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走路或者跑步,造成膝蓋的磨損失敗難免的,而走路是比較正常的生理現象,從我們開始學會走路的時候,就已經形成各自特有的一種習慣,後天基本上無法改變。
因此不少人就會對跑步的姿勢特別的關注,生怕不當的跑步姿勢會造成關節的損傷,在這過程中,不少人就開始犯難了,跑步的時候,到底是腳尖先落地,還是腳跟先落地,哪個比較好呢?
其實,對於這樣的問題也不必太過困擾,只要適合自己的舒服姿勢就是最好的,更沒有哪一種落地方式最好這一說,不過兩者確實有所區別。
腳尖落地,一般是適用於一些短跑衝刺,這樣的落地方式對小腿肌肉、腳踝、足弓部位的靈活性要求比較高,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衝了膝蓋的壓力,但卻把身體的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到足踝的部位。在進行這項運動的時候,提前要做好專門的訓練,否則長時間的話,很可能會導致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疾病。
腳跟落地,一般是一些剛開始跑步的人採用的方式,在跑步的時候主要是藉助於大腿的力量,小腿一般用力不大,能夠很好的減輕體能的消耗,但是它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對膝蓋、髖關節、踝關節等損傷會比較大。
因此,雖然跑步時,腳尖著地和腳跟著地有一定的區別,但是如果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只要順其自然,適合自己的就好,也不要刻意地去改變自己已有的運動習慣,但如果是一些競賽式的跑步的話,就要做一些專業的培訓,以免身體損傷。
最佳跑步時間是何時?
平時跑步的時間,也是很多人會容易糾結,有的人認為早上起床跑步最好,不僅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而且還能養成早起吃早飯的習慣,而有些人則認為晚上跑步好,不僅早上可以好好睡個懶覺,而且晚上跑步之後身體會變得疲勞,睡眠質量會變好,幫助腸胃的消化,身體也會更加的健康。
好像各自的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從醫學角度來說的話,其實最佳的運動時間應該是下午4點—6點之間,這時候是人體溫度最高的時候,陽光比較舒服,空氣也很好,此時跑步的話,效果會翻倍,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的體育比賽當中會把跑步選在這一時間進行的主要原因。
但這個最佳運動的時間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除了一些專業的運動員之外,好像普通人很難能夠做到,畢竟現在很多人的工作性質都是早九晚五,也就是早上和晚上有一些空暇的時間可以運動一下。
總而言之,跑步是日常很好的運動方式,不僅能夠緩解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而且還能提高免疫力,變得更加的健康有活力,因此如果是作為普通人跑步的話,不用有那麼多的顧慮,無論是哪種跑步姿勢,運動前熱身工作還是不能忽視的,以免在運動過程中造成關節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