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懟」川普的小夥,叫特雷弗·諾亞,是美國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
雖然穿著隨意,但上面的片段不是居家時的無聊吐槽,而是出自美國著名的脫口秀節目《每日秀》(The Daily Social Distancing Show)。
因為疫情的原因,節目做成了宅家版,這是第一期。
△ 正常狀態下的《每日秀》和特雷弗·諾亞
特雷弗·諾亞是以搞笑為生的喜劇演員,雖然什麼都敢說,百無禁忌,但「三觀」很正,被稱為「最關心」中國的外國人,在中國也有一大票粉絲,還被親切地稱為「崔娃」。
△ 崔娃吐槽美國打壓華為
之前吐槽美國用行政手段對付華為的片段,獲得近300萬觀看和近5萬點讚。他還被央視報導,他高興地像個孩子一樣,在節目中和大家分享他的喜悅:「寶貝,中國報導我了!」
在接手《每日秀》時,崔娃夢想讓全球觀眾都看到這個節目,現在,他做到了。
但他回憶剛接手《每日秀》時,曾經惶恐不安過,覺得日播新聞節目太荒唐了,「哪裡有那麼多值得報導的新聞事件?」
直到川普出現……
「他擁有一種內在能力,憑一己之力就能製造出那麼多新聞。」
「我以前喜歡看喜劇節目,看到片中角色不斷地做出那麼多蠢事,你就會想,現實中哪會有這種人。而川普,就是有辦法每天製造出醜聞事件……有時候我感覺已經跟不上進度了。」
之前,川普訪問印度,為了展現自己對印度人民的尊重,嘗試用起印度當地的語言——印地語。
崔娃不僅吐槽了他的發音,還模仿了他的誇張面部表情:「就算他的發音沒錯,但他的面部表情可是大錯特錯啊!」
即使宅家播新聞,依然持續不斷的懟他。
看他懟川普很過癮,但不禁也會嘀咕:這個天天懟美國總統的新聞主播,到底是何方神聖?
一查更是驚奇,這個美國最紅的主播,並不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而是來自南非。
2002年,崔娃在「老家」南非開啟了喜劇、主持人和演員的職業生涯。
2011年才移居到了紐約。
2015年,他從「囧司徒」喬恩·斯圖爾特的手上,接手了全美最受關注的電視節目《每日秀》。
2017年,他的自傳出現在了比爾 · 蓋茨的推薦書單中:
閱讀諾亞的自傳,我很快了解到他的這種局外人視角,是如何在他「格格不入」的人生中被歷練出來的。書友們則接地氣地概括,「崔娃」就是南非版《美麗人生》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合體。
2018年時,《時代雜誌》將他評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可是誰會想到,這樣一個當紅的喜劇明星,竟然一出生就「犯罪」了呢?
新生兒的到來,通常預示著美好和希望。
可在1984年,特雷弗·諾亞一出生,就和「犯罪」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 小時候的「崔娃」特雷弗·諾亞
崔娃出生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的特雷弗。當時種族隔離政策仍在施行,黑人與白人同處一室尚且敏感,跨種族的結合更是不被認可,被視為犯罪。
△ 南非東部的納塔爾海岸,仍然保留著用英語、南非語和祖魯語書寫的標識——「白人種族成員專用」
根據南非當時的種族隔離法,諾亞的母親被劃分為黑人,父親被劃分為白人,如果結合,會面臨五年有期徒刑的懲罰。而他們的孩子,會被劃為有色人種,送進孤兒院。
△ 1979年末的南非,處於隔離狀態,零星分布的黃色部分是「白人區」,右側的暗綠色部分是黑人區,左側的橙色部分是「有色人種區」
在這樣的背景下,崔娃就成了一個「天生有罪」的人。他曾這樣說:
「大多數孩子是他們父母的愛的結晶,而我是我父母犯罪的結晶。我唯一能和我父親相處的時間都是在室內。如果我們去外面的話,他就得到路對面走。」
為了生存,崔娃的媽媽不得不假裝扮成白人父親的僕人;而為了不被抓到孤兒院,崔娃童年的很多時光都是在室內度過的。
年幼的崔娃從來沒有機會,像其他的孩子那樣,牽著爸爸媽媽的手、光明正大地走在大街上;各種霸凌和侮辱性的外號,更是一直像陰影一樣伴隨著他。
混血的崔娃,在黑人中皮膚顏色太淺,在白人中又顯得太黑,成了「黑人中的白人,白人中的黑人」,所以在整個成長過程中,他常常有哪邊兒都不靠的困惑,非常缺乏歸屬感。
身上一半的白人血統,讓崔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優待,可這是一種讓他感覺難受的「優待」。
人們與他之間微妙的疏離感,讓他意識到,種族隔離不僅將黑人和白人割裂開來,還讓黑人們在內部形成鄙視鏈。
崔娃出生的第二年,《1985年不道德與禁止通婚修正案》才將跨種族的性關係和婚姻合法化。當時,崔娃的母親仍然被南非政府監禁並罰款。
到了1994年,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才正式終結。
△ 大家如今所熟悉的南非國旗,是1994年南非確定的新國旗,象徵著聚合不同的南非民族,共同發展,標誌著種族隔離制度的終結。它由紅、黃、藍、綠、黑、白六種顏色組成,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顏色最多的國旗。
在南非種族隔離制度下的成長經歷,讓特雷弗·諾亞對種族問題有了深刻的認識,也讓他成為了一個敢於對抗陳規、不斷探索人生的人。
十幾歲的時候,崔娃開始參與電臺,試著做臺裡流行音樂的主持人。
22歲那年,有一天晚上,借著酒勁,趁著堂兄的慫恿,他登上了約翰尼斯堡的脫口秀舞臺。
「這種感覺很奇怪,就像曾經來過這兒一樣。我也沒有感到尷尬,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這就是我應該站在的地方。」
南非的成長經歷、種種見聞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為崔娃的人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造力。
他的種族混血身世、在南非索韋託長大的經歷和對人種、種族的觀察,都成為了他日後喜劇表演的靈感來源。
他精通多種語言(英語、科薩語、祖魯語、塞索託語、茨瓦納語、聰加語、南非語和德語),擅長模仿的他,經常觀察不同國家的口音特色,然後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之中,為大家呈現不同人群和不同文化間的差異。
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出色的語言能力,讓他三言兩語就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給他一個話筒,他便能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
△ 脫口秀表演中的崔娃
2010年,他的脫口秀節目《今夜與特雷弗·諾亞在一起》(Tonight with Trevor Noah)一亮相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少人開始關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喜劇新人。
2015年,年僅31歲的崔娃從著名主持人喬恩·斯圖爾特手上接過了接力棒,成為了美國最受年輕人歡迎的脫口秀節目《每日秀》的繼任主持人。
《每日秀》是一部美國的深夜新聞諷刺類電視節目,曾連續十屆拿下了歷屆黃金時段艾美獎的「最佳綜藝/音樂/喜劇節目獎」。
在崔娃之前,《每日秀》的主持人喬恩·斯圖爾特,曾在中國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粉絲,中國的粉絲們給他起了一個暱稱「司徒囧」。他宣布辭職後,欽點了南非的脫口秀明星特雷弗·諾亞繼任。
△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左)曾多次做客喬恩斯圖爾特(右)主持的《每日秀》
名不見經傳的崔娃以自己獨特的喜劇風格,將他的幽默天賦發揮到了極致,完美展示了為什麼他會被選為《每日秀》的主持人。
△ 每日秀中的崔娃
從南非的貧民窟走向世界的舞臺,崔娃的成功與媽媽的教育密不可分。
在媽媽幽默樂觀、智慧開明的引導下,這個「天生有罪」的孩子,最終擺脫充滿了充滿暴力與貧窮的原生環境,成為了舉世矚目的明星。
△ 童年的崔娃和媽媽
因為小時候的成長經歷,崔娃給他的自傳起名為《天生有罪》(Born a Crime)。
△ 《天生有罪》封面
《天生有罪》,既是他的個人成長史,也是崔娃媽媽的傳奇紀錄。他說,這本書是獻給媽媽的:
For my mother, my first fan. Thank you for making me into a man.
獻給我媽媽,我的第一個粉絲,謝謝你讓我成長為一個男人。
崔娃筆下的媽媽派翠莎·諾布伊賽洛·諾亞(Patricia Nombuyiselo Noah),稱得上是一個傳奇。
△ 年輕時的崔娃媽媽
她出身於貧困的非洲黑人家庭,一大家子人擠在小小的破房子裡,艱難地生活。但她從來都沒放棄過希望,一有機會就外出尋找自由。
當時政府通過一項法律,允許黑人做一些低級的文職工作,崔娃的媽媽學會打字後,成為一個公司的秘書。(當時南非黑人女性的職業選擇一般都是當女工或者女僕)。
在《天生有罪》中,崔娃說:
當時,一個黑人女性學習如何打字,就像是一個盲人學習如何開車。
這是一種令人欽佩的努力,但你根本沒可能有機會被叫去執行這項任務。
後來,崔娃媽媽遇到了崔娃的爸爸羅伯特,一個瑞士人,是和派翠莎隔了兩間公寓的鄰居,年長她22歲。兩人性格一靜一動,但意外地談得來,後來便有了崔娃。
為此,崔娃媽媽被南非政府監禁並處以罰款。
△ 崔娃媽媽老年
被釋放後,崔娃媽媽始終陪伴著孩子,給他最好的教育,讓英語成為崔娃的母語。
她鼓勵崔娃閱讀,與他平等對話,歡迎他和自己辯論,培養他獨立思考、質疑權威的能力。
在種族隔離下,許多黑人的內心已經接受了這種不平等的狀態。在他們眼中,派翠莎帶著崔娃做的許多事,都是白人小孩才會做的事。
比如,即使經濟條件拮据,也會帶著崔娃溜冰、看露天電影、郊遊,還會去許多黑人被禁足的地方,拒絕接受任何束縛黑人的規則。
崔娃後來回憶道:
她像把我當成一個白人小孩一樣養大——不是文化上的白人,而是讓我相信世界可以由我盡情發揮,我應該為自己發聲,我的想法和決定是重要的。
而媽媽教給崔娃的,遠遠不止對抗種族主義帶來的不公,她更讓特雷弗·諾亞擁有了一個積極的、健康的、獨立的人格。
派翠莎曾說:「因為即使他永遠都無法離開貧民區,他也會(通過這些活動)知道貧民區不是整個世界。如果我只能做到這一點,我也已經做得足夠多了。」
雖然沒有和孩子的生父在一起,但是她從來都只向兒子傳遞正面的信息。
「你像你的父親一樣整潔」,「你這麼做你的父親肯定很高興」,「是他選擇了你」,因此崔娃雖然和父親很少見面,但是從來沒有感覺到被拋棄的感覺。
類似積極正面的話還有很多:
Trevor, remember a man is not determined by how much he earns. 特雷弗,你要記住一個人不是由他掙多少錢決定的。
You can still be the man of the house and earn less than your woman. 作為一個男人,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麼,而是你是誰。
Being a man is not what you have, it's who you are. Being more of a man doesn't mean your woman has to be less than you. 更像一個男人樣,並不意味著你的女人要比你差。
△ 崔娃的脫口秀專場:《特雷弗·諾亞:派翠莎是我老媽》
媽媽的樂觀和堅強,更是給崔娃帶去了面對生活的力量和信心。
在崔娃六、七歲時,媽媽再嫁了一個修車工,婚後倆人經常發生爭執,甚至有時會大打出手。
後來,繼父向崔娃媽媽莎舉起了手槍:一顆子彈直接穿透她的臀部,另一顆打進了她的後腦,從頸部上方、頭蓋骨下方的位置穿了進去。
萬幸的是,子彈沒有帶走這位了不起的母親。當她清醒後,反倒開始安慰兒子:
「我的孩子,你要看到好的一面。」
「什麼?你在說什麼,好的一面?
媽媽,你被子彈爆了頭!有好的一面?」
「當然有了。從現在起,你就正式成了這個家裡最漂亮的人。」
然後,他們開懷大笑了起來。
也許,正是受母親樂觀態度的影響,「天生有罪」的崔娃才成為了一個用快樂成就人生的喜劇明星吧。
記得看到他的一次採訪,即使「出生有罪」,生在貧民窟、長在貧民窟,小時候窮到夢想是有足夠的錢買食物,別人問他,你童年快樂嗎?
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快樂,我有一個最好的媽媽,她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
最後,想和大家分享崔娃的一句金句,雖然只有簡單的8個字,但卻道盡了我們如何面對生活,特別是面對苦難的真諦,很適合說給孩子聽:
As long as you laugh, you live。
(只要你笑,你就活著。)
參考資料:
1.briefly.co.za/18473-best-trevor-noah-mother-father-images
2.www.sapeople.com/2016/11/14/south-african-comedian-trevor-noahs-lessons-from-home-born-a-crime
3.en.wikii.cc/wiki/Trevor_Noah
4.en.wikii.cc/wiki/South_Africa
5.en.wikii.cc/wiki/Apartheid
6.特雷弗·諾亞《天生有罪》(未讀·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助理編輯:玉東)
關注崔娃很久了,他的幽默口才、他三不五時狂懟川普。看的越多,心裡就越好奇,這個年輕人到底是什麼來路?他在節目裡經常提到他的媽媽,雖然有些故事聽起來有些心酸,但能看得出來他是快樂的,很愛他的媽媽。他的媽媽又是怎樣的神奇?太好奇,挖了一下他的成長經歷,竟然挖到了寶藏。細讀崔娃和媽媽的故事之後,不禁思考自己對孩子的養育。當然,崔娃是個少見的特例,他的成功無法複製。但,當我們被這個時代推著、帶著孩子一起往前跑的時候(散養孩子兩個月,中國父母都慌了...別再甩鍋焦慮,背後是真實的經濟理性),在給孩子報各種各樣興趣班,拉著他輾轉各大輔導機構的時候,因他起起伏伏的成績焦慮擔心時,還是應該靜下來心好好想想,我們真正最看重的養育教育根本是什麼,孩子真正最需要的是什麼。特別地,等孩子長大以後,我們最想在他心裡留下的是什麼,記住我們的是什麼。推薦閱讀
我是川媽,曾經的女博士,現在的大學老師。飄過美國、澳洲,目前坐標北京。
追求自然養育和科學教育的完美平衡,期待更多的姐妹與我攜手同行。只要你笑,你就活著
同意就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