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方習武之風淵源
香港功夫明星扎堆兒出現,是全世界其他地區都無法比擬的。
這得益於南方習武之風盛行,而南方的習武之風盛行則要追溯到明末清初的少林。有句話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南方武功同樣如此。
劉家良在《少林寺三十六房》拍攝中指導劉家輝
清兵入關之後,少林僧人擁兵自重遭到清廷猜忌,並懷揣著「反清復明」的危險想法,於是遭到圍剿。北方的嵩山少林有不少高手逃到福建創立「南少林」。南少林在康熙年間被絞殺,又有部分高手逃出,例如「少林前五祖」。他們與「中五祖」、「後五祖」等薪火相傳,在民間將少林功夫發揚光大。在傳播少林絕學的過程中,民間功夫也逐漸演化吸納進去,形成了各門各派、各套各路的武術。這期間,少林後裔不斷受到清朝圍剿,並伴隨著與清廷支持的武當之恩怨糾葛,兩派多年殺伐,你死我活,少林功夫及支系在危機重重之下經歷著生死考驗,例如「少林十虎」終究損之大半,其中如方世玉、胡惠乾被剿滅,倖存者如洪熙官、陸阿採等隱姓埋名傳播火種。
在複雜的鬥爭過程中,南方就呈現出了繁盛的習武之風。到了「廣東十虎」與「後五虎」的時期就百花齊放了,例如「醉拳」蘇燦、「洪拳」黃麒英、「鐵砂掌」蘇黑虎、「鐵橋三」梁坤等等,各家各派都已經體系清晰,理念明確,成為民間的「名門正派」。各派系再開花結果,不斷傳承,就出現了南方人才輩出的武林高手。
劉家良擔任《七劍》武術指導並參演
除了「天下武功出少林」之外,自清朝初年就在「反清復明」的使命召喚下(當然也與少林僧人的支持有關),南方湧現出了例如「洪門」、「天地會」、「紅幫」、「三合會」等等或隸屬或並存的幫會,幫會中的人基本都是習武之人,每一個幫派都有自己的拳種。在漫長的歷史延續過程中,幫會幾經周轉,武功也不斷演變。
洪拳演示
在清末、民國、抗日……等一系列歷史巨變中,武林人士紛紛逃離戰亂頻仍的北方,來到香港尋求安定,也就共同締造了香港功夫電影的盛世。
這其中就有正宗「洪拳」傳人導演、演員——劉家良。
二、劉家良的師承淵源
劉家良的「洪拳」淵源要上溯到因南少林遭劫而逃生的「少林五老」,五老之中有至善禪師(其他四人為五枚師太 、白眉道長、 馮道德、苗顯,五人後來分道揚鑣,至善禪師死於白眉道長之手,五枚師太殺死了方世玉),至善禪師收了兩個徒弟:陸阿採和洪熙官(有一種說法是洪熙官創立洪拳)。
張徹電影《刺馬》片場,狄龍與劉家良(右)
泉州少林被圍剿的時候,同樣位列「少林十虎」的方世玉兄弟、童千斤等盡皆戰死,陸阿採、洪熙官僥倖逃走,隱姓埋名繼續傳播少林武功。陸阿採收了廣東佛山等黃麒英(位列「廣東十虎」之一),黃麒英把洪拳功夫傳給了兒子黃飛鴻,黃飛鴻傳承給徒弟林世榮,林世榮又收了劉湛為徒,而劉湛的兒子正是劉家良。
劉家良在《少林寺三十六房》拍攝中指導劉家輝(左)
所以,劉家良是少林後裔、黃飛鴻的曾徒孫、正宗洪拳傳人。劉家良及其胞弟劉家榮、族弟劉家輝皆屬同門。因此,日後徐克啟用李連杰拍攝黃飛鴻所設計的招式充滿了浪漫的寫意風格,作為權威的劉家良是很不認可的,並稱「黃飛鴻一腳踢上來,十萬洪拳弟子笑掉大牙」。
三、劉家良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