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王陽明下山》:從廟堂到江湖,追尋原本的王陽明

2020-08-28 娛樂優訊

由蘇州導演老譚編導的話劇《王陽明下山》,6月28日將在蘇州崑劇院進行本輪巡演的首場演出,此後,這部創作於2018年的話劇將陸續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巡演。作為近年來為數不多的商演話劇新作品,讓我們看到了原創話劇市場的發展。



「蘇州創作」話劇開始走向全國市場

話劇《王陽明下山》製作人段光奇表示:這部話劇是一部高度尊重歷史真實的作品,話劇服裝尊重明代禮制,劇情依託於對歷史真實的挖掘,裡面王楊明與嚴嵩的論道最具思辨意義,王陽明被逼迫上山下鄉的「三起四落」是極致的黑色幽默。



「老譚戲劇工作室十多年來堅持做話劇創作,不斷推出新作品,2017年話劇《霾城往事》取得了一定的藝術上的成功,2018年話劇《王陽明下山》入圍蘇州文華獎,老譚戲劇工作室的票房市場也開始逐漸火熱,如今已經初步形成一個商演品牌。我們既堅持作品的藝術價值,同時也會去最大化地適應觀眾欣賞習慣」話劇《王陽明下山》走向全國市場,讓我們看到了蘇州的職業話劇團體正在形成走出去的力量。



老年小孩都能看的大眾歷史劇

飾演王陽明的演員施煒認為,這部話劇在2018年的成功來源於現實主義傳統:「現實主義的話劇最具有心靈衝擊力,老譚樸實的創作風格幾乎適合所有觀眾,2018年話劇《王陽明下山》話劇走進過蘇州工業園區方悅社區,觀演的企業白領和老人都表示看得懂,非常喜歡,他們覺得這是一部言之有物的作品,現場氛圍也很好,有位懂戲的老年人評價說,全場充滿戲劇張力」




飾演賈桂、不沾灰等多個角色的演員王松表示:「這兩年老譚導演提出的『神實主義』話劇創作與表演理念,一直薰陶著我,讓我在飾演各種影視角色的時候排演效率大增,在這部作品裡我百分之百地踐行了這一理念,引發了一些評論,期待觀眾們進一步的點評。」



不被流行與謠傳誤導,尋找真實的王陽明

導演老譚的講述讓我們對這部話劇《王陽明下山》充滿期待:「現在關於王陽明的正史和野史真是太多了,最流行的卻是各種實用暢銷書,諸如王陽明辦公室哲學、王陽明搞經濟、王陽明搞談判;實際上大家把他當成卡內基了,歷史上,王陽明無論在朝堂還是在民間,都似乎是一個失敗者,徹頭徹尾的失敗者,慘極了,既不能廟堂之高,也很難處江湖之遠,今天說王陽明有「三不朽」立言、立行、立功,在他那個時候全是逼出來的,在夾縫當中生存的……」

相關焦點

  • 「三道坎」演繹陽明一生 大學生話劇《王陽明》年底上演
    2019-05-21 16:19 | 紹興晚報第三屆中國陽明心學高端論壇在紹興市舉辦期間,一場關於話劇《王陽明》的研討會也在舉行。近日,多位專家學者聚集紹興文理學院,就如何以話劇的形式演活一代大家王陽明,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和建議。
  • 90分鐘看完《知行合一王陽明》+韓國電視劇王陽明
    王陽明說,人為了生存,難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東西,諸如金錢、名利、地位。不過,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導下追尋這些,有的人卻只是一門心思地追求外物。如果我們的內心永遠盯著那些外物,必然會累得死去活來。而心學的最大妙處在於:我們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況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為指引,追求什麼都是可以的。
  • 王陽明的「英雄之旅」
    按照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的研究,英雄原本都是普通人,只不過在他們選擇走向一條不同的道路的過程中,慢慢得到了蛻變。全世界所有的英雄都概莫能外。
  • 王陽明張儷分手 盤點王陽明緋聞女友包括蕭亞軒楊丞琳
    王陽明、蕭亞軒  眾所周知,蕭亞軒與王陽明是曾經戀愛三年之久的舊情人,蕭亞軒當初為了王陽明甚至放棄了一年的事業,至今兩人分手五年了。  王陽明緋聞女友林筱筠  林筱筠曾被拍到與王陽明一起出席某藝人的婚禮,林筱筠當日是王陽明的女伴,身高170cm,是個非常高挑的模特。
  • 王陽明:世上最可怕的兩個字【王陽明心學】
    而王陽明認為:人心本善,良知自存,是「欲望」二字遮蔽了良知,才讓人心變得難以直視。【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有個畫家,想畫佛與魔。他在一個寺廟裡,找到一個僧人,發現他打坐的時候,氣質清明安詳。原來,僧人拿到報酬之後,下山去花天酒地,金錢很快用完,但是欲望卻越來越大,最終一步步淪陷下去。他偷盜、搶劫、無惡不做,最終鋃鐺入獄。畫家了解之後,長嘆一聲,丟掉畫筆,再不作畫。
  • 王陽明女友張儷原貌驚人 靠整容重出江湖
  • 《蕎麥瘋長》演員王陽明別樣詮釋深情眼神殺
    該影片由國內知名導演徐展雄親自編劇和執導,馬思純、鍾楚曦、黃景瑜、王陽明等主演在李麥遭遇車禍受傷後,王陽明飾演的宏明悄然登場,展開強烈的的追求攻勢,順應劇情的發展,從一開始的光鮮貴氣,到謊言戳破後的憤怒掙扎,再到最後面對生活的無力頹喪,王陽明藉助外形的優勢,片中表現讓人眼前一亮。影片中,面對生活的窘迫,宏明選擇欺騙與逃避時,王陽明展露深情眼神殺,讓觀眾又愛又恨。
  • 王陽明這樣的地方官,實在是當地百姓的幸運
    王陽明自幼立下聖賢之志,此後苦苦追尋,不但時時事事以聖賢標準要求自己,一有機會還在工作中加以驗證。 在做廬陵知縣的時候,王陽明就以聖賢教化的方式治理當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平定了南贛的匪患之後,王陽明仍然想以聖賢教化的方式,來驗證一下自己的理想。
  • 阿嬌閨蜜反擊賴弘國,「醫界王陽明」花心?王陽明本人真「浪子」
    裡面細數了兩人結婚到恩愛,經歷的種種浪漫和甜蜜,看的人不覺此人真是深情。尤其是文章的那句:「謝謝你給我的一切,如果重來一次,我還是會跟你求婚,和你結婚」真是讓人感動!02那麼這個「醫界王陽明」出事了,王陽明本人又如何呢?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王陽明的情史也是特別的豐富。
  • 席書:王陽明的生死知己,淺析四品官為何拜未入流的王陽明為師?
    席書然而,當王陽明意識到龍道並建立龍崗學院時,他才意識到"聖徒的方式,自力更生",但他只是意識到"心是真理,沒有什麼都沒有。"那席書又是如何得知王陽明的龍場在哪裡的呢?其實席書能夠交識王陽明,少不了一個人的功勞,這人就是毛應奎。當時毛應奎正在調解王陽明和思州知州之事,毛應奎就親自跑到龍崗學院看望王陽明。看了之後,毛應奎就發現王陽明並不簡單。
  • 知行合一王陽明第二部:承載王陽明一生所學的四句教!
    副標題就叫做四句話讀懂王陽明的心學,如果有印象的話,應該還記得,這四句話就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陽明著名的四句教,也即是他心學的精髓,同時也是我們了解和深入學習王陽明心學的一扇窗戶。
  • 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明年開拍 講述王陽明心學實踐
    光明網訊(記者 李政葳)為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9年(廣媒)字第89號立項報備,中國青年報社、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重點培育,並聯合紹興漢寧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寧波漢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40集大型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
  • 七劍十三俠:描寫王陽明最好的古典武俠小說,精彩紛呈真好看
    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他所提倡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學說影響深遠。所以很多人把王陽明稱為「聖人」,民間還有「一生俯首拜陽明」的說法。 大家一般是通過典籍、哲學書籍、科普書籍等途徑了解到王陽明,其實在小說裡也能看到王陽明的身影。
  • 湛若水與王陽明(微電影劇本)
    湛若水大驚,他對劉瑾也是恨之入骨,只不過覺得時機還未到,不應該輕舉妄動。)湛若水(壓低聲音):王兄,這樣做不行啊,現在劉瑾權傾朝野,你這樣做會危及自己。劉瑾多行不義必自斃,我們應該等待時機,到時打倒劉瑾還需要你的力量。王陽明:湛兄無需勸我,應該有人發聲,讓我做先行者吧。場景2京城郊外,湛若水送別王陽明(旁白:王陽明被廷杖四十,貶謫到貴州龍場驛當驛丞。
  • 談談王陽明:關於「心外無物」
    王陽明講心外無物、講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萬物一體等,零零總總的,構成了陽明心學的全貌。他說話時,心思散漫而自由,是無可無不可的。所以他說出的話,也都活潑潑地互相攝入互相通達。從他說出來的話,任何一句,都足以切入陽明心學基本思想。但我要講,我會講「心外無物」。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對他的整個學問具有根本的構建作用。
  • 王陽明:人到中年生活不順心,內心不夠強大,多是這些原因
    古人的思想可以說充滿著大智慧,尤其是這位明朝的儒士王陽明,他在自己最低落的時候,創立了王陽明心學。他的心學智慧影響到至今。王陽明被譽為是明朝時期的「聖人」,他在思想,哲學,軍事等方面都有著卓越的成績。王陽明的心學智慧告訴我們人到中年,要想活得順心,就要強大自己的內心,並做到以下三點。第一,不要太在乎別人的評價王陽明說過:「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
  • 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首先,「格物致知」不是王陽明提出來的,「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經典《大學》,王陽明有一個「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窮理」,理從外求的概念是說:天下大道要從事事物物上觀察和發現,才能得道窮理。王陽明就先從竹子上入手,但對著竹子觀察了一個禮拜,最後一口鮮血嘔出,昏迷不醒。
  • 怎樣理解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弘治三年(1490年)十九歲的王陽明在餘姚老家受一齋先生所授格物致知之學,開始遍讀朱熹的著作,並思考宋儒理學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理的思想。格竹七日無果,還大病一場。至此王陽明對朱熹理學產生疑問。弘治十一年(1498年)二十七的王陽明在京師再次研讀朱熹的四書集注依然沒有得到理想結果。此後他對朱熹的學術思想的正確性徹底產生了懷疑。正德三年(1508年)三十七歲的王陽明因得罪大太監劉瑾被貶謫貴州修文縣龍場。王陽明在龍場以向死而生的精神最終悟道。即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至此王陽明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還有就是他最重要的也是最厲害的方法論即知行合一確立。
  • 電視劇《王陽明》
  • 王陽明:此心光明,夫復何求!
    這是王陽明在人世間說的,最後一句話。可以作為他龍場悟道後,人生的註解。今天說說這八個字的意思。此心光明,就是王陽明心學追求的目的:掃除雜念、惡念,保持內心澄澈,沉靜。陽明心學的核心是「心即理」,簡單說就是,為人處世的智慧,我們每個人心中原本就有。道德、道理、是非善惡,每個人原本就都懂,只需要再通過勤學不斷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