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與李淵用不到七年的時間便統一全國, 為何曹操窮盡一生僅三分天下呢?其實這個問題並不複雜,總起來一句話,他們所處得時代不同,所以就不能同日而語。
秦朝結束了戰國的紛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王朝——秦朝。但是秦朝下車伊始就是對人民異常嚴苛,不人道的法律規定再加上頻繁的徭役和繁重的賦稅,讓老百姓無法正常生活。
戰國時代人民就已經是水深火熱了,好不容易盼來了國家一統,但怎知還是不能安居樂業。況且到了秦朝,已經不僅僅是底層人民不滿了,六國的遺老遺少們喪失了曾經的貴族特權,因而更加不滿。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最終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率先在大澤鄉揭竿而起。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真正的農民起義。只可惜沒多久就被秦朝平息了,但是倒下了陳勝、吳廣,還有項羽、劉邦等各路反秦力量,最終秦朝還是滅亡了。
秦朝滅亡後,到了後來反秦力量就分成了楚漢兩撥。四年打來打去,項羽可以說是將一手好牌打的稀碎,最終劉邦勝出建立西漢。劉邦之所以能用不到七年時間統一全國,這跟他的個人性格是密不可分的。劉邦這個人雖然自身的能力並不是很強,但是他能夠駕馭有本事的人,內政以蕭何、軍事以韓信、謀劃以張良。
所以說知人善任很重要,項羽就是吃了這方面的虧,縱然有千夫不當之勇還會打仗又如何。作為老闆的老闆,不可能所有的事兒都親力親為。這是劉邦建立西漢,再來看看李淵建唐。
唐朝和漢朝在建立的時候其實很類似,隋朝結束了兩晉南北朝以來的大分裂局面,但是到了隋煬帝接班後也是沒能讓人民安居樂業。隋煬帝本人暴不暴的暫且不論,就他在位時的那幾個浩瀚的大工程就足以讓當時的人民吃不消了,再加上幾次遠徵,對當時的社會和經濟破壞性很大。
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隋煬帝操之過急,可能他太想快速地建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帝業了,結果一口沒吃出胖子倒把自己吃死了。
李淵建唐,說實話要比劉邦容易些。畢竟他的爺爺和父親兩代人為他積累了不少東西,在財富這方面他是遠勝於早期的劉邦的。李淵建唐的基礎就是隋朝失去了民心,上層建築又不斷地分裂。最終給了李淵一個大好時機,讓他在隋末的群雄中脫穎而出。
而曹操和劉邦、李淵比起來,就沒有那麼光明正大了。第一,漢朝到了漢獻帝時,雖然也算是氣數已盡,但是漢朝的影響力依然在,兩漢四百多年的積澱不可能跟秦朝和隋朝那樣,一觸即潰。況且東漢末年只是皇權被宦官、權臣等這些因素制約,所以才最終導致了東漢的羸弱。
當時底層百姓並不是十分痛恨東漢,再者還有孫權和劉備兩股勢力。曹操本來是想各個擊破將他們消滅的,只可惜赤壁一戰傷亡慘重,後來又去圖關中又是個失敗。沒辦法,只能怪曹操運氣不佳。他身處的時代,還不太適合改朝換代。
曹操死後曹丕篡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多多少少有些趁火打劫的意思,只是因為曹氏手中有兵馬,其他人不得不順從罷了。所以說,曹操窮盡一生能夠三分天下已經是實屬不易了。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歷史可以類比,但是不能分高低貴賤。李淵不懂劉邦的難,劉邦更不知道曹孟德的野心。他也想一統天下,只是碰上了孫劉兩個強敵,也只能耗盡一生三分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