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趕什麼浪潮,也不搭什麼船,我自己有海。」—— 陳粒
有人說,她是民謠界第一老公,有人說,她的老婆比王思聰還多,有人說,她就是那個名副其實的「渣女」.....
那又怎樣,她特立獨行,她無動於衷。她,依然是那個滿懷江湖氣的寶藏音樂人:陳粒。
6月20日,一場大型線上草莓音樂節上,眾多優秀的音樂大咖匯聚一堂,集齊民謠、流行、搖滾等眾多音樂類型,給大家帶來了一場線上視覺聽覺的盛宴。草莓音樂節很酷,而我,同樣被那個酷酷的女孩所吸引。她,就是那個只做自己的獨立音樂人:陳粒。
陳粒對著無嘉賓無坐席的現場唱了45分鐘,用一如既往的冷豔嗓音傳達自己那份酷炫不羈的執念和特立獨行的江湖氣。一場無人的音樂會,陳粒既是唱給線上的歌迷聽,也是唱給自己聽。
有人說她的歌裡裝滿了整個江湖,而她,是那個充滿江湖氣的也是酷酷的俠女。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娛樂圈,她的存在,尤為珍貴。
她到底有多酷?看了你就知道了。
1.出櫃後出軌男人,老婆比王思聰還多,那又怎樣
2014年12月,陳粒在微博上公開示愛,女朋友是祝星。她說:「自己喜歡的祝星恰好是女人而已。」陳粒不怕流言蜚語,第一時間坦誠公布自己是同性戀,已跟家裡出櫃。
從此往後,祝星為陳粒設計專屬海報、封面,陳粒為祝星演唱《祝星》。
你背著山河一步步走向我,你腳踏著山河一步步走近我,你打開了我的軀殼,你喚醒了我的耳朵.....《祝星》
這是陳粒與祝星的愛情,大膽而熾烈。在那之後的每場演唱會,都有祝星,也都有那首《祝星》。陳粒就被歌迷調侃並稱其為民謠界的「國民老公」。甚至籤名直接用「老公」代替。
祝星是陳粒墜入愛河後的創作靈感,是歌詞裡的情深意切。陳粒直言:有了祝星我不光能寫現在的歌,我還能把未來的歌寫了,我現在眼裡只有祝星,她開闊,我這就敞亮,她低落,我眼前就暗闔。
本以為陳粒和祝星就這樣一輩子了:你在臺上唱,我在臺下聽,從此如影隨形,不離不棄。
直到後來,祝星去英國留學,陳粒適應不了沒有祝星的演唱會。祝星說:「你每隔15天就在牆上貼一朵小紅花,貼完6朵我就回來啦!」
殊不知,花貼滿了,人卻散了。祝星在異國他鄉深造,陳粒愛上了男人,是的,沒錯,是男人,那個叫陳陳陳的人。
出櫃後出軌男人,這本是一件不可啟齒的秘密,但是,陳粒毫無忌諱地又在第一時間分享她的愛意。
祝星回國後,最後一次聽陳粒的演唱會:「你站在萬眾矚目的臺上,我在人群中看著你,只有我知道穿著正裝的你卻穿著小熊襪子。」
從此,陳粒再無祝星,演唱會上也再無《祝星》。
公開承認自己出櫃又出軌,愛了就說,不愛了就散,沒有瞻前顧後,沒有扭扭捏捏,不怕流言蜚語,不怕惡語相見,完全一副「那又怎樣」的酷勁,你不喜歡我,那就遠離我就好。
原諒我,此處想起了前任。記得大學畢業那會兒,我去印度尼西亞當地一所貴族學校任教中文老師。本來計劃著任教兩年再回國,但因前任的一句:「你現在回來,我們還有可能,你不回來,我們就結束了。」我也是衝動,為了愛,我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呆了一年就回國了。本以為時隔一年未見,他會滿心歡喜地跑去機場接我,可最後等來的,是淚水和絕望。離開一年,手機卡早就停機了,我就蹭著機場的WIFI連上了網聯繫上了他,看到他回了一句:「我現在有點忙,你自己打車回市裡,我再去接你哈。」我還能說什麼,我沒有手機卡,離開了有WIFI的地方,我就聯繫不到任何人了。就這樣,我拖著兩個超大超重的行李箱,打了個車,司機問我去哪裡,我不知道。因為他搬家的新地址我不知道在哪。我就只能說先往市區方向開去,待會到了我再讓你停車。在車上,我很慌,在他的城市,我誰也不認識,也不知道去哪。後來在途中好不容易看到一家酒店,我趕緊讓司機停車。那時候,已是晚上十一點多。又渴又累又餓。辦好入住手續,放好行李,十二點多了,夜深人靜,我什麼也顧不上了,自己出去找吃的了。等一切忙完,一兩點,有空連上了酒店的WIFI,一打開微信,滿屏都是他責備我不回他信息和問我在哪兒的消息。坐了一天的飛機,趕了一天的路,我連家都沒回,直奔他所在的城市,本來就很累,他不接我就算了,明知道我沒有手機卡無法聯繫到他,他還這樣責備我,我瞬間對他寒了心。這件事直到現在一直刺痛著我。
事實證明,為愛放棄自己喜歡的工作,千裡迢迢去到他所在的城市,是一件沒那麼靠譜的事兒。半年後,我們分開了。他的理由是:我的成長已跟不上他的速度。
想想挺可笑的,不愛了就直說,真的不必找各種理由。
這也是我為什麼比較欣賞陳粒的地方,她不會為愛找理由,不會為不愛找藉口,愛了就是愛了,不愛了就是不愛了,會明明白白地坦誠相告,而不是藕斷絲連。
愛情本就是毫無道理可言的東西。勉強的愛情不會長久更不會幸福。有感覺了那就在一起,沒感覺了那就分開,總比知道了不愛還要為了所謂的責任所謂的面子而將就強太多了。
見異思遷是渣,不愛卻留在身邊折磨更渣。陳粒明白自己的心意後,放開祝星,既是成全了自己,也是對祝星最好的救贖。
2.參加綜藝,開黃腔玩失蹤,不籤公司不要經紀人,我還是我
2017年,《快樂男聲》總決賽上,陳粒、羅志祥和李健作為評委導師,需要分別在ABC三個區域中選擇各自的評選選手,陳粒脫口而出:「我選一個我罩杯的區好了。」全場譁然。
緊接著,主持人問要不要選一個和你一樣易燃易爆炸的人時,陳粒面無羞澀地說出:「我要找一個能讓我笑,能讓我哭,能讓我起雞皮疙瘩,七孔流血,有生理反應的人。」現場更是陷入一度尷尬的窘境,而陳粒還是那副「那又怎樣」的酷勁。
甚至直言不諱:「我讀《加繆手記》,很容易高潮。」
沒錯,她就是那個參加綜藝敢開黃腔的酷女孩。
在酷的同時,又很有自己的原則。
《中國好歌曲》邀請她參賽,還專門為她設計了一個「戴草帽,穿長裙,遮紋身」的民謠女歌手特有的小清新出場方式。陳粒接受不了,直接退賽。從而在舞臺上再也沒等到陳粒。
陳粒有自己的想法,不輕易接受別人給她設定的框架,不想穿長裙遮紋身就不穿,大不了退賽。就是這麼任性,就是這麼酷。
當然,在酷的同時,也夾雜了真性情。
在《我是唱作人2》中,當好妹妹組合出現在陳粒面前的時候,陳粒的淚腺瞬間崩塌,肆無忌憚地放聲大哭,弄得周圍的人不知所措。
其實也是能理解的。比如說當我正處在一個困境當中或者正遭受一些壓力的時候,一向故作堅強的我,有一天被親近的人突然來問我一聲還好嗎的時候,我也會瞬間淚如雨下。
陳粒在整天面對一幫男的而又不能和說誰貼心話的情況下,還要面對激烈的殘酷的競爭,壓力可想而知。緊繃的弦就一直憋著,無處宣洩。突然看到了熟悉的好朋友好妹妹組合來了,那根緊繃的弦就再也繃不住了,不顧形象地在節目中放聲大哭。
有很多人就會責罵陳粒「作」,說她不懂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該在節目中失態。可是,換作是你,你又能保證每一次在人前都能不失儀態地端著嗎?何況她還是那個不受約束只做自己的人呢。
在我看來,即使是這個時候,她還是她,她還是那個只做自己的酷女孩。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被罵又怎樣,被笑又怎樣。
雖然經歷過各種爭議謾罵,但也捕獲不少真正喜歡她的人。就算喜歡她的人越來越多,她也還是那個她。即使一夜爆紅,即使身價上漲,即使來找她合作的人踏破門檻,陳粒依然不為所動,堅決不籤公司,不要經紀人,不包裝、不宣傳,只做那個我行我素的獨立音樂人。是不是很酷?
3.曲風多變,不限民謠,面對質疑,我唱我喜歡的,你不愛聽我不留
很多人說陳粒變了,和世界共處了,不再是那個一個人一把琴的民謠女歌手了。自從和祝星分開後,愛上了男孩,唱起了多元的歌,過上了正常的生活,好像入俗了,但也好像沒變,她的歌,依然是那個詭異冷豔,有態度有稜角的滿是江湖氣的畫風。歌詞也延續了陳粒一貫的「隻言片語」的風格,卻也充滿了強烈的畫面感。
陳粒揚名雖起於民謠,但她又不限於民謠,不管是天馬行空,魔幻詭異的《小夢大半》,還是將藍調、爵士、搖滾等多種風格融為一體的《在蓬萊》,亦或是有粉絲參與的《玩》......時刻在突破,時刻在改變。
雖然陳粒時刻在突破,但是粉絲並不買帳,一些歌迷直接跑到她微博下面說:「我們還是更喜歡以前那個唱著《奇妙能力歌》、唱著《走馬》、唱著《祝星》的清新簡單的民謠女歌手陳粒。」
說實話,我個人也是比較喜歡那個一個人一把琴就能撐起一場演唱會的民謠女歌手陳粒。我就是聽《走馬》、《歷歷萬鄉》入坑的,然後知道了《奇妙能力歌》、《祝星》、《虛擬》等歌曲,越聽越有味道,越聽越上癮。
如果說聽誰的歌可以百聽不厭和一直單曲循環的,我會說是陳粒的歌。我喜歡她的嗓音,喜歡她的歌詞,喜歡她歌裡的旋律。聽她的歌,總能聽出不一樣的感覺,也總能聯想到一些人一些事。
現在她改變民謠風,尋求突破。她改變她突破也不是不好,只不過是每個人喜歡的音樂風格不一樣而已。畢竟一千個聽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喜歡的東西不一樣。
我喜歡她唱民謠,並不代表她唱其他的就不好。這只不過是我的個人偏好而已。相信其他歌迷也是如此,有人喜歡她的突破她的多元,也會有人更懷念她一人一琴的民謠清新風。
那又怎樣,只要是她,我們都喜歡。因為她的嗓音不會變,她的個性不會變,這就夠了。
即使你不喜歡,那又怎樣。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安分的人,我是要不斷進步的,一個人不可能停滯不前,如果他們不能接受進步的我,那就不要再喜歡我了。他們覺得第一張專輯好聽就去聽第一張好了。無所謂,我覺得好聽就行。」
陳粒不愧是陳粒,一如既往地只做自己,自己喜歡就好,別人不喜歡,那又怎樣。
確實如此,陳粒一向不拘泥於現狀,她的特立獨行,她的與眾不同,都是刻在骨子裡的東西,她不想被任何人用一兩個簡單的標籤就定義了。即便是在這樣一個「人設大於天」的時代,陳粒也不屑於將自己框在某個人設裡,去享受著粉絲的盲目崇拜。她從不掩飾自己的過錯,也從不會為了包裝自己而向市場妥協投降,更不會為了滿足一部分粉絲對她清高形象的期待,而去放棄自己性格中的有趣與幽默。
她只做自己,只做自己喜歡的音樂,即使沒有觀眾沒有歌迷,那又怎樣。她還是那個特立獨行,個性鮮明的陳粒,無論是在綜藝上的直言快語,還是在音樂上的創新突破,亦或是在生活中的古靈精怪,她依然在堅持她獨有的那種自然不做作的姿態。
高曉松說:「聽她唱歌,就像聽了一場武術表演,她的歌聲具有老練達觀的冷豔,把氣聲、轉音、哭腔、拖腔這些唱法,運用得鬼斧神工,野性十足。」
知乎上也有人說:「陳粒的作品要麼有一種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江湖氣,要麼有一種空靈清新的小俏皮。有時又別出心裁,將星辰日月、霧裡雲間納入到自己懷中,變成了秘境的引路人和傳誦人。」
也有人說:「陳粒的作品裡始終有一種「堅硬的詩性」。
但在大部分人的眼裡,最統一的一個評價,就是她的歌裡滿是江湖氣。一聽前奏,一口開,就知道是她。在她的江湖裡,她特立獨行,不被簡單定義。
結語:
公開認愛,被喊老公,拒絕籤約,拒絕妥協,單槍匹馬,一個人一把琴,每首單曲網絡點擊都非常火爆,在各個原創音樂排行榜上也常居榜首。
不被簡單定義永遠任性快樂地去創作自己喜愛的音樂,這對許多人而言有著如同毒藥一般的吸引力。
願我們和陳粒一樣,今後的歲月依舊能肆意張揚的走下去。
陳粒,這個特立獨行的酷女孩,這個不妥協不將就的江湖藝人,值得我們與她共赴一場線下演唱會。相信聽過她現場的人,都會不吝誇讚她就是那個不可多得的寶藏音樂人。
如果有機會,請帶上時間帶上心情,去現場看一場陳粒的演唱會。不為什麼,就為了從她的歌聲她的音樂中找尋那個純真的自己,然後想起一些人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