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福原愛的媽媽這麼厲害!教育、細緻觀察和尊重,成就了女兒的精彩人生!

2021-02-08 大手牽小手

Q:怎樣才能每天收到優質的升學育兒文章呢?

A:點擊上方藍字「大手牽小手」關注即可!

在成長過程中

一起分享專業、實用、有趣的親子新知與體驗

大手牽小手,幸福向前走!

雙休日,手手君在家和女兒一起看了一部紀錄片,真的是感動到淚目,又熱血沸騰,一定一定要安利給大家!

這是一部拍了24年的紀錄片,關於一口東北話的日本乒壇瓷娃娃福原愛。一直覺得愛醬萌萌噠,但真沒想到,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個非常智慧、甚至可以說是偉大的媽媽!

日本富士電視臺追蹤拍攝了剛剛宣布退役的福原愛從4歲到28歲的全部成長曆程,用3000盤錄像帶剪輯製成紀錄片《福原愛:鏡頭下的四分之一個世紀》,豆瓣評分高達9.0。

正好看到一篇講福原愛的好文,轉來大家一起分享。「大手牽小手」幫大家把視頻資源也一起找好了,文末就有。

強烈安利這個福原愛的紀錄片!!真的是值得和孩子一起看!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 網易公開課(ID:open163)

最近,福原愛在微博發文,宣布自己準備退役了。。

這個最會說東北話的日本女孩,帶著一口臺灣腔,開啟了人生新篇章:

「不是桌球裡有人生,是人生裡有桌球。」

福原愛近期在一檔綜藝中這樣總結自己與桌球二十多年的羈絆。

熱評的第一位,有人感慨紀錄片導演20多年前選中福原愛跟拍的「神級操作」。

鏡頭下的24年中,媽媽從風華正茂的女子變成慈祥老人;福原愛,從調皮可愛的小姑娘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愛人。

當年那個小姑娘能有多可愛?

才長到和桌球桌一邊高,就打敗了小學二年級的男生,她開心地跑出場地,鞋跑掉了都不知道;

輸球抹眼淚的樣子,分明和長大後遇見「流水的大魔王」時沒什麼差別。

紀錄片《福原愛:鏡頭下的四分之一個世紀》片段

二十多年的人生,濃縮成短短一個多小時。

媽媽用自己人生中最寶貴的時間全身心地陪伴在福原愛身邊,從小的教育、細緻觀察和尊重,成全了一個「天才少女」的誕生和成長。

1

雖然你只有4歲

但規則就是規則

當別的小朋友纏著父母買各種玩具時,3歲的福原愛最熟悉的「玩具」是桌球。

因為看過哥哥打桌球,「小心機」女孩福原愛也吵著要打。

3歲9個月時,福原愛第一次打桌球。這個身高剛趕得上球桌的孩子,一打就停不下來。

每天幼兒園一放學,就奔跑著回家練球。訓練的第一年打壞了三個拍子。

不過,4歲的福原愛自然並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不厭其煩地練球。

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得益於自身過硬的條件之餘,更重要的那個天才背後懂得堅持和教育的家長。

發現福原愛的興趣後,媽媽開始帶著女兒學習桌球,成為了她桌球的啟蒙老師。

為了方便她和哥哥訓練,直接把桌球桌放在了客廳。

那一年,母親福原千代42歲。

富士電視臺首次把鏡頭對準福原愛,是在一次全國大賽上。

身高只有100釐米的福原愛,面對比自己大很多的對手,第一次哭著跑向了媽媽。

在離球桌最近的觀眾席,梳著和福原愛一樣髮型的母親千代,看著女兒跑過來,沒有過多的安慰,而是打開福原愛的手掌,說:

「來看一看,這是什麼?」

手上寫著福原愛和母親的秘密暗號:集中、時機。

球場上,時機就是一切。


她的第一場比賽就打敗了二年級的小學生,面對孩子出色的表現,母親展露笑顏,毫不吝嗇地誇讚她:

「平局後能贏下真不錯。」

但之後的比賽中,小福原愛的發球姿勢不符合規則。

這時候母親嚴肅起來,「我知道你發球的時候有點緊張,不過把手張開拋起來,加油。」

嘗試讓孩子正視自己的錯誤,鼓勵她自己找到方法努力解決。

「用指導代替指責」的原則看似簡單,現實中能做到的家長,不知能有多少。

又犯錯了也沒關係,這一次母親不再繼續安慰,把福原愛推回賽場,道理她已經明白了,當前要做的就是「下一個球好好發」。

在福原愛輸球之後,母親也沒有責備,反而為小福原愛加油,給她鼓勵,在她不停啜泣時也會說:

「不要哭,就算輸了也不要哭。」

比起贏得比賽,福原千代更重視對孩子禮儀和規範的教育。

比賽結束後,媽媽第一時間讓福原愛和對方道歉,因為發球不規範是不尊重比賽的表現。

「就算只有四歲,但規則就是規則。」

因為輸掉比賽跑出去、又不巧撞到腦袋的福原愛,越哭越厲害。

媽媽沒有繼續逼她,選擇了安慰。

球場之外,為了尊重規則,母親每天一遍又一遍地訓練她規範發球,並且制定了循序漸進的計劃。

一個個球打出去,撿回來,陪著;

一次次手把手糾正動作,叮嚀著;

望子成龍的父母有很多,對於母親千代而言,練球的初衷只是陪伴孩子,創造屬於自己和孩子的記憶。

事後回憶起這段經歷,母親坦言:

「一點兒也沒有想以後會怎麼樣,就是每天興致勃勃地和孩子一起練。」

母親的特訓讓小福原愛就有了飛速進步,短短一個月後過去,掌握髮球規則的福原愛就有了很大的突破。

不久後的一場比賽成了檢驗成果的關鍵時期。

大戰來臨前,面對緊張的小福原愛,母親緊緊地握住她的手,耐心開導,叮囑她「笑一笑」投入決賽。

而另一邊,被福原愛扣殺厚輸了的二年級小男生哭著回到家長身邊,換來的只有身邊大人、隊友們的推搡和冷嘲熱諷:

「自己不好好練習有什麼辦法。快打球去,去!」

「人家在等著呢,等你呢,聽見沒!」

對一個難過傷心、渴望安慰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冷言冷語,比失敗的打擊更殘酷。

習慣打壓式教育,認為表揚會讓孩子變得驕傲自負,然而這卻很容易讓孩子陷入自我懷疑的誤區。

福原愛就是最好的反例證明:一句簡單的誇讚和鼓勵,化成一股背後的強大力量,增強他們的自信。

5歲的福原愛,就這樣拿了第一個全國冠軍。

這個仿佛是被桌球之神眷顧的女孩,受到了全國的關注。

只有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鏡頭無意捕捉中,才發現這背後的「真正力量」。

在所有人都離開練習場後,要求嚴格的母親仍然陪著嬌小的孩子練習。

這位母親還有一本練習手冊,上面用心地記錄著女兒的性格特點。

練習手冊

正是因為深刻地知道福原愛不放棄、不服輸的性格,在她一直打不好,開始哭哭啼啼後,母親也不理會她的撒嬌,抓住她的性格特點,使用激將法:

「小愛不要太撒嬌,不想練就算了,5個球練還是不練,你定。」

面對母親的反應,即使哭得喘不過氣,也倔強地回答:

「要練!繼續練!」

堅守著和母親曾經定下的「絕不中途放棄」的約定。

一個堅決不肯放棄的孩子;

一個不過度嬌慣孩子、懂得「對症下藥」的母親;

節目組堅持拍攝福原愛的原因,也許就是看透了這對母女組合定能成就非凡的真相。

從4歲到28歲,福原愛這位天才少女的煉成,天賦、興趣只是一塊敲門磚,真正讓孩子走得更遠、更穩的,是母親的教育。

2

你要變得更強

媽媽必須退場

從1988年11月1日福原愛出生到2000年,這種陪伴已經走過12載。

漸漸長大的福原愛,在面對強大對手時,已經學會忍著不哭了。

新的挑戰不斷出現。

2001年,12歲的福原愛,以特邀選手身份與36歲的前中國隊員何智麗(日本名小山智利)對決。

福原愛慘敗。

比賽結束,何智利稱:「大家太大驚小怪了,在中國,福原愛這樣的選手有1000個。」

這一次,面對新挑戰,福原千代沒有選擇陪伴,而是放手。

福原千代知道「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她決定讓12歲的福原愛,獨自去中國,參加中國第三級聯賽。

「時機」,是福原千代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不論是對女兒的球技訓練,還是性格品行的養成,福原千代深知「時機」的重要性。

什麼階段該採用什麼樣的訓練戰略,不同階段該怎樣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

北大才女趙婕曾說:「我最敬佩一種父母是,在孩子年幼時,給予親密的照顧;在孩子長大後,懂得適時放手。」

12歲的福原愛獨自踏上了去中國遼寧的旅途。

福原千代縱使萬般不捨得,也微笑著送別女兒,裝作堅強,但是卻久久不忍離去,眺望著孩子遠去的背影。

福原千代雖然內心滿是牽掛,但她知道孩子需要獨立,她可以陪伴福原愛一時,卻陪不了她一世。

放手並不是等同於「撒手」,而是在陪伴和鼓勵的同時,給予孩子自我成長的空間,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

福原愛離開了母親,獨自來到中國。

等待她的是重重困難,她什麼都要依靠自己。

自己洗衣服,自己負責生活起居,學會自理。

面對陌生的生活環境,小小的福原愛沒有怯場,很快地和小夥伴熟絡起來,融入了「中國圈子」。

這些生活上的小問題,對於樂觀堅強的福原愛來說,都能一點點解決克服。

她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獨自一人承受壓力。

獨自站在比賽場上,回頭望去,都是中國人陌生的面孔,尋不到媽媽鼓勁兒助威的身影。

在此之前,每一次觀眾席,一眼望去最顯眼的那個人是媽媽;

比賽前,壓力大到全身僵硬,拼命加油打氣鼓勵自己的人是媽媽;

比賽過程中,關鍵時刻提醒要注意時機的那個人是媽媽;

輸了球,忍不住哭出聲來,再怎麼嚴厲也會安慰自己的人是媽媽;

拿了冠軍,比自己還開心的那個人的也是媽媽……

福原愛知道,這次,她只能靠自己,不讓媽媽失望。

「想要她技術變好的話,就不能去幹擾孩子」。

在福原千代眼裡,給孩子信任和獨立的發揮空間,有一些事情是不需要父母的。

女兒獨自抬行李,洗衣服,結交中國選手;在賽場上篤定的眼神,取得10戰8勝的佳績,都值得自己驕傲。

也證明了母親「放手」的決定,沒有錯。

放手換來福原愛的「雙重成長」,她脫落成能獨立自主的少女,更成長為一位獨擋一面的職業選手。

時機恰當的放手,何嘗不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陪伴。

3

真正的「天才教育」

是愛的教育

有網友發微博說,福原愛的人生就是每個女孩子的夢想。

來源:新浪微博

幼年成名,家教好,不管是在日本訓練,還是到中國訓練,都是個被人捧在手心裡寵愛的小姑娘;

交了個同行的帥氣男朋友,28歲結婚,29歲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如今剛剛30歲的她,已然是事業家庭雙豐收……

但其實「團寵」福原愛的真實人生,沒有網友想像的那樣完美。

有人發現,紀錄片中幾乎沒有福原愛父親的身影。從小時候的訓練到成人之後分享勝利的果實,似乎都只有媽媽一人。

現實生活中,福原愛的父親對她很嚴厲。

2008年,日媒曝光福原愛與網球王子錦織圭戀愛。但這份「姐弟戀」僅僅持續四個月就走向了終點。

福原愛被拍到與錦織圭約會

父親福原武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說:「無數例子證明,戀愛對競技有影響,她可能是暫時被錦織圭迷惑住了。

福原愛被步步緊逼,迫於壓力,站出來向公眾道歉:

「非常抱歉這件事給大家帶來這麼大的麻煩,我希望今後繼續努力把球打好,不辜負大家的一片期望。」

剛回到日本,福原愛就因為被記者緊逼而含淚鞠躬道歉 / 視覺中國

有日媒曝出,福原愛的母親和父親在2008年就已經離婚,父親福原武彥更是被整個家族趕出家門。

「福原武彥是個不了解桌球的普通人,但他卻總是幹涉福原愛的桌球訓練,父親的指揮並沒有技術可言。」

日本的家族裡父親總是掌握第一話語權,儘管福原愛的媽媽福原千代才是真正懂桌球的那個。但因為父親福原武彥的絕對話語權,福原愛不得不聽從父親的指揮。

父親更注重眼前的結果。

如果福原愛輸了球,父親就認定是訓練方法出了問題,所以不斷改變福原愛的訓練方法。以至於福原愛的訓練變得混亂,在之後的桌球比賽中屢屢表現不佳。

2005年6月21日,福原愛的父母觀戰乒超聯賽 / 視覺中國

因為父親經營的公司倒閉,從1998年到2013年間,全家人的開銷都要依賴福原愛,她經濟收入的很大部分都用來還債。

直到2013年福原武彥因為胰腺癌去世,人們才知道,福原愛與父親福原武彥這五年來,從未聯繫過對方。

「如果沒有父親我也不會來到這個世上,他對我的影響很大,無論是在我成長的過程中,還是加油打氣提供良好的環境等方面,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謝去世的父親。」

福原愛在2013年父親去世後,通過經紀公司發表的聲明中這樣說。

除此,福原愛很少在公開場合主動談起父親。

前段時間,她卻在一檔綜藝節目中順口提起,丈夫江宏傑對孩子無微不至地照顧,她很震驚:自己的父親從來都不帶孩子,她原本以為所有的父親都是這樣。

開朗的福原愛鮮少提起的「父愛」,似乎也是這部拍了24年的紀錄片在迴避的。

從零散細節中拼湊出的父親形象,甚至談不上親切。不過幸好福原愛的成長過程中,有來自母親、隊友、朋友們的關愛。

如今福原愛也生了一個女兒,談到教育問題時,福原愛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自曝,她不想讓女兒知道自己是桌球手。

「將來和女兒打桌球時,要一邊對女兒說『媽媽不會呀』,一邊反手就是一個扣殺。」

30歲的福原愛,也學會了「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不是為了達到某個目標,曠日持久地相互要求;而是那一個個瞬間。

1993年,媽媽42歲。

不到5歲的福原愛參加全國大賽,第一次穿著全新的白色球鞋,輸了一局之後哭著奔向媽媽。媽媽說不要哭,「時刻記住你掌心裡的四個字,看準時機」。

在媽媽的不斷鼓勵下,福原愛打贏了二年級的小學生。

獲勝後的她,轉身朝著身後一直注視著自己的媽媽,豎了一個大拇指。

沒過幾個月,福原愛拿了縣城桌球賽的冠軍,在一群比自己大很多的選手中接過人生中的第一個金牌。

她和媽媽撒嬌,「真的好重啊!

媽媽沒有幫她拿,只是輕輕說了句,「重才好啊。

2003年,媽媽52歲。

15歲的福原愛獨自出徵,輸球之後不再奔向媽媽的懷抱哭哭啼啼。她獨自默默調整心態,集中注意力。

贏球了,鏡頭裡的她,緊握著拳頭,看向對手,眼神堅定。

2012年,福原愛代表日本參加倫敦奧運會,最終獲得銀牌。

比賽結束後,福原愛拿著獎牌奔向媽媽,媽媽笑著說,「借我戴一下。」

福原愛只是笑著看媽媽,已經60多歲的福原千代自言自語

「好重啊,這二十年都在這獎牌裡了,好重啊。」

這條路,走了二十多年。

所謂的「天才少女」,是在耐心的關懷和愛中,才明確自己的存在價值。

「因為是福原愛」被愛著,而非「因為是冠軍福原愛」才被關注,天賦生來存在,而之所以有了後面的精彩,是因為這一場愛的故事。

紀錄片中的錄製完成時,福原愛忍不住認真地問導演,當時為什麼選中她來拍這個紀錄片?

鏡頭拉回1994年。

在陪福原愛訓練到球館空無一人之前,二樓的欄杆旁,43歲的母親用手指著下面的桌球臺,對女兒溫柔地說:

「愛醬你看啊,大家都很努力呢!」

是不是很勵志?!

手手君幫大家找好視頻下載了

發送關鍵詞  福原愛

到「大手牽小手」本微信公眾號

即可獲得這個紀錄片的連結

怎樣才能不錯過

這麼多好福利&好資源

進入「大手牽小手」微信公眾號

選擇「設為星標」

就不會錯過任何精華文章以及各種福利啦!


本文轉自公眾號「網易公開課」。網易公開課,分享你想要的知識。公眾號:「網易公開課」(ID:open163)微博@網易公開課。

— THE END —

大手牽小手

總有乾貨和驚喜

記得把公眾號設為星標

優秀教育公眾號

獨家信息 名師雲集

長按二維碼

一鍵領取大量教育資源

相關焦點

  • 被福原愛的媽媽實力圈粉!她簡直就是「天才教育」的教科書!
    媽媽用自己人生中最寶貴的時間全身心地陪伴在福原愛身邊,從小的教育、細緻觀察和尊重,成全了一個「天才少女」的誕生和成長。比起贏得比賽,福原千代更重視對孩子禮儀和規範的教育。比賽結束後,媽媽第一時間讓福原愛和對方道歉,因為發球不規範是不尊重比賽的表現。
  • 跟拍福原愛24年拍出這部9分紀錄片:母親的教育讓孩子走得更遠
    節目組堅持拍攝福原愛的原因,也許就是看透了這對母女組合定能成就非凡的真相。從4歲到28歲,福原愛這位天才少女的煉成,天賦、興趣只是一塊敲門磚,真正讓孩子走得更遠、更穩的,是母親的教育。10月21日晚上,日本桌球名將福原愛,在微博上發文宣布退役。那個最會說東北話的日本女孩,帶著一口臺灣腔,開啟了人生新篇章。
  • 跟拍福原愛24年的高分紀錄片,看完後被小愛媽媽火速圈粉
    鏡頭下的24年,福原愛從調皮可愛的小姑娘長大成人,而愛醬的媽媽福原千代,則由風華正茂的女子變為慈祥老人,媽媽用人生中最寶貴的時間全身心地陪伴在福原愛身邊,用尊重與愛,成全了一個「天才少女」的誕生與成長。
  • 跟拍福原愛24年拍出這部9分紀錄片: 母親的教育讓孩子走得更遠
    鏡頭下的24年,福原愛從調皮可愛的小姑娘長大成人,而愛醬的媽媽福原千代,則由風華正茂的女子變為慈祥老人,媽媽用人生中最寶貴的時間全身心地陪伴在福原愛身邊,用尊重與愛,成全了一個「天才少女」的誕生與成長比起贏得比賽,福原千代更重視對孩子禮儀和規範的教育。比賽結束後,媽媽第一時間讓福原愛和對方道歉,因為發球不規範是不尊重比賽的表現。
  • 日本人跟拍福原愛24年的神作,戳痛多少中國父母
    媽媽用自己人生中最寶貴的時間全身心地陪伴在福原愛身邊,從小的教育、細緻觀察和尊重,成全了一個「天才少女」的誕生和成長。比起贏得比賽,福原千代更重視對孩子禮儀和規範的教育。比賽結束後,媽媽第一時間讓福原愛和對方道歉,因為發球不規範是不尊重比賽的表現。
  • 跟拍福原愛24年,這部紀錄片戳痛中國父母
    媽媽用自己人生中最寶貴的時間全身心地陪伴在福原愛身邊,從小的教育、細緻觀察和尊重,成全了一個「天才少女」的誕生和成長。雖然你只有4歲但規則就是規則比起贏得比賽,福原千代更重視對孩子禮儀和規範的教育。比賽結束後,媽媽第一時間讓福原愛和對方道歉,因為發球不規範是不尊重比賽的表現。
  • 「天才桌球少女」福原愛背後的父母和家庭教育
    幼年福原愛和媽媽最初福原愛的爸媽並沒有打算讓女兒學桌球。甚至在小愛6個月大的時候,他們還送她去學遊泳。小愛媽媽在陪女兒訓練的這麼多年裡,都有記錄練習手冊的習慣。紀錄片中,她的練習手冊上,用心地記錄著福原愛的性格特點。
  • 這部跟拍福原愛24年的9分神作,戳痛多少中國父母
    媽媽用自己人生中最寶貴的時間全身心地陪伴在福原愛身邊,從小的教育、細緻觀察和尊重,成全了一個「天才少女」的誕生和成長。比賽結束後,媽媽第一時間讓福原愛和對方道歉,因為發球不規範是不尊重比賽的表現。因為輸掉比賽跑出去、又不巧撞到腦袋的福原愛,越哭越厲害。媽媽沒有繼續逼她,選擇了安慰。
  • 福原愛,我們跟拍了24年,樂觀堅強的背後,多少家長能做到?
    媽媽用自己人生中最寶貴的時間全身心地陪伴在福原愛身邊,從小的教育、細緻觀察和尊重,成全了一個「天才少女」的誕生和成長。比賽結束後,媽媽第一時間讓福原愛和對方道歉,因為發球不規範是不尊重比賽的表現。因為輸掉比賽跑出去、又不巧撞到腦袋的福原愛,越哭越厲害。媽媽沒有繼續逼她,選擇了安慰。
  • 福原愛的媽媽給出了答案
    福原愛的確有天賦,但真正成就她的,是她的堅韌和遠超常人的努力,而這些美好的品質,都是來自媽媽愛的教育——既不過分嚴厲也從不溺愛,充滿了直面困難的力量和決心。她的愛,溫和、耐心、堅定、包容、充滿力量……當然,還有智慧。
  • 這部日本人跟拍24年的9分神作,道出了多少教育的真諦!
    媽媽用自己人生中最寶貴的時間全身心地陪伴在福原愛身邊,從小的教育、細緻觀察和尊重,成全了一個「天才少女」的誕生和成長。比賽結束後,媽媽第一時間讓福原愛和對方道歉,因為發球不規範是不尊重比賽的表現。因為輸掉比賽跑出去、又不巧撞到腦袋的福原愛,越哭越厲害。媽媽沒有繼續逼她,選擇了安慰。
  • 「5歲起,每天凌晨2點睡覺」,福原愛被電視臺跟拍24年,原來更「狠」的是她媽媽
    和幾乎天下所有媽媽一樣,媽媽福原千代為女兒福原愛的吃飯問題也是沒少操心。 其實,媽媽福原千代對福原愛的關心不止這些。還記得兩年前看《福原愛:鏡頭下的四分之一個世紀》這部紀錄片時,媽媽福原千代就一直承擔著母親兼教練的角色。
  • 【哈哈老爸說】喜歡福原愛,不如好好看看愛醬媽媽的育兒經
    前陣子,日本桌球選手福原愛宣布退役了。本來這事兒跟咱們好像關係不大,但我翻看了一則她媽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新聞後,決定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或許對我們教育孩子很有幫助。而在發現福原愛的興趣後,媽媽開始帶著女兒學習桌球,成為了她桌球的啟蒙老師。接下來我們看看媽媽是怎麼教育愛醬的。當時身高只有100釐米的福原愛,面對比自己大很多的對手,第一次哭著跑向了媽媽。
  • 《教育智慧》看福原愛成長的24年,我讀出了孩子成功的秘訣
    這部紀錄片是從福原愛4歲時開始拍攝的,期間持續拍攝了24年,一直到福原愛28歲,可以說通過這部紀錄片,我們可以看到福原愛作為桌球選手的一生,看她是怎麼一步一步成為日本桌球歷史上的裡程碑人物。而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後,我突然覺得在教育孩子上面,我要向福原愛的媽媽福原千代學習。
  • 一看就是親生的,福原愛女兒跟媽媽一個樣
    福原愛和江宏傑婚後甜蜜福原愛和江宏傑婚後陸續迎來女兒小小愛(Aila醬)、兒子小小傑,夫妻倆常分享家庭生活,受到許多網友喜愛,日前小小愛過3歲生日,福原愛就曬出一家人替女兒慶生的照片,福原愛曬出替女兒慶生的照片,夫妻倆特地準備了西瓜、巧克力等食物,原來小小愛今年的生日願望,就是想吃從沒吃過的巧克力
  • 福原愛:到底和中國隊員關係多好,能借到頂級裝備
    福原愛到底和中國的這些隊員有多熟呢,下面就是這些故事。有一個視頻,鏡頭下的她的24年中,媽媽從風華的女子變成慈祥的這種老人,福原愛,從調皮的這種可愛的這個小姑娘長大了成了人,才長到和桌球的這個球桌是一邊的高,就打敗了小學的這些二年級的這個男生,她開心地跑出了這個場地的,鞋都給跑掉了也都不知道;輸球給抹眼淚的樣子,成長和遇見「魔王」沒有這個區別的。20多年的生命,濃縮成一個多小時。
  • 福原愛曬女兒生日照,臉蛋撞臉福原愛,這是複製黏貼過來的吧
    5G衝浪的網友們想必都有留意到,近日福原愛在某網絡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與江宏傑一起為三歲女兒慶祝生日的照片,並且還發出「祝你生日快樂,爸爸媽媽愛你」這樣的配文。看來福原愛的女兒長相跟福原愛的相似程度真的是被觀眾們認可的了呢,簡直是太可愛啦。
  • 福原愛會不會離婚?
    會說瀋陽話的福原愛,不僅是日本的「國民女兒」,也是我們中國人喜愛的可愛的「鄰家小妹」。2016年,福原愛突然宣布與臺灣桌球選手江宏傑結婚,陷入「一天接吻100次」的幸福漩渦中,令不少人「羨慕嫉妒恨」。把家安在臺灣的福原愛,於2017年10月生下女兒。2019年4月,生下兒子。打輸了就哭鼻子的「愛醬」,已經成了二個孩子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