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公司迎分類監管:評為5級或被接管甚至退出市場!

2021-01-14 東方財富網

消費金融公司將迎來監管評級!

1月13日,銀保監會發布《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從公司治理與內控(28%)、資本管理(12%)、風險管理(35%)、專業服務質量(15%)、信息科技管理(10%)五大維度,將消費金融公司劃分為1級、2級(A、B)、3級(A、B)、4級和5級。

其中,監管評級為5級的消費金融公司,表明風險程度超出公司控制糾正能力,公司已不能正常經營,應責令提交合併、收購、重組、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救助計劃,或依法實施接管;對無法採取措施進行救助的公司,可依法實施市場退出。

消費金融行業專家蘇筱芮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此次《辦法》的頒布有利於防範「劣幣驅逐良幣」風險,在「需求側改革」增加消費的宏觀大背景下,對消費金融公司扶優懲劣、以規範金融業態帶動服務實體,進而促進消費升級形成利好。

消費金融進入評級時代

具體來看,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要素包括:公司治理與內控(28%)、資本管理(12%)、風險管理(35%)、專業服務質量(15%)、信息科技管理(10%)五方面內容。

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得分滿分為100分,根據具體評級得分,分為1級、2級(A、B)、3級(A、B)、4級和5級,數值越大表示機構風險或問題越大,需要監管關注的程度越高。

其中,監管評級得分在90分(含)以上為1級;70分(含)至90分為2級,其中:80分(含)至90分為2A級,70分(含)至80分為2B級;50分(含)至70分為3級,其中:60分(含)至70分為3A級,50分(含)至60分為3B級;50分以下為4級;無法正常經營的直接評為5級。

對於發生重大案件、存在嚴重財務造假、被給予重大行政處罰或監管強制措施的,應區別情形確定是否採取評級下調措施,且監管評級結果應不高於3級。監管機構認定消費金融公司存在其他重大風險問題、足以影響監管評級結果的,可視情節輕重決定下調措施。

監管評級為3級的消費金融公司,表明存在的問題較多或較為嚴重,整體風險管控能力較弱。對3A級的公司,應重點關注公司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監管提示或通報,督促公司採取措施改善經營管理;對3B級的公司,應給予持續監管關注,提高現場檢查頻率和深度,並可視情況對業務活動依法採取一定限制措施,積極化解風險。對3級的公司,原則上每兩年至少開展一次現場檢查。

監管評級為4級的消費金融公司,表明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和風險,甚至危害公司的生存能力。監管中應給予密切關注,增加監管會談的頻率,原則上每年至少開展一次現場檢查,督促公司採取有效措施改善經營狀況、降低風險水平、補充資本金,必要時可依法採取限制高風險業務活動、限制股東權利、限制分配紅利、責令調整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等監管措施。

監管評級為5級的消費金融公司,表明風險程度超出公司控制糾正能力,公司已不能正常經營,應責令提交合併、收購、重組、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救助計劃,或依法實施接管;對無法採取措施進行救助的公司,可依法實施市場退出。

或加劇行業內部分化

在蘇筱芮看來,《辦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等監管文件作為綱領,標誌著我國消費金融公司的監管工作進入深化落實階段,為促進消費金融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積極意義。

蘇筱芮分析稱,《辦法》從公司治理與內控、資本管理、風險管理、專業服務質量、信息科技管理等五方面內容對消費金融公司的組織架構、風控能力、經營能力等進行規範,既有利於明確監管思路,也能夠符合行業實際,為消費金融公司今後踐行合規提供了完善參考,便於機構後續依規遵照執行。

消費金融行業資深業內人士馮建新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開展評級後,會對不同等級的機構有不同的監管指標要求,不同等級的機構也會按等級劃分成不同的業務資格。

「以後對於評級結果較好的消費金融公司,可開展的業務類型會比較豐富,而評級結果較差的公司,不僅要受到愈加嚴厲的合規考核,更會在業務資質上受到很大限制。對那些『不好挽救』的機構可以安排逐步退出。總結下來,宗旨還是要求做金融的要在各方面能力建設上下功夫,不能單純地指望靠玩資金賺錢。」 馮建新指出。

蘇筱芮最後總結稱,2020年消費金融牌照迎來了「開閘期」,而2021年則會迎來「規範期」,宏觀審慎、分類監管成為近年來金融監管的工作風格。此次《辦法》的頒布也不例外,有利於防範「劣幣驅逐良幣」風險,在「需求側改革」增加消費的宏觀大背景下,對消費金融公司扶優懲劣、以規範金融業態帶動服務實體,進而促進消費升級形成利好。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相關焦點

  • 消費金融行業首迎監管評級規定!最低評級或將被責令實施接管,甚至...
    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要素共5項:公司治理與內控、資本管理、風險管理、專業服務質量、信息科技管理,各部分權重佔比分別為28%、12%、35%、15%、10%。 二是明確監管評級操作程序。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分為銀保監會派出機構初評、銀保監會覆核、反饋監管評級結果、檔案歸集等環節。評級工作原則上應於每年4月底前完成。
  • 迎國慶,剛剛兩家臺資消費金融公司同時獲批!可喜可賀!
    在今天8點的中央臺迎國慶晚會上,臺灣藝人歐陽娜娜、張韶涵將演唱《我的祖國》等歌曲,而臺當局威脅稱「將密切關注,依規查處」。
  • 濰坊高新區市場監管局食藥生產流通領域監管實行分級分類監管
    一、食品餐飲領域分級分類監管根據省局下發的《山東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和等級公示管理規定》的要求,高新區現有1500餘家,A級400餘家,B級650餘家,C級450餘家,待評定30餘家。高新區現有生產企業17家,強化食品生產者主體責任,合理配置監管資源,其中A級3家,B級8家,C級1家,無評級(經營異常和新開辦的食品生產企業)5家,對風險等級評定的企業實施動態管理,切實提升事中、事後監管工作水平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 膨脹的消費貸市場
    2020年12月末,不少花唄用戶發現自己的額度有所下降,甚至有網友發帖稱自己的額度降到3000元以下。   花唄此次下調額度的群體主要為大學生和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對此,螞蟻集團回復稱:「花唄近期正在調整部分年輕用戶的額度,倡導更理性的消費習慣。」有市場人士分析,螞蟻集團下調年輕用戶額度主要是出於近期的監管壓力,以及控制風險目的。
  • 今年首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增至25家
    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1月10日,光大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近日收到銀保監會出具的《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籌建北京陽光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批覆》,同意該行在北京市籌建北京陽光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北京陽光消費金融」)。據悉,目前共有24家已開業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北京陽光消費金融的獲批意味著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增至25家。
  • 受疫情影響逾期大增,已有消費金融公司收緊放款渠道!
    疫情的影響仍在繼續,用戶希望延期還款,消費金融公司的逾期則節節攀升。這樣看來,收緊渠道謹慎放款似乎成了一種新的辦法。往常逾期率在3%左右的消費金融公司,受到影響逾期率已經攀升至5%;一些小貸公司逾期率甚至達到了7%,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字還會繼續上升。此外,近期的投訴量也在增加。主要原因在於催收,不少人由於還款困難想與相關公司協商延期還款,有些還在商談就接到了催收的電話,有些則是已經談好了依然接到了催收電話。
  • 兩家消費金融公司同日獲批籌建!均有臺資入股
    截至目前,全國獲批籌建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達33家。今年獲批籌建的消費金融公司已有5家。其中,小米消費金融、北京陽光消費金融已開業,螞蟻消費金融已啟動籌建工作。至此,全國共有27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開業,最近開業的一家為陽光消費金融。
  • 消費金融迎「持牌」時代 馬上消費堅持合規經營與科技賦能 「助力...
    2020年,對中國消費金融產業而言,是去偽存真、正本清源的一年。作為行業頭部持牌消費金融機構,過去5年馬上消費牢牢遵循監管要求,持續強化業務合規經營,為廣大民眾提供卓越周到的普惠金融服務同時,緊緊抓住科技+金融融合的發展機遇,在科技賦能的驅動下實現業務高質量成長。
  • 金融開放持續推進 消費金融公司 積極引入境外股東
    陽光消費金融公司表示,王道銀行的加入,有利於滿足海峽兩岸居民在旅遊、消費等方面的金融需要。  目前已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中,境內外銀行共同持股的模式並不少見。  「另一方面,一些成熟市場的消費金融領域發展較好,發展也相對較早,引入境外銀行股東,有助於更好學習借鑑境外銀行、境外股東在消費金融發展方面的成熟經驗,更好推動消費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市場發展。」董希淼表示。  目前籌備中的消費金融公司也有境外機構股東參股。
  • 滿足年輕人多元化消費需求,KOO錢包斬獲金融界「傑出消費金融公司...
    頒獎盛典上,全新升級的分期平臺KOO錢包以多元化的發展和全方位的服務受到金融領域精英與專家的肯定,榮獲「傑出消費金融公司獎」。據悉,交通銀行、小米消費金融、捷信消費金融、盛銀消費金融等企業也一同登臺領獎,共享榮耀時刻。
  • 上海農商行、建行籌建消金公司,監管審批會放鬆嗎?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消費貸暴增,引來監管問詢。根據測算,2019年上海農商行的個人消費貸餘額同比增長了321.69%,佔個人貸款餘額的比例同比增長244.5%。另一方面,總部同樣位於上海的老牌支付機構杉德支付,作為股東方之一,也參與了消金公司的籌建。
  • 滿足年輕人多元化消費需求KOO錢包斬獲金融界傑出消費金融公司獎
    頒獎盛典上,全新升級的分期平臺KOO錢包以多元化的發展和全方位的服務受到金融領域精英與專家的肯定,榮獲「傑出消費金融公司獎」。據悉,交通銀行、小米消費金融、捷信消費金融、盛銀消費金融等企業也一同登臺領獎,共享榮耀時刻。
  • 聚焦2020|創新風險分類監管,煙臺市場監管這樣做!
    2020年,煙臺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圍繞中心工作,聚焦主責主業、圍繞民生熱點,緊守安全底線,在重點上下功夫,在難點上求突破,在手段上抓創新,市場監管工作成效明顯,亮點紛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2019年9月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煙臺市列為全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試點地區,也是 山東省唯一的試點市。
  • 信託周報(5月18日)
    截至目前,全國68家信託公司中,已有40多家信託公司開展了消費金融信託業務。日前,又有一家信託公司打算成立消費金融公司,參與消費金融業務。西藏信託近日在2019年年報中稱,計劃組建消費金融公司,股東大會已審議通過。
  • 唯品會和富邦華一銀行聯合設立的消費金融公司獲批籌建
    來源:WEMONEY研究室作者: 劉雙霞 曾仰琳 9月30日,中國銀保監會官網發布了關於籌建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唯品富邦消費金融公司」)的批覆。批覆顯示,銀保監會同意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在四川省成都市籌建唯品富邦消費金融公司,公司應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審核股東資格、辦理籌建事宜,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據WEMONEY研究室了解,唯品富邦消費金融公司的股東方除了唯品會外,還有另一家銀行——富邦華一銀行。
  • 北銀消費金融公司普及個人金融信息安全知識
    北銀消費金融公司就為大家推廣普及金融知識,提高金融服務消費者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對創造健康的金融環境具有重大意義。下面,大家來和北銀消費金融公司一起來學習一些個人信息相關的知識。一、個人信息是什麼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繫方式、住址、帳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 馬上消費金融收穫銀保監「通行證」 衝刺消費金融第一股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道,這可能是消費金融行業發展近十年的第一家上市企業,一旦成功利好整個消費金融行業,作為一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其合規性、發展性也將受到資本市場認可。據記者整理,2016年至2019年馬上消費金融營收、淨利潤快速增長,幾年間分實現0.07億元、5.78億元、9.01億元、8.53億元的淨利潤。當前馬上消費金融淨利潤處於行業第四位,而營收方面則僅次於捷信、招聯消費金融。在不佔據先發優勢的情況下,逐漸成為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的一匹黑馬。
  • 華融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的掉隊亂象
    2018年,則大滑59.35%至5.59億元。即使2019年實現增長,仍未回到10億元梯隊,還被招聯、馬上等後來者大幅趕超。不過,還有更差者。另一大佬華融消費金融直接由盈轉虧,且是上述10家消費金融公司中唯一虧損的一家。
  • 法院判中銀消費金融利息過高 催收心切開啟瘋狂強制執行
    但是,中銀消費金融試圖將信貸風險轉讓給代理商的做法並不能避免高壞帳率。2015年至2017年,消費金融市場快速爆發,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業績拉升的同時也呈現出較多壞帳隱患。出於聲譽的考量,一般鮮有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公布資產不良情況,但事實上當時有的消費金融公司不良資產率已超過10%。
  • 頭部消費金融公司公布2019年業績數據:招聯、捷信金融位列淨利潤...
    信息時報訊(記者 李晶晶)隨著年報季的逐漸落幕,頭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2019「成績單」均悉數披露。據記者了解,2019年,總資產規模位列行業前列的消費金融公司依次為捷信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以及中郵消費金融,這6家公司的總資產均超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