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漫畫「指導」分娩姿勢 外籍「熊貓血」孕婦在榕順利生娃

2020-12-22 瀟湘名醫

10日晚,福州市婦幼保健院產房內,隨著一聲響亮的新生兒啼哭聲,來自英國的「熊貓血」產婦CoCo(化名)順利誕下一名男嬰,母子平安。她的丈夫和醫護人員高懸的心終於落地。CoCo和丈夫十分感謝醫護人員的幫助,讓他們在異國他鄉感受到家的溫暖。

醫院個性化服務漫畫「指導」分娩姿勢

CoCo和丈夫都是福州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外籍老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不少在榕的懷孕外教選擇回國待產分娩,而CoCo選擇了留下。她和丈夫第一次前往福州市婦幼保健院諮詢時,最關心的是能否通過英語和醫護人員順暢交流,她不僅是第一次懷孕,而且血型還是稀有的O型Rh陰性血,即「熊貓血」。為此,她不免擔心。

對於CoCo的擔憂,福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醫生給予了耐心專業的解答,並在她的整個孕期,提供了無障礙的英語就診環境。

這樣的就醫體驗不僅體現在CoCo每一次產檢中,更是延續到整個分娩過程。

前些日子,CoCo入院待產,醫院為她安排了LDR(待產、分娩、恢復三位一體)產房。為保證分娩順利進行,醫護人員通過漫畫告知CoCo正確的分娩姿勢以及發力方法,分娩時還安排英語水平較高的醫生陪伴左右,及時反饋生產進程,了解她的需求。

多學科密切配合「熊貓血」產婦順利分娩

考慮到CoCo的血型是「熊貓血」,她一旦出現大出血,若難以第一時間找到合適血源,將面臨生命危險,而且寶寶也易發生溶血症狀。為此,福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兒科以及麻醉科組成了醫護團隊提前做好各種應急預案。

婦產科提前與省血液中心聯繫,確認「熊貓血」的庫存情況,派專人前往血庫待命,確保分娩過程中如有需要,可以第一時間獲得血源。婦產科二線、三線值班醫生提前做好產婦產後出血等可能出現的併發症搶救準備。同時,兒科醫護人員備好新生兒搶救物品。麻醉科醫師也到場,隨時配合搶救。

10日晚7點18分,在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CoCo順利產下一名男嬰,沒有發生大出血,母嬰平安。「謝謝你們,你們的技術很棒,很慶幸自己選擇在這裡生產。」這是她對醫護人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來源:福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有種特殊分娩叫非洲媽媽,用「母雞下蛋」式生娃,網友:漲知識了
    有種特殊分娩叫非洲媽媽,用「母雞下蛋」式生娃,網友:漲知識了!前幾天看見這樣一個報導,在非洲大陸有一個特殊的部落--庫索阿部落,在女性生育上他們至今還在採用非常的傳統生育習慣,並且分娩的方式非常特殊。在這個部落裡面,不管男人女人,他們的身體都是異常的強健,更是被外界稱為最強部落。可能就因為女性身體素質好,在分娩的時候也無需人員陪同。
  • 分娩只能躺著生?花樣百出好像做瑜伽,快看你適合哪一種
    在所有人的印象裡,一定是要躺在產床上才叫生孩子,哪怕是身邊已經生過娃的寶媽,也都是這麼認為的。直到前段時間女明星謝依霖與大家分享了水中產子的視頻,許多人才知道居然還有這種分娩方式。花樣百出好像做瑜伽最常見的主流分娩姿勢當然還是仰面躺著生娃,產婦把雙腿自然打開,便於寶寶娩出,也便於醫護人員進行觀察和處置。但是一旦寶寶分娩較困難,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教孕婦如何調整體位,幫助減小阻力,一位順產的寶媽曾經和我說,她當時被醫生指揮得團團轉,好似做了一套瑜伽。
  • 「熊貓血」非洲媽媽成功誕下混血寶寶
    由於Genet女士屬於Rh陰性血型(即「熊貓血」),而「熊貓血型」的孕婦,要在專業產科醫生指導下進行詳細的檢查和嚴格的管理,這將關係到孕期和產後的母嬰安全,以及將來備孕二胎的風險。於是,她來到綿竹市人民醫院產科,由該產科主任聶豔親自管理產檢。由於Genet女士只能聽懂一些簡單的日常漢語,不能準確表達,也不會英語,因此交流極其困難。
  • 驚心動魄25分鐘,她指導獨自在家產婦順利分娩
    面對這種情況,湯青冷靜迅速地根據相關預案指導張女士進行分娩,經過驚心動魄的25分鐘的對話指導,張女士在家順利分娩,新生嬰兒一切正常。突然孕婦獨自在家,即將臨盆上午8:27,上班不久的湯青接到一促緊急電話。「我覺得自己可能快要生了。」電話另一邊,張女士即將臨盆,緊張求救。聽到情況後,湯青迅速根據相關預案指導張女士進行分娩。
  • 史上最全分娩姿勢,躺、站、爬等姿勢大解析,哪種姿勢生娃最容易
    而生產姿勢作為一種不常提起的話題,很多女性對此也不是很了解,那麼生活中都有哪些讓人意想不到的生產姿勢呢?孕婦站著生娃,不是奇談,是真實存在在《知否知否是綠肥環瘦》的電視劇中,有些觀眾看到女主角站著生孩子的畫面,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懷疑是編劇的腦洞。
  • 一血難求 「熊貓血」
    一位在某市三甲醫院剖腹生產第一個孩子的36歲婦女,分娩過程中出血2000多毫升,在醫院裡等候「熊貓血」15個小時,最後搶救無效,因「失血性休克,多臟器衰竭」死亡。 為什麼「熊貓血」一血難求?!「熊貓血」是民間對Rh陰性血液的俗稱。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
  • 謝依霖生娃一缸血水太嚇人?專業解讀水中分娩,其實分娩可以很美好
    今年三月,微博上一則戰鬥民族水中生娃的新聞爆紅。
  • 26歲孕婦產檢時,發現血型比熊貓血還稀有,7年前的存血幫大忙
    人人都知道稀有血型這個東西,能說出來的就是平時裡一般只有在電視劇才能看到的「熊貓血」(RhD陰性),但是還有一個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產婦發現稀有血型,醫院開啟「全城尋血」深圳市一家醫院裡,孕婦黃小姐在產前孕檢時查出來自己的血液是稀有的「類孟買血型」,這類血型比熊貓血還要稀有。這就意味著如果一旦在生產之中發生大出血等意外的話,這位黃小姐可能會面臨著沒有血可提供幫助的情況,這會導致很嚴重的後果。
  • 孕婦的有氧運動,不用出門,每天只需20分鐘,助你順利分娩
    今天和大家聊聊孕婦如何運動,更有助於順利分娩。懷胎十月,最難的就是生產的當天了,大家都知道順產恢復快,對寶寶有好處,可是分娩疼痛有十級,想想都覺得疼,怎麼才能讓順產生的快,少受罪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孕期堅持鍛鍊。
  • 知否明蘭站著生娃好處這麼多?2種體位最利分娩,產婦少受罪
    隨著《知否》的熱播,快結局中,明蘭小主站著生娃的場景,應該給很多孕媽們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吧,這一場景真的是印象深刻,這時候真的是感嘆女人生孩子真的是不容易。感嘆不容易的同時,我們都沒有反應過來原來站著生娃其實有很多的好處,原來臨產分娩時這2種體位最有利於分娩,產婦也少受罪。
  • 國外豪橫產婦直播生娃,直接用手拽出來,網友:不忍直視
    所以對於分娩這件事,很多女性都會感到害怕和惶恐。  近日國外一位產婦直播硬核生娃,生生自己用手把娃拽了出來,網友紛紛表示:不忍直視。  國外有一名孕婦,名字叫做考特尼·卡戴珊。別人生娃都是循序漸進,慢慢的等待分娩的過程,但是她卻非常的與眾不同。
  • 獻上分娩全過程圖,了解生娃的不易!
    的確,孕婦懷胎十月,萬分不易,臨到寶寶跟世界say hello時也是孕婦懷胎最後的一關。而許多沒有經驗的人,看人生娃都好像是轉瞬即逝、並不難的事情。事實又是如何呢?對於第一次經歷分娩的媽媽來說,一切都是那麼輕鬆和恐懼,輕鬆的是寶寶終於要出來了,以後再也不用挺著大肚子度日;恐懼的是過來人所說的十二級疼痛,不管你是何等感受,都要經歷這一次。孕婦分娩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陌生的。胎兒是怎麼經過產道生出來的?孕媽生孩子時是怎麼用力的?孕媽要經過多長時間才可以把孩子生下來?下面就對這些問題做一下解答,讓大家更好地認識分娩過程。
  • 什麼是熊貓血?熊貓血能生二胎嗎?
    大家好,我是一位熊貓血媽媽,目前懷二胎19個周。先說說什麼是熊貓血吧,熊貓血也叫做RH陰性血型,在我們國家,99%的人都是 Rh陽性血, Rh 陰性血的人大約只佔了 1%,因為比較稀有,所以Rh 陰性血也被形象地稱為熊貓血。
  • 孕婦生娃眾人「圍觀」,緊張害羞、不知所措,孕媽:感覺自己像猴
    其實,產婦在生娃時不僅要赤身裸體,還有很大可能遇到婦產科男醫生,甚至還要遭到眾人的「圍觀」,致使本就緊張的分娩過程變得更加艱難。孕婦生娃眾人「圍觀」,緊張害羞、不知所措,孕媽:感覺自己像猴同事安安已然是兩個寶寶的媽媽了,大寶過完年就六歲了,二寶只有兩歲。
  • 水中分娩疼不疼?應該注意啥?有啥利弊?水中分娩的知識一次講清
    近幾年國內也開始熱議水中分娩,連明星也開始嘗試起來 謝依霖生娃時進行了水中分娩,並且發微博感嘆:「水中生成就get。」;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中海清也有水中分娩的鏡頭;花樣遊泳世界冠軍蔣文文也通過水中分娩生下自己的小寶貝。 當然水中分娩不是百分百成功的,也會有失敗的時候,比如明星Ella曾經發文說「本來想嘗試水中生產,但最後沒有成功,因為身體不滿足條件,所以最終選擇順產。」
  • 新冠確診孕婦順利分娩,母子平安!
    12月26日20時40分 一聲嬰兒的初啼打破了 隔離病區的寂靜 遼寧省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孕婦 順利產子,母子平安 為了這對母子 他們時刻守護,與時間賽跑 12月21日,一名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被轉運至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連中心
  • 她站著就把孩子生了……
    這段時間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已完結明蘭難產站著生娃
  • 如何讓生娃不疼?這些分娩減痛小秘訣了解一下
    本文來自:JOJO醫生生娃到底有多疼?雖然不同女性和每次懷孕的臨產和分娩疼痛程度不同,而且受諸多因素影響,但是它的疼痛級別仍然位列前三甲。而且生娃的痛在臨產早期一般呈輕度,但會隨著越來越靠近分娩而加重。那麼寶媽們分娩前可以選擇好止痛方法嗎? 其實沒有一種止痛方法是對所有人都起效的,和醫生護士溝通選擇一個最適合您的方式。
  • 90後產婦生娃時出現「生理需求」,男醫生回復:現場解決
    這天是周末,丈夫正好在家中陪孕婦,在上廁所的小周突然尖叫一聲,連忙讓丈夫送她先去醫院,因為小周見紅了。來到醫院,醫生檢查後發現產婦還沒有開指,因為是第一次生娃,醫生告訴小周可能需要經歷比較長的時間。果然,寶媽的陣痛時間持續的比較長,當天下午去的醫院,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小周才被推進產房。可在使勁的時候,小周突然出現了便意,一想到現在這麼關鍵,產婦硬是憋著。
  • 北京和睦家醫院為外籍高齡產婦成功保胎分娩
    北京和睦家醫院為外籍高齡產婦成功保胎分娩發布時間: 2019-11-19 14:23:48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11月上旬,一位42歲的外籍高齡產婦在經歷14次試管嬰兒之後,終於在北京和睦家醫院成功保胎分娩,母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