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於運動,如果想維護好身體的健康,並且減少疾病的發生,運動是一個很有效的方式,特別是跑步。長期慢跑,對於人體心肺功能的提升有很大的好處,並且也能夠對肌肉、骨骼起到鍛鍊的作用。但是很多朋友可能都會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天當中,什麼時間跑步的效果最好呢?
的確,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哪個時間跑步最科學呢?事實上,相對來說,晚上跑步的效果會更好,特別是在戶外跑步。這裡有3個原因:
1、晚上跑步鍛鍊,效果更出色
研究表明,晚上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分泌一種名叫ZMP的代謝物,這種物質能夠讓人變得興奮,運動起來更有效果。另外,身體內一種叫做HIF-1a的蛋白質,在晚上的時候能夠促使肌肉運動變化,減肥和塑形效果更佳。
2、晚上戶外跑步,環境更適合
很多人覺得早上在戶外跑步,空氣更清晰,但事實上,有研究表明,植被經過一夜的新陳代謝之後,二氧化碳濃度比較高,在晚上的時候,特別是在有植被的公園裡跑步,空氣的含氧量會更高,此時跑步對心肺鍛鍊更有好處。
3、晚上進行跑步,有利於代謝
隨著一天對食物的攝入,特別是白天久坐不動的人,身體更容易積累脂肪,而在晚上進行跑步,可以加速身體的代謝,減少脂肪的累積,除了減肥以外,還有利於降低代謝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的發生。
除了以上這3個好處以外,晚上運動之後,洗個熱水澡,還有利於改善睡眠質量。不過雖然晚上跑步有如此多的好處,但有一些事項應該格外注意:
*不要飯後立即去運動,應該至少等待40-60分鐘。
*運動不要過量,特別是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病的人。
*如果你在晚飯時喝酒,也不建議去跑步。
*跑步之前可以適量喝水,跑步時也要隨身帶水。
*晚上戶外跑步要儘量選人少有植被的地方,但要注意安全。
提醒: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僅供參考,資料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