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變暖、海洋環境變化等影響,日本秋刀魚價格連年水漲船高,今年更是連翻數倍。然而,日本部分民眾、媒體卻把「吃不上魚」的「鍋」甩給中國,對此,9月6日,有日本水產專家批評這種說法「厚顏無恥」。
秋刀魚被日本人稱為「秋天的味道」,然而今年秋天到了,日本的秋刀魚卻貴得上不了市民的餐桌了。《朝日新聞》近日報導,北海道某家鮮魚店竟賣出一條5980日元(約合人民幣384元)的高價。有輿論竟稱「都賴中國大肆捕撈秋刀魚,導致日本捕獲量大幅下降,價格飛漲。」
例如這位推特網民稱,有人說捕撈不上秋刀魚是中國人的錯,正是這樣!其他的理由都微不足道。原因是中國不管周圍國家,不為今後考慮,胡亂捕撈!
又有網民轉發了雅虎新聞的一篇報導稱,「捕不到秋刀魚難道不是中國的錯嗎?媒體不會告訴你的真相——」
還有人完全不顧中國有休漁期的事實,在推特上稱「日本秋刀魚第一大港根室花咲港也只(捕到)幾噸。一整年都在公海上肆意捕魚的中國漁船,快立刻停止作業!秋刀魚面臨資源枯竭危機!」
媒體也帶頭「甩鍋」。《朝日新聞》8月14日發表的社評竟說,秋刀魚捕撈量驟降的原因之一是「被中國大陸和臺灣搶先捕撈(先取り)了。」
《朝日新聞》當日社評標題圖
日本水產資源專家批評這種說法「厚顏無恥」。
日本東京大學農學生命科學博士、東京海洋大學準教授勝川俊雄,昨日(9月6日)發推特曬出日本秋刀魚的規定捕撈上限(藍線)與實際捕撈量(橙線)。勝川博士表示,「去年秋刀魚的捕撈量為4萬噸,今年看起來還要低。」
「儘管如此,我國設定的捕撈上限是26.4萬噸。『日本都設置了嚴苛的捕魚規定,而中國卻胡亂捕魚』的這種論調可以說是厚顏無恥了吧。」勝川博士表示。
勝川推特截圖
實際上,秋刀魚遠非中國的熱門魚種,許多中國人第一次對它產生好奇,還是周杰倫經典歌曲《七裡香》中的那句「秋刀魚的滋味,貓跟你都想了解。」有國內媒體曾報導過,我國從2014至2019年的捕撈量都在6至8萬噸,並沒有出現肆意捕撈的現象。
截自《七裡香》音樂短片
公開資料表明,秋刀魚為表層洄遊性魚類,日本太平洋一側的秋刀魚從8月至12月在北海道至東北地區南下徊遊到達日本南方水域,從2月至7月進行北上徊遊,到達北海道至千島外海。
日本富士電視臺此前的報導分析稱,由於海洋環境變化等原因,2019年日本沿海的秋刀魚明顯減少。
勝川俊雄站在日本的立場指出,2000年左右,日本的秋刀魚資源特別豐富,除日本外沒有國家成規模捕撈秋刀魚。如果那個時候日本主導建立國際資源管理框架,現在也不是這個局面。等別的國家開始有規模地捕撈秋刀魚的時候,才慌張地引入規定,為時已晚了。
勝川俊雄補充道,「從中國政府推出夏季休漁措施後,(各國)捕魚限制正在逐漸強化。這樣下去的話,由國內規則嚴格的中國,來制定東南亞捕魚框架,日本也不得不加入了。」
勝川推特截圖
「為時已晚」的日本,曾嘗試過「亡羊補牢」。2017年,日本提出了一個非常不合理的要求。在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在日本札幌市舉行了第3屆委員會會議上,日方有關秋刀魚捕撈的提案中,日本配額為24.23萬噸;中國大陸配額僅為4.66萬噸;中國臺灣配額為19.09萬噸。結果提案被否。
這幾年,日本輿論在捕魚上以中國為焦點,污衊中國「竭澤而漁」,捏造中國漁船「噸位大」等不實消息。實際上,我國自1995年起在黃海、東海2大海區,以及自1999年起在南海就施行每年2個月至3個月的禁漁期了。相關規定如勝川指出的那樣,也非常嚴格。
日著名導演小津安二郎《秋刀魚之味》DVD封面,日本國民心中經典
秋刀魚曾是日本「庶民餐桌」上秋天的味道。然而據《朝日新聞》報導,秋刀魚今年的平均進貨價高達去年的3-5倍,不少居酒屋、壽司店的老闆開始犯難。他們表示,如果價格依舊如此高昂,之後秋刀魚可能要走高端路線了。
(來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