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分電影《綠皮書》:比種族歧視更嚴重的是認為它理所當然

2020-08-29 西西里太陽

一、前言

電影《綠皮書》是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它改編自真實故事,並獲得了豆瓣8.9的評分。


它講述了一個粗暴的白人託尼為優雅的黑人音樂家雪利博士打工的故事,因雪利要從美國北部一路南下巡演,託尼則要保證演出順利,他們的2月之旅開始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斷南下受到的種族歧視不斷加深,彼此在解決矛盾中加深了友誼,並互相成長。

電影設定在1962年的紐約,這是一個種族歧視非常嚴重的年代,美國南部把黑人用作奴隸。這部電影揭露了當時美國種族歧視的社會現象,呼籲了人人生而平等。

二、電影以白人的音樂聚會作為切入點

在這個聚會中混混託尼·利普以音樂廳保鏢的身份出現了,由於會上出現了打架鬥毆事件,他的老闆讓託尼用暴力把他們揪出去了。後來,營業廳暫停營業,託尼失去了這份工作。

朋友給他介紹了一份工作——給黑人博士當司機。但這位博士需要的是司機兼管家,不僅要安排他的出行行程,還要給他洗衣服、熨燙衣服、擦亮皮鞋。託尼不肯為黑人做這做那的,於是拒絕了。博士再次挽回,託尼答應只給他當司機,保證他在路上不出問題,並要了125美金/周的薪資。

每一次南下,意味著白人對黑人的歧視愈來愈嚴重,雪利的心情也慢慢地隨之變化,他的音樂從一定角度體現了他的心情,從歡快到壓抑,再到棄演,最後又回到歡快中。另外,託尼與雪利之間的關係也慢慢地改善,他從最開始對雪利的歧視到佩服,再到關心,最後到理解和心疼。

雪利說:「富有的白人讓我為他們彈琴,因為這讓他們感到高雅,但是當我走下這個舞臺,對於他們來說我又變回了一個老黑,因為這就是他們真正的文化。」

電影用白人的音樂聚會作為開頭,與後面的劇情形成鮮明對比,諷刺了白人高雅的文化。同時,雪利內心是孤獨的,因為他不夠白人白,也不夠黑人黑,既進不去白人的圈子,也回不去黑人的圈子。在整部電影中,雪利幾乎都在為白人彈琴,直到最後,他在黑人的酒吧中為黑人彈琴,找到了從未有過的喜悅,這也形成了對比。



三、影片通過雪利遇到的一個個矛盾把種族歧視的現象娓娓道來

1、託尼對雪利的歧視

託尼在第一次與雪利博士的對話中說「前兩天我妻子還邀請了兩名有色人種來家裡」,他用 「打扮的像個叢林部落的酋長」來形容雪利。



因為雪利讓託尼在車內不要吸菸,託尼很生氣,把妻子給雪利做的三明治也給吃了。雪利讓託尼安靜,但託尼還一直喋喋不休。

託尼把車開在路邊如廁,剛下車,又回去車裡拿錢包,體現了託尼擔心雪利會偷自己錢包。

2、黑人司機綠皮書

上面列出了對黑人友好的餐廳和旅館,是黑人的定製旅行。


3、雪利對自己的歧視

託尼在跟一堆黑人扔骰子,雪利說:「你覺得趴在石子路上扔骰子很光榮嗎?他們的出身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你不一樣!」

雪利來到為黑人專門訂製的旅館,他的黑人同胞想要邀請他一起去玩,但雪利因為內心孤獨而拒絕了,

於是黑人兄弟說:「你覺得自己很高貴嗎?」「走,別帶他,他怕把那套漂亮的管家制服弄髒而已。」

這其中也體現了雪利對自己的歧視。

4、白人對雪利的歧視

雪利出去酒吧喝個酒,但因為穿著得體,被一些白人羞辱,說需要一個老黑洗盤子。後來,幸好託尼到場救了他。託尼讓雪利以後無論去到哪都要帶上自己,雪利說:「如果我去的是你家旁邊的酒吧,情況會有所不同嗎?」

白人讓雪利使用房子外的有色人種專用廁所,雪利說他回自己的旅館裡上廁所,但這樣至少需要半個小時。白人想了想後,說:「不介意等。」

雪利到衣服店裡試衣服,店員拒絕讓他試穿,稱買下後可以為他專門定做合適的尺寸。雪利與一白人同在遊泳池裡遊泳,起了爭執,卻被警方抓了起來。

他們來到南方的一座城市,在夜晚的時候被警方查車,警方質疑託尼為什麼載著黑人,並侮辱他就是半個黑人,託尼暴力襲警被抓了起來,但雪利並沒有犯什麼錯也被抓起來,因為在這座城市黑人夜間是不能出門的。

雪利來到巡演的最後一站,管家把他從廚房接待進去,在晚飯時,因為沒有黑人上桌吃飯的傳統,他讓雪利去更衣室吃飯,即使在雪利拒絕演出的情況下,管家也不願意為雪利破例一次。

電影通過這一個個的矛盾,用喜劇的方式把美國白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淋漓盡致的體現了出來,在輕鬆喜悅的電影中,我們能體會到黑人在這種情況下已經失去了尊嚴,甚至開始自我歧視了,仿佛白人就是天生比黑人高貴,種族歧視與生俱來。

四、打破歧視,用勇氣為自己發聲

雪利年僅3歲時就登臺亮相,18歲時他與波士頓流行樂團合作,舉辦了首場音樂會,並同時擁有三個博士學位,被兩次邀請到白宮演出。

雪利在北方備受追捧,拿著南方三倍的演出費,卻依舊選擇南下巡演,與託尼不同,他並非種族天生優越,也不能以拳力獲勝,他認為唯有尊嚴才能讓自己佔據上風,這也是南下的目的,為了告訴他們黑人也是有尊嚴的。

但即便雪利再優雅,對發音、語調、用詞都非常注意,也不能獲得白人對自己有一絲一毫的尊重。


雪利的另一名司機說:「光有天分是不夠的,改變人們的觀念需要很大的勇氣。」這一如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所說:「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



種族歧視不可怕,但適應這種現象才可怕,如大多數白人來說,他們已經適應了黑人就是奴隸,就算是音樂家,也是為了體現自己高雅的陪葬品。而雪利其實也適應了這種現象,雖然他不斷不斷地努力,想要改變這種現象,但他從內心裡看不起自己流著黑人的血液,於是成了一個優雅又自卑的矛盾體。



想要打破歧視,最關鍵的是不要隱忍,你需要用勇氣為自己發聲,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尊嚴。雪利在最後一站中,拒絕為白人演奏,用行動告訴了白人自己是有尊嚴的。後來他來到黑人的酒吧中演奏,也因為在這裡找到了尊嚴而找到了快樂。

種族歧視雖然反映的是美國,但除種族歧視外,還有性別歧視和地域歧視……也希望世界上的人們能夠真實地做自己並被接納和尊重,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

相關焦點

  • 美國種族歧視現象曾經有多嚴重?看完《綠皮書》你就全明白了
    一場以反種族歧視的遊行逐漸在全球展開,並演變成暴行。事實上,早在上個世紀的美國,種族問題是一項不成文的規定,嚴重程度遠遠超出你我想像。2018年,一部講述美國種族歧視的電影《綠皮書》上映,引起了巨大的社會討論,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今天,吐老師就來聊聊這部影片。
  • 豆瓣8.9分!國外影評怎麼看《綠皮書》?
    電影《綠皮書》(Green Book)斬獲了最佳男配角(best supporting actor)、最佳原創劇本(best original screenplay)和最佳影片(best picture)
  • 《綠皮書》| 豆瓣8.9的高分美國劇情片
    百度雲連結:https://pan.baidu.com/s/1TupBxkBESzqKycyJ8_r-vA 提取碼:kvz0 複製這段內容後打開百度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坦白說,做為一部在2019年斬獲多項國際電影大獎的劇情片,值得你抽出時間去看一看,獎項多到數不清,有圖為證。
  • 《綠皮書》:60年代的美國竟然是這樣
    最近的電影《綠皮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看。豆瓣評分8.9,淘票票評分9.3,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和金球獎的多項提名和獎項,妥妥的優質經典電影。淘票票上獲得94%的大V推薦,有98%的觀眾看過之後覺得溫暖感人,小編就是其中之一。
  • 《綠皮書》豆瓣評分8.9,票房破四億,是近期「最值得看的電影」
    最近的電影市場撲朔迷離,本來被大家看好的電影《驚奇隊長》被一部狗血的愛情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打敗,而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綠皮書》票房悄悄破了四億,成了近期最值得一看的電影。相對於《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狗血口碑不佳,《驚奇隊長》迅速走出觀眾的視線,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獲得者,這部電影不管口碑還是票房都一直在線,豆瓣評分8分以上的電影基本就可以被稱為經典影片了,像《流浪地球》票房口碑也算是都在線的了,豆瓣評分也一直都在7.9到8.0之間徘徊,而這部電影從上映之初,口碑就一直十分的穩定,在8.9這裡沒有變化過,儘管現如今票房已經過了4億,也依舊是好評如潮。
  • 《綠皮書》:故事縱然感人,種族歧視不得解決,也難得到黑人認同
    在目前這樣的黑人運動下,讓我想起了一部主題是反種族歧視的電影——《綠皮書》。真實故事背景下的種族歧視《綠皮書》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除了片中講述的反歧視的政治意圖,還力圖描述出一個偉大卻也溫馨的故事。《綠皮書》的故事是有真實歷史人物原型的,影片的時代背景就在上世紀黑人運動前夕,那是美國的種族歧視浪潮翻湧的最嚴重的時期。
  • 豆瓣8.9分7天破1.8億,由真人故事改編,帶你看種族歧視有多可怕
    2019年3月在中國內地上映的美國劇情片《綠皮書》,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9分,7天破1.8億,斬獲無數獎項,由真人故事改編,帶你走進種族歧視下的黑人世界,看一部有關尊嚴的血淚史。影片中,維果·莫特森飾演託尼,一個有種族歧視觀念白人小混混,後來唐的司機;馬赫沙拉·阿里飾演博士唐,一位有涵養,廣有名氣的黑人鋼琴家,講述託尼在跟隨唐一路南上巡演途中遭遇到的種種麻煩。一切陰差陽錯都是最好的安排。
  • 神片《綠皮書》!豆瓣百萬人評分8.9分的電影,看完久久不能平靜
    《綠皮書》海報2018年有這麼一部劇情電影,豆瓣有100多萬人對其進行評分,分數高達8.9分。在2019年的奧斯卡頒獎中,這部電影包攬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多個重量級獎項,它就是《綠皮書》。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的是在種族歧視嚴重的1962年,頂級黑人鋼琴家唐·雪利聘請託尼為司機,從美國北部至南端的巡迴演唱中,發生的超越種族、膚色、階級的關於友誼的故事。
  • 《綠皮書》:歧視之中的歧視
    《綠皮書》是一部美國拍攝的傳記類喜劇電影。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1962年,紐約一家夜總會的保鏢託尼,被世界上優秀的古典樂鋼琴家唐·謝利聘用為專職司機後,一路陪伴鋼琴家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演奏會,倆人之間發生了一系列跨越種族、跨越階級的離奇故事。
  • 《綠皮書》的「種族平權」,奧斯卡的「白人救贖」
    >《綠皮書》是一部以「階級調和」和「種族調和」為母題的電影,鋼琴家Don Shirley雖然德高望重,卻因黑人身份屢遭歧視;司機Tony Vallelonga是一個義大利裔美國人,為生計奔命。在在種族歧視嚴重的二十世紀60年代,發生在二人身上的誤解和歧視最終通過相處和溝通化解。這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拿下了第91屆奧斯卡的兩個重要獎項「最佳電影」和「最佳原創劇本」。 《綠皮書》:種族和解背後的虛假平權
  • 從電影了解國外種族歧視問題
    去年度奧斯卡入圍的電影中,有不少是敘述種族相關題材的電影,其中就以入圍最佳電影的三部電影:《黑豹》、《黑色黨徒》、《綠皮書》,做個簡單的介紹
  • 豆瓣8.9,拿下奧斯卡,這部片我要滿分推薦!
    >IMDb:8.3 / 10導演: 彼得·法雷利主演: 維果·莫騰森 / 馬赫沙拉·阿里 / 琳達·卡德裡尼 / 塞巴斯蒂安·馬尼斯科 / 迪米特·D·馬裡諾夫託尼是個狠人,在他居住的那一帶,混的很開。
  • 〝綠皮書〞電影中要說的絕不只種族歧視而已
    從那一刻起,我們這個種族在美國將會享有平等的機會跟權益。〞1962年格林去世;1964年美國〝民權法案〞頒布;1967年綠皮書停止發行。一個活在美國社會底層名叫託尼的白人,因為義大利裔的出身,所以在當時的美國社會中也是受到種族歧視的,但情況還是比非裔的好很多,至少皮膚是白的,出身底層的他,同樣打從骨子裡歧視黑人,從去他家修理東西的兩位黑人喝過的水杯,被他直接丟入垃圾桶的行為中可以輕易判斷出。
  • 影評:《綠皮書》-種族矛盾的延續
    綠皮書給我第一個直觀的印象就是這部電影很舒緩,沒有什麼起伏點,可是並沒有給人睏倦的感覺但是這部電影把他們兩融合的剛剛好,仿佛本該如此。
  • 《綠皮書》:種族歧視背景下經歷磨合成長起來的友情
    》全稱叫做《黑人司機綠皮書》,是美國種族隔離時期用來給旅途中的黑人指示接待他們的餐館和旅館的指南,因為當時不是任何一家參觀和旅館都會接受他們進入,這本旅行指南為黑人旅行者規避了風險。在影片裡,託尼從一開始歧視黑人卻因手頭拮据不得不接下這份工作,到後來與黑人鋼琴家互相了解,親眼目睹種族歧視給雪利帶來的羞辱,雪利內心的痛苦被揭開,託尼逐漸放下偏見,而雪利也勇敢做出反抗,想要衝破種族偏見,二人逐漸建立起友情。拋開種族歧視,在中國的文化背景裡,這樣充滿勇氣和包容的友情也是可貴的。
  • 《相助》:豆瓣評分高達8.8分,種族歧視電影下的人性光芒
    導語種族問題向來是美國電影的一個重要題材。從《為奴十二年》到《綠皮書》,從《光輝歲月》到《隱藏者》。這些電影往往成績不俗。賺取觀眾的大把眼淚的同時也引發大眾思考。種族問題的電影為何深得國外導演的偏愛又為何能吸引觀眾、引起共鳴,或許與潛藏在電影中的信念、愛、善良、勇氣等等美好的詞彙有關。
  • 電影:Green Book / 綠皮書
    」 → 點選"設為星標 🌟               這是Mary推送的第 204篇文章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Green Book《綠皮書》獲得了這一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男配,小編可以說提前預測到了
  • 豆瓣高分電影《綠皮書》,不敢邁出第1步的人,永遠都是孤獨之人
    《綠皮書》劇照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在這世界的某一個角落,始終隱藏著那令人不寒而慄的黑暗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當中,種族與種族之間的矛盾,幾乎貫徹著文明的發展。種族歧視幾乎隨處可見,或許在國內並不存在這樣的情況,但是在國外,黑人與白人之間的鬥爭,幾乎成為了社會上最尖銳的問題。不可否認,這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的一個汙點,同時也是一個令人寒心的錯誤。
  • 豆瓣高分電影《綠皮書》,不敢邁出第1步的人,永遠都是孤獨之人
    《綠皮書》juz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在這世界的某一個角落,始終隱藏著那令人不寒而慄的黑暗。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當中,種族與種族之間的矛盾,幾乎貫徹著文明的發展。種族歧視幾乎隨處可見,或許在國內並不存在這樣的情況,但是在國外,黑人與白人之間的鬥爭,幾乎成為了社會上最尖銳的問題。不可否認,這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的一個汙點,同時也是一個令人寒心的錯誤。在不少影視劇作品當中,都曾經將這種社會尖銳問題生動地刻畫出來。18年的時候,就曾經上映過一部關於種族歧視的作品,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綠皮書》。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上映之後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9分。
  • 豆瓣評分8.9,看懂了《綠皮書》,也就看懂了當下的美國
    放眼歷史長河,種族歧視問題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幾百年來,這個備受爭議的話題成為了幾乎是無法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而此類問題也被導演們搬上了熒幕。2019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影片《綠皮書》脫穎而出,成了最大的贏家,在掌聲與榮譽籠罩的光環之下,很多觀眾也被其所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