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治療師媽媽教4個居家親子遊戲 提升學習自理能力

2021-01-12 奇食妙享F

現為幼兒職業治療師的Crystal指出,視知覺(Visual Perception)在小朋友學習及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提升其技巧也有助提升小朋友的學習和自理能力。因應疫情期間不時停課,她特意開設fb專頁「雙翹與職業治療師媽媽」,與家長分享育兒心得和自創遊戲。

在職媽媽Crystal從事幼兒職業治療師十多年,服務對象主要是學前幼童,時育有6歲兒子和4歲女兒。她指出,其實小朋友也有「職業」。「指的是他們作為『學生學習』、『在家自理』以及『與他人遊戲時』的不同角色,職業治療師會因應其困難和需要,設計不同的治療活動,提升其自信心和獨立能力。」

何謂「視知覺」?Crystal解釋:「知覺(Perception)即指人如何察覺及了解周圍的事物,而視知覺則指人如何看見或辨識物件的特質,例如大小、形狀、顏色等,透過視覺接收器(眼睛)接收外界信息後,會傳送到大腦處理及轉化成有用的資訊,再指揮身體作出適當反應。視知覺發展遲緩的孩童在日常生活中或會經常穿錯鞋子、將衣服穿反,以及在畫圖、閱讀、拼字等方面出現困難。」

視知覺可分7個類別

1.視覺區辨

這是分辨影像或物件細節的能力,例如形狀、大小、顏色等異同之處。這能力在嬰兒期萌芽,在學前期因接觸文字、親子伴讀等,逐漸發展成熟。視覺區辨對小朋友的閱讀十分重要,有助分辨b、p、d、q,或者「力」、「刀」等相似的字,或從兩幅圖中分辨圖形異同。

2.視覺記憶

記憶是將知識或影像接收、儲存及找回的過程,而工作記憶除了能於短時間內把信息記住,也能同時將之轉為長期記憶,再於需要時讓當事人於大腦尋獲資訊。例如透過重複練習,可在默書時串出英文生詞。視覺記憶是記憶力類型之一,可將視覺經驗或影像儲存及找回,並對日常生活及學習很重要,尤其是閱讀、串字及抄寫。如小朋友的視覺記憶能力較弱,會難於記生詞或字詞次序。

3.視覺空間關係

視覺空間指的是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間的距離和位置關係,於日常生活涉及的範圍很廣,例如分辨上下前後左右、抄寫時在格子內或線上、正確穿衣穿鞋、踢球時可掌握與球的距離及準確踢中等,這能力較弱的小朋友,抄寫上會有困難,例如不整齊、寫錯位置,反轉字母等。

4.物體恆常

這能力可令人準確辨認出物件,即使顏色、大小、角度及位置改變。例如一張倒轉的小狗圖片,在觀看者的腦海中會自動較正,並讓當事人認知這是小狗。能力較弱的小朋友,或會無法分辨印刷和手寫字體,認不出相似的地方或物件。

5.視覺順序記憶

這是進階版視覺記憶,可讓人順著正確次序記住一連串的東西,如數字、物件、圖案及文字等,像做加減數不會將「15減4」看成「51減4」。

6.主體與背景辨別

此能力可讓人在複雜背景中,辨認出物件,例如要找某個物件,這物件會變成主角,其他東西則變成不相關的背景而被忽略。例如在亂七八糟的檯面不用動手可找出鉛筆,或在文章找出重點。能力較弱的小朋友,會經常找不到玩具,讀文章也感困難,因為很難找到想要的答案。

7. 視覺完整性

這可讓人就算接收到不完整的物件、圖像或文字,不用理解當中細節,都可將其影像化成整體,從而達到正確認知。例如看書不用再去思考「A+P+P+L+E=APPLE」,只看一眼就知整體是APPLE。掌握這能力,可提升小朋友閱讀的流暢度。

4款家居小遊戲提升能力

Crystal指,這7個能力在小朋友六、七歲時會慢慢成熟,因此掌握能力的黃金學習期是在學前階段。但她提醒家長,有讀寫困難的小朋友,通常視知覺能力較弱,但絕不等於讀寫障礙。Crystal又分享了自創的4款簡單家居小遊戲,以助提升這7項能力。

遊戲1:猜猜是甚麼

家長可遮蓋字或形狀部分,讓小朋友思考並寫出或畫出。4歲童可試3至5個形狀,6歲就可試7個字母以內的生字。遊戲可訓練視覺完整性和視覺順序記憶。

遊戲2:小小設計師

家長用平板電腦拍下模型相片,讓小朋友模仿拼砌,訓練視覺空間。進一步可讓他看另一幅置換了組件的模型相片,尋找不同之處,可訓練視覺區別。進階版,可讓小朋友看10秒之後關上熒幕,憑記憶重砌,可訓練視覺記憶。小朋友之間都可考對方互動。適合4歲或以上孩童,惟進階版較難,家長可根據其能力調整。

遊戲3:跟著箭頭走

遊戲有兩個玩法,第一,下行跟隨上行轉動箭頭方向,可訓練物體恆常和手部肌肉,箭頭可以圖案或貼紙取代。進階版可遮住上行,讓小朋友憑記憶轉動,數量可減至2至3個。第二,則是在家鋪地墊,讓小朋友按箭頭方向前後左右跳動,可訓練視覺空間關係和眼腳協調。

遊戲4:家居小偵探

小朋友需要在家找出附合指示形狀的物件,可訓練主體與背景辨別。活動讓孩童發揮創意,尋物件不同的角度,並讓親子發掘生活小趣味。

相關焦點

  • 如何成為一名專業的沙盤遊戲治療師?|知音心理
    比如,上年很火的第三季《媽媽是超人》中,黃聖依和兒子安迪的關係被廣泛關注,其中一期,黃聖依為了改善和安迪的關係,去做了一次沙盤遊戲。所以,沙盤特別適合以下人群學習:從事兒童和青少年諮詢工作的教師、心理老師等相關職業工作者沙盤療法很容易上手,對於初步接觸心理諮詢的工作者來說,沙盤遊戲療法更容易操作及看到效果。左宏梅老師是一位知名沙盤遊戲治療師、澱粉者。
  • 【潔愛星聲】特教治療師職業的SWOT分析
    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準確的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眼下可能很多人看到這份職業的都是劣勢,很辛苦,壓力大,和家長溝通不良,待遇不高等等,但是可能我們從來沒有思考過優勢,未來的發展機會,我們一起來分析治療師職業的優勢Strengths
  • 提升專注力的居家訓練遊戲
    提升專注力的居家訓練遊戲普通班的老師在班級上常常會遇到有一些孩子就是一刻不得閒,經常手腳動個不停,坐不住,到處走動,不然就是嘴巴動個不停,常常會被周遭的環境幹擾,沒辦法專心進行一個活動父母發現孩子狀況後,帶孩子去兒童心智科就診是有必要的,藉此了解孩子的可能狀況 及診斷(在摒除視聽覺、認知、感覺統合、教養態度所造成的問題外,可能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注意力不足……),醫師也會針對孩子的狀況,轉介給治療師、心理師進行評估及相關治療課程。此外,父母在家中也可以漸進運用一些策略及活動來協助孩子,加強孩子的專注力及提升學習成效。
  • 言語治療師解密:攻破不同能力孩子的言語三大關鍵性難關——
    比如我們大米和小米實驗基地的每一位言語治療老師都是經過了香港中文大學言語治療團隊六位專業言語治療師成年累月往返深港兩地,進行長期的培訓和督導,我們的課程目標包括:情緒調控、互聯注意、溝通動機、遊戲技巧、語言理解和表達。同時我們會將語音語調和目光接觸的要求,加上基本概念的認知,也融入到語言訓練當中,讓孩子的智力發展與語言發展相輔相成進步。聽起來好難啊!
  • 又有7位自閉症治療師通關BCBA/BCaBA、ESDM督導認證!
    4年多來,他們埋頭深耕,從行業新手到高階治療師,終於拿到了「平凡人做非凡事」的入場券。一個治療師,只有專業,或者更專業於是,2018年9月份,我又做出了攻讀第二個碩士學位的決定。雖然我自以為做了充足的心理預期和時間管理規劃,但是,作為一名在工作中的媽媽,託福考試、每周幾十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和接踵而來的作業任務和論文,幾乎讓我喘不過氣來。與此同時,公司快速發展,我們肩負的擔子也越來越重,除了帶個案,帶老師,我也要參加家培講座。學有所成,是每個康復師的夢想,接下來,我可能會更多地參與到一些行為幹預的核心難題中去。
  • 居家太無聊?學會親子互動小遊戲歡樂多
    算術二:2+2=4  動作要領:數字「4」可以用彎腰雙臂伸直儘量觸地來表示,雙手雙腳形成「4」,注意下壓過程中膝蓋不要彎曲。家長也可以讓小朋友開動小腦筋,尋找其他表示「4」的身體語言。  和孩子一起在家進行紅綠燈遊戲,規則由發令人喊出紅燈或綠燈的口令。紅燈時所有人保持靜止不動,綠燈時所有人立即開始開合跳。參與遊戲的人要根據口令以最快速度給出反應,反應最慢或者反應與口令相反則為挑戰失敗。  發令人可以通過重複指令、調整指令間隔時間來增加遊戲難度及趣味性,綠燈開合跳時間不宜超過一分鐘,可以以孩子呼吸加快、微微出汗為終止標誌。
  • 周四晚9點,看職能治療師是怎麼教孩子獨立刷牙洗澡的
    >>>主題課程:讓孩子學會自己刷牙洗澡,臺灣職能治療師教你這樣做——>>>主講老師:徐碧儀大米和小米(上海)兒童成長中心職能治療(OT)督導臺灣註冊職能治療師>>>直播時間
  • 超讚,媽媽在家為4歲自閉症女兒特別布置後,居家幹預效果翻倍
    文/恩寶媽恩寶媽,新聞專業出身,家有4歲ASD女孩,一邊拼職場一邊帶娃,用文字記錄恩寶成長的同時,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ASD兒童。說起居家幹預,真應了那句話:道理我都懂,然而並沒有什麼用。恩寶3歲半時,她有了一點關於區域的認知能力,我就開始有意識地用環境布置輔助居家幹預。一個適合的環境,真的對孩子幫助很大。不僅可以輔助孩子理解,還可以讓孩子專注。
  • 澳洲小眾醫學移民專業:物理治療師(PT)和職業治療師(OT)
    OP與PT的區別OT的全稱是Occupational Therapy(職業治療),根據WFOT(世界職業治療師聯合會 ) 的定義,這裡所說的 「職業」指的是人們作為個體,家庭或者社區成員所進行的的活動,以便填滿人們的日常,以及給生活帶來意義以及價值。職業治療更偏向於對患者身體機能上,心理精神上進行評價以及治療。
  • 第三期居家醫療國際培訓在泰山醫養中心開班
    6月17日上午,位於泰山腳下的泰山醫養中心迎來了一批由醫生、護士、康復師和醫療管理者組成的學員,在這裡,他們將參加為期兩天的第三期居家醫療國際培訓班,近距離學習有關居家醫療的知識,走進居家醫療的世界。隨著時代的發展,老齡化社會來臨,傳統的以醫院為中心的醫療體系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尤其是對於一些患有疾病、不能自理或者只能半自理的老弱病人來說,居家醫療成為一種新選擇。但是在我國,居家醫療還處於起步階段,相關的項目也比較少,因此,為了推動居家醫學學科和居家醫療體系的建立,幫助更多老弱病人享受到足不出戶的護理與醫療,世界居家醫療聯盟在泰山醫養中心開班了此次培訓班。
  • 招募|雙導師催眠治療師國際證照班
    在平衡身心靈方面,你是否願意幫助到家人及身邊更多的人,成為專業的治療師?你,準備好了嗎?香覺靜心學堂2017年度最最重磅課程開始招募啦!雙導師催眠治療師國際證照班 誠邀您的加入時間:07/27-08/20第一階段:07/27-07/30(4天北京授課)第二階段:08/01-08/15(15天線上共修)第三階段:08/17-08/20(4天北京授課)潛意識療愈個性化的處理方法
  • 100 個親子互動音樂遊戲,爸爸媽媽一定要收藏
    丁香媽媽聯合國內頂級兒童音樂內容創作團隊,蘑菇爸爸和小乖媽媽,傾情打造專為 0~3 歲寶寶設計的《聽兒歌做遊戲,跟著音樂一起玩》,每天 5 分鐘,輕鬆享受高質量親子互動,跟著視頻學,手把手教你怎麼帶寶寶一起玩兒,寶寶玩得開心還能學知識
  • 職能治療師正在直播!
    >>>主題課程:臺灣OT職能治療師教你解決孩子穿衣、如廁各種難題!>>>主講老師:徐碧儀 大米和小米(上海)兒童成長中心OT督導臺灣註冊OT(職能治療師)>>>直播時間:2018年11月1日(星期四)21:00-22:30>>>
  • 在職業學習過程中如何提升自己的領導能力
    在職業學習過程中如何提升自己的領導能領導力的構成要素。領導力是決定領導者領導行為的內在力量.是實現群體或組織目標、確保領導過程順暢運行的動力。從領導力的角度分析,早期特質理論的核心是領導力問題而非領導問題關於領導能力,我覺得可以拆分成以下幾方面的能力:1.統籌能力。統籌人財物,合理地調配資源。能夠比較好地分清楚輕重緩急,抓大放小,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2.決策能力。決策能力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一個長年累月的過程。這需要膽魄,考察的是一種綜合判斷。3.號召能力。
  • 愛貝克【第十七期】親子活動之「關愛天使公益行」關愛自閉症兒童活動
    主要工作:激發學習興趣消除厭學逃學和學習障礙協調同伴關係和親子關係中高考心理減壓學生職業規劃青春期性心理教育不良品行糾正與健全網絡成癮的矯正 適合年齡階段:4歲~18歲 有人說,父母要持證上崗;也有人說,要想孩子天天向上,家長就得好好學習。       愛貝克家長成長課堂為家長提供親子教育、自我探索、人際溝通、專注力以及情緒管理等方面的指導,幫助家長提升自我,塑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 居家戰「疫」學起來|益家微課堂《親子關係優於親子教育》
    「疫」學起來、居家戰「疫」動起來、居家戰「疫」美起來、居家戰「疫」吃起來四個版塊提供服務。從處理負向情緒,規劃規律的學習與作息,陪伴孩子閱讀三個方進行講解,告知孩子們對於這場疫情,孩子們絕對不是置身事外的,引導孩子們不要放棄良好的作息習慣,讓孩子自己制定自己的學習和玩樂計劃,有了計劃,就嚴格遵守,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在家的學習效果一樣可以很好。
  • @家長:孩子居家學習效率不高?自主性差?這7個辦法幫您解圍!
    別著急,一起來看以下這7個問題,幫你解解圍!一、孩子除了上網課,不知道該怎麼學?案例1欣欣這幾天終於把學校布置的寒假作業完成了,她想開始自己主動學習,但又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每天除了被父母硬拉著上上網課,就是吃喝、睡覺、玩遊戲、發呆,一天下來感覺自己好像什麼也沒做,心裡很沒勁。
  • 音樂治療入門,音樂治療師解答8個常見問題+個案分享
    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是什麼?哪些人適合接受音樂治療?不少人對音樂治療存有誤解及疑問。 今天由音樂治療師梁凱琪 (Jacqueline Leung)為大家解惑,除了分享真實治療個案之外,更會解答8個有關音樂治療的常見問題,讓大家一文看清音樂治療的種類、對象及功效等多項入門知識。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這幾點做到位,孩子一個人也能過得好
    我們的事事包辦,會讓孩子覺得理所當然,不會主動去觀察和學習這些技能。畢竟有爸爸媽媽親力親為"伺候",孩子又怎會"勞心勞力"去辛苦自己呢?曾經看到過一則新聞,某所中學,一個班級正在吃早餐,全班39人只有6人吃了雞蛋,於是鄭老師上了堂"雞蛋了解課"教孩子們珍惜糧食。
  • 健身教練,不是物理治療師
    根據美國物理治療協會APTA的定義,物理治療師,是一種通過徒手、儀器、運動治療,來改善患者的身體疼痛、功能受限的醫療職業。 在《2018健身行業數據報告》中,體態矯正是「最受會員歡迎私教課程類型」中排名第4位的課程,相反,根據中國康復醫學會數據,中國康復醫師佔基本人群比例僅為0.4:10萬。 看起來,「會物理治療、會康復」正在成為中國健身教練的全新職業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