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銀行報告:手機銀行活躍戶達3.5億 個人用戶持續增長

2020-12-28 新浪財經

來源:券商中國

原標題:手機銀行活躍戶達3.5億!中國電子銀行報告:個人用戶持續增長,三大隱私最受關注

近年來,電子銀行市場規模不斷擴展,手機銀行也越來越成為零售電子銀行發展的關鍵和核心。

近日,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發布《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個人網上銀行用戶比例達59%,較2019年增長3個百分點。手機銀行用戶比例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用戶比例達71%,同比增長12%。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我國手機銀行活躍用戶規模為3.5億戶,環比增長6.1%。而截至2019年末,我國農村地區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開通數累計8.2億戶和7.1億戶,同比分別增長21.9%和16.4%。

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已達71%

《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增幅達到8%,用戶比例達到71%,同比增長12%。此外,個人微信銀行用戶比例繼續穩步增長,用戶滲透率攀升至45%。

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9月份至2020年8月份期間,手機銀行APP單機月均有效使用時間為26.3分鐘,增長18.4%,增長率與去年相比基本一致。而網上銀行單機月均有效使用時間為31分鐘,較去年下降5%,目前已經進入瓶頸期。手機銀行及微信銀行的使用頻率較高且較為接近,均有50%以上的用戶每周使用2次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顯示,2020年企業網上銀行滲透率為83%,相比2019年上升2個百分點;企業微信金融服務的滲透率為45%,上升8個百分點;企業手機銀行滲透率為42%,相比上年上升1個百分點;大型企業手機銀行滲透率最高,達到55%,小微企業手機銀行滲透率達到40%。

不過,受疫情影響,用戶感知的電子銀行使用頻率整體上都略低於去年。隨著2020年復工時間延後,企業間經濟往來也相應減少,財務工作處理量隨之下降,從而影響了企業網銀及手機銀行的使用頻率。

其中,84%的企業網銀用戶每周至少使用一次企業網銀;相較於去年降低了9個百分點;企業用戶平均每次使用時長最多為11至30分鐘,佔比43%;92%的企業用戶每周至少使用一次企業手機銀行;企業手機銀行使用時長最多集中在11至30分鐘,佔比52%。

用戶遠程開戶意願過半

《報告》指出,隨著銀行開戶等業務逐步實現線上辦理,用戶希望銀行業務全面實現線上化、無卡化辦理,銀行卡實體卡的使用場景將被逐步壓縮。

央行科技司二級巡視員楊富玉在《報告》發布當天致辭中引用的數據顯示,2019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網上銀行交易筆數超過1600億筆,交易金額超過1600萬億元;手機銀行交易筆數超過1200億筆,交易金額超過330萬億元,行業離櫃率超過90%。

《報告》稱,94%的全國性銀行可以實現無卡註冊開通手機銀行,100%的全國性銀行可以實現無卡取款。目前,多家銀行已經可以實現存取款等業務的無卡化辦理;而在2018年開始,部分銀行已經實現全面無卡化辦理。今年新冠疫情背景下,用戶前往銀行網點辦理業務的意願與需求進一步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手機銀行的普及,用戶對遠程開通銀行帳戶、遠程視頻授權的期待度和參與意願也越來越高。

《報告》指出,在用戶認知層面上,銀行開戶僅能通過線下辦理,較為繁瑣;超過50%的用戶期待可以實現通過電子銀行開通銀行帳戶,60後對於遠程開戶最為期待,其次是喜好新事物的00後與90後。而企業用戶對於視頻遠程法人授權接受較高,六成企業用戶表示願意接受遠程授權。

不過,《報告》指出,在監管支持的前提下,如果未來實現遠程開戶,銀行需進一步完善遠程開戶流程,同時加強遠程開戶的宣傳,加深用戶對於遠程開戶的認知,降低開戶門檻。

電子銀行隱私安全仍存擔憂

銀行數位化程度不斷提高,伴隨而來的用戶隱私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報告》中也指出,數據顯示,多數用戶對電子銀行或多或少仍存在著安全性的擔憂。其中,支付密碼、身份證信息、銀行卡密碼是用戶最關心的三項隱私信息,分別佔比55%、54%和51%,遠高於其他隱私信息。

相對而言,用戶對於生物識別信息(例如面部特徵、指紋、聲紋等)的敏感度相對較低。用戶比較接受銀行使用性別、電話號碼、年齡等輕度隱私信息以獲得銀行方面更加好優質的服務;用戶認為銀行可通過存儲記錄方便核對、無個人信息洩露、人工客服快速對接等方式保障用戶的使用安全感。

央行科技司二級巡視員楊富玉在致辭中表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高度重視數據的重要價值,加快研究制定數據治理戰略規劃,健全數據治理體系,切實提升數據質量。按照數據安全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範,建立數據安全保護機制,做好數據採集、存儲、處理、應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數據精細化管理,防止數據洩露、篡改和濫用。

此外,在銀行業良好發展的同時,楊富玉強調「要認識到銀行數位化轉型還存在一些挑戰。」就如何推動銀行數位化高質量發展這一問題時,楊富玉提出「需強化標準規範引領作用、加快銀行數字生態建設、做好數據治理和隱私保護、推進電子銀行普惠服務。」

以上表源:《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

相關焦點

  • 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達71%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經濟日報北京12月10日訊 記者錢箐旎報導:中國金融認證中心12月10日發布《2020中國電子銀行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個人網上銀行用戶比例達59%,同比增長3個百分點,增速持續放緩。
  • 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用戶希望業務全面實現線上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用戶希望業務全面實現線上化,實體卡使用場景被逐步壓縮社會的方方面面如今皆談數位化。12月10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其成員銀行舉辦的「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探討如何構建數位化銀行生態體系,及如何用數位化手段更好地踐行普惠金融等焦點問題,《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下稱報告)也於當天發布。
  • 中信銀行:淨利潤下降近10% 手機銀行MAU增長超17%
    3、在生態場景拓展方面,利用開放銀行技術拓寬服務邊界,已具備電子帳戶、薪金煲、黨費通等24項產品和服務對外輸出能力,並通過跨界合作,與百餘家外部頭部平臺共建健康、出國、黨建等場景生態,向客戶提供「金融+非金融」的綜合化服務。4、在支付創新方面,持續創新e管家、信銀致匯、全付通雲點單等產品功能,拉動存款和客戶增長。
  • 報告:全國性商業銀行電子銀行亟需改進的地方有哪些?
    近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百家成員銀行舉辦的「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同期,《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正式對外發布。本年度調查報告,參與調查的成員銀行增加到98家,新增電子銀行智能客服、安全性、消費信貸、零售電子銀行營銷活動和虛擬營業廳等方面的洞察。
  • 調查報告:提升手機銀行用戶體驗的六個關鍵細節
    文 | 中國電子銀行網 王超近日,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峰會上,多位專家就如何構建數位化銀行生態體系,如何用數位化手段更好地踐行普惠金融等焦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也於當天重磅發布。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35期:六大銀行ETC獲客超9千萬個埠...
    澳洲電子錢包用戶劇增17%   澳洲聯邦銀行數據顯示,澳洲數字錢包用戶在3月份的交易額為10億澳元,創歷史記錄,比2月份增長17%,每筆交易的平均額為28澳元。澳洲主要的電子錢包包括:聯邦銀行Tap&Pay、Apple Pay、Google Pay和Samsung Pay等。
  • 德意志銀行:2021年中國實際GDP增長有望達9.5%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德意志銀行:2021年中國實際GDP增長有望達9.5% 來源:上海證券報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瓊斯 )德意志銀行中國區總經理、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彤1月7日在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去年,在全球經濟受疫情所累經歷衰退
  • 手機銀行列印的個人流水可以蓋電子印章!
    手機銀行列印的個人流水可以蓋電子印章!個人流水很重要,在很多方面都需要用到,比如貸款買房需要列印工資流水,辦理籤證需要列印交易流水,提取公積金需要列印還款流水,等等。目前有很多銀行已經升級便民化服務,用戶不用走出家門,只需要登錄手機銀行就可以直接查詢並列印個人流水明細,有的銀行甚至支持列印五年內的流水。目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等都可以實現電子版個人流水的列印。
  • 盈利規模近1000億,這家堅持減肥6年的銀行算成功嗎?
    招商銀行於3月20日晚間披露出自己的成績單,數據顯示,該行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697.03億元,同比增長8.51%;實現淨利潤928.67億元,同比增長15.28%,比上年的14.41%提高了0.87個百分點,並且連續三年保持淨利潤兩位數增長。數據搶眼,被冠以「零售之王」、「蛇口精神」的招商銀行不負眾望。
  • 全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6.6億戶 4G用戶達10.6億戶
    中新網6月13日電工信部13日在官網發布《關於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2018年第2號)》,通告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6.6億戶,其中行動電話用戶14.7億戶。移動寬帶用戶近12億戶,佔比達81.5%,其中4G用戶保持穩定增長,總數達到10.6億戶。
  • 中國美顏拍攝類APP用戶營銷報告:APP月活躍用戶達3億(可下載)
    獲取《2020年中國美顏拍攝類APP用戶營銷價值洞察報告》完整版,請關注gongzhonghao:vrsina,後臺回復「綜合報告」,該報告編號為20bg0057。概念定義美顏拍攝類APP指的是以移動終端為支撐,為用戶主要提供智能化的美顏拍攝服務,能夠讓用戶在拍攝的過程中自動美顏 美妝等,完成實時性的美顏拍攝類APP。此外,美顏拍攝類APP還提供貼紙、表情包製作、長/短視頻拍攝、直播助手等多 種衍生服務。
  • 百度閃付卡:一個典型的開放銀行實例
    8月15日,百度、百信銀行聯合中國銀聯推出一張數字銀行卡——百度閃付卡。作為一張數字銀行卡,百度閃付卡沒有實體卡的物理形態。它依託百度App,以智能小程序為載體,通告純線上開通方式,可向10億百度用戶提供普惠信貸、零錢理財、支付消費和生活繳費等數字金融服務。
  • 極光:2019年11月個人網盤行業月度活躍用戶超1億
    極光觀點個人網盤市場月度活躍用戶規模逾億,市場空間廣闊:個人網盤加快照片、視頻存儲管理的服務優化和生活、家庭場景的創新,行業進入良性發展階段。網際網路巨頭、電信運營商和智慧型手機廠商角逐個人網盤市場:百度網盤佔據個人網盤行業月活躍用戶超八成份額,天翼雲盤MAU同比增長率達17.3%。
  • 深度 | 直銷銀行牌照對招商銀行的估值影響 ——國內直銷銀行的商業模式分析及展望【中泰金融·戴志鋒/陸婕】
    招行在移動端運營上積極對標網際網路公司,APP用戶數和活躍度領先同業,可向招商拓撲銀行輸出移動端運營能力。手機銀行APP和掌上生活APP是招行獲取和轉化零售客戶的主要平臺。招商銀行的APP註冊用戶過億,並且招行已經將月活用戶數作為「北極星」指標。
  • 青島銀行手機銀行5.0版全新亮相
    從線上一站式支取公積金、開立資產證明,到長按APP圖標可調用網點查詢、理財、轉帳、帳戶等快捷服務……近日,青島銀行全新手機銀行5.0版全新亮相,圍繞「提升客戶體驗」,秉承「簡單便捷好用」的設計初心,以「做您貼心財富管理APP」為目標,多個新功能亮相,為百萬用戶提供便捷、專業的金融服務。
  • 三家股份行一個月內相繼迭代手機APP:意在加碼財富管理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黃蕾 實習記者 黎媛 短短一個月,三家股份制銀行相繼推新迭代手機APP。2020年12月28日,光大銀行發布手機銀行8.0版本,並推出專業財富版本。而在此之前,有著「零售之王」之稱的招商銀行上線APP9.0版本,提出「陪伴1億用戶構建自己的財富主帳戶」。
  • 透視銀行信用卡業務
    我國信用卡刷卡費率較低,但由於交易量快速增長,達到了以量補價的效果。中國信用卡特約商戶向發卡銀行支付的手續費費率相對較低,大約為交易額的0.5%,而發達國家普遍在1.5%-3%左右。股份制銀行中能與大行匹敵的是招行,2019年末,招商銀行的流通戶數達6450.48萬戶,流通卡數9530萬張,卡戶比約1.48卡/戶;浦發銀行流通戶數為3201.94萬戶,卡戶比約1.37卡/戶。3.2.
  • 招商銀行盯緊B站2億小年輕|招商銀行|b站|信用卡|聯名信用卡
    據央行數據顯示,從2008年末到2020年三季度,國內信用卡發卡量從1.86億張增長到7.66億張,近幾年增速有所放緩,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信用卡競爭已進入「下半段」。對銀行來說,挑戰在於,怎樣走出一二線城市,走向下沉市場,將更多網際網路年輕用戶拉回銀行。
  • [年報]工商銀行(601398)2009年年度報告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度報告(A 股) 7 3.2009 年本行的收益結構和渠道結構改善明顯,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達 17.82%,比上年提高 3.61 個百分點;電子銀行業務替代率超過一半,傳統以櫃檯為主的服務模式發生了重大改變;通過收購和申設方式進入了加拿大、泰國、越南、馬來西亞、阿布達比等國家和地區市場,分布在全球20 個國家和地區的23 家境外營業性機構的業務持續快速增長並全部實現盈利,本行境外稅前利潤增長
  • 民生銀行行情行史—基本常識
    截至2017年末,中國民生銀行零售非零客戶達3,556.14萬戶,比上年末增長522.38萬戶;管理個人客戶金融資產14,363.6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743.47億元。  小微金融業務方面,中國民生銀行深入推進小微金融戰略,強化客群細分經營能力,轉型提升小微金融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