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拳與少林--功夫電影巨星劉家良功夫考

2021-02-08 了電影
香港功夫電影之所以興盛,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會功夫的導演多,如李小龍、袁和平、劉家良、程小東、洪金寶、成龍……導演本身是武林高手,再加上一眾名門正派的演員,就會很容易打造出高質量的類型電影。

一、南方習武之風淵源

香港功夫明星扎堆兒出現,是全世界其他地區都無法比擬的。

這得益於南方習武之風盛行,而南方的習武之風盛行則要追溯到明末清初的少林。有句話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南方武功同樣如此。

劉家良在《少林寺三十六房》拍攝中指導劉家輝

清兵入關之後,少林僧人擁兵自重遭到清廷猜忌,並懷揣著「反清復明」的危險想法,於是遭到圍剿。北方的嵩山少林有不少高手逃到福建創立「南少林」。南少林在康熙年間被絞殺,又有部分高手逃出,例如「少林前五祖」。他們與「中五祖」、「後五祖」等薪火相傳,在民間將少林功夫發揚光大。在傳播少林絕學的過程中,民間功夫也逐漸演化吸納進去,形成了各門各派、各套各路的武術。這期間,少林後裔不斷受到清朝圍剿,並伴隨著與清廷支持的武當之恩怨糾葛,兩派多年殺伐,你死我活,少林功夫及支系在危機重重之下經歷著生死考驗,例如「少林十虎」終究損之大半,其中如方世玉、胡惠乾被剿滅,倖存者如洪熙官、陸阿採等隱姓埋名傳播火種。

在複雜的鬥爭過程中,南方就呈現出了繁盛的習武之風。到了「廣東十虎」與「後五虎」的時期就百花齊放了,例如「醉拳」蘇燦、「洪拳」黃麒英、「鐵砂掌」蘇黑虎、「鐵橋三」梁坤等等,各家各派都已經體系清晰,理念明確,成為民間的「名門正派」。各派系再開花結果,不斷傳承,就出現了南方人才輩出的武林高手。

劉家良擔任《七劍》武術指導並參演

除了「天下武功出少林」之外,自清朝初年就在「反清復明」的使命召喚下(當然也與少林僧人的支持有關),南方湧現出了例如「洪門」、「天地會」、「紅幫」、「三合會」等等或隸屬或並存的幫會,幫會中的人基本都是習武之人,每一個幫派都有自己的拳種。在漫長的歷史延續過程中,幫會幾經周轉,武功也不斷演變。

洪拳演示

在清末、民國、抗日……等一系列歷史巨變中,武林人士紛紛逃離戰亂頻仍的北方,來到香港尋求安定,也就共同締造了香港功夫電影的盛世。

這其中就有正宗「洪拳」傳人導演、演員——劉家良。

二、劉家良的師承淵源

劉家良的「洪拳」淵源要上溯到因南少林遭劫而逃生的「少林五老」,五老之中有至善禪師(其他四人為五枚師太 、白眉道長、 馮道德、苗顯,五人後來分道揚鑣,至善禪師死於白眉道長之手,五枚師太殺死了方世玉),至善禪師收了兩個徒弟:陸阿採和洪熙官(有一種說法是洪熙官創立洪拳)。

張徹電影《刺馬》片場,狄龍與劉家良(右)

泉州少林被圍剿的時候,同樣位列「少林十虎」的方世玉兄弟、童千斤等盡皆戰死,陸阿採、洪熙官僥倖逃走,隱姓埋名繼續傳播少林武功。陸阿採收了廣東佛山等黃麒英(位列「廣東十虎」之一),黃麒英把洪拳功夫傳給了兒子黃飛鴻,黃飛鴻傳承給徒弟林世榮,林世榮又收了劉湛為徒,而劉湛的兒子正是劉家良。

劉家良在《少林寺三十六房》拍攝中指導劉家輝(左)

所以,劉家良是少林後裔、黃飛鴻的曾徒孫、正宗洪拳傳人。劉家良及其胞弟劉家榮、族弟劉家輝皆屬同門。因此,日後徐克啟用李連杰拍攝黃飛鴻所設計的招式充滿了浪漫的寫意風格,作為權威的劉家良是很不認可的,並稱「黃飛鴻一腳踢上來,十萬洪拳弟子笑掉大牙」。

三、劉家良的巨大影響

劉家良是香港動作電影繼李小龍之後對扛鼎之人,對電影史的貢獻卓著,是傑出的武術家、藝術家。

劉家良自幼習武,對傳統武術有著深厚的感情,其整個導演、演藝生涯都致力於通過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去弘揚逐漸淡薄的武術氛圍,去發揚師門歷久彌新的傳統拳術,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留給世人最寶貴的價值。劉家良入行的時候正是武俠片迫切需要革新的時代,當時簡陋的製作、膚淺的動作、緩慢的節奏已經持續了三四十年,已令觀眾產生審美疲勞,適逢張徹、胡金銓等銳意進取的導演開始掌握資源。所謂時勢造英雄,劉家良、唐佳等功夫底蘊深厚的武行開始發揮創造力,在拍攝設備和拍攝手法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並迅速使他們成為行業頂端。

劉家良在跟隨張徹的十餘年間,不但掌握了嫻熟的導演手法,也通過屢次客串培養了表演功底,更在動作設計技術上日臻純熟。終於,劉家良在年過不惑得到了單飛機會,與同時代的楚原相比,他足足晚了近20年,從劉家良身上,我們應該看到做事必要的積澱和隱忍。
憑藉著紮實的功底、豐富的經驗、對功夫執著的信念和責任感,劉家良成為李小龍之後獨樹一幟、風格最為強烈的動作電影導演。劉家良留下的功夫電影是其他導演難以複製的,他秉承自師門的手藝和對武術獨特的理解迄今為止都無人能接近的。與成龍、洪金寶的京劇雜耍相比,劉家良堪稱是一位「銀幕武學家」,他的每個招式都彰顯著標準和正宗,他將南派武術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

劉家良也是第一位受到好萊塢矚目的武術指導,雖在生涯晚年才獲邀,但足以為後來者開闢出道路。80年代中期的劉家良年事漸高,香港動作電影的天下已然屬于成龍、洪金寶、袁和平、徐克,雄心壯志擋不住後浪來襲,沒落實屬必然,再加上老東家邵氏不再致力於電影,他也只能四處打打零工。

劉家良與唐佳合作的11年間,正是功夫電影脫胎換骨的轉型時期。他們推動「武行」職業化,才有了這一幕後英雄雲集的行當;他們將武術指導的影響深深地融入到電影之中,並使這個職位成為電影的靈魂。他們改變了電影製作思路和潮流,通過技藝、智慧和血汗寫就了新的電影史。

相關焦點

  • 《南北少林》後,李連杰和劉家良為何老死不相往來?
    李連杰和劉家良的淵源,還是源於一部電影《南北少林》,這部電影的拍攝讓李連杰與劉家良相識,不過這部電影後兩人再也沒合作過。據說,這部電影還讓他們倆產生「隔閡」,從此兩人老死不相往來,也是挺讓人感慨的!而劉家良大家對他的熟悉度也許沒那麼深刻,不過,他早年也是一位金牌武術指導和知名導演啊。如果,更進一步說,劉家輝就是劉家良的義弟,劉家輝當年還是劉家良捧紅的呢。作為武術指導的劉家良也是有一些功夫的,從小就跟隨父親劉湛學習洪拳,因此也有南派功夫洪家拳嫡系傳人的稱號。
  • 名門正宗 | 劉家良的電影情懷
    開創練功戲作主要情節的,是張徹導演的《洪拳與詠春》(1974)。影片中講少林弟子為要破旗人高手的絕技,先練鷹爪功,後學洪拳和詠春。其中麥漢(唐炎燦)練的大力鷹爪,是到河中徒手捉魚,到他能一手抓出條魚,他的功夫也已有小成了。陳保榮(戚冠軍)練詠春,集中在講他怎樣練短勁,天天用手指敲鐘,練到手指痠疼,吃飯時連拿筷子夾雞蛋都困難。
  • 少年習武,劉家良師侄,錯過《功夫》洪拳高手,將近70依然不老
    劉家良作為一代功夫大師,其優秀武術指導為香港電影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可惜的是2013年離開了我們。
  • 劉家良做了什麼成為李連杰無法抹去的傷痛?
    還是有一些真功夫的,他1934年出生於廣東省,從小就同父親劉湛學習洪拳,因為其父親劉湛是黃飛鴻的入室弟子林世榮的弟子,所以他也算是黃飛鴻的傳人。 1982年由李連杰出演的電影《少林寺》刷破了內地電影票房,一張一毛錢的票價在大陸創造了一點六億的票房奇蹟,在香港創下1616萬港幣的超高記錄,《少林寺》火了以後李連杰又拍了武打片《少林小子》。
  • 少林傳統武術-小洪拳
    德藝禪武文化"免費訂閱!少林寺自古有「宋太祖半路小洪拳打天下」一說。一套小洪拳如果能夠練得出神入化,達到禪武合一,足以應付一切。‍學習小洪拳可以學習少林功夫的步法。並步、弓步、馬步、蹲步、虛步,小洪拳幾乎囊括了所有少林功夫的步法。學習小洪拳可以學習少林功夫的手法。推掌、槍手、扳手、砍手、掠手、攔手、撩手、抓苗條手。學習小洪拳可以學習少林功夫的拳法。衝拳、劈拳、砸拳、側拳。
  • 國產電影「少林功夫」時代,離不開他們的努力,還有唱讚歌的星爺
    而以「少林寺」為題材的電影作品也是數不勝數,其中更不乏很多的經典電影。成龍篇1976年上映的《少林木人巷》,成龍出演少林俗家弟子,但是一個啞巴。據說,王寶強也是因為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才跑去了少林寺。2、1986年上映的《南北少林》,南少林和北少林功夫的集體大亮相。在河南的北少林已經是聞名遐邇,其實位於福建的南少林也同樣是南派功夫的象徵地之一。
  • 1991年,劉家良與徐克交惡:我十萬洪拳弟子笑掉大牙
    在2010年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年過古稀的劉家良健步走上領獎臺,迎取他的終生成就獎。千帆過盡,人海沉浮,回首一生的劉家良在臺上鏗鏘有力的說出一句話:「我父親是劉湛,洪拳的!——劉家良。當時無論是成龍的成家班,還是洪金寶的洪家班,亦或是元奎、袁小田之子袁和平,其實都是北派功夫,而拍攝黃飛鴻題材,找到南派的劉家良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更何況劉家良還是黃飛鴻的徒孫之子。
  • 32年前,李連杰因《南北少林》和劉家良結怨,老死不相往來
    可在拍攝第三部少林系列《南北少林》時,李連杰和導演劉家良卻因此結怨。那麼,當年二人究竟發生了什麼,鬧得如此不可開交?1984年,由少林系列原班人馬主演,邵氏公司派遣了劉家良和他的團隊班子前來開始製作電影《南北少林》。
  • 少林小洪拳的攻防和心法
    小洪拳是最基礎,最具知名度,流傳最廣的少林功夫,也是最簡單的少林功夫,同時也可以是最厲害的少林功夫。
  • 劉家良:為香港武打電影作出巨大貢獻,留下的作品讓人印象深刻
    想必現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後的人只要一提起「功夫「,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成龍,李連杰這些在自己印象中有很深刻的記憶的功夫巨星,大家也都知道,功夫電影與其他電影不同,他注入的不僅僅是人力,物力,更多的是需要電影演員對功夫電影真真切切的投入與付出
  • 劉家良師傅70歲的作品《醉猴》!向一代宗師 劉家良 師傅致敬!—說說「劉家班」(三)
    唐佳起初並不願意,卻又無法推辭,勉強出馬,接連執導了三部電影——《少林傳人》、《三闖少林》和《洪拳大師》。如今看來,這三部唐佳僅有的導演作品,都是當之無愧的功夫片佳作。片中最為精彩且與眾不同的,是唐佳設計的武打動作場面。在此之前,唐佳一直為楚原、古龍、狄龍的「鐵三角」武俠片,擔任武術指導。
  • 一代功夫巨星的銀幕風採還歷歷在目,想不到晚景竟如此悽涼
    而且據說他的助理謀奪了他的家產,真沒有想到一代功夫巨星的晚景竟是如此悽涼,令人唏噓不已。劉家輝在邵氏一共出演過了27部電影,其中的15部是由劉家良導演的,所以說兄弟二人是最佳搭檔。劉家輝雖然是武打演員,但他在銀幕上塑造了很多不同個性的角色,詼諧搞笑和嚴肅認真樣樣都行。下面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位武打巨星的銀幕風採吧。
  • 從袁小田到劉家良,功夫是如何改變香港電影的?
    劉湛作為黃飛鴻愛徒林世榮的親傳弟子,在電影中親自飾演恩師林世榮,與關德興的黃飛鴻臺前幕後、好戲連臺。劉湛人生經歷、功夫傳承和電影角色三層重合,讓他的人生充滿了戲劇化。劉湛對武術的一絲不苟,也給他後輩傳入踏入武行,樹立了良好的典範。劉湛懂拳術,亦懂動作設計。在以黃飛鴻三代傳人亮相時,幾乎已成為了系列電影武術指導的不二之選。當然,其子劉家良在言傳身教中,深受感染。
  • 劉家良的功夫經典,劉家輝的成名作,卻為一個電影時代落下了帷幕
    面對這股功夫片浪潮的衝擊,武術指導劉家良也在「邵氏電影」的支持之下,於1975年轉型導演,開啟了自己的功夫片導演之路。轉型導演的劉家良,在70年代中期先後執導、拍攝了《神打》、《陸阿採與黃飛鴻》、《洪熙官》三部作品,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導演名號日漸響亮之後,劉家良決定拍攝一部功夫大作。
  • 劉家良的功夫經典,劉家輝的成名作,卻為一個電影時代落下了帷幕
    面對這股功夫片浪潮的衝擊,武術指導劉家良也在「邵氏電影」的支持之下,於1975年轉型導演,開啟了自己的功夫片導演之路。導演名號日漸響亮之後,劉家良決定拍攝一部功夫大作。1978年,劉家良從邵氏拿到投資,策劃拍攝了《少林三十六房》,並且力捧自己的義弟劉家輝出位,擔任了該片的男主角。這部《少林三十六房》無論是服化道的設計,還是劇情、打戲的處理,都做得相當出色。然而成龍、洪金寶在功夫片大銀幕上的另闢蹊徑,卻讓這部《少林三十六房》,成為了傳統功夫片時代最後的餘暉。
  • 劉家班十大功夫高手,「四劉」上榜,還有一位金像獎影后
    劉家班和其它武術班底不同,劉家良屬於南派功夫,南派洪拳的嫡系傳人。劉家班的武術風格以硬橋硬馬的動作為特點,如果你喜歡老武俠片那種一板一眼的功夫打鬥,那麼劉家良的作品絕對是不二選擇。從上世紀60年代初成,到七八十年代的輝煌時期,劉家班的成員有的走紅,有的也消失在幕後。
  • 盤點香港影壇七大洪拳高手,第一位成就最高,最後一位英年早逝
    1、劉家良劉家良師從自己的父親劉湛,而劉湛是黃飛鴻徒孫、林世榮徒弟,所以算起來劉家良是黃飛鴻曾徒孫,正宗的洪拳大師。而劉家良的成就最高,他最大的貢獻就是用電影的方式推廣武術。70年代中期劉家良脫離張徹,開始當導演,執導的許多影片都可以直接當成功夫教學片,諸如《少林三十六房》《少林搭棚大師》等等。而且他還是香港影壇最好的武術指導之一。
  • 劉家良父親是黃飛鴻徒孫!明星中也有不少武林中人!!
    邵漢生也是一個演員,他參演過30多部《黃飛鴻》電影,靠的就是一身功夫。邵漢生跟洪拳師父馮榮標學過武術,之後又孔昌學習蔡禮佛拳、跟霍東閣(霍元甲之子)學習迷蹤拳、跟孫玉峰習羅漢門拳、跟羅光玉習螳螂拳,是一個技通南北的拳師。李小龍也一樣,據說他練過螳螂拳、洪拳、少林拳、白鶴拳等多門功夫,最終成為截拳道開派祖師。李國豪
  • 劉家良經典作品簡介
    飛鴻在陸阿採的教誨下,不僅學到了洪拳功夫,而且學到了武德和謙忍精神。最後,飛鴻捉拿甄二虎歸案,在春節搶花炮的時候,他把唾手可得的勝利讓給了對頭楊衝,令楊衝等人感動萬分,並決心改悔。《陸阿採與黃飛鴻》是劉家良首次涉及祖師黃飛鴻的導演作品。
  • 劉家輝:黃飛鴻曾徒孫,昔日邵氏功夫巨星,晚年癱瘓遭親人背叛
    劉家輝出身於武術世家,養父劉湛(劉家良和劉家榮之父)是黃飛鴻徒弟林世榮的弟子,與洪拳大師趙志凌師出同門。中學畢業後,劉家輝先後從事辦公室助理和會計員的工作,在此期間仍然在養父的武館中擔任助教,執導師弟師妹功夫。如果沒有劉家良的邀請,或許劉家輝會這麼一直平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