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卸任:我戰勝困難不計其數 這輩子太值

2021-02-07 新浪港股

「我自己不畏懼死亡,因為我已經很值了,但是我很注重健康,我希望在聯想需要我的時候我能夠起到作用,我希望給家人和朋友帶來歡樂,我還要努力練好高爾夫球,我還有很多想看而沒空看的書、電影、電視劇,我還想學太極拳,再有時間我還想學唱歌……」


——柳傳志2014年公益演講



一個半月前,換了「江湖」的馬雲去了趟日本。


在一間禪意風格的日式庭院中,馬雲見到了「偶像」柳傳志——今年9月,已75歲高齡的柳傳志因身體原因赴日本修養,期間探望者也絕非馬雲一人。


有人曾指出,要論身價,柳傳志恐怕遜於多數當紅企業家,甚至不及馬雲的四百分之一。為何他備受尊重?


殊不知,身價只是個表面象徵。


1984年至今,太多企業家擁有過這種「象徵」,卻又消失在時代浪潮中。


回看中國商界35年,能挺立潮頭者屈指可數,柳傳志是其中之一。


開創、認可、滿足、名譽、指責、爭議、謾罵、憎恨……再多的詞彙都難以勾勒他的商業生涯。


在他退休之際,不可否認的是:

他是改革第一代弄潮兒;

是聯想商業故事的領路者;

是馬雲偶像、雷軍恩人、王健林大哥;

更是中國經濟騰飛30年的親歷者與見證者;

…………

身經百戰、歸隱幕後、江湖不老、地位猶在。


簡單幾句話,顛覆了對這位老企業家的認知,甚至「看」到了他可愛的一面。


大約兩年前,柳傳志在美國養病,新浪科技與他有過一次越洋電話採訪。


在談及熱點事件時,電話那頭的語氣雖然緩和,但時常一針見血、直指要害。採訪尾聲聊到了移動網際網路,嚴肅的氛圍卻突然輕鬆起來,「這個我得好好說說,打長途,貴,你也用微信吧?那個打起來是真方便,還免費,還有那個行動支付……中國在這些方面確實走在了前面……」


簡單幾句話,顛覆了對這位老企業家的認知,甚至「看」到了他可愛的一面。


的確,在歸隱幕後的這幾年,柳傳志的生活輕鬆自在了不少。


一位接近柳的人士習慣稱他為「老頭」,該人士透露,老頭這兩年很少插手公司事務,「他把自己定位為參謀,比如搞投資,你告訴他什麼可能會成為風口,他願意幫你從大環境中把控方向,提示利弊、敲敲警鐘,但具體投哪家?投還是不投?老頭不管」。


正如馬雲承認不懂技術,柳傳志也在內部多次坦言:商界瞬息萬變,自己的步伐已相對緩慢,雖在不斷學習與思考,但決策權終究要交給年輕一代。


「更多的時間在陪家人,每周老頭大概會來公司一兩趟,下屬們會把事務壓縮,集中在他辦公日統一處理」,該人士說,即便開最重要的董事會,老頭更多時候都是在傾聽,「開會時如果你不認識他,你可能猜他只是個顧問,絕不會認為他是主席(笑)」。


之所以如此坦然,得益於柳傳志多年培養的領軍人物:楊元慶、朱立南、趙令歡、寧旻、陳紹鵬、李蓬……這些人各個獨當一面。「老頭」的輕鬆,也是必然。



除了當「參謀」,柳傳志還有個相對繁重的「任務」——定期接受採訪。他更願將自己的見聞與理念廣泛傳播,激發和鞭策企業家精神。不過,有些陳年舊事他回答了上百遍,自己都感到乏味。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他可能更喜歡接受年輕記者的採訪,「就跟爺爺向晚輩講故事一樣,他會有耐心,也會抒發一些新的情感」。


與年輕人共事,了解年輕人想法,是柳傳志近些年的愛好之一。


他甚至喜歡讀網絡小說,追追神劇,偶爾還與網友們扎堆神聊,「聽說他喜歡看高曉松的脫口秀,很長見識。還和高曉松私下約了飯,邊吃邊探討節目裡的觀點,很有意思」。


《南方人物周刊》此前報導,柳傳志以前喜歡競爭性的體育運動,比如打高爾夫球來督促自己保持進取的心態。近些年竟喜歡上更具思考性的德撲,時常組聚,還與馬雲交手,雙方各帶一隊,現場PK。

怡然自得、淡泊名利、和藹可親,這些可謂柳傳志後半生的真實寫照。但究其前半生,性子急、脾氣大、敢於開拓又擅使手腕,另一個柳傳志又漸漸「浮現」。


時間倒回至1984年。


這一年,柳傳志40歲,工資只有78元,一家7口人擠在一間12平米的小屋中,而這間小屋還是自行車棚改造的。


不惑之年,還在中科院悶頭搞研究的柳傳志「憋得不行」。他曾總結說,「我可以忍受清貧,但不能忍受自己碌碌無為、虛度時光」。


恰巧這一年,中國最高領導人在會見日本代表團時談到: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在西方國家產業革命以後變得落後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閉關自守。所以,中國決心打開國門,走上「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這一年的10月17日,柳傳志和11名同事在北京中關村科學院南路2號計算所的傳達室裡,創辦了聯想公司的前身。


從這天起,他把大家投身到一個未知的領域中:


搞研究?可能略知一二;


辦企業?根本一無所知。


很快,他就為自己的「無知」交了學費:最初起家的20萬本錢,半年的時間被人騙走了14萬。


跌跌撞撞中,聯想吃力前行。3年多後,命運眷顧了他。漢卡,成為聯想的第一桶金。


1988年,電腦剛剛興起且售價不菲,柳傳志發現在香港進口電腦要遠低於內地售價,於是他建立了香港聯想,並藉助各種關係,拿到了美國AST電腦的總代理。


可是,當時內地電腦市場已經有三四個美國品牌,AST電腦並無優勢。於是,他帶人給AST電腦裝配了聯想漢字系統,此舉成為了內地「英文盲」的福音。很快,AST電腦在中國市場上脫銷,聯想盈利暴漲。



聯想進階,面臨選擇。


在國產品牌毫無勝算的情況下,柳傳志決定克服阻力,做自主品牌。


1989年年初,聯想集團在海澱影劇院召開了成立大會。他在會上大聲宣布,聯想已擁有360名員工和16個國內外子公司以及研發培訓中心等,這家從中關村成長的企業,已經成為一家外向型計算機集團。


話音落,眾人心潮澎湃,一個新時代即將來臨。


可惜,屬於聯想的「新時代」還未開啟,就提早落幕了。


同一年,由於缺乏管理經驗,產品質量欠佳,導致資金積壓,香港聯想的虧損持續加劇。網傳,當年年底柳傳志做了階段性總結,並提出「瞎子背瘸子」的產業發展策略。所謂「瞎子背瘸子」,即優勢互補。當時香港聯想是3家公司合資,之所以成功,是因綜合了3家公司優勢因素——導遠公司熟悉當地和歐美市場,有長期海外貿易經驗;中國技術轉讓公司能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和穩定的貸款來源;聯想計算所公司可提供技術和工程師。這也為聯想未來出海打下了基礎。


轉機來自於1990年的官員考察。這批官員肯定了聯想的能力,並頒發了生產許可證,聯想可以生產自銷系列微機,第一臺自有品牌電腦誕生。


1993年,由於中國關稅降低,國外電腦品牌IBM、AST、戴爾等大舉進入中國,聯想品牌受挫。柳傳志進行了內部大調整,換上了當時還不到30歲的楊元慶,承擔自主品牌重任。


次年,聯想香港上市,這也是柳傳志提出的戰略部署之一。根據當日香港股市記錄,公司售出1.68億股,每股1.33元,市盈率為13.8倍,超額認購數量達到409倍,香港聯想的市值達到8.28億港幣。

一定意義上,聯想集團的興衰決定著柳傳志的成敗。即使再度出山,也要力挽頹勢。


2000年後,擺在柳傳志面前的有三次抉擇。


這一年,聯想分拆成功,分別成立了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他意識到,公司必須要走多元化道路。於是,楊元慶成為了聯想新的掌舵者。


餘下幾年,聯想腹背受敵:國內市場趨於飽和,增長形勢緩慢且競爭尤為激烈,低端在血拼價格,高端有歐美日大廠把守,無法撼動。


反觀聯想,既不能把控成本,又沒有雄厚的研發實力,不上不下,甚是為難。


久而久之,聯想的路越走越窄,「曲線救國」的唯一方式是:走出去。




2004年,聯想上演「蛇吞象」,將網際網路巨頭IBM的PC業務成功收購。柳傳志多次肯定了該事件的意義,並將其定義為「成功」。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中國尚沒有一家企業可以吞掉國際巨頭,聯想算是先行者。


實際上,早在2001年,IBM公司就給聯想拋出了橄欖枝,但收購之舉遭到了管理層的否決。據悉,管理層給出了「鐵的事實」和「致命風險」的回應:前者是「在全世界併購案例中成功的只佔25%」,後者則是「聯想一旦購併失敗,面臨的不僅是傷筋動骨,而是粉身碎骨」。


柳傳志是明白人。即便沒有前車之鑑,他也在暗中推動著這次收購。經過三年的推敲與論證,IBM PC業務被收購完成。


在楊元慶的掌舵下,新聯想繼續揚帆。


可惜機不逢時。2008年,由於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全球重組計劃耗費巨額資金,聯想集團全年虧損2.26億美元,成為公司成立25年來最大的一次虧損。


「世界金融危機只是導火索罷了」,已退隱幕後的柳傳志發聲了。他說,真正的原因是在收購IBM PC業務之後,出現的中西方文化差異所導致的企業管理問題,「IBM員工喝礦泉水,穿西裝和吃低熱量飲食。聯想公司員工則喜歡喝魚頭湯,穿開領襯衣和抽菸。生活習慣尚且如此,更不用說行事作風和看問題的角度」。


他十分清楚,若處理不好員工的關係,也就處理不好中國人與世界的關係,「企業遲早要完蛋」。


2009年2月,柳傳志不得不再次出山,擔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元慶重新擔任總裁。「柳楊組合」力挽狂瀾,聯想經歷了3個季度的連續虧損後,扭虧為盈。2011年年底,柳傳志看戰局穩定,決定再次功成身退,把帥印又交給了楊元慶。



退後的柳傳志決心再打一仗:推動聯想控股整體上市。


2013年,他還經歷了一場輿論風波。那一次,他在企業家團體內部提出「在商言商」,迅速引起熱議,甚至出現了眾多質疑的聲音。在公眾心目中,他的中國企業家領袖的形象一下子變成了商人,「只是一個商人」。


「我從來沒想過當什麼領袖。正好,我非常願意回到商人的位置」,面對質疑,柳傳志淡然回應,「但凡是影響到企業,危害了企業或者是危害到員工的利益,那我就不說了,這就是在商言商」。

兩年後的6月29日,柳傳志再一次站在了香港交易所,這次他為聯想控股敲鐘,一個全新的時代來臨。

聯想,從一個20萬起家的中關村小公司,到如今的世界500強,今天看來輕描淡寫,很多糾葛難以釐清,也不必深究。


聯想控股上市後,柳傳志把總司令和總設計師的位置交給了朱立南,將自己定位為參謀,甚至是「演員」。

他坦言,在一些問題上會給出一些建議,但不會指手畫腳,一些對外工作他會出面,猶如一個「演員」。


「聯想的舵手必須有主人翁意識,朱立南在這一點上是非常合適的」,柳傳志曾評價道,一個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優秀的舵手。相對而言,他對職業經理人比較排斥。聯想集團在2008年的危機,主要是職業經理人的一些短期行為造成的。



聯想控股的舵手朱立南,是與柳傳志並肩作戰多年的老將。2000年前後,朱就獲得過柳的賞識,「朱立南在集中集體智慧方面做得非常成功,能夠把很多事情分析得很清楚」。


拉卡拉創始人孫陶然此前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採訪時評價道,「柳傳志、朱立南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聯想系的文化是高度一致的,核心價值觀也是高度一致的,求實、進取、創新。所謂的求實就是實事求是,說到做到,想清楚再承諾,承諾了就一定要做到,這是最核心的一條基礎。你不符合這條,在這個體系就活不下去」。


所以,縱觀聯想人才儲備,無論是集團還是控股,都不是柳傳志自家的家族企業,而是「柳派門生」傳承的家族企業,由柳傳志一手栽培、多重考驗、獲得認可的門徒傳承。


柳傳志再度出山,就發生在去年,這或許是他的最後一戰。


2018年5月16日,一封由柳傳志和楊元慶、朱立南聯合發布的聲明引人注目:「聯想不能容許有人潑髒水,甚至冠以「賣國」的帽子」。


5月初,一場發生在2年前3GPP會議上的投票被舊事重提,這次投票事關全球移動通信5G編碼標準。有網文稱,在3GPP舉辦的一次有關5G標準的會議記錄中,同為中國企業的中興支持華為,但聯想卻投票給了外企高通。


期間在各大社交平臺上,不斷冒出「聯想為什麼不給華為投票」、「聯想站隊高通,導致華為以微弱差距輸了」、「聯想坑同胞」、「聯想賣國」等指責。


柳傳志在聲明中呼籲:聯想全體同仁「萬眾一心,同仇敵愾,誓死打贏這場聯想榮譽保衛戰!」他還發布了一段音頻,嚴厲譴責了事件的幕後操縱者:「聯想的兄弟姐妹們,到了我們挺身站出來的時候了!朗朗乾坤,如果幾萬名員工都不能讓正氣自保,我們還辦什麼企業?我們就是一群窩囊廢!」

…………

如今事件早已平息,聯想也已走過拐點,柳傳志又恢復了他看似安逸的生活。


今年7月,他在談及退休話題時表示,「自己要有自知之明,理想的狀態是擔任聯想控股的名譽董事長,公司在戰略上有大的問題,我只是知道一下,只看年輕人最後做的結果,這,才是老頭真正該做的事」。

不管是在對大環境的把握,還是在為人處世韜略、管理思想及用人心得等方面,柳傳志都保持著謹慎和脫俗的智慧。


幾年前,柳傳志在《人民日報》上撰文,回憶了多年心境,並為創業者敲響警鐘。


創業態度上,我相信一句話——困難無其數,從來不動搖。儘量先把事想清楚,知道水深水淺後再考慮創業。未必馬上要做,通過一段時間,沉澱最初的想法,把事情想明白後,堅決去做,不要動搖。企業做戰略決策也是這樣,事前把情況反覆想好,再去堅決執行,而一旦動搖,就什麼事情也做不成。比方過去的火車站電話因為線少,總是忙,要想打通就不停地撥,但前提條件是把號碼撥對,然後下決心,最終能撥進去。


立大志,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立大志。我女兒曾問我願意做大樹還是做小草,我說我當然願意做大樹。小草甘於默默奉獻值得肯定,但整個社會是大樹在推動前進。歷史創造英雄,有時也是英雄創造了歷史。我也見過一些人,心胸很大,但能力不夠,也很痛苦。因此每個人首先要看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

企業創業過程中,僅有奮鬥與受累的精神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具備其他條件,比如素質、天賦、機會。要明確哪些事果斷要做,哪些事果斷不能做。我建議創業的學生,將宏大的目標分成若干個階段。人生要先設立一個目標,經過努力完成後,再設立另一個目標,繼續努力。人正是在穩紮穩打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成功。千萬別拿長跑當短跑,長跑開始時寧可慢一點,適當地分配體力,在最後關頭衝刺。假如一開始就拼命領跑,以求獲得喝彩,也許未到終點就已趴下。

企業的不斷發展和持久成功,最根本的,要靠企業家自身的品質。企業家自身需要具備三種素質,一是目標明確,意志堅定,這是首要條件。成功企業家創業過程中,沒有一個不是跌跌碰碰、走很多彎路、受許多挫折的。第二是企業家的學習能力。環境不斷在變,需要不停調整戰略,這要求很強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30%來自書本,更多的一部分應該從自己的實踐中獲得。第三是企業家的情商,要有寬闊的胸懷,能容忍、會用人、能讓利。對自己嚴格要求、以身作則,這樣,才能使企業文化很好地建立起來。這三條是一個企業成功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如果加上機遇等其他因素,企業會走得更遠。

柳傳志這一代人,理想、信念和責任,比天大。


35年,他幾度出山挽救聯想,「最後一戰」後要想為自己而活。


明天下午,聯想控股將正式宣布柳傳志退休的消息,一個時代就此謝幕。


他曾直言:「我自己覺得這輩子就是太值,我戰勝了不計其數的困難和挑戰,我生活在中國歷史時代的拐點上,我衷心的希望,能夠活著看到中國全方位成為世界上最受尊重的國家」。


本文來自新浪科技。

相關焦點

  • 柳傳志的「遺產」和遺憾
    柳傳志說,IT行業競爭太激烈了,大企業瞬間傾覆的案例比比皆是,自己要為聯想人開闢一條後路,萬一PC出問題了,大家不至於沒飯吃。 1984年,40歲的柳傳志拿著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給的20萬元,創辦了如今全球最大的PC公司聯想集團。
  • 守正出奇:柳傳志的適應與顛覆
    劉遠舉/文 2019年12月18日,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3396.HK)宣布,按照既定計劃,聯想控股董事長、執行董事、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將退休,卸任公司董事長及執行董事。聯想控股執行董事、總裁朱立南卸任公司總裁,繼續擔任董事。聯想控股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財務長寧旻接任董事長,公司高級副總裁李蓬出任執行長(CEO)。
  • 柳傳志等大佬的精彩棋局:PC教父最近玩農業
    2011年4月1日,愚人節,任志強通過微博表示,接到上級通知卸任華遠集團董事長一職,隨即引發了外界對其「退休生活」的無限遐想。不過,「任大炮」卻高調宣布,「我是退職、不是退休。」並且毫不避諱地談起退職後的「好處」:「國資委說我退休後能拿上市公司的工資了。」根據華遠地產當年董事會決議,任志強年薪為758萬元。
  • 柯潔談圍棋人工智慧:可能未來有能戰勝它的人類 我這輩子沒希望了
    據國內媒體報導,圍棋國手柯潔日前在做客一檔訪談節目時被問及,AI(人工智慧)在其訓練當中佔據什麼樣的位置,柯潔說,AI就是老師,它最擅長反應數據。 柯潔表示,現在基本上都是跟AI訓練,很少跟人訓練了。
  • 專訪陳佐洱:「我這輩子,都會和香港有不解之緣」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題:專訪陳佐洱:「我這輩子,都會和香港有不解之緣」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安英昭  今年2月,陳佐洱卸任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截至目前,這位年屆75歲的老人實際才「退休」4個月。
  • 賭王,你這輩子算是值了
    ,無數男人的目標和理想,僅僅從這些來看,賭王,你這輩子算是值了,因為你擁有了世間上幾乎所有人所追求的名利財色,你都擁有了,而且擁有了很長時間,這還不算成功嗎!寫這篇文章,我本意不是八卦這些東西,但卻不知不覺去說這些傳奇的東西,也算是八卦一番吧。
  • 柳傳志養女:被「放養」的柳青
    總被形容「父女對決」、被問是否授意兩後輩「收編」專車市場的柳傳志,一貫風輕雲淡地笑稱:「這是偶然,她們選擇了自己的事業,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家孩子其實沒怎麼管,其實是放養,我們那個年代怎麼管?無非就是身教重於言教,我做人就是這麼做的,我爹也是這麼做的。」柳家的規矩柳傳志給聯想規定了一個「天條」:子女不得在公司任職。
  • 任正非、柳傳志和施振榮,IT大佬生於1944
    從柳傳志、任正非、施振榮的家庭背景和童年環境來看:柳傳志出身書香門第,少年夢想成為空軍飛行員;任正非的父親沒有子承父業,而是來到貴州農村執教,由於任正非兄妹七人,所以整個家庭在當時的生計還是比較困難;施振榮,由母親施陳秀蓮獨力撫養長大,由於母子只能靠店面經營謀生,施振榮的童年生活也是比較艱苦。
  • 馬化騰、柳傳志等那些大佬們的女兒究竟長啥樣?
    來源:網際網路圈內事  ID:quanneishi在網際網路行業風起雲湧的這十多年裡,那些被奉為英雄領袖的弄潮兒給我們留下了數不盡的傳說
  • 馬雲唱《空城計》、柳傳志說相聲,來看看企業家的春晚
    到前不久舉辦的這場馬雲唱空城計的道農會,已經走過十多個年頭了。前文提到,「道農會」不是個組織,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每年的「團建」。而它背後的組織者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是《中國企業家雜誌》的社長劉東華提議,柳傳志牽頭創辦的,當年主要有20位企業家參與創建。
  • 馬雲、柳傳志均系其成員 秘密往事揭秘
    2015年底,世紀遊輪暴力拉漲停20個板時,史玉柱、柳傳志、盧志強等人都樂開了懷。2016年新年將要到來的時候,高興的史玉柱在社交工具上說「祝大家2017年金錢多多!運氣好好!身體棒棒!酒量海海!豔遇多多!耶」不知道史玉柱這句話艾特好友錢峰雷沒有。錢峰雷被稱為「錢多多」,錢多多去年在港被砍殺,其持股的螞蟻金服上市又不太順利。馮侖說過,「歷史不是創造只是重複」。
  • 柳傳志與孫宏斌:兩個男人不得不說清楚的故事
    見面之前,他剛結束了一個電話會議,還沒開始聊,又有幾個電話進來,他稱呼其中一個打電話者為「董事長」,又間或稱其「大哥」,「您辛苦了,辛苦了,都沒問題,都可以。」他用濃重的山西口音說。打電話來的是王健林。我用一個名字就敲開了他的門:柳傳志。
  • 【高手】宋學仁:柳傳志真非池中之物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注意到聯想集團已經是國內PC的龍頭,但其全球市場佔有率卻不高,公司的市值是四億美元左右。當時我相信國內市場會造就一個世界名列前茅的PC公司。於是,我就通過朋友搭上了他們的供貨商,通過供貨商認識了馬雪徵,並經她見到了柳傳志。
  • 從被柳傳志送進監獄,到成房地產大佬,孫宏斌留下3點人生啟示
    傳言影響巨大,引起柳傳志警覺,他要告訴大家,自己還年富力強,輪不到你稱霸王,當他看到孫宏斌在企業的實權及地位時,讓柳傳志不能再放任自由。不然自己地位會遭受挑戰。所以,柳傳志報警告孫宏斌貪汙公款。最終1990年5月,孫宏斌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孫宏斌可以說年輕無畏,為自己闖下大禍。
  • 聯想創始人柳傳志:產業報國,先人後己
    柳傳志,曾任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譽主席,聯想集團高級顧問。企業家、投資家、泰山會成員、全球CEO發展大會聯合主席。產業報國1970-4至1983-10,柳傳志任職於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創業之前,柳傳志在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設備研究室做了13年磁記錄電路的研究,連續得過好幾個獎,但做完以後,卻什麼用都沒有。1980年做了一個雙密度磁帶記錄器,送到陝西省一個飛機試飛研究所,用了起來。
  • 柳傳志的新少年中國說:該年輕企業家們血脈賁張的時候了
    最近看到柳傳志在全國青年企業家峰會和2019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的演講,雖然我們所處的環境跨越了半個世紀,他演講中以前中國的窩囊,我沒有也不可能有同樣深刻的體會。畢竟我們這一代人自出生所見到的,就是一個不斷成長、強大的國家。
  • 柳傳志、孫宏斌追憶往昔:霹靂手段過 再動菩薩心
    「柳總這些年對我算是亦師亦友吧」。  頓了一下,他換了個詞,「有時候覺得像長輩一樣,亦父亦友。有些人胡編亂造,不認識我,也不認識他,(人家這麼說)這也沒什麼好辦法。」  現在,孫宏斌與柳傳志之間還常有家庭聚會,一起吃飯,有親密的私人交集。  「我這個人比較性情,不是你說我好我就好了,你說我差就差了,別人願意說什麼就說什麼吧。
  • 這輩子擁有一個巨蟹座,真的值了
    擁有巨蟹座的愛,這輩子真的值了。
  • 榮獲柳傳志推薦 更俗發布新書《踏天無痕》
  • 聯想的衰落,核心原因是柳傳志的「觀點」
    聯想的衰落,核心原因是柳傳志的「觀點」在21世紀初期的時候,每當人們說起聯想,都會不自覺地豎起大拇指,更是會引以為傲,將其視為中國科技未來發展的希望。那時的聯想也絕對是我國科技龍頭企業,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聯想的戰略開始頻頻出現失誤,以至於它從昔日的龍頭企業變成了當下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我們回顧聯想的整個創立過程,還是十分令人感動的。聯想的名字是由「legend」改變過來的,也就是當下的「lenvno」,意味著一群有理想的年輕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塊,大家勁往一處使,開啟新的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