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圖集
廚藝大師當代言人、短視頻達人手把手教學……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後,北京市總在全市職工中發起垃圾分類總動員,讓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成為文明新風尚——
北京:垃圾分類凸顯「工」力量
閱讀提示
北京市總依託16個區總工會、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工會和7個市級產業工會,開展「我承諾 我分類」「我踐行 我分類」等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引導職工廣泛參與垃圾分類工作。如今,垃圾分類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成為文明新風尚。
「千層面、碎瓦片、剩巧克力、牛奶盒子,哪些屬於可回收物」……9月17日,北京市總工會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一份垃圾分類「考卷」,活潑俏皮的風格引得不少職工「技癢」,掃碼參與挑戰。
隨手拍、玩遊戲、答題抽獎品,廚藝大師當代言人,短視頻達人手把手教學……今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以來,北京市各級工會主動融入大局,用豐富多樣的形式在職工中開展垃圾分類「總動員」,引導廣大職工做垃圾分類的宣傳者、引導者、踐行者和推動者。
「要讓垃圾分類的意識深入人心,在全社會形成一種文明自覺。工會在組織動員職工群眾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我們要利用好這一優勢,引領職工群眾開展垃圾分類,在助力文明城市建設中發揮工會組織應有的作用。」北京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說。
引——
「三個帶頭」激發參與熱情
「隨手分一分,心情倍兒棒!」近日,北京市東城區總工會發布的一則視頻成為「網紅」,視頻中,北京市勞模、國家級廚藝大師何亮邊做菜邊鼓勵大家踐行垃圾分類。
何亮在抖音、快手等平臺擁有近千萬粉絲。包括他在內,連日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環衛工人李萌,書法家郭寶慶,歌手林依輪,奧運冠軍何姿、秦凱夫婦,北京市勞模、作家張萌等一大批勞模、明星紛紛亮相視頻、海報等,被工會請來為垃圾分類「站臺」。
垃圾分類,觀念先行。自北京市工會系統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各級工會組織通過發揮黨員幹部、勞動模範、骨幹企業「三個帶頭」作用,激發職工參與熱情,確保工作落地落實。
北京市總工會機關幹部全部籤署承諾書,參與社區垃圾分類工作。西城區總工會開展「一個支部承包一個桶站」活動,幹部下沉社區「看桶守桶」。截至目前,全市工會系統已組織11.8萬餘名黨員幹部職工參與志願服務活動。
與此同時,北京市總選擇北汽集團、首農集團、公交集團、城建集團4個大型國有企業工會作為垃圾分類宣教引導試點,僅京內職工就覆蓋30餘萬人。
北汽集團、公交集團工會分別推出線上知識競賽活動,鼓勵職工每天答題積分、參與抽獎,吸引67.8萬人次參與。城建集團工會將此項工作納入重點考核,各基層單位積極開展知識競賽、籤訂承諾書等活動,努力做到職工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垃圾正確分出率100%。
教——
線上線下講解讓垃圾分類不再難
4個垃圾桶,手中的垃圾到底該扔進哪個呢?
針對居民最「頭疼」的問題,北京市各級工會在開展垃圾分類動員時,把普及垃圾分類知識作為活動重點。
8月26日,北京市總工會舉辦「職工志願在行動 垃圾分類雲助力」線上直播培訓。直播中,參訓職工通過彈幕積極互動、踴躍提問,宣講員一一進行了解答。
這次培訓實現對該市各區、街鄉的全覆蓋和重點企事業單位的廣覆蓋,當天在線觀看超過5.5萬人次,培訓視頻累計點擊量達12萬人次。在市總帶動下,北京市各級工會和職工也紛紛組織垃圾分類培訓,提升職工的垃圾分類水平。
海澱區環衛中心的工人靳海軍多次參與區總工會組織的垃圾分類知識學習,通過反覆看圖、看視頻、做試卷,成了垃圾分類達人。在日常工作中,靳海軍常向路人展示垃圾分類的方法與注意事項,「我們有義務把這個宣傳出去。」
做——
發動職工志願者「盯桶守桶」
「您的垃圾分類了嗎?」「大棒骨屬於其他垃圾,您下回記得別丟錯了。」作出這些溫馨提示的,是分布在北京各社區、街道的職工志願者。
目前,北京市有2萬餘名專職垃圾分類指導員,但分類垃圾桶站卻有7.6萬個。對此,北京市工會系統廣泛發動職工志願者,下沉社區參與「盯桶守桶」。
密雲區總工會專門組建起一支由百名職工組成的垃圾分類志願服務總隊,利用周末時間參與「桶前值守」。平谷區總工會則已累計組織職工志願服務垃圾分類和環境整治活動100餘次。在朝陽區,區總工會正陸續發動11萬名職工志願者參與「盯桶守桶」。東城區總工會則依託全區1600餘家「暖心驛站」「職工之家」,建立垃圾分類志願者和觀察員,形成多層面立體化工作體系。
創——
工會職工「齊」思妙想
「各級工會不斷創新主題活動形式,引領職工主動參與。」北京市總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各級工會設計製作發放各類知識手冊、海報、折頁等資料100餘萬份,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動員、培訓答題、志願服務等各類線上線下主題活動9500餘場次。
在北京市各級工會組織帶動引領下,垃圾分類的理念正不斷融入職工的生活習慣,成為行為準則和文明新時尚。
各基層工會和職工「齊」思妙想,共同發揮創造性思維,讓垃圾分類工作既有效又有趣。
首發集團交通工程公司工會推出垃圾分類「桶長制」。由各部門負責人擔任「桶長」,引導和督促本部門職工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每天都要不定時巡查,重點核實職工的垃圾分類是否正確,投放是否規範。」武豔豔是該公司綜合辦公室的「桶長」。
職工的創造性思維不斷被激發。北京金隅大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職工做出不少頗具實用性的小發明。例如,可以輕鬆把垃圾袋劃開,方便傾倒垃圾的「破袋神器」;置於垃圾桶上方,讓揭開垃圾桶更省力的吊環拉手;為垃圾桶遮風擋雨的「遮雨棚」等。
「這些小發明和小創造成本低、作用大,還體現出職工在參與垃圾分類工作中既用腦又用心。」該公司工會主席劉保軍說。(記者 朱欣)
責任編輯: 徐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