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推測:宇宙空間並非完全真空,而是充滿著暗物質

2021-01-10 覃博仕聊科普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我們能夠肉眼或者人類能夠觀測到的地球、月球、太陽等實體星球僅佔宇宙質量的4%,另外96%的質量,目前人類沒有準確觀測到,那麼如此龐大的質量,到底他們會在哪裡呢?

或許有一種推斷比較合情合理,包括我們地球月球和太陽在內,我們都懸浮在某種透明的物質中,我們可以自由地穿行在這些物質中,就像鳥兒、飛機在空氣中自由飛行一樣,空氣就是我們看不見的暗物質,但它確實客觀存在,並且不影響我們的通行。

而宇宙中的暗物質,似乎也是這樣的狀態,它廣泛存在於星球之前,但卻不影響各星球通行,這些物質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辦法觀測到,但它卻構成了宇宙中96%的質量。如果這種推測能夠成立,那我們整個宇宙的星球,都是懸浮在暗物質中,這也保證這些星球不會下沉到宇宙底部。

當然人們還有另外一種推測,那就是這些暗物質都集中在某一個超大星體上,比如說推宇宙黑洞就聚集了大量的質量,也就是說,在宇宙中星球之間的空間是真空的,最大的質量集中在大型黑洞上,這些黑洞也是我目前仍然沒有觀測到的,可以把它歸納入暗物質的範圍。

相關焦點

  • 日本繪製暗物質「立體地圖」
    原標題:日本繪製暗物質「立體地圖」 新華社東京2月28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國立天文臺27日宣布,其研究人員參與繪製了高解析度廣域宇宙暗物質分布「立體地圖」。這將有助於人們加強對宇宙膨脹以及宇宙暗物質的理解。
  • 真空衰變:魔鬼的釋放
    在昨天的節目中,我們介紹了何為真空衰變,簡單總結一下,我們現在的真空並非處於最低能量態,但它有著向最低能量態轉變的趨勢,這種轉變就是真空衰變,一旦發生真空衰變,我們的整個世界將灰飛煙滅。抑或者宇宙中的某處空間是否已經發生了真空衰變,我們有可能提前觀察到嗎?雖然無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至少我們留有時間相互道別。目前的理論認為,當宇宙的某個地方因隧穿效應發生真空衰變時,以此為中心會產生一個真真空小泡,這個真真空小泡將加速膨脹,最終幾乎以光速擴展。如果它距離我們足夠遠的話,那麼由於宇宙空間的膨脹,它或許永遠波及不到我們,但如果在合適的距離範圍之內,我們的世界也將在劫難逃。
  • 「暗物質」的候選粒子是什麼,網友:黑色的物質
    在美麗的夜空下,天上繁星眾多,然而黑色的空白區域是什麼呢,也許那是我們看不見的地方,裡面有我們不知道的物質。首次發現暗物質暗物質是那些不發光,不能用常規方法進行觀測,不與電磁力相互作用的物質。20世紀,美國天文學家薇拉.魯賓首次為暗物質的提供了最基礎的數據。她在利用都卜勒效應觀測仙女座星雲的時候,發現星系的旋轉速度遠遠超出預期。
  • 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宇宙暗物質,科學家們放大了宇宙暗物質團塊結構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利用超級計算機,將虛擬宇宙中的暗物質團塊放大了。這項研究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論文揭示了,暗物質其實是活躍的,它們無處不在,它們不僅在每一個星繫結構中,而且它們還會散布放射線。
  • ...暗物質研究新突破!天文學家首獲宇宙全尺度暗暈內部結構高清圖
    目前推測最小暗暈質量可能和地球相當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介紹,宇宙中約85%的物質成分是暗物質,其物質屬性和組成恆星、行星以及人類世界的普通物質截然不同。這些暗物質受引力塌縮,形成的結構體則被稱為暗暈。而普通物質的氣體通過冷卻、聚集於暗暈中心,從而形成璀璨的恆星、星系以及整個光明的世界。
  • 什麼是真空零點能?1立方釐米真空蘊藏的能量真比整個宇宙還多?
    其正式名稱大概應該叫射頻共振空腔推進器,是一種神奇的推進裝置,公然視動量守恆定律於不顧,在不噴射任何物質的情況下,可以產生推力,在真空中驅動飛船前進,因而被認為違背了科學原理,無法解釋。後來的實驗證明這種驅動裝置有可能只是因為實驗誤差或地球磁場等外部環境的影響,但科學家們仍在繼續研究中,希望找到其背後真正的原因,製造出革命性的飛行器,讓人類真正走向星際空間。
  • 該如何認識真空?
    ,認為以太充滿整個宇宙空間。廣義相對論把空間看作為場的結構性質,從而否定了「空虛」空間,揭示了空間與物質的深刻聯繫。廣義相對論既沒有把物質幾何化,也沒有把空間物質化,因為空間仍然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彎曲空間是引力場的結構特徵。真空並不是虛無一物,而是引力場的一種特殊形態,是物質的一種特殊形態。
  • 最小暗物質團塊科學家發現,暗物質真的存在嗎?或許事實並非如此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宇宙大膨脹和我們以往以往的理論,相互之間完全違背,似乎有一種力量在加速宇宙的膨脹速度。另外星系之間的引力,完全無法拉住恆星、行星的離心力,但是星系依然存在,並且我們人類就在銀河系中存在。現在的科學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產生於一次大爆炸,之後萬事萬物開始在漫長的歲月裡演化,從而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宇宙。
  • 暗物質是什麼?天文學家是如何發現它的?
    發現暗物質之旅 既然稱它是暗物質,這說明它應該是物質,既然是物質,必然產生引力,既然是物質,那就應該有組成粒子吧,既然是有組成粒子的,那麼按照物理學研究的過程來看,就得需要知道粒子的產生與衰變的方式,也就是說要知道粒子的特徵吧,如果連這些都不知道,那就還只是猜測而已,對於暗物質其實就是這麼回事
  • 關於暗物質的十一大未解之謎
    那之後,研究人員證實了這種神秘物質在整個宇宙中都有,而且其質量是構成恆星和人等普通事物的一般物質的六倍。 儘管整個宇宙中都充滿了暗物質,但科學家們仍有許多不清楚之處。這是有關暗物質的十一大未解之謎。什麼是暗物質?
  • 有研究質疑暗物質理論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根據那些對公認的物理學持懷疑態度的人的說法,物理學家需要使用新的運動和引力理論來解釋宇宙,而不是接受一種叫做暗物質的擬議物質的存在。這些新理論的通用名稱是MOND,是牛頓動力學修改的簡稱。圖註:引力使星系旋轉。天文學家可以研究距銀河系中心不同距離的恆星速度,以尋找暗物質或其他新物理學的證據。
  • 大量原始的原初黑洞充斥在宇宙中,也許是暗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
    研究人員提出它們是暗物質的一種潛在可能性,暗物質是一種看不見的物質,會在整個宇宙空間內施加引力。因為看不見,所以目前對於暗物質的研究還處於很初級的階段,大多數科學家對於暗物質的理解都是某種具有特殊性質的假象粒子構成,這樣可以避免很多潛在的問題。但是也有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成群的小黑洞像雲一樣在太空中移動,這提供了一種更清晰的解釋。
  • 暗物質——藏在收音機裡的秘密
    簡述:研究人員正致力尋找暗物質波。科研人員正在測試一種原型「無線電」,它可以讓他們收到神秘暗物質粒子發出的波頻。暗物質是一種看不見的物質,被認為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物質的五倍。根據相關研究理論,每秒會有數十億個暗物質粒子掠過地球。
  • 科學家將類星體變成「放大鏡」觀測到最小暗物質團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研究小組探測到類星體附近最小的暗物質團,這是基於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最新觀測數據獲得的。該項研究代表著科學家在試圖理解暗物質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捕獲了有關暗物質行為的新數據,觀測到的暗物質團很少,僅是之前觀測數據的萬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由於暗物質具有獨特屬性——既不發光,也不反射光,我們不可能直接觀察到它,科學家不得不通過計算恆星或者整個星系等大型能量發射體的光線引力效應來推斷暗物質存在。
  • 大膽暢想!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我們人類真的了解宇宙嗎?
    而暗物質是星系中黑洞噴流中噴出的反奇子所構成!所以暗物質在整個星系中形成了一個類似地球磁場的暗物質場(遠處看就像一滴水珠會引起光的透鏡現象)!從而使整個銀河系的運動都是在一個大圓球裡做內部運轉!有文猜測仙女星系和銀河系的外場已經相連!也就是說兩個星系的暗物質場在溶合了!就像兩氣泡在相連了!宇宙外面是什麼這個確實是哲學問題而不是科學問題。是人們常搞錯而已。
  • LONG玩藝兒 | 通體漆黑的《暗物質》,隱藏了我們看不到的真實
    本次展覽將展出至2021年1月17日,為期2個月的展期中,龍小編將陸續向大家介紹重點展出作品,首篇介紹《暗物質》。龍美術館(西岸館)展廳現場,觀眾與劉韡作品《暗物質》。劉韡,《暗物質》,木板、鐵、鋼板、黑色塗料,1022.2×1109.9×1010.6cm,每邊長650cm,2008/2020這件超大體量的作品是劉韡為龍美術館特別創作的空間裝置《暗物質》,代表著被遮擋而不可見的存在,作為序曲,一側走向大地,一側通向宇宙。
  • 物質世界的真相
    很多人都已經了解,我們所在的世界是一個物質世界,它指的是由不同物質構成的自然環境以及我們的人類社會。那麼,物質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學家有一個理論:宇宙發生了一場大爆炸,爆炸後的塵埃形成我們現在的物質世界。但這只是一個理論,科學家也沒有辦法完全還原宇宙形成的過程,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 神秘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我們經常在一些科幻電影中提到暗物質和暗能量這兩個名詞。在電影中它們擁有強大的能量,能操縱一切,或是能在瞬間毀滅一個星球。那麼在現實中,暗物質和暗能量真的存在嗎?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暗物質和暗能量。在宇宙中,我們常見的都是可以發光的恆星,星雲等我們所能看到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