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怎麼看待電影《八佰》?看看外刊如何評論

2020-09-18 考霸老師Andy教英語

外國人能看懂這部電影嗎?


今天我們就跟隨《衛報》影評家Cath Clarke的腳步,一同回味下這部電影:



The domestic release of this thunderous Chinese war epic was delayed last year for what trade magazine Variety described as 「mysterious political reasons」. It is thought the film portrayed Kuomintang army officers during the 1937 Sino-Japanese war in too positive a light. To an outsider, however, The Eight Hundred looks like a paragon of tub-thumping patriotism in its description of heroic Chinese soldiers defending the Sihang warehouse in the battle for Shanghai. Like Dunkirk for Brits, the incident is seen here as an honourable defeat, a moment to galvanise national pride.

去年,這部轟轟烈烈的中國戰爭史詩電影被推遲在國內上映,專業性雜誌《視相》(Variety)將其形容為「神秘的政治原因」。有人認為,這部電影對1937年中日戰爭期間國民黨軍官的刻畫過於正面。然而,在外人看來,《八佰》講述了在淞滬會戰中,英勇的中國士兵堅守四行倉庫的故事,這看起來像是一個慷慨激昂的愛國主義典範。就像英國人眼中的《敦刻爾克》一樣,這一事件被視為光榮的失敗,是激發民族自豪感的時刻。


Director Guan Hu plunges straight into nightmarish battlefield chaos with breathtaking scenes of Shanghai bombed to ashes and burning rubble. The Chinese army is defeated, outnumbered and outgunned. The city has fallen but a single regiment is ordered stay behind to defend the warehouse – a symbolic last stand (western newspapers called it 「the Chinese Alamo」). It would be miracle if these troops could hold out for a single day against the Japanese artillery slamming into the factory walls. And Guan goes hammer and tongs with the special effects, delivering stupendously, joint-rattlingly-loud battle scenes and combat sequences edited to the lightning pace of a superhero movie.

導演管虎直接就開始展現了噩夢般的戰場混亂,加入了上海被炸成灰燼和燃燒的廢墟這些驚險場面。中國軍隊被打敗了,人數上和武器上都處於劣勢。上海已經淪陷,但有一個團奉命留下來保衛這個倉庫——這是具有象徵意義的最後抗爭(西方報紙稱之為「中國的阿拉莫」)。如果這些部隊能在日本大炮轟擊工廠牆壁的情況下堅持一天,那將是一個奇蹟。而且管虎在特效方面全力以赴,以超級英雄電影中閃電般的節奏呈現出震撼人心、響動刺耳的戰爭場面和戰鬥場景。


Across the river from the warehouse is Shanghai’s neutral zone – populated by a chic cosmopolitan mix of Chinese and foreigners, who initially watch the spectacle across the water while sipping cocktails as if it was free street theatre. As the four-day struggle for survival nears its end, the bravery of Chinese soldiers becomes suicidal, as they strap on grenades and leap out of windows on to the Japanese troops below. But with so much intense focus lavished on the action, there’s none to spare for the characters』 emotional lives, and it’s hard to care much about who lives or dies. As for the musical score, it ought to be cautioned by the police for sonic assault and battery.


倉庫的河對面是上海的中立區——那裡住著一群時髦的中國人和外國人,他們最初一邊喝著雞尾酒一邊看著河對岸的壯觀景象,仿佛這是一場免費的街頭戲劇。隨著為期四天的求生之戰接近尾聲,中國士兵的英勇變成了自殺,他們系上手榴彈,跳出窗戶,撲向下面的日軍。但是由於這部電影對動作場面投入了太多的關注,並沒有多餘的空間來描述劇中人物的情感生活,也很難去關心誰的生死。至於配樂,它應該因攻擊和炮火的音效受到警方的警告。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八佰》?
    最近朋友圈被《八佰》這部劇刷屏了,朋友都說《八佰》是部催淚巨作,所以小編提前備好了紙巾,果然派上了用場,小編現在也已經化身自來水瘋狂向朋友安利這部電影,好作品,誠心推薦。看《八佰》,很難不落淚。 點映幾日,《八佰》點映票房已經突破了1億,這番電影行業的熱鬧已是許久未見的場景,2020年第一部爆款向已然藏不住了。點映後的口碑加持,讓不少看片後的觀眾瘋狂向身邊人安利,&34;成為觀影最實用的溫馨提醒。
  • 電影:理性看待《八佰》,莫要跟風做黑粉。
    8.21日,女演員佟麗婭發微博為電影《八佰》打CALL,並稱這是2020年自己看的第一部電影。雖然評論不是在針對佟麗婭,可確實也看出《八佰》出現了兩極分化式的口碑。不過電影作為第八藝術,褒貶不一是很正常的,所以網友們也並沒有錯。
  • 如果看待電影《八佰》,如何看待英雄
    我們都知道七月份起,電影院最火的電影就是八百了。這部電影雖然現在還沒有在官方平臺上上映,但是很人都忍不住去電影院看了。各個網站也是爭論不停,昨天我收集了一些評論與大家分享一下。有人說評論說電影不好的就是不愛國,不敬英雄。其實也不能這樣說,他評論電影不好,也只是對電影的評價,不等於對烈士英雄的評論。當然了,我個人覺得,八佰這部電影的精彩不在電影本身,而是在電影背後的故事。
  • 電影《八佰》隨感——正確看待歷史,才是對歷史最大的尊重
    電影《八佰》終於上映了,點映的時候忍不住一個人跑去看了一遍,上映之後又和一婷一起看了一遍。我對一婷說電影可能不適合女生看,她昂著頭回了句「沒看過怎麼知道喜不喜歡?」,結果她一邊看著一邊抹淚。孫元良跟《八佰》這部電影有什麼關係呢?
  • 電影《八佰》於8.21正式全國上映,來看看網友們的評論!
    [原創]8月14日,電影《八佰》舉辦了全球雲首映禮,並且在北京、上海、深圳等5個城市進行了點映。作為院線復工以後首部國產戰爭巨製,《八佰》讓人期待得太久太久,目前《八佰》點映的票房已突破千萬,相信等到全國上映時票房也是非常可觀,能有這樣的好成績當然離不開導演,演員,還有各位的工作人員的努力
  • 《八佰》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評論好幾波,你怎麼看?
    據相關官方微博消息,電影《八佰》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這部影片的票房高達28.83億,而這也是華語電影首次問鼎全球票房冠軍。但是《八佰》又似乎備受爭議。
  • 如何看待外國人翻拍中國故事
    由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等共同出演的電影《花木蘭》從準備以來都備受關注,如此超強的卡司陣容讓人不得不相信這是一部質量早已受到保證的電影。 可《花木蘭》一上映評論就發生了不可逆的偏移,中國觀眾評價為「史上最差的花木蘭」,西方觀眾評價為「一部迪士尼出品的超級大爛片」。 一個靈魂西化的花木蘭無法打動東方觀眾,而一個本質上中化的花木蘭當然也無法讓西方觀眾為之動容。
  • 八佰:怪不得你們吐槽
    由於近階段網友的爭論委實太厲害,所以,我抱著吐槽的心去觀摩了一下《八佰》。當然,爛的有它的原因,電影從敘事手法到戰場刻畫,絕對是可圈可點的,特別是對於戰爭細節和情節的刻畫,都非常的用心,但就是煽情,用錯了地方。首先,是國旗的劇情,當然,根據當事人回憶,她是鑽鐵絲網過去的,回來的時候才遊水,當然這也不重要,但是,捍衛國旗死那麼多人,這劇情就值得商榷了。
  • 電影《八佰》貴在引發精神共鳴
    「都按兵不動,怎麼突圍?」這句話之於復工「滿月」的中國電影放映業,抑或是置於熱映影片《八佰》的抗日情節中,都再合適不過。電影外,管虎導演的《八佰》於8月21日率先「出擊」,在影院上座率不得超過50%的限制下,目前已取得全國累計票房逾13億元,「救市之作」突圍市場。電影裡,奉命留守上海閘北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在四行倉庫孤軍奮戰4個晝夜,最終獲準撤往英租界,成功突圍戰場……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力量,正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之下傳遞給受眾。
  • 《八佰》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八佰? 真實歷史比電影更震撼人心
    《八佰》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八佰?8月21日,管虎執導的新電影《八佰》全國公映。這部蓄力5年的主旋律電影,上映2天票房破5億;點映階段的累計票房就已超過2億元,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
  • 《八佰》被吐槽的背後,如何用冷靜理性的思維視角來解讀電影藝術
    有太多的評論說《八佰》違背歷史,虛構情節太多,刻意煽情,結尾是敗筆……對於這些評論,我只想談談自己的一些理解方式,看懂這部電影,需要一種不較真,「看山不是山」的思維方式,僅供參考。回過頭來看,《八佰》為什麼虛構飛艇這段,真實的歷史事件中沒有發生這個場景,但並不代表西方列強的腦子裡沒有這個想法,所以電影裡虛構出來的這個場景也就並沒有什麼不合理之處。這也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通過藝術的手段呈現主觀存在的事物,而非只有客觀存在的事物才可以呈現。而其他一些虛構的場景,也只是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某個片段的小小縮影。
  • 電影『八佰』仗勢欺人?理性看待,別被壞人當槍使
    神片『八佰』上映,但出品方華誼兄弟卻被罵上了熱搜,瘋傳他們仗片欺人,跟小影院索要保底費,就是先交錢再給片。很多網友看不過,在線聲討。但事實的真相如何?先說說結論吧,仔細一想你會發現這是有人在偷『八佰』的票房,有人在帶鍵盤俠的節奏。
  • 電影《八佰》與其背後真實的「八百壯士」
    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說實話,很感動,特別是戰士排隊綁炸藥跳樓阻擊日軍和護國旗這兩段(很可惜都是影視創作),偵探君差點哭出來,整部電影看完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但等回到家刷網上一些評論的時候,發現網上有很多對《八佰》的惡評,比如歪曲歷史、美化國軍、抹黑上海市民等等,更有甚者質疑&34;只不過是一場表演,根本談不上什麼民族英雄之類,看到這裡我很為&34;的犧牲感到寒心,真應了電影裡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說的那句話:&34;(大概這個意思,原話不記得了),偵探君今天就講一下
  • 《八佰》: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何以淪落到要外國人保護
    《八佰》正在電影院熱播,國人的愛國主義熱情即上一部愛國主義電影《戰狼》之後,再一次被徹底點燃。每一個看完電影的人都會被慘烈的戰爭場面所震撼,被英勇的抗戰英雄所感動。銘記歷史我們才能不忘國恥,英雄的犧牲才會發揮出它應有的價值。
  • 電影《八佰》全球雲首映
    早報訊 (記者張博)電影《八佰》舉辦了全球雲首映禮,實現北京、丹東、武漢、深圳、上海5城16影廳同步連線。影片主創兵分兩路於北京、丹東「雲相聚」,實現兩城實時互動。首映禮上,演員紛紛以自報角色與籍貫的方式開場,暢聊觀影感受。
  • 《八佰》是一部膚淺的電影
    《八佰》此前曾引起輿論喧囂,原因在於它是以國民黨軍隊堅守上海四行倉庫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拍攝,激起了「抗日戰爭中,國共兩黨誰發揮更大作用」的爭論。爭論過後,《八佰》上映,說明有關機構認可了這部電影的歷史敘事。
  • 該怎麼聊電影《八佰》呢……
    不能算是影評,就簡單說說看了電影是怎麼糾結出這些字的吧。電影看完兩天了,微博上不少人在催影評。按以往的習慣,電影得是戳到我,讓我有衝動說兩句的,才會寫。但《八佰》並不是這樣的電影。在我對電影狹窄的喜好範圍,《八佰》的優缺點都太過明顯。
  • 《八佰》:怪不得你們吐槽,看了我也忍不住
    由於近階段網友的爭論委實太厲害,所以,我抱著吐槽的心去觀摩了一下《八佰》。當然,爛的有它的原因,電影從敘事手法到戰場刻畫,絕對是可圈可點的,特別是對於戰爭細節和情節的刻畫,都非常的用心,但就是煽情,用錯了地方。首先,是國旗的劇情,當然,根據當事人回憶,她是鑽鐵絲網過去的,回來的時候才遊水,當然這也不重要,但是,捍衛國旗死那麼多人,這劇情就值得商榷了。
  • 看電影《八佰》評論想到的
    我是一個電影迷,但不資深,只能算是愛好看電影吧。《八佰》是疫情後影院恢復營業的第一部國產大片,半年沒有觀影的我在首映當天就去電影院先睹為快,我尤愛戰爭片,而且又在家憋了那麼久,還是有一些小興奮的。我有時候也跟很多人一樣在電腦上追電影,但那種感覺跟在影院完全兩碼事,體驗感差著好幾個層級呢。
  • 電影《八佰》,展現了一場真實的戰爭
    電影院復工以來最火的電影非《八佰》莫屬,根據貓眼數據,《八佰》是影院復工以來首部票房破億的國產新片,是以淞滬會戰中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戰爭電影。截止至8月29號,電影總票房已突破8億。但又為了在即將召開的九國公約會議上爭取國際的支持,國民黨決定打一場「表演戰」給外國人看。而這場用人命堆出來的「表演戰」便是四行倉庫保衛戰,電影《八佰》則取材這場戰鬥。