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二寶後,大寶跟誰睡最好?這幾種不同的做法媽媽要知道

2021-01-10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每個家庭生完二胎以後,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經濟壓力大不大、有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好兩個孩子、怎麼處理好大寶和二寶之間的關係等等。

但還有一個問題,可能很多家長都沒有注意到。

那就是生完二胎以後,你家的大寶是怎麼睡的?也許很多媽媽不在意,但是如果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很可能會對大寶造成傷害。

生完二胎後讓大寶獨自睡一個房間,孩子吐露心聲後媽媽心酸

小雅今年剛剛生完二胎,有了第二個孩子以後,她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忙了。因為大寶剛剛四歲,還在上幼兒園,幸好平時有婆婆幫忙接送,要不然真是沒有辦法好好照顧兩個孩子。

因為大寶平時有婆婆幫忙照看,所以小雅的重心自然就落在了二寶的身上。

再加上小雅有時候夜裡還要起來哄孩子,怕會影響到大寶的休息,於是先把家裡的次臥收拾了出來,讓大寶自己一個人睡。

小雅想著,這個房間本來就是給大寶準備的,既然現在二寶來了,那就正好讓大寶先提前熟悉熟悉自己一個人睡,晚上孩子也能睡得更好。

可是孩子自己一個人睡了一陣子以後,每天都蔫蔫的,一點精神都沒有。小雅覺得是不是孩子最近在幼兒園過得不開心,是老師沒有關注到他還是和別的小朋友吵架了呢?

於是小雅在大寶從幼兒園回來以後,就問他:「寶寶,你怎麼了,最近是不是不開心呀,告訴媽媽好麼?」

大寶聽到媽媽這樣問,眼淚不由自主就流了下來,抱著媽媽不肯撒手,一邊哭一邊說:「媽媽,我晚上不想一個人睡,我不習慣,以前都是你和我一起睡的。是不是現在有了弟弟,你不喜歡我了,不想要我了。」

聽完大寶說出這些話,還哭的這麼傷心,小雅的心都被揪住了。

她本來是害怕自己晚上哄孩子會影響到大寶休息,順便提前讓孩子適應自己一個人睡,可是沒想到孩子會覺得是媽媽不要他了。

小雅想到自從有了二胎以後,確實是對大寶有所鬆懈,以前也是她去接孩子上下幼兒園的。如今沒有任何過渡,就讓孩子自己一個人睡,難怪孩子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小雅抱著大寶親親,說:「傻孩子,媽媽怎麼會不喜歡你不要你了呢。就算有了弟弟,媽媽也會永遠愛你的。讓你一個人睡,是害怕晚上弟弟又哭又鬧影響你休息。還有,每個孩子慢慢長大以後都是要自己一個人睡的,媽媽想讓你提前適應一下。

怪媽媽當時太忙了,都沒有和你講清楚。以後每天晚上媽媽先陪你睡,等你睡著了再走好不好?」

大寶聽完媽媽說的這些話以後,慢慢就理解了,也接受了媽媽的提議。小雅看到孩子又露出了開心的笑臉以後,終於也放下了心裡的石頭。

其實這是很多家庭都會面臨的現實問題。在還沒有生二胎以前,孩子剛開始都是和媽媽睡的,每天晚上都習慣有媽媽的陪伴了。

可是一旦有了二胎,媽媽便要分心去照顧二寶,床也睡不下一家四口了。所以有的媽媽會讓孩子一個人睡、和爸爸在一起睡或者是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睡。

但是這對於孩子來說,剛開始一定是很不習慣的。

這是為什麼呢?

1.生活環境的改變帶來的不適應

弟弟妹妹的到來,難免會吸引家人的目光。而且多了一個人,寶寶剛開始的嬰兒床、尿不溼、嬰兒衣服都在一點一點「侵佔」大寶的「地盤」。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注也在慢慢變少,甚至是會有冷落到孩子的地方。

對於小一點又心思敏感的孩子,這一切的改變都會讓他覺得有點陌生、適應不過來,更別說一向陪伴自己睡覺的媽媽現在卻讓自己一個人睡了。

而如果媽媽沒有對孩子解釋清楚的話,大寶很容易將這樣的改變歸結於二寶的到來。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大寶討厭二寶的原因,因為他覺得有人「侵佔」了自己的生活空間,「霸佔」了自己的媽媽。

2.害怕被替代

因為家人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二胎的身上,大寶會害怕是不是爸爸媽媽有了弟弟或妹妹以後就不喜歡自己了,畢竟以前大家都是圍著他一個人轉的。

這種有可能會「被替代」的危機感讓他對自己要單獨睡這件事產生了非常大的抗拒心理。有的孩子性格比較外放,就會大聲和父母表示抗議,在家裡鬧得厲害。

而有的孩子性格比較內斂,像是小雅的孩子這樣,哪怕自己心裡難受委屈了可能都不會說出來。

所以媽媽一定要關注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多多問問孩子的意見,這樣才能消減這種變化給孩子帶來的負面效果。

其實關于大寶要怎麼睡這個問題,最先可以問問他們自己的意見

第一種,大寶覺得自己長大了,就是想一個人睡,那麼家長就不需要擔心了。

第二種,大寶還是有一點離不開媽媽,但是也不排斥一個人睡。那就可以像小雅那樣,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告訴孩子一個人睡覺不可怕,以後也都是要一個人睡的。

媽媽先陪伴孩子孩子睡著,然後再離開房間。這樣孩子有一個過渡,他們心裡就不會覺得難受了。

第三種,孩子現在還離不開媽媽,那麼媽媽可以考慮在房間裡拼一個小床,讓孩子還和媽媽待在一個空間裡,那麼孩子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自己的不安全感。

這種做法既可以讓媽媽陪伴兩個寶寶,又可以讓爸爸幫忙照顧,有利於增進一家人的感情,是一種很不錯的辦法。

二胎的到來會讓一個家庭增添新的活力,也會分走父母的一部分精力。

但是千萬不能因此就忽視了大寶的感受,因為小孩的心思敏感細膩,有的還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果父母沒有處理好這個關係的,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留下創傷。

兜媽寄語

有了二胎以後,大寶和誰睡這個問題看似是個小事,但是對于大寶來說,是很重要很不一樣的,所以父母要多多關注大寶的意見和情緒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有了二胎之後,大寶跟誰睡?很多寶媽這樣說!
    小糖豆:二寶還在月子中,大寶四歲,我自己帶倆寶,睡覺都是我睡中間,兩邊一邊摟一個,累並快樂著。愛吃棒棒糖:二寶睡我右邊、大寶睡我左邊、我睡中間、他爸橫著睡我們娘仨的腳底下。其實在生活中,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由媽媽自己照顧,但是,有了二胎之後,開始想著照顧不到大寶的情緒,或者大寶開始沒有了安全感,所以,很多的時候,媽媽的內心都很糾結如何去解決,跟自己睡,大寶和二寶都沒有辦法照顧周全,也影響自己的睡眠以及情緒,但是又捨不得大寶沒有媽媽陪伴的夜晚。
  • 寶媽深夜發朋友圈引熱議,為何有了二寶後討厭大寶,真的是偏心?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有很多家庭已經陸續迎來了第二個寶貝,甚至好多家裡的二寶跟大寶之間的年齡相差了十多歲。不管如何,對父母來說,兩個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說都是自己心疼的寶貝,只不過這是一種理論上的美好期望,現實中真的如此嗎?
  • 大寶二寶齊消失,待媽媽找到時,一臉無奈哭笑不得
    小蘇,為了響應號召,果斷生了二寶,從此,大寶成了二寶的保姆。別說,雖然兩個小傢伙僅僅差兩歲,但大寶帶娃的本領還挺大,又是幫弟弟沏奶,又是幫媽媽扔紙尿褲,反正一天天的忙得不亦樂乎。這天,奶奶腰痛得厲害,說讓兒子帶他去醫院看看,於是大寶二寶就都跟媽媽留在了家裡。
  • 「有了弟弟,媽媽就不要我了嗎?」大寶排斥二寶,父母應該這樣做
    為此,媽媽跟他真是好話歹話都說盡了,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是收到的效果卻甚微。  小區裡的豆豆媽曾和我抱怨:有了二寶之後,豆豆反而比以前更加粘人,以前可以自己穿衣、吃飯、上廁所,現在非得讓家長幫助才能完成。自己光照顧二寶已經疲憊不堪了,哪裡還有精力來哄大寶? 其實,這正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來重新奪得父母的注意力。
  • 生二寶後,大寶經常找茬,質疑媽媽不會帶孩子:妹妹被拐跑怎麼辦
    我聽後笑而不語,其實並沒有任何技巧,只要做到這幾項,誰家孩子不親近都難!儘管年齡差距大,還是會和自己的妹妹鬧彆扭,因為他們覺得,自從有了二寶後,父母再也不關注他了。所以說,當你想要二寶的時候,還是要探測下大寶的態度。如果他不願意,就要對他進行開導。只要他心甘情願地接受二寶,那就肯定不會和小傢伙再爭寵了,因為他們已經有了這方面的意識,會主動擔起大哥哥的責任。
  • 養小人︱臺灣八零後媽媽談談二寶生活
    此劫難逃,早生早解脫有位朋友簡單直白的說,身為一個活在中國社會裡的人,一生的軌跡幾乎都是類似的:小時候被問:念哪個學校? 成績好不好啊? 要考哪個學校?上了大學後被問:有沒有男/女朋友啊?(照片來自網路 http://qqmei0904.pixnet.net/blog/post/365191547-心裡話%E2%80%A7關於生二寶)「 可是,隨著她年紀漸大,開始懂得如何和同年紀的孩子「社交」,從她看著同儕的眼神中,我知道,只有「手足」,
  • 二寶要出生了該怎麼和大寶說?做好情緒疏導,才能讓他倆友好相處
    文丨圖圖爸爸《媽媽要生小寶寶了》這本書看起來是一個專門為寶寶準備的繪本故事書。但其中的主題很好的回應了二胎寶媽常見的一個難題,二寶就要出生了,該怎麼和大寶說?一般的書籍往往是以第三人稱的角度來開展故事的,但是這本書不同,它在一開始,就是以第一人稱來進行故事敘述的。
  • 愛告狀的二寶
    不公平是有可能存在的。但在保證基本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體驗一下「不公平」,也是一種鍛鍊。 大寶搶了二寶的玩具,二寶面臨著幾種選擇:搶回來、溝通或交換、不跟大寶玩。 以上幾種選擇,其實對應著人際交往的幾種模式:戰勝、合作、迴避。
  • 跟孫儷學3招,輕鬆幫助大寶接受二寶
    這個知道媽媽要生二寶時,會開心的興奮的跳腳的小暖男,也會在媽媽生完弟弟之後,情緒複雜的問爸爸,什麼是妒忌……你看,面對新出生的二寶,縱然再大大咧咧、被精心呵護養育的大寶,接受二寶的到來都需要一個過程。三、怎樣理解大寶對二寶的情緒感受在理解大寶對二寶的情緒感受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假如說,一對結婚十年的夫妻,雙方感情不錯,沒有小孩。
  • 龍老師原創:生二寶這事,父母最不應該徵求大寶的意見
    我們各懷心思,還沒來得及商量怎麼跟小龍談這事,就到了小龍放學的時間。接到小龍,我們就直接去了餐廳。在快進餐廳時,我便問了小龍那個問題。聽到小龍的回答,我滿心歡喜,正想高呼感謝老天賜予我這麼一個有愛的大寶。
  •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跟父母分床睡,最好別超出最佳年齡段
    孩子多大跟父母分床睡?李玫瑾:超出最佳年齡段,影響成長發育。面對孩子分床這件事,真是令不少家長頭疼,有的家長頭疼的是給孩子分了好幾次都沒能成功,甚至有的孩子都10幾歲了還和父母擠在一張床上。
  • 大寶為何排斥二寶?父母這樣做,讓他們長大後相處很艱難
    大寶4歲,二寶2歲,外婆抓著大寶的胳膊語重心長地說:「你是哥哥,要照顧弟弟呀。」大寶乾淨利落地回覆:「弟弟是媽媽生的,與我無關。」我看笑了,驚異於4歲的大寶有這麼清晰的邊界。朋友卻很發愁,如何能讓大寶喜歡弟弟呢?我給她留言:告訴外婆,像「你大,你要懂得照顧弟弟」之類的話以後就不要再講了。
  • 讓二寶照顧大寶,更和諧有愛
    有的時候兩個孩子為了一件東西爭的你來我去,寶媽理所當然的認為小寶還小,做為大寶應該要懂事,不應該跟自己的弟弟或者妹妹來搶東西。寶媽的這一「讓小」行為,雖然讓小寶開心了,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但是對大寶的傷害卻遠遠不止於讓出一件東西這麼簡單。弟弟實力寵姐,姐姐一臉幸福有一位寶媽曬出了他們家兩個孩子相處的溫馨瞬間。
  • 二胎媽媽撿到大女兒的畫,四隻小豬只有她在房外,大寶的心酸誰懂
    你答應大寶有了二寶之後,還和以前一樣,但你根本無法保證,因為有三大現實情況擺在面前。現實一:大寶會比以前更黏人即使是懷孕時跟大寶商量好以後二寶出來要一起照顧的,但是看到媽媽對二寶的呵護,大寶自然是更黏人的。想要從媽媽那裡得到更多的關注。
  • 一胎和二胎間隔多久最好?醫生:間隔「這個數」,對媽媽寶寶都好
    在想生二胎的40%比例中,有這樣一條高贊留言:生寶寶的時候,痛得死去活來,堅決不想生二胎;後來看著別人家的女孩太可愛了,又萌發了啥時候能懷二胎的想法了。每次說到二胎,部分媽媽都表示擔心,害怕疼痛、害怕兩胎距離較近、不敢生。要生二胎,老大和老二間隔幾歲最好呢?
  • 二寶隨母姓,卻帶來更多的麻煩,孩子真的不能跟媽媽姓嗎?
    但是隨著二胎政策放開後,更多的年輕父母開始不喜歡遵循老一輩的習慣,所以越來越多的父母會讓大寶跟隨父親的姓氏,而讓二寶跟隨母親的姓氏。二胎孩子隨媽媽姓可以嗎?這樣的做法看似很「新潮」,也讓生養孩子的母親得到了更多的認同和重視,可如果處理不好的話,隨之而來的麻煩也會很多。
  • 生二胎後老大和誰睡?媽媽力排眾議一人帶倆娃,多年後被誇精明
    尤其是對于大寶而言,在小寶沒有出生時,他們可以「獨享」父母的寵溺,而當小寶出生後,這份愛就會被「迫不得已」地分享。在二胎家庭中,除了父母要承擔更多的養育艱辛外,大寶在被動中也承受了太多。生二胎後老大和誰睡?
  • 和這位二寶媽媽學習了時間管理,忍不住安利給你
    文、圖/@蓉蓉潤潤媽媽家有二寶之我家 我家有大寶,剛剛弄利落,這又來了二寶,一度也讓我手忙腳亂。這邊廂老大鬧著要講故事,那邊廂小二要吃奶;等兩隻洗完澡,履行完所有睡前程序,一看鐘快11點了,媽媽困得連洗澡時間都木有啦,只想倒頭就睡。
  • 大寶隨父姓,二寶隨母姓,不到10年,卻變成「最親近的陌生人」
    當初生二胎前就跟老公、公公婆婆商量好了大寶隨父姓,二寶隨母姓。公公婆婆原本對自己特別好,也從沒有過什麼意見,可是在二胎跟自己姓後,婆婆時不時拿這個事給自己添堵,並且完全不像幫忙照顧大寶一樣照顧二寶。反倒是孩子的姥姥姥爺特別喜歡小外孫,經常讓她把二寶帶回家陪他們幾天。二寶經常回她娘家,而大寶卻經常在她婆家。二寶才不到10歲,但是兩個孩子明明是親兄弟,卻像是「最親近的陌生人」一般。
  • 家有二寶,如何讓大寶小寶和睦相處?
    不管是不是會有第二個孩子,以孩子為中心都是不健康的家庭狀態,這會造成夫妻關係的失衡,孩子不能愛他人,難有感恩的心,長大後受挫性差,甚至會導致嚴重的心理障礙,極端的案例比如大學生失戀後自殺。孩子應當從小就學習成為家庭中的一員,按照家庭的次序和規則生活。不管大寶的年齡是多大,媽媽一定要讓大寶參與到有關小寶的物品的準備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