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2020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季。不過呢,我認為也不用過於悲觀,就業有高潮就有低谷,很多今天呼風喚雨的成功人士,當年都是從低谷中走出來的。
最廣為流傳的一個故事,就是馬雲年輕時去肯德基面試,除了他以外,其他23個人都被錄用了,後來馬雲奮發圖強,不但成了天下聞名的馬老師,還投資了肯德基。
其實除了馬雲以外,還有一個人也很勵志,他曾經去萬科應聘編輯,結果面試沒通過,如今他掌舵的公司市值超過萬科1000多億,他的經歷同樣堪稱傳奇。
他16歲就考上大學,是村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人,也是當年考取華東師範大學年齡最小的學生。受他父親影響,他報考的專業是歷史。
1987年,他畢業後放棄了二戰史研究生學位,去了距離上海1200公裡外的湖北十堰市——二汽(東風汽車公司),任報紙編輯,一幹就是5年。
1992年,《深圳特區報》一篇《東方風來滿眼春》的報導如一聲春雷,引起不小的震動,這篇報導被各大媒體轉載,很多有志青年被小平南巡講話激勵,紛紛奔向火熱的南方。而這篇文章的作者陳錫添正是出自二汽,時任特區報記者,曾任二汽設備修造分廠辦公室副主任,《二汽建設報》採訪組組長。
因為這層淵源,對於做編輯的他來說,自然十分清楚,當他看到一些人下海到南方去的時候,心裡開始騷動不安。
他每每想起一個場景,就讓他感覺自己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看到了自己五十歲的樣子:四十多平方米的房間,逐漸編織起來的個人關係網,最大可能當到處長。而有些同事二十年就在那一個辦公室,從來沒挪過地方。
他心有不甘,不想如此平庸下去。
恰好當年7月,他從十堰去廣州出差,經過廣州、深圳的沿途,他感覺到異常興奮,「一切都是新的」。出差返回後,他義無反顧地從二汽離職,趕赴深圳。
他第一次應聘的公司,正是當時已小有名氣的萬科,他當時應聘的職位是《萬科周刊》的編輯,可惜的是,他沒有通過面試。
在應聘萬科失利後,他輾轉到佛山,憑藉過硬的文字功底,進了一個叫「北街辦塑料生產組」的公司,成了總裁辦一名內刊編輯,從組稿、寫作、編輯,這套流程和工作可謂駕輕就熟。
在編輯之餘,他還有一項「副業」——給領導寫講話稿和各種報告,他的思路和文採都頗為讓人賞識。後來他曾經在年度經營會議上,說的那句「曾經我無比蒼老,如今卻風華正茂」,一度在網際網路上圈粉不少。
他在做編輯的過程中,逐漸了解了這家公司。後來他寫的一篇《何享健:「美的」號艦長》登上了南方日報的頭版頭條,編輯部還配發了評論。
何享健在這篇報導上注意到了一個名字:本報通訊員方洪波。從此他開始關注起這個年輕人。
有一次何享健去深圳看市場,便帶著方洪波,方洪波將觀察到的市場情況進行了整理總結,並跟何享健適時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方洪波的見識和膽略,給何享健留下了深刻印象。回來後不久,何享健便讓方洪波接廣告科負責人,後來每次出差都帶著他。
28歲的方洪波接了廣告科之後,很快操辦了一個轟動全國的大廣告。「美的生活,美的享受」,在鞏俐的眼波流轉中,成了當時的廣告流行語。
也正是這則廣告,讓美的家喻戶曉,家電產品銷量大增,令何享健大為賞識,從此,方洪波一路開掛,先後擔任市場部部長、營銷公司總經理、空調事業部總經理,到現在的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不得不說,方洪波就是那種給點陽光就燦爛的人,不過他肚子裡還是有真東西的,否則也沒法嶄露頭角。當年他如果不來廣東就很難有今天,更重要的是他去美的的這步棋走對了,遇到了伯樂,才有他發揮才華的機會和舞臺。
多年之後,鬱亮帶領萬科的全體核心管理層50多人,赴美的總部與美的高管團隊進行交流,方洪波還談起這段往事,讓萬科的人感嘆:曾經錯過了一個優秀的內刊編輯,可美的卻多了一位不可多得的職業經理人。
其實萬科何止失去了一個優秀的內刊編輯呢?看看如今萬科和美的的市值,足足相差了一千多億!
在這裡也不得不說一句:何享健真是有先見之明,早早安排好了接班人,這與他善於識人用人是分不開的,到底還是老帥厲害。方洪波的經歷給了你什麼啟示呢?請在評論區聊聊。
按:2020年6月15日,據佛山市公安局通報,6月14日,何享健住宅有外人闖入,威脅住宅內人員人身安全。6月15日,民警已抓獲5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處置過程中,無人員受傷,事主何享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