20%以上。

這幾天,喀什地區莎車縣艾克熱木江農副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裡正忙得不可開交,合作社成員在準備著運往鄭州的農產品訂單。該合作社負責人艾克熱木江·吐爾孫說:「合作社主要解決了農產品銷售問題,讓起初只莎車縣城內出售的產品走到了疆外。」

合作社建在莎車縣阿拉買提鎮塔尕爾其吾斯坦村,該村以種植巴旦木、核桃、萬壽菊、棉花和小麥等農作物為主。每到豐收季節,農民們最擔心的便是找不到銷路導致農產品難賣。

在「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合作社利用淘寶、微信等網絡平臺拓寬銷售渠道。艾克熱木江·吐爾孫說:「2019年工作隊幫我找了場地,建起了專業加工廠,還幫忙建立、聯繫銷售渠道。」如今,合作社共有13名員工,其中6名貧困戶每月收入在2000元至4000元之間。

記者了解到,在喀什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涵蓋的領域從傳統種植養殖不斷向外拓展,逐漸形成糧棉油生產、農機、植保、民間工藝、旅遊休閒農業、電子商務等多元業態發展格局,呈現出「合作社+」發展態勢。

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新疆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26424家。未來,新疆將全面開展合作社質量規範化提升行動,重點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規模化基地建設、營銷體系建設、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加工儲運設施設備建設等工作,全面提升合作社綜合實力。(完)

相關焦點

  • 喀什地區首家農機合作社聯合社成立
    近日,由新疆西部鐵牛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牽頭組建的農機合作社聯合社正式成立,並召開了第一次會員大會。與此同時,由該公司研發的喀什地區智慧農機信息管理平臺測試版上線運營。中國喀什網記者 劉孟馨 攝喀什地區擁有17.8萬餘臺拖拉機、聯合收割機設備,擁有在冊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人員14.7萬餘人;擁有大型工程機械9093臺,在冊大型工程機械操作員2559人;登記註冊的農機合作社有444家。
  • 電影《喀什古麗》新疆首映 觀眾:視覺盛宴中感受「新喀什」
    電影《喀什古麗》在新疆喀什市舉行首映儀式。中新網新疆新聞10月21日電(胡嘉琛)21日,電影《喀什古麗》在新疆喀什市舉行首映儀式。觀眾觀影后稱,在一場視覺盛宴中感受到了「新喀什」。影片中,男主角為深圳某中學新疆內高班班主任,女主角是來自喀什的內高班帶隊老師,一段共事經歷,互生情愫,但陰差陽錯沒能在一起。於是男主角帶著女主角送的定情物——塔吉克族鷹笛,前往喀什尋找女主角,經過一番波折,他們最終獲得了一份美好、真摯的愛情。喀什地委書記李寧平,喀什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帕爾哈提 肉孜等出席首映儀式。
  • 攻堅拔寨斷窮根 昂首闊步奔小康——寫在喀什地區脫貧摘帽之際
    2020年11月1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莎車等10個貧困縣退出的公告》,這意味著作為全國深度貧困「三區三州」之一、自治區脫貧攻堅主戰場的喀什地區從此摘掉了壓在頭上的窮帽子,也宣告了佔祖國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新疆,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 新疆莎車縣:「三管齊下」助脫貧路上「一個不能少」
    中新網新疆喀什11月11日電 (米爾班 努爾阿力木)莎車縣隸屬於新疆喀什地區,地處新疆西南邊陲,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中的一個縣,貧困人口多、脫貧難度大。近年來,莎車縣墩巴格鄉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多管齊下」,因人因地施策實現貧困民眾在脫貧之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 ——記新疆喀什艾格鐵熱克村第一書記劉志軍
    中國氣象報記者 李冬梅  5月1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組一行70人在喀什伽師縣江巴孜鄉艾格鐵熱克村調研時,被合理規劃的村容、乾淨整潔的村貌,以及鄉親們脫貧後奔小康的勁頭、七嘴八舌點讚第一書記劉志軍的場景所嘆服,不禁詢問是什麼力量驅使他在決戰脫貧攻堅中一幹就是三年
  • 透過畫面 聽到笑聲——新疆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
    展覽由65個圖片故事組成,通過小切口反映大時代,從百姓視角講述新疆各族群眾在黨的治疆方略下,團結奮鬥,攻堅克難,獲得幸福生活的故事。在每一幅照片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新疆各族群眾一步步走過的脫貧之路。他們勠力同心、步履鏗鏘,將自己的辛勞與汗水一同鐫刻在廣袤的土地上;更把他們脫貧後的喜悅展示在我們眼前。
  • 【新疆脫貧攻堅】細中打底 忙中拓路 「冬季攻勢」織密織牢「幸福...
    走進冰雪覆蓋的新疆農牧區,像託依堡勒迪村這樣讓「冬閒」變「冬忙」、讓小培訓孕育新產業、讓小課堂傳遞好政策的情景隨處可見。  記者在採訪中真切感受到,在全疆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之際,各地在「冬季攻勢」中既打好鞏固脫貧成果的底子、又拓寬增收致富的路子,「冬季攻勢」帶給廣大農牧民的是內心的火熱和無限的希望。
  • 觀眾評影片《喀什古麗》「是新疆文旅一張靚麗的明片」
    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新疆新聞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收到最新資訊了,完全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新疆:大數據「跑腿」讓脫貧攻堅更精準
    中新社新疆喀什10月28日電 題:新疆:大數據「跑腿」讓脫貧攻堅更精準作者 胡嘉琛「我每月有固定工資,還有土地流轉的收入。所以能支付這些醫療費。」近日,通過向政府工作人員詳細講述家庭情況,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克孜勒博依鎮阿依丁村村民阿木提·卡地爾在「脫貧攻堅數據平臺」的「紅色預警」得以解除。脫貧攻堅數據平臺是新疆完善防止返貧致貧監測預警機制的一項舉措。該平臺根據收入和「兩不愁三保障」指標,設有「紅橙黃綠」四色信號燈分級預警;收錄著新疆未脫貧人口、已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逾300萬人的動態信息。
  • 新疆英吉沙縣:讓傳統老手藝助推鄉村振興
    新疆英吉沙縣芒辛鎮喀拉巴什蘭幹村立足本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大宣傳和支持力度,把傳統老手藝發展成致富新產業,促進村民增收,鄉村振興。 在喀拉巴什蘭幹村,英吉沙小刀村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阿卜拉江家的小店裡,每天都有遊客過來購買小刀等旅遊紀念品。
  • 扶貧戰疫,愛心護航——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向新疆喀什捐贈防疫口罩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際,深圳對口幫扶地區的扶貧戰疫更是市捐助中心當前工作的重心。  市捐助中心近年來一直大力幫扶深圳市對口支援的新疆喀什、塔縣等地,捐助扶貧款物約200萬元。近日,深圳援疆喀什社工站向市捐助中心提出需求,在復工、復產、復學關鍵時期,該地區農村貧困群眾急需一批防疫物資。
  • 一心一意致力脫貧攻堅的第一書記李言
    中新網新疆新聞7月21日電(居光偉)村容村貌變了、村民思想變了、家庭收入變了……談到兩年多來村裡發生的變化,新疆公安廳交警總隊高等級公路支隊駐喀什地區莎車縣闊什艾日克鄉闊什艾日克村第一書記李言充滿成就感。
  • 十張拼圖看新疆「硬核」脫貧[組圖]
    拼版照片:左圖為在2016年巴黎時裝周秀場後臺,來自新疆哈密的農村婦女熱娜古麗·素批(右)和設計師秦旭(左)與身著時裝的模特合影留念。熱娜古麗是新疆哈密的一名民間繡娘,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熱娜古麗開辦了刺繡專業合作社,並與內地時裝設計師合作生產高端時裝(資料照片,採訪對象提供);右圖為1995年,在新疆莎車縣,各族群眾逛「巴扎」(集市)時在新產品攤前駐足,對各種音響和磁帶產生濃厚興趣(新華社記者 武純展 攝)。
  • 新疆阿克陶:出外光景日日新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新疆阿克陶縣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部,96.4%的地域為高寒山區。長期以來,崇山峻岭成為山區牧民脫貧的「攔路石」。近年來,阿克陶縣圍繞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目標,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發展特色產業,於今年成功脫貧摘帽——讓廣大群眾在戈壁平原上迎來新光景。
  • 《山海情》新疆版續集來了!
    該劇以福建省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進行的「東西協作」扶貧為背景,講述了寧夏西海固地區的移民們在國家政策的幫扶下,群策群力,努力建設新家園、走向康莊大道的故事。「東西協作」在新疆也不乏實例,2月11日,沿海城市深圳援疆對口幫扶的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境內海拔平均高度在4000米以上)班迪爾鄉坎爾洋村,處處洋溢著春節的喜慶,續寫著《山海情》的新疆版劇集。
  • 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標誌著鄉村振興將成為繼脫貧攻堅之後農村發展的新主題。鄉村振興更是脫貧攻堅的下半篇文章,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推動農業農村向著更高目標發展的必然要求。合陽縣在脫貧攻堅伊始,就將目光對準了達成全面小康的後續發展上。致力於打造農村發展更加強勁的新引擎,將產業升級晉檔做為主要抓手長抓不懈。
  • 【陳道有故事】新疆喀什採訪記(下)
    喀什採訪時,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雄率領廣東省宣傳文化援疆代表團也在喀什訪問,我們同機回烏魯木齊。烏市氣氛緊張,我們被告知,儘量少出門,更不要單獨外出。自治區主要領導要會見林雄部長,林部長希望帶攜我們,一起。但時間一再改變,我們等呀等,接連發生嚴重暴恐事件,新疆主要領導的緊張可以想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梅:脫貧致富...
    ▶特色種植業咋發力⑩】  新疆日報訊(記者韓沁言報導)「我家有4畝新梅園,今年收入6萬元。」8月28日,伽師縣英買裡鄉拉依力克村村民賽米·吾斯曼樂呵呵地說,「新梅已成為我們脫貧致富的『金果果』。」
  • 中國電信「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共築美好小康生活」主題報導之四丨從...
    各幫扶小組積極動員華為、中興等產業鏈合作夥伴,協調廣東農墾集團等涉農龍頭企業,在4個定點扶貧縣引入近百家企業進行項目對接,共計引入產業投資超1億元,落地24個幫扶項目,為當地貧困群眾就業脫貧、穩定增收探索了新路子。
  • 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組建茶葉合作社 茶農產業增收增效
    為拓寬銷路,幫助茶農增收,當地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茶農」的方式,建立長效機制鞏固脫貧成果。此舉以合作社的引領帶動作用,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引擎。 12月2日,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作為全國唯一的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一直以茶產業為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