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中被人「遺忘」的上海青幫義士

2020-09-03 火器營

最近八佰在全國範圍了掀起了一股觀影狂潮,網上鋪天蓋地的宣傳。周圍的人都嚷著去刷八佰,當然包括我。當時去看的時候就已經大致知道劇情了,說是看得男人都猛虎落淚。

電影八佰

影片一開始營造的氛圍就很肅立,國破山河,滿目廢墟。影片前面大多都在敘述國軍的備戰工序以及其中的演員人物形象,高潮是在國軍佔領四行倉庫的第二日才算正式開始。看完整個片子確實很讓人感動,尤其是在壯士們跳樓當人肉炸彈以及用肉身護旗的時候,眼淚就不自覺的包起來了,雞皮疙瘩也起了一身。

肉身護旗

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很高,最感動的地方大多說的也是我前面那兩點。然而其中還有一處我感觸很深的地方大家卻很少提及,那就是片中上海青幫赴死送電話線的時候,看了很多影評感覺大家都把這些黑幫義士「遺忘」了。片中給守軍送去電話,但電話線被日軍狙中。隨後青幫義士也排著隊一個接著一個籤名並交代後事,「爹,娘,孩兒不孝」這句話觸動人心,聽者落淚聞者傷心。一個一個送電話線赴死,和八佰壯士共同守衛四行倉庫。

賭場管理員「刀子」

在國家大義面前,所有中國人都是團結一心,共御外敵。就像劇中的一句臺詞: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自我觀影感受,文筆不好請見諒)

相關焦點

  • 《八佰》「流氓」刀子和那個時代的青幫、袍哥義舉
    外圍進攻的日軍,還請了日本軍事教官,退役的中佐來訓練,穿得整整齊齊的當年的日軍衣服往裡衝,就是為了給倉庫裡的士兵施壓,身處其中的人,真的會有恐懼感。」 如今《八佰》上映10天,票房累計18.5億。 他們當中的某些人,從事不關己的冷漠到捨生取義的熱血,堪稱電影中情緒濃度最高的片段。 善惡一念間,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天堂」,賭場「流氓」刀子的捨命義舉,不僅是全片一大淚點,也是《八佰》中南岸覺醒的標誌。
  • 《八佰》不為人知的秘密!
    而《八佰》無疑是帶動了整個電影市場重回正軌,並一舉成為整個暑期檔表現最為出色的影片。截止至9月3日18時,《八佰》票房突破21億,其中12天奪得當日票房冠軍,無疑是管虎又一大作。在電影中最令人煽情的無非是青幫赴死送電話線的情節。在外租界內的國人想給守軍送去電話線,然而電話線卻總被日軍狙擊。
  • 《八佰》裡這個龍套角色,歷史上卻是赫赫有名的「上海灘教父」
    而《八佰》電影無疑拉動了大盤,激活了市場,上映11天以來票房已達到20億,成為八月份票房貢獻最多的一部電影。主要是根據「八百壯士」的史詩改編,塑造了一群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中,英勇無畏的軍人堅持最後的根據地,一個個視死如歸、精忠報國的形象譜寫了一曲悲壯的輓歌。之前歷史叔就介紹了這部電影背後歷史真相,也介紹了八百壯士歷史結局,同樣也介紹了影片中那位送旗女孩。
  • 《八佰》你最該注意的細節
    作為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國產重磅,《八佰》沒有辜負市場對它的期待,超過兩億的點映票房無疑給沉寂已久的電影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或聽到不少有關它的評價了。要明確的是,《八佰》先是一部戰爭片,然後才是歷史片,但絕對不是一部紀錄片。
  • 解讀《八佰》十大重要細節
    第一:《八佰》的「佰」字《八佰》原名為《八百啟示錄》,也曾叫過《戰爭啟示錄之八百壯士》,原意可能是致敬大導演科波拉執導的反戰經典《現代啟示錄》,後來改為《八佰》,這個「佰」字其實意味深長,有三個意思:一是指古代軍隊的編制,十人為什,百人為佰;二是指古代特指軍隊中百人之長;三才是常用「百」字的大寫。
  • 《八佰》不是傳說中的那樣
    「遲到」了一年的《八佰》估計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救市之作」。對於剛剛復甦的電影行業來說,《八佰》是行業所有從業人員寄予厚望的一劑強心針,用它來打頭陣就是希望它能帶動觀眾重新走進電影院。正如電影中被視作博取國際同情最後希望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一樣,《八佰》被千萬雙眼睛盯牢,明天,等著它好戲上演(映)。
  • 《八佰》不是傳說中的那樣
    「遲到」了一年的《八佰》估計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救市之作」。對於剛剛復甦的電影行業來說,《八佰》是行業所有從業人員寄予厚望的一劑強心針,用它來打頭陣就是希望它能帶動觀眾重新走進電影院。正如電影中被視作博取國際同情最後希望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一樣,《八佰》被千萬雙眼睛盯牢,明天,等著它好戲上演(映)。
  • 《八佰》——被遺忘的歷史記憶
    早在去年,《八佰》就已經未映先火,當然也引來了不少爭議,最大的爭議是指責導演管虎拜訪孫元良後人,以及電影歪曲歷史,不尊重人民等等。我不想成為一個純粹的民族主義者,所以我儘量避免從意識形態的角度去批評,我只想從社會歷史的角度談談這部《八佰》。
  • 深度解讀《八佰》你不能錯過的10大細節
    作為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國產重磅大戲《八佰》沒有辜負市場對它的期待,破五億(實時)的票房無疑給沉寂已久的電影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四行倉庫保衛戰這段歷史本來就眾說紛紜,存在很多種說法,而《八佰》在採用一種相對可信說法的基礎上,藝術化的再次創作,它不是還原歷史的教科書,它的重點在於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眾生相,守軍和蘇州河對岸隔岸觀火的各層百姓共同構造了這個淞滬會戰大背景下的眾生相,今天就為大家找到了電影中的十大重要細節
  • 關於《八佰》你可能不知道的十個幕後細節
    今天雲皓說幕後就為大家找到了電影中的10大重要細節,涉及輕微劇透,觀影后閱讀效果更佳。1、《八佰》的「佰」字《八佰》原名為《八百啟示錄》,也曾叫《戰爭啟示錄之八百壯士》,原意可能是致敬大導演科波拉執導的反戰經典《現代啟示錄》,最後改名為《八佰》。
  • 十年前《風聲》,十年後《八佰》
    《八佰》劇照抗日戰爭時期,上海蘇州河的兩岸,一邊是戰火紛飛,一邊是歌舞昇平, 中國的商人在租界裡高談闊論:上海淪陷,明天的報紙會怎麼寫?牌桌上的闊太們在抱怨:自家的房產被夷為平地,胡牌的興致都被驚擾了——反正日本人也不會打過來的啦! 租界裡的年輕人,有的四處募捐,捨命渡過河水,給對岸的軍人送一面旗幟,也有的少年熱血,跑到戰場希望為國殺敵,卻在槍聲響起時不自主地嚇軟了雙腿。
  • 《八佰》,憑什麼是你火?
    終於,把《八佰》看完了,時隔大半年,淚灑電影院,為了一部飽受爭議的戰爭片作為一個普通的觀影人,今天,不想說那些爭議,只想聊聊電影裡的小人物,看看在朝不慮夕的戰爭中,凡夫俗子們最真實的模樣。國家風雨飄搖之際,曾經只求自保的潰兵覺醒了,偏安一隅的普通民眾也覺醒了,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或許不完美,但他們真實,善良,不該被遺忘。
  • 電影《八佰》中的經典鏡頭賞析
    《八佰》宣傳海報昨晚冒著零星小雨,步行至離家最近的萬達影院,在冷氣吹得令人發抖的1號廳,心懷憤懣與激動,終於剛看完了《八佰總體上來看,《八佰》是作為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其製作水準是一流的。或者說,該片又一次刷新了國產戰爭片的製作的新高度。其剪輯水準、視覺效果、動作設計、配樂、燈光及道具等,目前來看,無出其右者。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飽滿的美學風格中,有幾個經典鏡頭特別有意思,細細品來,不禁讓人拍案叫絕。
  • 「八佰VS八百壯士」簡單聊聊《八佰》這部電影
    團 ,是指在上海即將淪陷之時,奉命退守四行倉庫,在那裡與日軍激戰四天四夜,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的英雄群體。在影片《八百壯士》中有一段戲,是幾個老百姓手持「青天白日旗」跑過橋,想突破日軍火力封鎖,把旗子傳遞到對岸。但在影片《八佰》中,這一橋段轉變成青幫子弟接力過橋,突破日軍火力封鎖向對岸傳遞電話線。而事實上四行倉庫之前是88師的師部所在地,肯定是早已通了電話的,哪裡還需要這麼一個個丟了性命來送電話線啊?
  • 拋開《八佰》爭議,我們還能回想起蘇州河流過的痛嗎?
    很多和他一樣的日本兵,來到上海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打仗,而是嘔吐。 有觀眾看了管虎的《八佰》後,認為影片對情緒的渲染有些誇張,針對這種看法,我想說,兩個時代不一樣,我先從1937年的上海說起,以便深入剖析《八佰》究竟在表達什麼。
  • 電影《八佰》中的四個經典鏡頭
    《八佰》。總體上來看,《八佰》是作為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其製作水準是一流的。或者說,該片又一次刷新了國產戰爭片的製作的新高度。其剪輯水準、視覺效果、動作設計、配樂、燈光及道具等,目前來看,無出其右者。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飽滿的美學風格中,有幾個經典鏡頭特別有意思,細細品來,不禁讓人拍案叫絕。
  • 《八佰》裡面最可惡的,是在河對岸那邊假裝愛國的人
    如果各位平時喜歡關注娛樂資訊的話,一定要關注小編哦;好了,我們進入正題看《八佰》已經是八月二十一日的事情了,但沒想到《八佰》火是在七夕之後,靠著觀眾的口口相傳,靠著七夕節的浪漫熱度,才讓《八佰》在復工之後扛起了影院的大旗。
  • 電影《八佰》背後:不該被遺忘的歷史
    電影《八佰》宣傳圖片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 ,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但蔣介石依然樂觀的認為世界大國會對中日戰爭進行調停,於是不顧阻攔做出了一個愚蠢的決定:命令88師部分戰士繼續留在上海防禦,目的就是為了製造國際輿論,博取國際社會(主要是英法美等國)同情,而88師就把任務交給了524團第一營,《八佰》展示的英雄群像正是他們。
  • 八佰
    面對瘋狂進攻的日軍,所有人被迫應戰,小人物的初始群像刻畫地惟妙惟肖:貪生怕死者、企圖逃跑者、恐懼失控者,個個形象鮮明:老算盤-膽小中透漏著精明,老鐵-愛吹牛的瓜慫,羊拐-性格張揚的老兵油子,端午-剛到上海的畏戰新兵,小湖北-被外人奪取江山的朱氏後裔!
  • 《八佰》到底算「瑕不掩瑜」還是「美中不足」?
    同時,再好的作品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八佰》受到敏感歷史題材和商業回報的雙重掣肘,自然也少不了權衡與讓步。 另外,戰爭片本就是拍攝難度很大的電影類型。很多大師級導演的作品珠玉在前,《八佰》難免被拿來比較。不得不說,與那些影史經典相比,《八佰》的提升空間還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