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月11日)午間,佐丹奴(需求面積:60-120平方米)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佐丹奴」)公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經審核中期業績。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病大流行,佐丹奴上半年銷售額下降44.4%至14.13億港元(若按固定匯率換算則下降43.3%),毛利率降至54.6%。同時,由於集團銷售額急劇下降及計提資產減值撥備,佐丹奴上半年亦由盈轉虧,錄得1.75億港元的淨虧損,其中僅香港特別行政區已佔1.02億港元;倘撇除根據香港會計準則第36號應用於零售店資產的非現金減值撥備7100萬港元,佐丹奴上半年淨虧損為1.04億港元。
出於疫情防控需求,各地政府採取各種管控法令和社交距離措施,導致市面上人流迅速下降,佐丹奴線下經營嚴重受影響,上半年實體門店銷售額大跌48.9%至10.75億港元,不過網上銷售額錄得5.3%的增幅,為1.39億港元,或佔集團銷售額的9.8%(2019年同期該佔比為5.2%),其中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平臺貢獻了3100萬港元,按年增長93.8%,集團管理層將繼續專注於第三方網上平臺以實現未來增長。
於2020年6月30日,佐丹奴擁有2187間門店(或211.4萬平方呎的零售空間),遍布在大部分亞太地區以及中東。
大中華地區銷售額大跌39.7% 香港業務放緩最嚴重
上半年,佐丹奴大中華地區銷售額同比大跌39.7%至7.54億港元,其中中國大陸、香港特區及澳門、臺灣銷售額分別為3.15億港元、2.01億港元、2.38億港元,分別下滑40.5%、52.3%和20.9%。
佐丹奴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病爆發加上中美之間的長期糾紛,嚴重削弱了該地區的消費者信心。從上述數據可見,香港特區的業務放緩是大中華地區最嚴重的,因為它遭受了新型冠狀病毒病爆發和遊客人數持續減少的影響。
佐丹奴對香港特區和澳門的前景並不樂觀,竭盡全力爭取租金優惠,並重新協商了更為靈活的租賃條款,同時亦著力在網上銷售。
對於中國大陸,網上銷售和加盟商業務仍然是佐丹奴的發展重點。期內網上銷售穩定,第二季度呈積極趨勢。儘管中國大陸的加盟店數量按年下降,佐丹奴仍對其長期增長前景感到樂觀。
臺灣的銷售額和利潤下跌是所有地區中最低的,部分原因是與競爭和緩以及並無實施大規模的人流控制有關,佐丹奴管理團隊已把握此契機來提升佐丹奴品牌。
亞太其他地區重點開發各個本地第三方網上平臺
上半年,佐丹奴在亞太其他地區銷售額為4.19億港元,同比大跌48.1%,該地區各個市場銷售額均錄得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印尼及馬來西亞的銷售額大幅下降,主要在於齋月期間錯過了銷售良機。
佐丹奴表示,在亞太其他地區,因執行旅遊限制和全國範圍封城,遊客和本地客的流量都暴跌。對衛生問題的關切削弱了消費者的消費意欲。因此,重點是開發各個本地第三方網上平臺。
中東地區銷售額大跌53.5% 封城扭轉Q1增長勢頭
報告期內,佐丹奴在中東市場的銷售總額為1.6億港元,同比大跌53.5%。佐丹奴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病病例在傳統節日銷售季節的確診數字激增,令各機關緊急下令關閉所有零售店鋪,導致中東生意大幅下滑。是次封城扭轉了第一季度的增長勢頭。
南韓地區銷售額小幅下滑11.1% 淨利潤為63億韓元
佐丹奴在南韓合營公司擁有48.5%權益。報告期內,南韓地區銷售額下滑11.1%至853.04億韓元,毛利亦小幅下降15.7%,主要是由於網上業務的明顯增長所致。此外,該地區錄得了63億韓元淨利潤。佐丹奴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病在初期爆發以後,商業活動已逐步恢復正常。
展望:將關閉表現欠佳的門店,或縮減香港業務
鑑於新型冠狀病毒病大流行以及中美關係帶來不確定性,佐丹奴預期下半年營運環境充滿挑戰,集團將大膽關閉表現欠佳的門店,同時將更多資源調配到網上和加盟商業務。未來,集團將開拓新的加盟商市場,升級店鋪環境,並擴大網上業務。
佐丹奴表示,臺灣經濟持續改善,市場競爭和緩,集團看到了機遇,泰國及南韓亦顯示出持續復甦的跡象。然而,佐丹奴對香港特區市場並不樂觀,香港店鋪租金仍高於所有其他市場,除非大幅減少租金,否則集團在不久將來將縮減香港特區業務。
此外,佐丹奴在現有市場中發展本地網上業務的計劃已獲得成功。隨著深度本地化,這一策略將會繼續。此外,管理層已加快公司內部和外部業務方式的數碼化,為反彈做好準備。這也將會促使本集團努力把供應鏈進一步本地化,特別是預期到持續的新型冠狀病毒病大流行將會導致物流中斷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