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閨蜜朋友圈更新:兩天只睡七個小時,感覺自己神經衰弱了。配圖是熟睡中的寶寶。
閨蜜大學畢業就去了澳大利亞,在那定居、結婚,生子時已接近三十歲。剛生完孩子,有月嫂幫忙,月子結束後,月嫂離開,她一人帶娃。
晚上擔心影響丈夫第二天休息,讓丈夫搬到書房,保證睡眠質量。寶寶睡小床,晚上要吃母乳時,閨蜜起身給寶寶餵奶、拍嗝、哄睡,一系列操作結束後,她幾乎失去睡眠欲望,調節好後,睡意逐漸來襲,寶寶第二輪清醒了。
因為遠離家鄉,白天也只能自己帶娃,沒人換手,她也沒法睡個安心的整覺,怪不得她要神經衰弱了。
她反思:真應該早些生孩子,現在體力明顯不支。
有的人以為年紀大生孩子頂多就是怕對胎兒影響不好,身體恢復慢,其實還有個現實是:年紀大生孩子,感到更累。畢竟上了年紀,體力大不如從前。
從前熬夜通宵,第二天還能精神抖擻地出門上班,晚上還能繼續玩耍,過了三十歲的檻,頭天玩到一兩點,接下來的三四天都在緩神。更別提日復一日地重複一人高強度帶娃了。
小玲生二寶時已經40歲,她毅然決然地請了保姆,因為「自己體力真不如從前,晚上被孩子鬧騰下過了睡覺的點,就容易整夜失眠。白天還要面對這麼多高強度的工作,需要集中注意力,想了想還是要請保姆。」
當我們都在吐槽男人為什麼可以在那睡得像豬一樣不管不顧時,閨蜜說:「我很擔心他晚上沒睡好,第二天上班因為精神不好壞了工作,這樣對整個家庭的未來都不是一件好的事情。除非等我產假結束,也要去上班了,這樣再進行分工,相互配合。那時候寶寶應該也更好帶一些了。」
而小玲也說:「我帶不了寶寶是因為自己體力不支,我老公和我一樣大啊,男人年輕時普遍不注重身體健康保養,到老了更容易出現各種問題。現在我只求家人都平安,別再出什麼么蛾子。」
當丈夫一心一意也在為家庭打拼奮鬥時,妻子同樣願意在家任勞任怨,重要的是相互理解、體諒。
閨蜜說:「如果再讓我選一次,我一定會早些生孩子,提早三五年,自己都不會感到如此疲憊。」
同時,她還以身說教,奉勸身邊的朋友們要趁年輕趕緊生孩子,可朋友們都回覆:「我連結婚對象都沒有啊,怎麼生孩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