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內涵、價值與路徑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深入理解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基本內涵、重大價值和主要路徑,有助於我們從講政治、重民生、求實效的高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源自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十堰:扛起管水治水責任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12月21日,2020年度全市河湖長制工作聯席視頻會召開,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啟鴻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扛起管水治水責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會議通報了全市河湖長制和水質情況,安排部署相關工作。要齊抓共治濃氛圍,創新公眾參與機制,加強民間河湖長制度、隊伍建設,讓更多熱心河湖保護的人士當好河湖保護宣傳員、違法行為勸導員、河湖問題收集員、河湖長履職監督員,營造全社會關愛、珍惜、保護河湖的濃厚氛圍。
-
寧波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驗收
昨天,我市順利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驗收。水利部驗收組一致認為寧波市試點建設工作紮實、成效顯著、特色突出,寧波圍繞「水管理、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和水文化」五大體系,完成了18項建設任務,建成了水源地保護、溼地建設與保護、江河湖庫互聯互通、智能化高效節水灌溉等10項重點示範工程項目,各項考核指標均達到或優於目標值。這不僅標誌著寧波成功躋身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之列,也為我市名城名都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水利支撐。
-
中國水利報:福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一面旗幟——寫在彭村水庫工程...
泉州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決定舉全市之力實施大方案,使工程一舉成為泉州市戰略性水源工程和德化縣基礎性民生工程,列入了《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和國家「十二五」大中型水庫建設規劃,以及省市重點項目。 建設伊始,彭村水庫便以爭創全國水利優質工程「大禹獎」為目標,以建設一流精品工程為指向。工程實施過程中,嚴抓細管,穩中求快,快中提優,高標準實施。
-
建設生態文明 打造綠水青山
聚焦水務工程、做好生態保護大文章 源源不斷的漢江水流入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華北水資源缺乏地區,實現了跨流域調水的宏偉藍圖。 為守護一江清水送京津,實現漢中綠色發展新引擎,漢中市分行以洋縣汙水扶貧貸款項目為標杆,加大複製推廣工作力度,在全市開展汙水處理全域覆蓋 行動,將漢臺、城固、勉縣、南鄭、寧強、佛坪汙水治理項目以及漢中石門危險廢物處理項目集中推進,攜手水務集團、當地政府修復漢江生態、探索綠色發展,持續為生態宜居、民生福祉貢獻金融力量。
-
福建福清建市30周年 下好生態文明建設這盤棋
城市發展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福清正持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空間布局,築牢生態屏障,推進汙染防治攻堅,厚植城市發展的綠色底色。文明潤城 建設高品質宜居之城福清的生態文明建設,是內外兼修、由表及裡地的。
-
以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為引領推動環境質量提升
這一年,深圳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以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導向,以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為引領,堅決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
建設更高標準水生態文明城市 長沙做好「活水、安水、淨水」文章
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系列報導之長沙篇長沙是湖南省會城市,是長江經濟帶中心城市,總面積1.18萬平方公裡,轄6區1縣2市,常住人口815萬。長沙屬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區,多年平均降雨1508毫米,多年平均本地水資源量為96.19億立方米。全市流域面積1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有335條,母親河湘江穿城而過,多年平均過境水量700億立方米。
-
邁開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實步伐——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習心得...
一是深刻領會生態文明思想新內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高度重視和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問題,新思想中又明確提出了「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等重要原則,這六項重要原則,是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的思想遵循和行動指南。
-
東莞大朗水生態建設項目復工,項目建設者曾參建過港珠澳大橋
位於廣東東莞大朗鎮的中交四航局東莞水生態建設項目五期工程第五標段總承包項目部正有序統籌施工生產,積極推進工程的順利竣工。 「從2月13日復工復產開始,目前復工人員已有319人,復工率100%。但是,現在新冠肺炎疫情還未解除,防疫思想不能鬆懈,力爭把防控細化到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角落,力爭確保施工生產有序推進,為工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可以說,新時代新階段做好民生工作,不僅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目前,我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上與人民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面向新的發展階段,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鄭建新:以高水平水生態建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以高水平水生態建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 鄭建新城市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治城先治水已成城市管理者的共識。長沙位於湘江下遊、洞庭湖尾閭,水系發達、河網密布,年均過境水量達700億立方米,加強水生態建設尤為重要。
-
水利部南水北調司司長李鵬程:將南水北調打造成一流的民生工程...
李鵬程: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發出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號召,為新時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擘畫了嶄新的宏偉藍圖。從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工作角度來說,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就是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把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牢記在心,早日將南水北調工程打造成為一流的民生工程、綠色工程、幸福工程。
-
甘州區「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生態文明建設主題新聞發布會實錄
今年以來,甘州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提升城市形象和增強城市居民幸福感、獲得感,高標準謀劃,紮實推進城市建設「十大工程」和城市精細化管理「十大專項整治」行動。
-
王夏暉: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十四五」怎麼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二〇三五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新目標新任務,為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
福澤大民生 北投環保水務集團鬱江調水工程通水運行
10月15日上午9點30分,隨著鬱江調水工程進水口控制閘門緩緩提起,伴隨著轟隆隆的水流聲,清澈的鬱江水順著引水隧洞出口流入欽江,標誌著鬱江調水工程順利通水運行,也意味著珠江水系與欽江水系實現互聯互通,鬱江向欽江和大風江補水成為現實,將惠及民生超過100萬人。
-
讓群眾切實享受到「綠色福利」——商洛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側記
這一組來自秦嶺腹地商洛的數據,凝結著當地幹部群眾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和付出的汗水,表明了商洛生態文明建設及生態環境保護帶來的巨大改變。聚力整治 提升生態「顏值」「之前群眾不滿意,對企業有很多投訴。」商南天和泥漿有限公司負責人康朝偉告訴記者,「縣生態環保部門在深入調查後,要求我們消除氣味,切實打消周邊村民的顧慮。
-
吳舜澤:讓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國之大者」
此外,我們還第一次從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的角度,闡明了生態環境的本質屬性,並將其納入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範疇,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新治理格局。這些都明顯改變了過去資源低價環境無價、僅僅把生態環境當作支撐發展的外部條件的傳統認知。可以說,全民環保意識和大環保格局的形成,是「十三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的關鍵因素。
-
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包括有哪些?以下哪一項不是
以下哪一項不是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青年大學習目前更新到第十季的第七期,這一期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其中看視頻答題有2道,課後習題作業有8道。下面小編分享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第一段視頻的題目答案。 青年大學習第10季第七期第1道題目答案
-
【地評線】智者樂水 水利萬物 生態文明助力復興偉業
他先後來到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江都水利樞紐,了解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和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規劃建設和江都水利樞紐運行等情況。 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大運河2500年的航程開啟點;一個江都水利樞紐,南水北調東線源頭。智者樂水,水利萬物。大運河,貫通南北,對推動中國歷史進步起到了巨大推進作用;南水北調,貫通南北,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偉業輸入強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