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推薦:女同性戀又如何?

2020-12-23 動漫大偵探

相比於現在流行的耽美文化,女同電影顯得冷門而少為人知,然而她們之間的愛情,又何須多言?

1.阿黛爾的生活

一句話簡介:藍色頭髮的阿黛爾像一抹彩虹。

經典臺詞:

"大象的鼻子是用來撿開心果的,沒必要彎腰;長頸鹿的脖子是用來看星星的,沒必要飛翔;變色龍的皮膚,綠色,藍色,粉色,白色是用來躲避動物,沒必要逃跑;詩人的詩歌是為了說所有這些還有成千上萬其他東西,沒必要懂。"

"藍色的開始和紅色的結束。"

2.卡羅爾

一句話簡介:大魔王的魅力無人能擋。

經典臺詞:

"我不再看見你陽光的面容,聽到你銀鈴的笑聲,你生命的以后里不再有我的容身之處。但我心滿意足的是,此刻,你不會錯過我的童話……歡快的夏日啊一去不返,夏日的光輝也將要消散,但它沉重的呼吸將永不會,玷汙我們童話的金色。"

3.指匠情挑

一句話簡介:貴族少女與貧民窟女僕顛倒的人生。

經典臺詞:

"這滿篇的字寫的是,我如何的想要你,如何的愛你。"

"她們聚到一起,她們的羅曼史不同尋常,那些出人意料之處更使它增添了魅力,當旭日染紅天空,鳥鳴掀開夜幕,她們便將離開。"

4.小姐

一句話簡介:更賦情義色彩和睿智的指匠情挑裡的小姐。

經典臺詞:

"我們穿著新鞋散步,你給我講故事,然後照顧我。"

"小姐啊,您這樣單純的生活好嗎?到底有多少船穿梭大海,離開的人,回來的人,送走的人,迎接的人。小姐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哪裡?是後邊的小山吧。"

你還有什麼關於女同性戀的電影推薦嗎?在評論區留下你推薦的電影吧!

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社會】西方女同性戀電影掃描
    9名大法官以5比4的結果裁決同性婚姻合法,這意味著同性伴侶今後可在全美50個州註冊結婚。在此之前,包括加州及紐約州等36個州允許同性伴侶註冊結婚。在歷史上,同性戀題材長期成為電影創作的禁區,女同性戀題材尤甚。被男權敘事統治的電影圈沒有興趣,也無法容忍女性能夠彼此相愛,建立一個和男人無關的情感世界。
  • 電影|世界第一部女同性戀電影《穿制服的女孩》(1932)
  • LGBTIQ*(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雙性人、疑性戀) 酷兒電影 虛擬影片系列(下)
    那麼,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同性戀男子的生活如何呢?在親歷者的協助下,馬庫斯·斯坦(Markus Stein)和羅森納·林戈(Rösener Ringo)完成了《男人之間:東德的男同性戀》(Unter Männern — Schwul in der DDR)。儘管相比西德,東德在法律層面上對同性戀更為寬容,但社會的排斥依然是每個個體需要面對的,蓬勃發展的地下同性戀圈子與真正自信的生活尚有不可彌合的鴻溝。
  • 這部二戰倫敦版《孽子》,讓被困住的女同性戀站在了舞臺中心
    《小姐》劇照。小說裡的女同性戀凱和海倫、男同性戀鄧肯、與有夫之婦發展婚外戀的薇芙,構成了一副二戰時期邊緣人物群像(有讀者戲稱,這是一個關於「gay、拉拉和小三」的故事)。可以說,沃特斯成功地講了一個屬於同性戀、更大程度上屬於女同性戀的故事。
  • 女同性戀的存在,是因為「沒試過男人」?-虎嗅網
    不被史書記載的女同性戀直到20世紀,女同性戀這個概念才被引入。但這不意味著,此前女同性戀不存在。誠然,女同性戀沒有像男同性戀那樣,一度受到很多迫害。因此,當時的女同性戀或者隱藏自己的身份,或者選擇完全跳脫在主流社會之外,塑造一種亞文化。在中國,女性之間的情慾同樣不被史書所記載,所以我們只能從《聊齋志異》等小說中尋覓到女同性戀的蹤跡。即便如此,據《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同性戀書寫研究》統計,明清涉及同性戀的39部文言小說和66部通俗小說中,只有10部提到了女同性戀。
  • 不僅是世界上第一部女同性戀電影
    倘若沒有「世界上第一部女同性戀電影」這樣的噱頭,《穿制服的女孩》也許永遠不會被我們看到;甚至在當今的語境下,這片名本身就是標題黨。
  • 【品鑑】這是中國第一部女同性戀電影,入圍香港百大影片
    轉自公眾號香港電影本文發於香港電影公眾號(hkmovie
  • 觀影筆記1: 史上第一部女同性戀電影《穿制服的女孩》
    相比較這屆威尼斯電影界評選出來的其他電影,它具有更多時代性的意義:首先,這部電影是德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合作製作的電影(劇組和演員都獲得的是分成,而不是工資)。其次,也是備受關注的一點,就是這部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女同性戀電影,這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
  • 《面子》Alice Wu女同性戀之光
    2020年才第一次看面子,兩天刷了三次,可以進我最愛的電影top3了(排名不分先後)作為一個不太會一部電影看兩次的人,先是看了The half of it覺得好看想看第二遍,馬上看了面子簡直無法自拔!瘋狂搜她們的採訪啥,奈何資料太少。
  • 從女同性戀電影看酷兒精神
    電影編劇是羅恩·內斯萬尼爾,他也是另一部同性維權電影《費城故事》的編劇,兩部電影傳遞著相同的價值觀。  2014年,《阿黛爾的生活》是文藝青年的必看電影。藍色是同性之愛的隱喻,藍色頭髮的艾瑪和高中女生阿黛爾相戀,兩人相伴走過青春期。與異性戀情侶的戀愛模式一致,一段熱烈的相愛後,她們分手,告別,成為彼此生命中的過客。
  • 《穿制服的女孩》,不僅僅是世界上第一部女同性戀電影
    倘若沒有「世界上第一部女同性戀電影」這樣的噱頭,《穿制服的女孩》也許永遠不會被我們看到;甚至在當今的語境下,這片名本身就是標題黨。如此說來,如果再次翻拍本片(70年代曾有過一次翻拍),選對演員的情況下,倒是很可能成為爆款。
  • 中國古代女同性戀為何叫「磨鏡」?
    中國女同性戀的歷史,如同男同性戀的歷史一樣,悠久而複雜多樣。
  • 《殺死伊芙 第三季》無聊的女同性戀的精神世界
    這部劇越來越像是為了變態而變態,純屬是抖M屬性的女同性戀的無聊性幻想。過去外國人一直在拍男同主題的影視劇,女同雖然也有,但劇情始終差那麼…一大截。那么女同性戀究竟渴望什麼呢,據我觀察,(可能不準確)比起男同,女同更渴望長期穩定的黏著關係,而且是一對一絕對忠誠的關係。
  • 《卡羅爾》影評:奧斯卡影后布蘭切特演繹女同性戀
    觀影反應: 放映結束後影廳爆發了熱烈掌聲和歡呼聲,反響不錯,英國衛報評論給了五星,美國indiewire電影網站將其評為A級。兩位女主角凱特-布蘭切特和魯妮-瑪拉成為本屆坎城影后的有力爭奪者。 而在女同性戀戲份上,海因斯同樣做到了細膩、得體,沒有大灑狗血,也沒有讓同性戀或異性戀群體感到不適,兩個女人的愛情進程符合時代背景,一見鍾情、彼此心照、克制地聊天調情,然後激情迸發。《卡羅爾》不像《阿黛爾的生活》那樣畢竟是現代題材,從而可以將二人戀情處理得趨同於普通情侶的戀愛過程,海因斯的處理無疑十分得當。
  • 推薦幾部提升女性自我認知的高分電影,每部都很值得一看!
    推薦幾部提升女性自我認知的高分電影,每部都很值得一看!推薦幾部提升女性自我認知的豆瓣高分電影1關鍵詞:抗爭現代女性不再該是命運的逆來順受者,而是用勇氣與之抗爭!、《末路狂花》豆瓣8.7分被認為是向男權社會發出抗爭的女性主義電影代表作。《蒙娜麗莎的微笑》豆瓣7.7分女性追求自我意識與價值的優秀影片,其中探討了包括離婚、結婚、婚外戀、女性與家庭的關係等等,女性應該如何活著,如何有價值的活著。《婦女參政論者》豆瓣8.1分講述一個多世紀前,英國婦女為了爭取選舉權而不懈鬥爭的故事。
  • 坦承討厭女同性戀、殘疾人
    圖源「臉書」日前卻傳出有人在論壇分享「如何把Luda調教成性奴隸」,有網友甚至發現Luda已習得厭女、歧視跨性別與殘疾人士的不適當觀念。綜合《中央日報》、《每日經濟》等韓媒報導,南韓DC Inside、arcalive等「男超」(男性多於女性)論壇中部分網友將Luda當作「抹布」(與多名男子有性關係的女性)、「性奴隸」,還分享「調教守則」,教導他人如何用避開禁語,用迂迴的表達與Luda進行「性對話」與「性剝削」。
  • 西瓜遮羞舞女同跳紅:女同性戀裸體跳西瓜遮羞舞爆紅網絡
    西瓜遮羞舞女同跳紅:女同性戀裸體跳西瓜遮羞舞爆紅網絡 字號:小大 2013-06-09 17:21 來源:新浪 我要評論() 核心提示:西瓜遮羞舞女同跳紅
  • 我是歐嘉,捷克斯洛伐克最後一個被判死刑的女同性戀
    彼得·卡茲達和託馬斯·維因勒的導演處女作《我是歐嘉》(又名「無人知曉的七月十日」)幾乎每一幀畫面都流露出克制禁慾的意味,這主要是因為他們選擇以黑白電影的形式拍攝,而且頻繁使用固定鏡頭,讓觀眾不耐煩地看著空蕩蕩的走廊,直到角色重新出現在畫面中。
  • 除了女同性戀,《真心半解》還為我們展現了什麼?
    隨著「政治正確」態勢的大肆發展,LGBT電影不再像過去那樣,總被或多或少地牽涉敏感意味,尤其是女性主義盛行的當下,一部提及了女同性戀的作品,很容易陷入一種傾訴誤區。
  • 女同性戀的「三岔路口」: 感覺在「和世界作對」
    編者按:現代中國,女同性戀真正走入大眾視野,大概是從1995年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舉行開始。會上,「性權利」問題被提出並引發激烈討論,之後,中國的女同性戀者開始變得活躍。因為女性本身的弱勢特性,和「男同」相比,「女同」更多會選擇低調,因此也顯得更加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